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奶爸-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志明实际上自狄阳把菜端上来的时候,就在不停的观察了,只是还没有试吃,听到夏老的问话,更为仔细的看了一会,皱着眉头说道:“这几样菜,看着平淡无奇,实则太有心意。比如这一道,肉丝应当是猪肉所制,闻起来却有鱼香之味,应当是狄公子用了高明的调味之法。”

    又指着另一盘说道:“这道菜,主料是鸡丁,辅以金笋丁,还有这个嗯,花生米,爆炒而成,只是这上面所用的红红的东西不知是什么,闻起来颇有辣味。”

    “至于这碗豆腐羹,看着平常,却从未有人如此做过,看着清淡雅致,闻起来是十分诱人。”

    周志明不愧是开了十几年酒楼的人,虽然从未见过“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平桥豆腐”这些菜,但点评起来头头是道,言语间充满了对这几样菜式的肯定。

    点评完了,周志明对着狄阳深深鞠了一躬:“狄公子身居乡野,竟然也能用寻常食材,作出如此美味,实在令在下汗颜。”

    夏老有些疑惑:“这些菜你先前都不曾见过?”

    周志明闻言摇了摇头。

    夏老一下子对桌上的菜肴充满了好奇,拿起筷子先尝了那碟鱼香肉丝,菜刚入口,便听他“咦”了一声,边吃边不住的摇头,不过看他脸色的表情,显然是十分受用的。

    又尝了宫保鸡丁,因为里头加了几片干辣椒,夏老刚吃的时候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多吃了两口,接受了这种味道,反而越吃越觉的好吃。

    到了平桥豆腐那里,夏老干脆盛了满满的一碗,拿起调羹一勺一勺的吃着。还是如同刚才那样,一边吃一边摇头,一边摇头一边吃,根本停不下来,甚至连酒都忘了喝了。

    心满意足的吃着,连狄阳和周志明在谈些什么也都浑不在意了,好一会才喟然一叹,接着望着狄阳笑道:“以后狄公子这里还是少来为妙,不然以后到别处吃不到这等美味,岂不苦了我这老胃?”

    夏老说的自然是玩笑话,不过对于年轻时曾游历大江南北,尝尽各地美食的他来说,这段话无疑是对狄阳最大的肯定。

    “不过是几样家常菜,是在下闲极无聊之时自己鼓捣出来的,夏老若是喜欢,大可以常来。”

    “狄公子方才在孩童面前,大谈边塞征战之苦,哈哈,自己却在后方整天琢磨吃的,心口不一可不是圣人所为。”

    夏老嘴上批判着狄阳心口不一,自己却手握着调羹不肯撒手,一勺一勺的吃着平桥豆腐。

    “大军北征塞外虽然困苦,但是我等既然身居内地,自然不能跟着一块吃糠喝稀吧。”狄阳笑道:“况且圣人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在下不才只是谨遵圣人教诲罢了。”

    这位夏老看起来应当是当过官的,至少也是书香门第出来的,不过却没有此时老学究、老官僚的古板,也从来不摆架子,说话不但诙谐幽默,也很有见识。

    那日在酒楼与狄阳交谈,对于狄阳有些出格的论调,也都能够接受。所以这两人虽然年纪相差巨大,却相谈甚欢,彼此间不涉及利益,说话也很随意。

    “你这小子,总是能找到合适的道理,拿来给自己用。”夏老笑着摇头:“不说这个了,你与周掌柜的谈的怎么样?”

    周掌柜脸色有些凝重,他今天来本来是商谈采购花生米和土豆的,那日狄阳在酒楼做的菜,虽然美味,但是周志明认为主要是食材的功劳。

    万万没有想到狄阳用普通的食材,也能做出如此美味的佳肴。狄阳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是家常菜,但是他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酒楼的人,只尝了几口,便知道这几样菜若是放到逸仙楼,一定会大受追捧。

    想到这里,周志明忽然有些后悔,自己带来的筹码好像太少了。

    狄阳不知道周志明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回去卖掉宅子筹钱学艺了。

    他拿起酒壶,替夏老和周掌柜满上酒,说道:“眼下我有两亩地在种植这些作物,大约再过一两个月就能收成,到时候我准备把其中一亩的所得,独家供应给逸仙楼。”

    周志明闻言一愣,他虽然不知道花生和土豆是如何长出来的,但是一亩地的产出,似乎太少了吧,即便是逸仙楼这种生意不怎么样的酒楼,这点量也是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的。

    狄阳看出了周掌柜的顾虑,说道:“不是在下有意捂着不肯多给,实在这等食材,是刚刚从海外引进,在下偶然得之,眼下根本没有存余。这两亩地,其中一亩肯定是要留着继续培育种植的。”

    “所以只有另一亩的能供应给逸仙楼,不过周掌柜的也不要小看,以这土豆为例,一亩地保守估算,也是至少能收获三千斤以上的”

    “啪嗒”一只酒杯跌落在地,一向云淡风轻的夏老,猛然站了起来,打翻了的豆腐羹洒的袍子上到处都是,他却浑若未觉,只是牢牢的拽着狄阳的衣袖,用一种无比郑重的语气,问道:“此言当真?”

第22章 白拿是万万不行的() 
狄阳有些不太明白为何夏老会如此激动,连带着周志明也有些紧张,难不成夏老家里也是开酒楼的,也想购入这批食材?

    只是朝着夏老望去时,狄阳看见那张苍老的脸庞上,焦虑中带着一些小心翼翼,他在害怕,害怕自己又是在开玩笑,害怕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虽然想不通,但狄阳还是如实道:“不错,按照经验,亩产三千斤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实际上狄阳还是说少了,他带来的土豆是后世从荷兰引进的优良品种,在后世的实际种植中,平均亩产能达到六千斤以上,高的甚至可以超过一万斤。

    而即便以保守的亩产三千斤算,那么一亩地就可以产出25石土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此时上好的熟田,一亩地也只能产两石粮食。

    而这种熟田也是极少数的,大部分土地产出都在一石左右。

    而狄阳说的这种土地,亩产居然是普通稻米的十倍、二十倍,也无怪乎夏老会如此激动。

    听到狄阳再度确认,夏老说话的声音都有些打颤:“老夫记得那日在逸仙楼,公子曾经说过,一个二两重的土豆,寻常成年汉子,两三个便能吃饱,是也不是?”

    “确实是这样,土豆完全可以当做主粮,而且比米、面更容易吃饱。”

    这个倒不是狄阳胡说,而是在以前,粮食紧缺的时候,从欧洲到中国,大部分家庭的主要口粮就是土豆,而且也是许多军队的军粮。

    相比于制作繁琐的米饭和面食,土豆高产、好种、制作极其简单,营养价值均衡,而且更容产生饱腹感。

    即便是在狄阳穿越前,已经实现了基本工业化的祖国,也同样在大力推进土豆主粮化。

    “如果你说的不错,那么一亩地可以产出三千斤土豆,单个土豆二两上下,那么”夏老深吸了几口气,努力的平复着自己的情绪,说道:“那么,仅仅以区区一亩之地,所产之物,便能满足上万人一日之需,是也不是?”

    “唔,理论上是这样的,不过在下没有具体实验过。”狄阳摸了摸鼻头说道。

    这老头今天是咋的了,难不成他家是在军营里开食堂的么?大明的军队食堂是可以外包的吗,这倒是是个好生意。

    夏老低着头良久不语,不知道是在盘算什么,过了好一会,忽然笑了起来,起初只是微笑,接着便笑出声来,到后来笑声越来越大,难以抑制,索性仰起头哈哈笑。

    笑声响彻整个小院,把正在厨房烧水的孙大娘吓了一跳,小声嘟囔道:“兀那老头,怕不是失了智,好端端的笑个什么?!”

    老头仰天长笑,显然是喜悦到了极点,只是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下来了,老泪纵横,足足过了一刻钟,才稍稍平复下来,接着松开一直拽着狄阳衣袖的手,退后两步,整了整衣襟,居然俯下身来深深的作揖。

    狄阳哪里会让夏老行此大礼,连忙上前扶住:“夏老,你这是为何?”

    夏老叹道:“老夫若是早些遇见公子,也不至于有今日。”

    “在下不明白。”

    狄阳扶着夏老重新做到座位上,替他斟满了酒,闻言有些不解。

    夏老举起杯来,说道:“那日在逸仙楼,公子说自己曾经也是行伍之人,那公子应当知道五年前,陛下御驾亲征,北伐大漠之事吧。”

    五年前,自己刚刚顶替战死的父亲,进入军中,跟随着永乐大帝北征蒙古

    那是自己人生的起点,在那场大战中,自己崭露头角,因为英勇善战获得陛下赏识,年纪轻轻的就被封为了千户官。接着凯旋之后,又被选为皇室第一淑丽的绍兴郡主的仪宾,那时的自己,春风得意,风华正茂。

    “五年前那场大战,在下也曾在军中。”

    “哦?”夏老有些意外,不过看狄阳现在这个样子,估计也就是个普通的士卒而已,并没有多想,接着问道:“那公子可知道,那时为了保证大军北征,调动了多少民丁,多少粮食?”

    狄阳遥遥头,这个他确实不知道。

    “从准备出征前的半年前起,大半个天下就忙碌了起来,一共调动了南直隶、北直隶、山西、河南、山东、滁州、和州、徐州等地,一共二十三万民夫。”

    这些都是当年朝廷为了征粮,以圣旨的名义昭告天下的,夏老此时说来,并不算是泄密。

    “这二十三万民夫,总共运着三十多万石粮食,在凛凛寒冬,抛妻弃子,靠着肩挑背扛,远赴几千里之外”

    “这一路上,冻死、饿死、累死、生病而死的民夫不知凡几,这些人无不是成年的丁口,无不是家中的顶梁柱,也许家中还有白发老母,嗷嗷待哺的小儿,便这样死在了运粮的路上。”

    说道这里,夏老眼圈有些泛红:“即便付出这样大的代价,这些粮食还没到达大营,便已经消耗掉了一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狄阳默默的听着,在他的印象里,五年前的那场战役留下的,是旌旗飞扬,大军雄壮,在漠北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在斡难河畔杀的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丢盔弃甲。

    在他的印象里,五年前的画面是辉煌的,明亮的,令人热血沸腾的,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了这等辉煌,大明无数的民夫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公子曾说,这个土豆乃是耐旱高产之物,如今产量如此惊人,又可以当做主粮,若是能为大军所用,这天下民夫,不知少却多少苦楚。”

    夏老说着望向一旁的周志明,说道:“周掌柜,老夫原先没有料到这土豆如此高产。如今陛下将要再度兴兵北伐,下诏各地筹措粮草,这三千斤产粮,老夫怕是要横刀夺爱了”

    周志明心里咯噔一下,本来他就越听越不对劲,好端端的怎么扯到了北征的事情,现在见夏老这么说,果然是惦记上了。

    但是他老人家搬出这么大的名头,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酒楼掌柜能抗衡的,当下苦笑着,不知如何应对。

    “等等。”狄阳挠了挠头,他现在已经隐约的猜到了,夏老应当是朝廷的某个官员,土豆献给朝廷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听夏老的话,似乎好像要直接征用。

    这可怎么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