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根石布衣-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下连耿海燕都充满怀疑的眼神了。
  显然所有人都很难理解,既然已经在码头上摸索到了赚钱的路子,又有俏丽好看的妹子喜欢,为什么非要到完全未知的地盘上去冒险呢?
  夏虫不可以语冰,这个时候再说自己的理想或者抱负,无疑是在炫耀自己知识和精神上的优越感,所以石涧仁就不解释为什么了,把自己那点东西稍微收拾一下告别出发,本来他是打算回来再睡一宿明早过去的,但显然看起来这种思维上的差异会困扰他一晚上,好些看完抓赌账的棒棒以及家属都闻讯过来看这个有些特立独行的同行,幸灾乐祸又或者怀疑不看好的腔调开始蔓延。
  他不想成为这种谈论的中心,显然也没法睡好。
  还是耿海燕有些出人意料的抓过那个小包袱,说自己送石涧仁走,杨德光才闷头闷脑在前面开路,留下一大片摸不着头脑的街坊邻居。
  然后三个人就顺着没有路灯的台阶,慢慢走上游人如织的码头广场,和杨德光还在试图劝说朋友留下来不同,耿妹子一声不吭。
  能眺望气势恢宏江景和立体璀璨夜景城市的码头观景台上,尽是外地人在拍照留念,因为周围没什么住宅,本地人很少,而藏在下面缝隙中的棒棒们又没有这个闲情雅致来游荡,所以两个棒棒走在其中有些格格不入。
  但很快就穿过广场到了另一头的公交车站,石涧仁尽量不让自己纠缠在这种小情绪中,接过包袱拍拍两人的肩膀:“阿光你多照顾耿妹子的安全,耿妹子你照顾阿光的生意,你们就是好搭档了,走了……又不是什么告别,以后随时都能见的。”
  杨德光只能无奈的强调:“真的!我给你说,不要去信外面那些人!他们总是瞧不起我们……”
  耿海燕突然把一直攥着的移动电话塞到石涧仁手里:“你拿去!我们才能随时找到你!这是充电器……”
  石涧仁温柔而坚决的推回去:“这只是个工具,对你有用,对我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工具。”说着转身一下就跳上背后大声叫喊揽客的中巴车,在耿妹子颇有些欲言又止的表情中,随着车屁股冒出来的大团黑烟就消失在夜色中了。
  耿妹子一直呆立在那里,看着车尾灯远去。
  杨德光伸长了脖子看,然后才突然醒觉一样拍了大腿:“哎呀!阿仁肯定还没有吃饭!饿着肚子走的……”
  耿海燕满腔情思被激活,转过身来又踹:“你个马后炮!就不知道把他抱住捆起来不许跑?”
  杨德光不躲避的嘿嘿笑:“阿仁是……”他又说不出来该怎么形容:“反正我都是听他的咧,他又不会害我。”
  耿海燕却哎呀呀的大骂:“你个仙人板板,就不晓得躲一下!把老子的脚崴了!”
  杨德光连忙后悔的要去扶,又被耿海燕打了一巴掌撵开不许碰。
  吵吵闹闹的回去了。
  而石涧仁呢?
  和坐着公交车来到码头时候的心情完全不同了,如果说那时的石涧仁对整座巨大的城市还有些略微茫然的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现在的他好像已经走出了新手村,知晓了起码的城市生存技能,对未来充满了探索和期待。
  所以这没良心的家伙,这会儿的心里居然觉得轻松多了!
  没有女人麻烦的时光简直太自由了。
  坐在车上看着外面灯火阑珊的大都市,不期然的哼哼着唱小曲儿,好像之前在码头上那个有些沉默寡言,跟周围人基本没法交流的老夫子都不见了,他毕竟还是个十九岁的年轻人啊,入夜以后的交通也畅通很多,一个多点小时,肚子的确有点咕咕响的石涧仁终于重新站在了美术学院外的街道上。
  和想象中大学校园外面应该高雅宁静不同,入夜以后的校园大门外街道反而更加喧哗热闹,摆地摊、夜宵烧烤、商铺水吧都热闹非凡,灯火通明得跟白天有巨大的差别,还好在码头已经经历过那种成百上千人到处拥挤的批发市场,石涧仁不至于觉得昏头转向,稍微判断一下方位,就顺着校园大门的反方向开始溜达,找寻吃饭和今天晚上睡觉的地方。
  他现在兜里可没几个钱。


第035章 看起来前景有点不妙

  事实证明,自由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完全独立面对的区域,对石涧仁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地图展开。
  码头区是以巨大的车船码头和批发市场为中心,游客跟商贩们都是白天才会集中到这个区域,到了晚间除了兴致独特的少量游人,棒棒们生活的区域单调贫乏,毕竟棒棒们的消费能力很有限,防空洞的舞厅和发廊都不完全是为棒棒们提供服务的,所以入夜以后很是冷清。
  但是这里就是围绕精力旺盛的大学生来存在,顺着路边这么走走看看,非常明显那些贩卖年轻人玩意儿、服装鞋帽之类东西的地摊前面多少有人停留,而一些卖塑料玩具、婴幼儿用品的地摊基本无人问津,可惜那些摊主还想不到自己是为什么生意不好,冷清的自顾自织毛衣或者两三个挤在一起打牌玩儿。
  当然这里的热闹街面也很狭小,从学院大门口左右,沿着公路大概四五百米到另一个菜市口结束,两端之外又都是没有什么人流商铺的环境,更确定了这里接近郊外的地理位置。
  就这样随便走了走熟悉地形,差不多九点过,大多开始陆陆续续收摊,石涧仁才在一家路边摊吃了碗素面,住店或者租房子现在肯定没钱,但转了一圈原本瞄上路边一家餐馆外的炉火灶膛边,一眨眼却已经有个流浪汉靠在那里抓虱子了,要是再过俩月,天气可能热起来就不用担心受寒,但现在这样的天气,就算不下雨,夜间寒露对身体伤害也是很大的。
  深谙养生调息的年轻人细心的把最后一根面条吞下去,还喝完了热乎乎的面汤,跟路边摊的老板闲聊两句,就知道路边的饭馆什么早就在七八点后关门,没有什么帮工的机会,只有这种路边摊才会守到12点过收拾回家。
  思忖自己难道来这里第一晚就得在什么屋檐下躲避风头的石涧仁扛着乌木棍,庆幸自己好歹也是吃饱了肚子的,顺着慢慢开始回归安静的街道踱步,目光左右扫视那些当街建筑背后的巷道,游戏室、网吧、美术培训学校、绘画用品为主的商铺这些在码头周围很难看见的行当,以后都值得了解,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找个栖身之……这时年轻人的耳朵里似乎隐约听见点声音,依依呀呀的声音?
  前后走了两三个巷子口,确认其中一个之后钻进去,顺着依稀的路灯和高低不平的石阶,转过两三栋完全不规则的建筑以后,那声音果然更加清晰了。
  说实话,要不是石涧仁来自于山里,熟悉山路的曲折蜿蜒,可能那些北方习惯于平坦方正东南西北的人,来到江州这样一个爬坡上坎的山城,一定会很不适应,歪歪扭扭的还扶了扶墙,才在一个黑黢黢的转角后面看见一道昏黄的光,顺着光线再转一次角,破旧的堂屋中,里面几盏白炽灯吊在陈旧的房梁上,尽头俨然是一个半人高的小舞台,上面正有一个穿着凤冠霞帔的旦角在上面唱戏!
  现在的乡村镇上电视什么的都不稀罕了,可要说到石涧仁真正了解点的娱乐形式,还得是唱戏,谁叫老头子那一代人,热衷于痴迷唱戏呢,更不用说老头子半世疯癫也跟当初那几位唱戏名家有点关系,所以这十来年在山上,师徒之间能娱乐一下的除了下下棋,就是听老头子哼哼唧唧的唱戏。
  只是和石涧仁熟悉的昆曲京剧有点不同,这明显是本地的川剧,唱腔中颇多本地口音,所以有多半石涧仁都不能完全听懂,但是他刚才还略微焦躁的心情一下就平和放松,摘下肩头的乌木棍杵在地上,肩头靠在旁边的墙角,津津有味的听着那悠长的高腔起承转合。
  当然这藏在破屋旧巷中的戏台班子也没多深厚的功力,身上的行头都应该是几十年的老东西,背后的布景也陈旧不堪,多听得一会儿习惯了黑暗,石涧仁的目光顺着舞台往前面一看,两三排木条长椅的观众席上稀稀拉拉的不过五六个老人,反而是堂屋后面摆了七八张八仙桌,坐了不少打牌抽烟的人,俨然是个茶馆!
  看的人不认真,唱的也不怎么专心,后面玩牌的是一种石涧仁没见过的瘦长纸牌,除了边角坐了几个看起来和杨泽林差不多写写画画动作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老人。
  原来应该是个什么会议室的破旧建筑两边有不少门,所以没人注意到这个靠在最后昏暗角落的年轻人,大半个小时以后,颇有些绵长的戏曲唱完,那舞台上的灯光关掉,看戏的颤颤巍巍起来走人,后面喝茶打牌吃瓜子的也说笑着散去,从戏台后面出来一个老者摸摸索索的开始收拾桌椅茶杯时,石涧仁才看准时间参与进去。
  不做声不做气的拿起墙角的笤帚开始清扫地面的瓜子壳烟蒂,顺手把条凳都叠到墙边一起,他年轻力气又大,做起来自然麻利,动作熟练以后又看见一张抹布,先把桌面上的残渣烟盒全抹到地上,再另只手的笤帚侍候,总之一气呵成,飞快的清扫整理,如同机器一样推进过去,身后都是干净整齐的场面了,那个老者开始被阴暗处突然出来的身影吓了一跳,但不一会儿就站在长椅边撑着椅背看,最后索性坐下了,看年轻人动作。
  石涧仁最后才清扫到这边来,抹布搭在手臂上,张开修长的五指都能勾住五个搪瓷茶缸了:“大爷,放哪?”其实他早瞥见了墙角一排暖水瓶放着的桌上放了好几排的茶缸。
  但这句搭腔的话,果然让老者顺畅回应:“喏,那边……年轻就是好啊……”充满了垂垂暮年对朝气的缅怀。
  石涧仁把茶缸放过去,提着笤帚和抹布回身:“我是在美术学院里面做工的棒棒,今晚能让我就在这长椅上睡一宿么?”
  言简意赅的表达清楚了意图,老者笑着点头起身:“先做事,再做人,懂规矩的年轻人不多了,这就是个破屋子,睡吧睡吧……穿堂风有点大,你自己拉椅子到墙边去睡。”
  石涧仁拱手回谢。
  头上有遮天的瓦,身侧有挡风的墙就不错了。
  这一夜拿旧衣服包裹着盖盖,长条木椅虽然很硌人,但石涧仁还是睡得很香。
  大清早又是在依依呀呀中醒来的,破旧的茶馆窗外,一个身材还没走样的中年女子正在吊嗓子,使劲甩甩头起身的石涧仁看了看微亮天色,应该六七点钟了,一翻身就起来,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跟桌椅,还帮忙把几个烧水的大锅跟茶壶都装满了水,才提了乌木棍出去,那中年女子看见他还有点惊讶:“黄老头说有人借宿,没想到是个干净利落的棒棒哦,晚点还回来不?”
  石涧仁笑得也客气:“如果我还能帮把手,能在这里借宿几天是最好了。”
  那女子点点头,用点唱腔又自顾自的拉长声音,石涧仁完全听不懂说什么,转身几步出了巷道,这时候的街面上还一片清净。
  昨晚在街面上转悠了一大圈的优势就体现出来,稍微辨明一下天色时间,石涧仁就朝着昨晚最热闹的一个菜市口过去,按照在码头上积累的习惯,清晨总有些菜市店铺要搬东西,可以赚点力资。
  可短短几分钟之后,石涧仁的小算盘就告以落空,对于这个已经接近于郊区的地方,菜市场里面多半都是自己挑担背筐过来卖菜的农户,少数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