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根石布衣-第7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趋势,我肯定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学习。”
  马克试着在石涧仁的太师椅上坐下来,还好奇的拍拍扶手感受下,又去摸石涧仁的毛笔:“你和我认识的绝大部分中国人,不,应该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一样,你勤奋好学、睿智谦逊、宽容中还带点狡猾,当然,从这里可以看出,你还是个非常善良而有头脑的人,这里近似于教会慈善儿童学习团了吧。”
  石涧仁面对这样的吹捧不头昏:“如果您有空,我建议可以阅读一些中国两千年前的文化著作,有英译本,当欧洲文明还在刀耕火种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已经有了极为智慧的文明,对人生、哲学和世界都有思考,我体现出来的,不过是个普通中国人应有的品行,只是最近几十年我们在抢着追赶物质条件,填补被欧美国家拉大的经济差距,所以我们暂时放弃了一些品行,我从不认为国民素质低下,也不会认为这些品质会消亡,只是前阶段有个孰轻孰重的分别而已,当我们能人人吃饱饭,外部抗衡直起腰,不被别人随意拿捏的时候,这些中国人千百年传承的品行会自然而然的回到大多数人身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听说过么,这是中国人在两千五百年前就知道的道理,我们现在正在让十几亿人吃饱穿暖,事情要一步步来,真正有头脑的人,不着急。”
  马克看石涧仁顺手拿起毛笔,就在这张写毛笔字的案几上龙飞凤舞的写下两行行楷,惊叹不已,特别是听石涧仁挨个字讲解了意思以后更连连点头:“嗯嗯,古代文明的确还是很值得尊重的。”
  石涧仁能听出他的折中含义,笑着换张纸写:方寸之心,如海纳百川,言其包含广也,顺口解释顺口说:“中国全境统一的时候,正好是古罗马统一了欧洲,可一两千年过去了,中国历经磨难依旧统一,而欧洲分成了无数个小国家,小国和大国的竞争力差距是毋庸置疑的,未来谁更强?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现在情况最好的,当然,我知道公司在埃及和印度都有业务,你内心也认同他们的制度更符合你的价值观,这里我们不争论,但论到未来五十年、一百年的发展前景,只要保持和平,中国的发展潜力肯定是最大的,因为这个国家的巨大和深厚底蕴决定了未来的竞争力。”
  这话终于把德国人刺激了,脱下他一贯的文质彬彬较真:“不可能!你们中国永远不可能比得上欧洲!不可能比得上德国!”
  石涧仁笑眯眯,不跟对方做正面辩论,这是种固有观念的心态,就好像中国人老是对东南亚小国家有种优越感,始终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似的,欧美国家在面对中国时候也这样,哪怕他们嘴里客气称赞,骨子里总是把这里看成落后的垃圾堆,比非洲好点,但总是带点施舍的心态,这还算是好的了,遇见心思狭隘的连脸上那点表面功夫都不屑于做。
  马克读得懂中国年轻人脸上的淡定跟智慧,愈发认真:“我不是因为国家情绪随口发泄,你们中国人真的永远不可能追上我们德国,你们只会模仿、偷窃我们的点子和技术,你们缺乏创新精神,缺乏精益求精的专注,你们做什么东西都是敷衍了事,大概能行就凑合着用,就连你,我们多了不说,这次取水口的事故,你我心里都清楚,问题就出在你们中国人的贪婪,偷工减料、腐败贪污,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我们德国人身上,就凭这个,你们永远都没法追赶上我们德国人!更不用说最后你居然选择了一个那么敷衍凑合的替代方案,从内心来说,石,我是很失望的,我以为你会跟所有中国人不同,你会坚持精益求精,结果你的上限也就是天花板的高度!”
  石涧仁还是笑笑,不给马克解释什么叫政治:“没错,你说的关于中国人这些缺点,都现实存在,包括我对取水口的替代方案也不符合你的态度,但是请你换个角度,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看待十年、二十年的问题,你知道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十年前根本就是田地么?五年前我参与开发这块土地的时候,旁边的酒店每天只有四五位住客,但现在每天百分之八十的客房销售率,经常爆满,这一片土地已经变成欣欣向荣的繁华地区了,这仅仅就是五年的时间!德国要建成这样得花多少时间?我们甚至不需要能管用五十年一百年的东西,我们只能保证立刻开通满足需求的设施,因为几年十年以后,我们有很大的概率要全新换代,满足更高的要求,这叫眼光,战略眼光,你们只能看到这个东西一劳永逸,我们却看重未来的延伸,这和某些真正敷衍了事的国家区别很大,我们是战略性的放弃某些东西,换取现在最重要的东西……”
  马克摇头:“你在诡辩,你们中国人永远不会懂什么叫创新,你们虽然是个制造大国,但顶尖的永远不会出现在这里,而是只会停留在我们德国,燃气轮机、超声解决方案,分布式能源,水网scada系统,一切的一切这些决定了行业定义的研究都不会在中国,你们只会粗制滥造,你们的技术含量低得闻名天下,除了生产者创新意识贫瘠,你们根本就没有这个体系,你们能赚钱的只有商人和明星,而不是学者,不是科学家,不是科技创新人才!”
  石涧仁思索着点点头:“没错,这是个恶性循环,没钱就请不到人,没钱没人就搞不了研发,产品没有技术含量就赚不到钱,而赚不到钱呢……只有搞股市骗钱,搞房地产圈钱,我从没否认我们有这么困难的现状,但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有人在为了这种现状努力改变,换句话来说,你看到的现状只是表象的一部分,我们花了二十年解决立国基础,花了二十年走上正轨,花了二十年追赶,如果说你印象中的中国人是敷衍、贪婪、凑合、愚蠢,那就只能说是你接触的范围太小,远了我不说,我俩现在身处的这家产业园,接近十家中小企业的领导人,都是我的前行伙伴,我们有绝对的信心去改变我们能影响到一切,时间也许有点长,回报也许不那么丰厚,但我们会争分夺秒的耗费一生去追求这个改变,因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值得更好的回报,我们报效这个国家的目的,就是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
  马克双手交叉,轻轻玩弄指头好一会儿:“你知道mittlelstand么?”
  石涧仁皱眉想想:“中小企业?”
  马克摇摇头:“中小企业群,这个我们德国人创造的单词,德国有我们这样巨大的集团,但中小企业群提供了百分之六十的就业跟超过一半的附加值,这些中小企业群不是大而全的集团,但每一家都是某个领域范畴的领导者或者技术核心,譬如我的家族企业,就是做牵狗伸缩绳的,全球百分之七十份额都是我的家族企业所有,其他百分之三十是中国的假冒仿造者,而这个份额在不断的被这些仿造者蚕食,他们粗制滥造,删减功能,用便宜得毫无诚意的产品占领市场,知道这对整个世界的伤害么?劣币驱逐良币!”
  石涧仁忽然从这段对话里看到了唐建文有点举步维艰的闪光点。


第1192章 依旧还在挖渠道

  大唐网已经经历发展了三四年,东南亚市场消费能力有限,附加值比较低,真正的大市场还得在欧美国家,可后者对于普通消费品进口没问题,让中国承担这些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原材料消耗,一旦涉及到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品就对中国制造大肆封锁,造成中国制造看起来数据不错,但实际上尽是利润微薄的加工业和低端产业。
  唐建文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才会寻求到欧洲去建立分支,而不是急着先到亚非拉赚钱,他和石涧仁一样,迫切的希望抓住这个变革的时代,担忧错过这个机会又要被甩开距离了。
  可马克这番话显然真实表达的欧洲当地人心态,一种防范抵触的情绪。
  对于健康的传统制造企业来说,特别是欧美这种比较专业化的行业领导者,经营模式、企业文化通常都是不惜任何代价投入研发,用核心技术来掌握出色产品,极为专注的细分领域,拥有长期规划。
  而中国制造就好像一条野狗,粗暴简单的模仿抄袭,哪怕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也不管不顾的只要能赚点钱就成,这样的行业破坏者当然足够讨人嫌。
  而且中国人的确还有种很恶劣的习性,任何很容易就能赚大钱的行业都会立刻引起一哄而上的热潮,懂不懂技术,是不是自己所长都无所谓,只要听说能赚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投身进来,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只有前期投资者吃肉喝汤离场,后面全都是买单的满地鸡毛,看看现在资本运作更加肆无忌惮的影视剧行业吧,石涧仁比普通人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会轻而易举的毁掉一个可能花费几十上百年累积起来的行业。
  他都能看到这种危害,外国人对于侵略性十足的中国制造展销馆不也是同样的看法?
  从印象开始就足够讨人嫌了,现在再努力想做点什么,当然是事倍功半了。
  脑子里转悠着这些,石涧仁却随口问马克:“你不是水务专家工程师么,怎么又有家族企业了?集团不允许兼职吧?”
  马克习以为常的耸耸肩:“家族企业,是我祖父那一代就开始经营了,但是这不意味着我成年以后也必须要投身这个行业,我很幸运,我有几个兄弟姐妹,他们选择了家族企业,我喜欢在世界各地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我喜欢水务工作,而不是天天呆在那个工厂里闻着从小就厌倦的机油味。”
  石涧仁已经有点了思维头绪,想尽快跟唐建文联络沟通:“你还没到这几家公司参观了解过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给您介绍下?”
  马克确实是在体验风土人情的:“能把这张艺术品赠予或者卖给我么?”
  石涧仁介绍更多风土人情:“当然可以,我们还有门手艺叫做装裱,可以把这幅字变成更加便于收藏携带的卷轴,要不要我帮你联系家装裱铺子,去看看这门神奇的手艺?”
  马克连连点头:“艺术品就应该得到最好的对待。”
  石涧仁有这个底气:“那就让你看看中国对于闲暇的事儿能专注细腻到什么程度,先参观公司,我打个电话问问。”
  以前在美术学院的时候,石涧仁就在那艺术仓库区看见过专业装裱的工作室,现在问洪巧云要最专业顶尖的给外国人显摆下,教授笑了:“最好的当然都是给最贵的画家服务啊,老孙把院里最贵的画家都集中到产业园那个画家村了,那边当然有搞装裱、画框的工作室,待会儿我打电话通知一声,你带着过去参观把字丢在那挂在我账上,对了,给我办公室也写两张回头可能要送人,另外小艾的卧室写一张,她那个工整点啊,小姑娘居然现在问我要学英语,还在幼儿园课堂上给老师飙英文,你才教了几天?”
  石涧仁得意:“我的女儿嘛!有客人,回头说。”
  洪巧云嗯。
  于是他又铺开纸给洪巧云写了首王维的《竹里馆》和《辛夷坞》,小艾的反而有点挠头,那还是“锄禾日当午……”吧,孩子能从小感受这样的思想那是最好的。
  马克又欣赏了石涧仁完全不同的三种书法形式,石涧仁还给他解释了前两首诗蕴含的虚静幽寂:“中国古代诗歌不但讲究对仗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