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弄臣-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佳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把现在的人口的税赋全部转变成为土地的税赋,这样也就是实行摊丁入亩的政策。摊丁入亩的政策的核心也就是让土地所有者交税,而没有土地的人就不用交税了。而土地越多,所需要缴纳的税赋也就越多,这样是一个公平的划分方法。而接下来,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当然,土地兼并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就算是后世的那种土地国有的情况,最后土地兼并不也是转化成了另一种方式吗?在后世,虽然农村土地兼并几乎已经消失,可是城市里面却死灰复燃。不过,城市李世民是房屋兼并,可是这个说到底还是土地兼并的残存。所以,土地兼并几乎不可能消失,只要社会上还有阶级,那财富都是越来越的,这种情况只能抑制,要么也就是创造更多的财富,让普通人能够获得相对更多的财富生存。

    “景文贤婿的这个摊丁入亩,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土地兼并,可是现在就要执行吗?现在朝廷进行的改革也已经太多了,如果在这么下去,恐怕人心有些不稳啊!”李世民有些犹豫的说道。

    现在大唐进行的工程,改革,还有各种事情太多了,李世民都有些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当然这个是景文这个穿越者都在折腾的原因,这个才让大唐上下君臣都有些无奈。从军事到政治,从草原到中原,然后再到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现在居然又要增加一个税赋改革,李世民都非常的头痛了。如果这么下去,那这个大唐还怎么玩啊!如果现在改革了税赋,那会不会有人反弹呢?李世民肯定要考虑百姓反弹的问题,如果不考虑的话那国家还怎么维持稳定?

    而李世民还不知道,景文就差没有抛出所谓的官绅一体纳粮了。不过,如果这个时候提出官绅一体纳粮,那恐怕景文真的是脑抽了。所以,现在只能够在土地兼并上入手,这样反而能够容易很多。只要不触及那些官员的核心,那问题都不大。

    “皇上,如果现在不敢进把这个摊丁入亩弄好,那恐怕将来可就难了!”杨佳说道。

    “哦?”李世民有些吃惊。

第786章 795、摊丁入亩(中)() 
杨佳跟李世民说,如果不尽快实行摊丁入亩,那恐怕过了十几年之后也就难了。因为现在实行摊丁入亩,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国家税收没有增加,百姓负担也没有减轻。可是再过十多年之后,那事情就不一样了。十多年之后,土地兼并将会日益严重,而很多地主阶级开始崛起。而很多百姓将会失去土地,这样也就成为了流民。

    至于到时候事到临头了再想着解决,那恐怕也都已经是火烧眉毛了。更何况,那个时候地主阶级已经真正的崛起,而拥有土地财富的地主,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不是普通百姓能够相比的。到时候,他们可以通过官府的影响力,阻碍这个摊丁入亩的计划实行。到时候,整个官府里面一片唱衰摊丁入亩的呼声,那个时候恐怕李世民都要感觉头痛。甚至,李世民能不能够以一己之力和整个帮助自己统治的阶级对抗,这个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因为这个摊丁入亩是让地主多承担税赋,土地越多承担越多,那这样他们怎么可能甘心付出更多呢?只要是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而到时候地主阶级肯定会阻止这个摊丁入亩的政策,毕竟这个有损于他们的利益,而且还是不是一点半点。而地主阶级虽然有好人也有坏人,可是他们都不会愿意承担太多的社会责任感。不要指望古代的地主能够有多么热爱国家朝廷,他们比起商人来说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如果让他们的利益受损,那他们肯定也都会反抗的。

    所以,与其到时候让地主阶级崛起,执行这个摊丁入亩的难度大大增加,还不如趁现在人家还没有真正崛起的时候就马上开始执行。就算到时候地主阶级崛起了,那他们已经是木已成舟,因为这个政策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他们已经没有机会反对了。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机,虽然看起来没有任何意义,可正是这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政策,那才是最合适的时机。

    而到了后期,其实普通庶民地主才是占了主要绝大多数的地主比例。如果要说地主里面还有区别,那就是庶民地主和官员士绅的地主的区别了。官员在古代是可以免税的,可是唐朝官员却有一条命令,那就是限制拥有土地的数量。所以,就算是他们再使劲弄土地,也很难占绝对优势。绝大多数地主都是庶民地主,他们也同样要交税,这样到时候实行了摊丁入亩,那他们也只能够捏鼻子认了。这样国家的税收在后期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因为人口是在增长的,而普通百姓没有土地不用交税,而他们应该交税的那部分也就会被纳入了地主那里。

    而这个摊丁入亩也可以放松朝廷对于百姓的控制。过去因为税收是按照人丁来收取的,所以官府肯定把每一个人都盯着,因为要让他们交税。这样也就会造成了百姓无法相对自由的流动,他们反而也就无法能够从事别的行业,比如说手工业,或者是别的工业。而如果把人口税收变成了土地税,那这样对于接下来的人口也就放松了很多的控制,百姓可以享受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迁徙,还有可以让他们迁徙到南方,去开发江南。

    而这个摊丁入亩,其实是后世满清时期实行的一个政策。虽然景文对于满清非常无好感,可是也不得不承认摊丁入亩对于满清的内部矛盾缓和有了一定的帮助。当然,满清的摊丁入亩,也没有能够有多少效果。因为满清实行摊丁入亩的时候,地主阶级已经是处于高峰阶段,所以实行摊丁入亩非常困难。所以,满清的摊丁入亩虽然是好政策,可是却被那些地主阶级出身的官员唱歪了。甚至,在满清时候的摊丁入亩,不但没有减轻多少百信负担,反而加重了普通租种地主土地的佃户的负担,因为地主可以把这个税收再次转嫁给普通佃户。

    可是政策没有好坏,只有合不合适。同样是摊丁入亩,可是到了唐朝刚刚开国不久的时候,那效果也就大不一样了。唐朝初期,地主阶级没有崛起,所以摊丁入亩完全可以很完善的执行下去。虽然可能一开始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多少变化,可是十年二十年之后,那效果很容易的就能够彰显出来。到时候,恐怕任何人都能够知道景文的远见了。

    所以,综合来说摊丁入亩实行的时候宜早不宜迟,一旦地主阶级崛起,那恐怕他们会通过他们的政治影响力来扼杀这个摊丁入亩的良策。到时候,百姓的压力还是那么大,而且也因为人头税的原因,官府限制百姓离开,这样百姓反而只能够被困死在一起。

    如果一直按照人丁作为征税基础的税制,那地方官府肯定会盯着百姓,不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范围。因为如果百姓走了,那官府的税收也就会减少,这样地方官员不就是失职了吗?所以,地方官员为了控制百姓离开,那百姓无法去外面更远的地方开荒,这样百姓也只能够留在原地等死。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疯狂,如果不给百姓一条去开荒求生存的活路,那就等着百姓造反吧!

    所以,降低对百姓的控制,也就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这样他们才能够生存下去。不然,那只要有一些人挑头,那恐怕很多人都会造反的。所以,这个税制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不想办法解决,那接下来土地一旦兼并,百姓无法去别的地方求生,那这样也都会越来越困难,最后在沉默中爆发。

    “杨佳,朕还有一个问题,请你解释!”李世民再次说道。

    “请皇上说明!”杨佳回答道。

    不怕李世民有问题,就怕他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那恐怕李世民根本没有动心。所以,有问题了,那说明李世民真的是想要了解这个东西,而不是不感兴趣。

第787章 796、摊丁入亩(下)() 
“杨佳,景文说把这些人丁所要缴纳的赋税都摊到了田地里面,变成土地税。可是这样到时候那些‘地主’也就不能够再次把这个转嫁给普通的农户,让他们交纳更多的租来抵消这个朝廷的加税吗?”李世民问道。

    李世民还是非常明白人性的险恶的,因为虽然自己能够增加税赋,可是人家地主也不是吃素的,人家完全可以通过把增加税赋然后把这个再次转嫁给普通百姓。而后世清朝也就是如此,虽然满清朝廷摊丁入亩,可是地主不也照样把税赋增加到百姓头上?所以,李世民很快就想清楚了,你能够增加税赋,而他们也能够为了维持既得利益继续把这个压力转嫁给百姓,这个到头来还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可是杨佳却主动帮助景文说:“皇上,难道百姓承受不了,不可以离开吗?我大唐现在又不是没有更多的活路给百姓,而绝大多数百姓都是可以去江南,到了江南也可以再次开发自己的土地。而就算有一部分无法离开的百姓,也可以通过给官府做工作,也就是结合前面的那个一条鞭法给官府专职服徭役,这样他们也完全可以活下来,不用担忧什么无法生存。所以,一边是可以走,而另一边是可以代替百姓服徭役为生,这样他们谁还会留在原地?树挪死,人挪活,在这种情况下,地主就算再次把地租转嫁给了百姓,那百姓也都要走了。而且,如果百姓走了,去南方去开拓自己的土地,那不也就是把当地的人口少了,这样地主所需要承担的税赋也少了,这样他们不也是提高不了多少税赋吗?”

    杨佳说的这个,其实也都是景文在奏章里面写了的。同样的政策,在清朝是一个样,可是到了唐朝却又是一个样子。清朝时期,全国人口可是上亿了,而且那个时候全国的土地已经是几乎都开垦完了,没有多少新的土地可以开垦,所以百姓并没有多少选择。而那个时候满清却不热衷于开疆拓土,这样也就让百姓无法生存,巨大的内部压力只能够在内部自己消化,最后引起各种农民起义。

    可是现在是唐朝,唐朝时期中国的南方还是一片荒凉,并没有多少人口。而南方的人口主要都集中在少部分的州郡,绝大部分更是荒芜无比。所以,这个唐朝时期如果地主敢加田租,那百姓完全可以选择去南方开拓,这样南方才能够开拓得好。所以,景文巴不得十多年之后,地主把田租定得很高,然后百姓都纷纷要被赶去南方,然后江南开发起来才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地主一直善待百姓,那江南开发恐怕迟迟都无法高速运转。

    所以,还是那句话,没有最好的政策,就要看是否适合而已。现在唐朝时期,摊丁入亩可以说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开发,所以地主如果想要提高田租,那那些百姓干脆离开故乡,去江南开发自己的土地了。所以,地主们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毕竟难道你还能够强制抓百姓过来种田吗?而清朝时期的地主根本不怕,因为全国都没有多少能够自己开垦的土地了,所以他们就算定再高的田租,也不怕没有人来帮你种田。这个就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所以唐朝其实更适合实行摊丁入亩。

    “皇上,只要我们配套的策略做好了,那我们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