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缘-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慧娴嫁进来半年,也慢慢习惯了。姑嫂两个一边吃着菜,一边说着话。

“我们留着自个儿吃,”林黛玉说了这一句,顿了顿,想起这我们里面可没有林海,忙又说:“再给爹送些去,大哥二哥就算了,就二哥那张嘴,他吃了,咱们就全没了。”

这话让卢慧娴想起了林府流传的一件旧事,忍不住笑起来,手一软,筷子也掉了,忙又唤人拿筷子。

那时候,黛玉不过两岁多一点三岁不到的样子,正是冬天。贾敏带着她去城外庄子里顽,也是小孩子个子小,眼睛尖,一眼就瞧见暖房角落里生的一丛野莓,十来个红红的果子,衬着碧绿的叶子,越发的教人垂涎欲滴。

林黛玉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林海夫妻两个的老来女,夫妻俩眼珠子似的疼着,说到吃,说句大话,比皇宫里的公主皇子吃的只有更好。只是这个时候的东西有限,许多东西是有钱买不到的,就比如这冬天的果子。

黛玉一顿就吃了大半,剩下的便叫丫鬟收拾了搁起来,预备留着下午再吃。不想,却叫过来瞧黛玉的林琰吃了个精光。待黛玉睡醒了要时,自然没了。听得是林琰给吃了,林黛玉便哭着在爹娘跟前告状——二哥把我和大哥的全给吃了,把林海和贾敏都给说笑了。

自此,贾敏时不时的便拿这话出来打趣林黛玉。小的时候,一说,林黛玉就脸红,就往屋里躲;再大一些,就知道转移目标,往林琰身上扯;这一年来,她自己倒是时常提起这话自个儿打趣自个儿。

听在卢慧娴耳里,却又令人心酸——林黛玉这是想母亲了呢。想着林黛玉素日的体贴乖巧,行事做风,勤奋好学,卢慧娴又一次感叹,也只有她家婆母这样的人物品格,才能养出这样让人心疼的孩子。

卢慧娴这么想着,面上却半点不显。红绡拿了筷子来,便烫了一块羊肉送进黛玉的盘子里。

“行,听你的,咱们自个儿留着吃。”

下午从衙门里回来,门吏便递了信过来,是京里来的信。林海便没得心思看,定然是说刘先生的事。

荐刘先生过去,林海却是出于真心,想宝玉真的成材。刘先生的能为,学问人才,林海很清楚,若贾宝玉真有幸拜在他名下,将来必定受用无穷。

当然,若不是刘先生正好想要去京里,林海也决计不会为了贾宝玉而请动他。

另一方面,以他对贾母的了解,也知贾宝玉必然不能拜在刘先生门下,因为贾母不会允许。

贾母来信的目的,林海很清楚。

也因为清楚,才更看不起贾府。一大家子的男人,竟然还要一个几十岁的老太太为他们操心,为家族谋划。

一个养在深闺,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太太,能有多大的见识?

进了书房,林海把信随手往书桌上一丢,并没有看的打算。

书房里伺候的丫头奉了茶,林海端着也不喝,站在窗户边,看着外面的雪,手拿着盖子有一下没一下拨茶末。

“大爷和二爷来了。”

听见丫鬟通报,林海方醒悟过来,才觉察到手里的茶已经冷了。

“爹。”

“爹。”

“你们怎么过来了?”看见儿子们,林海脸上才有了笑意。

“来找爹喝茶呀。”林琰一副疲赖样儿,进来就瞧见桌上有一封未启阅过的信,便靠过去瞧了一眼,认出是二舅舅贾政的笔迹,撇了下嘴,心道,不知自己那位远在京城的外祖母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没得规矩。”自上次黛玉躲开丫鬟一个跑到兰草堂之后,但凡林海在家里,林珗林琰兄弟两个便时常过来,请教学问,或者是下一盘棋,亦或者是说些闲话。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怕自己寂寞么?儿子们一片孝心,林海自然是心安理得并且极为得意地受着。不疼不痒地嗔骂了林琰一句,却连拦都没拦。

不过林琰也不是那等真不知礼的人,当然不会真拆了信看。

18第十八章

又是桃李争芳的时节。

这一日,天气晴好,林黛玉和卢慧娴姑嫂两个闲着无事,在屋里下棋。

“奶奶,家里来客了,人已经在门外下车了。”香螺一边说着,一边急急忙忙地进屋找衣裳。

卢慧娴拿着棋子,要放不放,闻言,顿了一下,把棋子放回盒子里,起身问道:“来的是哪个?怎么事先也没听见说起?”说着,人就出了暖阁,想起黛玉还在,因回头问道:“妹妹是在我屋里歇会儿还是回去?”

林黛玉便起身,说:“姐姐这里待客呢,我先回去。”

卢慧娴因赶着要出去迎客,便说:“那我就不送妹妹了,”因又吩咐红绡,“好生伺候着。”红绡脆声应了。

林黛玉走了一会子,因问红绡时辰,红绡说了,便说:“老太太那里该念完经了,咱们且去闹一闹老太太。”说罢,一径去了梅园。

丹若和香螺两个已备好了衣裳,见卢慧娴进来,忙伺候着换了,香螺一面说:“只说是张家的大姑娘,不清不楚的,也不知道是哪一家。我回来前,留了芙蓉去打听,怕是一会子就该回了。”

卢慧娴还在孝里,因是见客,也不过是换了一身儿精细衣裳罢了,再戴了几根银簪,方打扮好,芙蓉便回来了,站在珠帘外回话。

来的是原镇江县令的大女儿,就叫作张凤娥。

这张凤娥,乃是张县令原配的正房太太徐氏所出,这徐氏,也出自平安州徐家,说起来,还是老太太的内侄女儿。

张县令因牵连进一桩贩卖私盐的案子里,而被免了职。陈太太乃是他后娶的继室,为人最是刻薄,又生有两子一女,一向不待见这正房太太出的张凤娥。这陈太太还有一样,便是万事都做得出,明里暗里的苛刻张凤娥,并无一丝忌讳,也不怕人说闲话。这会儿张县令丢了官,责令回乡,陈太太便不愿意带着张凤娥,竟要送给人为妾。张县令想及从前徐太太的温柔贤淑,为人行事,一时不忍,思来想去,竟叫他想起这一宗来。

陈太太自无话可说,只是深恨张县令为何没有早想起这一门亲戚来,或可免了这一桩祸事。

还算张县令没有真的糊涂,没让陈太太送张凤娥过来,而是自己亲自送过来。

芙蓉才说完,外面竹帘一阵乱响,就有小丫鬟说:“张姑娘来了。”

卢慧娴忙起身迎到外面,就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走进来。

这便是张凤娥。

见当中一人一身皂衣,便知是大奶奶了,张凤娥忙拜了下去,以嫂呼之。

鹅黄色的对襟长褂,下面系一条月白色的百褶裙。衣裳是做工精致的好衣裳,料子也是好料子,只是这样的天儿,穿夹衣终究嫌早了些。又见张凤娥羞羞怯怯的,进门至今连头也未曾抬过,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样儿。

卢慧娴心下叹息,也是一个苦命人。

却见她虽怯懦,倒也知礼,心里便添了几分喜欢,忙上前携了张凤娥的手,不教她行礼。

“妹妹不用多礼,到了家里,就和自家一样。”

说罢,便拉了张凤娥在罗汉床上坐下,自个儿对坐相陪。丫鬟奉了茶果点心上来,让了茶,又让点心,又吩咐丹若,道:“你去瞧一瞧,看老太太这会儿在做什么。”

说罢,又转过头笑着和张凤娥说:“你莫见怪,老太太如今一心向佛,一天十二个时辰,倒有六七个时辰在佛堂里,最是疼惜女孩儿。我们家里也有一个妹妹,比你小些儿。平日里,老太太最疼她。如今你来了,她也多了一个伴,老太太又不知该如何欢喜呢。”

以老太太的心性,张凤娥又是这么个境况,卢慧娴估计,这人定然是要留下的。

不多会子,丹若便回来说:“我只当姑娘回去了,没想去了老太太那里。这会儿老太太正高兴,奶奶赶紧和张姑娘过去罢,老太太正等着呢。”

卢慧娴便和张凤娥两个起了身,门外已有竹轿等着。

约莫走了一刻钟,轿子便落下,婆子门揭了轿帘,两个下了轿。卢慧娴携了张凤娥进去,迎面便是一座假山石,两边是抄手游廊。张凤娥一眼就瞧见西边游廊外那一大片的梅树,不敢四处观望,忙收回视线。转过假山石,小小三间厅房,里面就是正房大院。正面三间正房,朴素大方,两边穿山游廊厢房。台阶上坐着四个青锻掐牙背心的小丫鬟,一见她们来了,忙笑着起身相迎,几个争着打帘子,一面听得人说:“张姑娘来了。”

两人进了屋,张凤娥见北面罗汉床上端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母,身边坐着一个浑身素白的女童,便知是她姑祖母和卢慧娴口里的妹妹了,忙上前拜见。

老太太略抬了抬手,念珠便上前扶起张凤娥。林黛玉也已起身,先与卢慧娴见过,方转过来与张凤娥厮见。

两人在东首依次坐下,卢慧娴则站在老太太一旁伺候。

“有念珠和木鱼呢,你也坐罢。”

卢慧娴也不推迟,当下就在张凤娥对面坐了,一边说:“还是老太太疼我。”

老太太面色缓了缓,竟微微笑了起来,“你这丫头……”老太太叹了一声,似有些无奈。除却张凤娥,屋里旁的人却都知道,老太太这是高兴呢。老太太说着,便看向张凤娥,见她低着头怯怯的样子,再往下就是黛玉,她年纪虽小,却随了她母亲,自有一股子大家气度。不自觉地就拿两人作比对,心里就不大喜欢。目光再转回张凤娥身上,皱了一下眉,问道:“叫什么?”

张凤娥说了,又问哪一年生的,张凤娥又说了,老太太掐指一算,竟是足十二了,看这身量,原以为不过比黛玉大两三岁罢了,哪里像是这个年纪的孩子。不由得仔细打量了一回,就发现张凤娥穿的是夹衣,一时恻然,便招手叫了她和黛玉到身边坐下,拉了手问道:“可曾上过学?”

张凤娥道:“不曾上学。”

老太太眉头就皱起来,说:“虽说女孩儿家家的,不比男子,但总该认得几个字。我们这样的人家,切不可学那等小家子气,往后,就和黛儿丫头一起上学,你们两个也正好作个伴。”

张凤娥不知老太太的性子,只当她是不喜,心里便有些怕。卢慧娴看着,便指着张凤娥与黛玉说:“前两日,你不是还说一个人上学怪无趣的么?这不是来了一个?”

林黛玉笑着拊掌说好,又伏在老太太怀里拉了张凤娥的手,问道:“张姐姐住哪一处?不若就住在我屋里。”

老太太摇了摇头,轻轻地抚着黛玉的背,说:“你们这样和睦,我就放心了。”说完,又说:“凤丫头住我这边,”说罢,吩咐念珠道:“你看着人把旁边的跨院收拾出来。”

卢慧娴忙起身说:“这就要到摆饭的时辰了,还是先用了饭,晚些我带着人过去收拾。”

张凤娥来得匆忙,之前又没得消息,家里什么准备也没有。少不得要开库房,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儿。

听言,老太太扭头看了一眼案上的小西洋座钟,道:“今儿你们在,连时间都过得快些,这才多大会子,就又要用饭了。”说完,又说:“我今儿吃斋,没什么好吃了,你们回去用罢。”

“今儿我跟着老太太吃斋罢。”林黛玉笑着仍旧伏在老太太怀里。

老太太轻轻拍了黛玉一下,嗔道:“你身子一向不好,还跟着我吃斋,赶紧跟你嫂子回去,我这里可没备你的饭。”张凤娥一句话也不说,低着头听黛玉和老太太撒娇,心里自是羡慕的。

卢慧娴就说:“难得今儿老太太高兴,我瞧着,也不必跑来跑去了,索性就在这里摆上两桌,娘们一起也热闹些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