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根石布衣-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那个撑着竹竿慢慢远去的年轻人,齐卫国好像也有瞬间的恍神,好像自己看见什么老神仙慢慢漂走了似的……
  石涧仁都要消失在水渠石岸远处了,齐卫国才突然想起什么的大声:“喂!你通讯器材都不带?设备呢?工具呢?喂……??!”
  石涧仁只是远远的对他挥挥手,一转弯就消失了。
  不过在消失前,石涧仁再次看了看那群站在祭奠相框边的人,确认这几天自己注意到的那条身影,果然在看着自己。
  和其他大多数亲戚来了以后都是陪着杨秋林或者去跟着搜救队打听不同,这位好几次都在河岸或者老街的什么地方看着自己,有点莫名其妙的看着自己。
  五六十岁头发花白的年纪,齐雪娇她爹?
  那眼中没有半点怒火,真正是沉稳中带着威严,明显就是身居高位的气派,但靠在古老的木头建筑旁边看着眼前川流不息游客,再看向自己的时候,眼神绝对是意味深长的。
  因为远离那些齐家的人,也不知道这人在其中处于什么地位,更不可能去问齐卫国了。
  所以真是有点特别。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竹筏已经无声的滑过水面,两岸的建筑物很快远去,只剩下一派纯天然的山清水秀了!
  如果不是吞噬了那倒霉姑娘,这真是一场惬意的秋游。


第995章 细节决定成败

  在明白了哲理的人来说,人生处处充满了思考。
  大自然在很多时候看起来都是被人类肆意掌控的,但实际上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大自然才是世界的主宰,人类不过是过客,就像眼前这看起来鸟语花香,青翠欲滴的田园山野景象,狂暴起来任你千军万马也能落花流水,可往往就是这些人,慢慢的都会忘记了这条基本准则。
  带着这种想法,石涧仁撑着长长的竹竿在静静的慢速河水中滑行。
  七八支十米来长的毛竹竹筒被绑在一起,承载七八个成年人的重量都没问题,现在还固定了竹椅在上面,石涧仁学着船夫的动作轻轻推动,其实主要是减速,这河水中就算啥都不做,都能徐徐的推动竹筏向下游前进。
  一离开小镇就是个右转弯,然后在转了一个半圆的弧形才进入山脉之间,齐雪娇是不是在这转弯处给撞昏了?齐卫国对自己妹妹的水性很熟悉,只要不是昏迷,号称能上山下海的齐家老三,肯定能出水蛟龙一般翻腾,所以这一带真的是连一块小石头都被翻开来检查过!
  石涧仁皱紧了眉头,就像这几天他也经常蹲在河岸边思考的那样,到底还有什么可能性是搜救队没有想到的呢?
  作为类似副镇长的管理者,镇上的居民还是把他们跟随军人救援的细节反馈给他很多,后来搜救队到了风土镇,也是石涧仁安排的食宿,对他们的工作情况实际上很了解,还旁听参与过好几次会议。
  别忘了,石涧仁也是个曾经参加了大地震抢险救灾的家伙,他甚至策划建立了当时第一个自发性的民间营地,接触的各方面人士并不少。
  而石涧仁有个一贯的特点在于从来不会迷信权威。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老祖宗早就说得很清楚了。
  这支顶着全国最牛搜救队称号的队伍其实最擅长的还是地震救援,这种单人山野救援,真没经历过,成员百分之百都是有过服役经历的高手,可没一个是土著山民。
  很多景区其实现在都有救险搜救队,防止游客在原始景区山林迷路失踪,这种搜救队里面绝对有本地人,这是傅育林给石涧仁这几天讨论时候也说过的,一定要发动本地山民、采药的、打猎的,他们对本地山区有最直观的认识。
  石涧仁恰好就是个山民。
  别忘了他在距离这里以东上千公里外的另一片百万大山里面成长起来,生活了十九年!
  所有书本以外的生活知识来源都是大山给予的。
  石涧仁比镇上的居民都更熟悉山野里面的准则,可以说这几天他的表现有点不太正常,其实也是有种心里很难受的愧疚,在雨季,在山野中会产生山洪这样的危险局面,他有点忘记了,如果还像以前每年雨季就小心翼翼不经过谷底,一定会把这个事情警戒度提得更高,不允许居民走跳蹬,封了台阶口只能顺着小桥
  过河,那就没有现在的事情了。
  他从未担忧过齐家的愤怒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他也从未想过这事会让自己无法升官发财,石涧仁只是愧疚让齐雪娇来承受自己的失误。
  从内心来说,蒋道才把镇上日常管理交给自己,那么自己就是这些局面措施的管理者,是自己没把这件事做好。
  这中间没有半点男女之情,但想着那张爽朗又妩媚的笑脸,石涧仁是心甘情愿让齐卫国打得鼻青脸肿,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好受一些。
  但正如同他给齐卫国说的那样,相比面对齐雪娇的愧疚,更大的责任是带领风土镇的人改变命运。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千百年来做官最简单的八字准则,居于官位上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这个要求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对石涧仁来说,挂职工作就这么简单,但偏偏就是在这一次懈怠上付出了惨痛代价!
  所以他才要有些钻牛角尖的一定把后半句做好,带领整个镇上居民改变经济条件以后,再来弥补前半句。
  这七天他的确过得很煎熬!
  吴晓影和柳清担心得要命,但在知晓杨秋林来了小镇以后,千方百计的劝阻了耿海燕等其他所有人到镇上来,这个时候任何可能触动丧女母亲愤怒的细节都要避免,她们几位真是有些战战兢兢的等待石涧仁的消息。
  虽然和石涧仁煎熬的点不太一样。
  看得出来,搜救队伍是真用了心的,竹筏一路滑行下来,岸边都能看见一根根缠着红布的竹竿插在岸边泥泞中,这说明这旁边的百米区域基本都是挨着找寻过的,绝对不会出现什么人在沟壑里面躺着外面经过看不到的情况。
  竹竿上甚至还有记号笔写下标注,巡查了几次,垂直于河流往纵深多远的距离被探查过,一切都做得有板有眼。
  石涧仁顺着河水逐个查看,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半小时,就已经看见了入河口。
  可以说他一路行来这不到三公里的河道两边基本都是斜立的山崖,不多的那点冲刷岸边都梳理得蚂蚁都跑不掉,到处都能看见各种鞋印,证明了搜救队的密集程度,那可是个大活人呢,这么密集都没看见,这短短的两公里多河岸真的不太可能存在漏洞了。
  石涧仁知道搜救队甚至还做了冲击模拟计算,用电脑模拟了这两公里半在当时那种每秒立方流量下的速度,齐雪娇应该是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就会被冲到大河里来!
  稍微思考一下,这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齐雪娇要么就在河岸两侧抓住了什么东西固定下来,要么就只能被冲进大河,只要在小河边怎么都能被看见的啊。
  所以搜救后期,到了第三天以后,基本各方都认定齐雪娇肯定被冲进大河里了,所有的搜寻重心都在大河二十多公里汇入大江的这段上。
  石涧仁这么滑下来,感觉各方专家和军方的思路都没错,他坐着竹筏都这么快抵达了入河口呢。
  在小河里能用竹竿撑着掌控的竹筏,到大河里肯定触不到底,所以石涧仁艰难的把竹筏撑住靠了岸,重重的把竹竿插在同样布满脚印的泥泞,脱了鞋袜卷起裤腿,准备跳下去自己顺着大河岸步行。
  然后就在这一刹那,一直低着头的石涧仁猛然反应过来一件事,挺直了腰转头看四周!
  看那依旧奔腾咆哮的大河,再看已经温顺柔和的小河,这一块甚至因为河水高度差,大河水都有些倒灌进来,染黄了小河,才让石涧仁靠岸这么费力。
  而大河岸边和小河有个明显区别就是前者还没有那条格外清晰的洪水线!


第996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洪水就是在短时间内积聚大水量一涌而出,这其中的技术指标就是单位时间内降水量和地表条件的关系,一小时内下了超过一百毫米的雨水,再加上地表排水不通畅就容易积水产生洪水。
  而江州在秋季的降雨量占了全年的百分之六十,这可是个雨水很充沛的西南地区,春季还有著名的梅雨季节和夏季的偏东雨,整个全年都比较湿润的江州一年半数以上的雨水都在这段时间,可见雨量有多大。
  所以这种很容易产生特大暴洪的场面在江州各地频频发生,只是因为江河众多,建筑城镇避开,更主要是植被比较好,很少酿成对城镇威胁的泥石流,很少出大事,但把人冲走时有发生。
  如果不是来自山区的人,可能不太容易清楚这中间有个小区别,山洪和普通洪水的区别,特别是这一带比较陡峭的山脉中,山洪通常就是一波流,第一下非常猛非常高,之后就恢复平顺了,譬如说现在小镇跳蹬边的河水还有三十厘米左右才能漫过石墩,但齐雪娇被冲走的那一刻,她站在跳蹬上起码都是齐胸高度了!
  所以这种小河山洪来得快也去得快,跟外面大河因为各地雨势水情前后汇流进来,所以还要流几天洪水有很大区别,石涧仁说不出来这一带的地势是什么特点,更不知道专业术语叫做山峰林立,沟谷切割强烈,但他知道这里的水势在洪峰时候跟现在相差很大!
  只要到洪水施虐地区看过的人,应该都会对那种洪水过后到处都泥泞一片留下印象,洪水裹带的泥沙让洪峰头肯定是黄色浑浊的,接下来褪去以后,自然就附着在植物山体岸边。
  大河还没退水看不到,但石涧仁从小镇一路滑行下来,看见两岸在现有水位线之上都有明显的峰值水位,特别是这几天都是在出太阳,洪水冲刷过的原生态河岸全都朝着下游指向,然后都黄澄澄一片,非常显眼。
  之前搜救队的人肯定也注意到了这个,很多红布条上都有标注检查过这些痕迹是不是被齐雪娇擦过,这也许能证明遇难者摔打的可能性。
  但石涧仁是另一个思路,他一路看着红布条过来,没有局限在单个红布条上传递的信息,而是结合这山洪洪峰的高度,突然想到一种可能性,这几乎有高出来一人多的洪峰,在那一瞬间,不光充满了河道,应该还漫过了部分山体之间的沟壑!
  既然水位更高的大河在现在能倒灌进小河,小河在山洪暴发的时候也能倒灌进经过的任何一处山与山之间的低洼处,搜寻不应该只在河岸边,而是要顺着山与山之间的低谷往里走!
  甚至不应该限制深度,而是洪水倒灌多远,就应该走多远!
  原本打算顺着大河走的石涧仁立刻摸出手机,结果发现根本没信号,他也不着急沮丧,马上撑着竹筏逆流而上,虽然小河流速不大,但这么撑起来还是要把力气的,何况他还是第一回,并没掌握到太多技巧。
  最主要还是有点心急!
  庆幸自己一路这么静静的飘下来,可能没有同伴的好处就是能静下心观察很多细节。
  洪水来的时候被陡然淹没的植物自然被冲刷,洪峰过后,带着泥水的植物就肯定顺着水流的方向偏过去,光是看植物就能知道水流的方向,从上面下来的时候,石涧仁就看见那些洪水线之下的植物齐刷刷的朝着下游,偏偏就是在某些山谷口会朝着山谷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