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杀破狼-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已经是大明历史上水师的最大规模了,总人数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人。

    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张振岳最近同意秦浩对魏国公、保国公等旧明勋贵动手的原因,他要供养差不多八十万人的海陆军,再有钱也有些吃不住了。。。

    第一远洋水师总兵官郑成功则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以陆军进攻山东边境,而第一远洋水师在胶州湾登陆,水路齐进夺取山东,然后诱使清军在直隶大决战,自己再率部在营口登陆,直取建奴盛京。。。

第013章磨牙向北(三)() 
第013章磨牙向北(三)

    大明这边在忙着北伐,北边的满清也没闲着。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明朝的军队突然变得这么能打,不过没关系,八旗还没怕过谁,现在之所以没有挥着马刀南下去砍人,并不是觉得汉人强大了不敢砍了,而是大家没有做好砍人的准备。再说,待在北京也不错,地这么多,丢一点就丢一点,等休息够了,再夺回来就是了。

    多尔衮的战略很明确,河南、山东无所谓,但是北直隶必须控制在自己手里,只要自己占据着黄河以北,那以后这个中原还不是自己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

    所以多尔衮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他命令从关外再次抽调八旗入关。之前第一次入关的八旗人数是六万,这一年多战事下来折损了一万多人。可是八旗本来人数就有限,所以这次除了从原本就不多的关外八旗抽调了一万人外,更多的抓捕了一大批野人女真补充到八旗军中。可就是这样,能调入的八旗兵马也不过二万人。不过没关系,多尔衮还有办法,他向臣服满清的蒙古各部下了征召令,这些部落的人口可比八旗多,很快就征集到了三万愿意参加满清征服汉人战争的蒙古青壮。和过去把这些人补充到蒙八旗的做法不同,他们将会直接被补充到八旗中,换句话说,这八旗的人数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会达到十万人,这已经是极限了。所以光靠满人和蒙古人是守不住的,更何况多尔衮根本就没打算守着眼前这点地盘,他还盘算着重创明军后再度南下,夺取整个大明江山呢!

    所以第二个方面,就是依靠汉人,准确的说是汉奸。多尔衮首先是改封恭顺王孔有德为定南王、耿仲明为靖南王,尚可喜为平南王,三人和吴三桂不同,他们是铁了心要当汉奸的,所以在多尔衮的支持下,他们很快就进入山东和河南地区,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他们的军队扩充到了三十万。和刘良佐、刘泽清还不同,这三位打仗的手艺还是有的。早先跟着毛文龙在辽东皮岛、后来跟着孙元化在山东,都有过硬的战绩。

    而现在的问题是,山东原来的地头蛇刘泽清,带着他的六万军队盘踞在登莱一带不肯服从指挥。多尔衮命孔有德节制两省军队,这有人抗命自然是不好的。所以孔有德也不多说,直接就请封刘泽清为徐州总兵、加封一等伯,然后带着大军逼着刘泽清移防徐州。

    形势比人强,邪教出身的刘泽清到底是有胆无谋,在孔有德的威逼利诱之下,居然真的傻乎乎的抵在了徐州前线。

    孔有德随后划定了防区,耿仲明的军队会同其他几股降清的明军约二十万人镇守山东,而尚可喜的军队则会同河南地区降清的几股子农民军约二十二万人镇守河南,孔有德自己则带着十几万大军在安阳、商丘一带驻扎,随时策应。

    这么一个态势使得北京方面安心不少,怎么看也不是好攻破的。

    “看样子咱们已经没有什么秘密了,光复江南的数次战斗,我军火器威力巨大的秘密已经被敌军知悉。根据锦衣卫传回来的情报,敌军现在在疯狂的修复南阳、徐州、许昌、青州、开封、济南等地的城墙,看架势是不敢和我们打野战了,这一心要守城和我们拼消耗了。”萧严皱着眉头对张振岳道。

    张振岳认真看了看最新赶制的沙盘,良久道:“在河南和山东这么广大的平原上,顿兵攻城是很危险的做法。火器的威力敌人不清楚我们自己却是清楚的,多的不说,城墙的厚度达到宁远那个级别我们就得硬着头皮爬城头了。一旦我们陷入苦战,满清的铁骑就会很轻易的找到袭击我们的机会,这还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啊!”

    “要不我们先沿着淮河和潼关守住得了,反正满清那个制度,估计只要咱们坚持下去,他们早晚要完蛋”最近收钱收到手软的宋小鲁很没斗志的冒了一句。

    萧严回首一看怒斥道:“老三,你胡说什么呢?”

    “也是啊!”

    张振岳突然没头没尾的冒了一句,萧严愣了一下问道:“也是什么啊?大哥。”

    张振岳想了一下,指着宋小鲁道:“老三说得未必是没有道理,其实咱们不急着北上就是了。”

    “那怎么行?我们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啊,大哥”萧严立刻反对道,而这时坐在这个议事厅里面的曹文诏、周遇吉、李岩等十几位高级将领似乎对这样的场面习以为常,他们都在看沙盘,根本没有打断三个大佬说话的意思。

    “不是,不是,我们拖一拖并不是给敌人喘息的机会,相反是让敌人更加难受。老二,你也是带兵打仗那么多年了,这个战事胜负靠的是什么,绝不是匹夫之勇,而是钱粮。打仗打得就是钱粮。咱们占着大明最富庶的地方,供养六十万军队尚且感觉吃力。我就不信了,建奴就靠着那四个省的旱地就能支持十万八旗六十万汉奸吃饭?更何况这四个省这些年饱受战乱,社会生产早就一塌糊涂了。这北京打成祖迁都开始算起,靠的就是南方的粮食供应维持。去年博洛带着六百万担粮食跑了,他们今年坚持一下还没问题,明年呢?明年他们那么多人吃什么?”

    “我明白了,大哥”之前完全是信口胡说的宋小鲁开口道:“他们没吃的就只能去抢,在北方抢不到就必须南下来抢,到时候我们就坐等他们来送死就好了。”

    这还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沙盘四周的十几个将领立刻把注意力投向了东平郡王张振岳:“王爷这招真是高啊,根本不是阴谋,完全就是阳谋,就算建奴看出来了也只能就范,除非他们退回关外。”

    萧严点了点头然后道“大哥,那我们现在就干等着。”

    张振岳摇了摇头:“当然不是,我们要派人去北方,去给他们捣捣乱,这大明的山河,我是一天也不想让这些建奴多待。。。”

第014章磨牙向北(四)() 
第014章磨牙向北(四)

    锦衣卫方面制定的“火种计划”被军务院批准了,但是在东平郡王府,张振岳的家里,这个计划却没有获得批准。

    准确的说,是张彦宏个人的计划没有得到批准。

    “不行,我说了不行,你个逆子,你知道这个时候北进有多危险吗?凡是不肯剃头的人都会被杀死。北上的队伍几乎从一开始就会陷入苦战,就算有锦衣卫潜伏人员的帮助,也不会离死亡有多远。”张振岳十分坚决的否决掉了长子张彦宏要求参加火种计划的要求,这个没什么可商量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张彦宏的性格同样固执:“父亲,我只是来告诉您我的决定,不需要您的同意。”

    张振岳感觉到自己额头上的青筋在跳,没有任何人可以如此在自己面前放肆的说话,可自己的长子却已经不止一次用这样的口气在和自己说话了。

    “我看你是欠揍了,你信不信,老子现在就赏你二十军棍。消停一下,我张振岳麾下百万雄师,并不是没了你张彦宏就玩不转了。老老实实给我在家待着,没我的命令那里也不准去,过了十月就把你小子的婚事定了,完了去政务学院给我读书。”

    “我不”

    “你再说一句”

    “我偏不”

    “反了你了,来人啊,把这个逆子给我捆起来,送到柴房里去住,没我的命令谁也不准把他放出来。”张振岳这头老虎终于被惹毛了,下头的亲兵没人敢不从的,老老实实上前把张彦宏给扣住了。

    “父亲,你就成全儿子一次行不行”张彦宏也是急了:“儿子这也是报效朝廷,杀贼立功,您不也说这是好事吗?难不成您要让儿子一辈子都活在您多么多么厉害之下吗?难不成您想虎父犬子吗?”

    张振岳看了一眼张彦宏,倒吸了一口气后一挥手:“拉下去。”

    “父亲。。。”张彦宏还要说几句,却被两个高壮的亲兵从张振岳的书房拖了出来。

    “我说,小王爷,您就少说几句吧,王爷正在气头上,保不齐您就要吃军棍。”亲兵们一边拉还一边劝着。

    自从威国公府升了东平郡王府后,这家里的排场就明显大了起来。因为今个张振岳难得回来吃晚饭,所以四个夫人带着所有的孩子自然是早早的入席在等了。

    来自后世的张振岳没那么多讲究,他求得就是家庭的那种和睦感,所以吃饭的时候也就没有女人不上座的破规矩。

    其实家里的老父亲张凤安还健在,张振岳虽然还有二个弟弟二个妹妹,但他是长子,所以老父老母自然是跟着他一起住进了王府。而张振岳似乎也喜欢人多热闹,所以在偌大的王府靠着玄武湖的地方单独划了二个院子,让二个弟弟全家住下,张振邦和张振海如今都是总兵了,自然是在外带兵,不过张振邦的儿子彦庆、彦安,张振海的儿子彦泰、女儿玉莲都会在两人夫人陪同下和张振邦的家人一起用餐。至于二个妹妹都已经成亲了,其中最小的那个妹妹嫁给了李岩,于是李岩就变成了张振岳的妹夫,只是不知道那个传说中的红娘子在那里。

    一家人不分桌,加上曾在西方生活过的关系,东平郡王府专门建造了一个西式的大餐桌,可以同时坐三十个人了。

    郡王府的厨房虽然不叫御膳房,但是依着规矩也得叫膳堂,这如今家里人口多,光是正经的主子都有二十多位了,伺候的下人仆妇丫鬟更是多达四五百人。所以膳堂的规模就有点大了,光是厨子就有六位,还不算二十四个帮厨。

    张振岳平时都是在军务院随便对付的吃了,回家也很少在家里用饭,结果这顿晚饭让他吃开眼了。稀里哗啦就上了四十八个菜,据说这还是郡王的标配。

    张振岳连忙叫停:“我说两位当家的姑奶奶,如今国事可是艰难着了,你们这样可有有些铺张浪费了,这有败家的嫌疑哈!”

    “胡说什么呢?”唐秀云白了张振岳一眼:“你也不算算家里有多少口人吃饭。”

    张振岳连忙举手做投降状:“可咱们这西式餐桌这么长,上这么多菜也够不着啊!得,把规矩改改,以后父母这边八菜一汤就好了。其他的,全部给我上碟子,每人四菜一汤,定额定份,可以自己点单子。节庆上大餐,不过这桌子就得换,得用圆桌子,而且中间还能转动的。”

    唐秀云和布木布泰听完就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她们觉得张振岳这个法子还行。

    还没等张振岳得意了,二儿子张彦凡突然开口了:“嗯,大哥呢?怎么没见他人?”

    张振岳刚下嘴的那口汤差点没跟着吐出来,因为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果然年近七旬、满头白发的张凤安也发现自己的大孙儿居然不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