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殁者-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京保卫战结束之后,统帅部没有想到山东就这么快丢掉了。仓促中又被迫组织了徐州会战。经过这两战之后国民军精锐尽失。不得不做出放弃武汉采取得三方案。”

第17章:骂也得要说出来1() 
“失利的原因还是对自己的实力估计不足。”赵政国说道。

    “当时已经做了充分的计算。这些高参们没有充分地估计到派系之争和政治之争对战局的影响。”仇老摇了摇头冷冷地说道:“战斗之中有部分人不顾民族大义消极殆战让整个战局都被动起来了。”

    看来仇老也非常痛恨这类人。他的家人也间接地死在了这些人的手里。除了恨日本人之外就应该算是恨这类人了。

    “每一次投入的兵力都让国民军在人数上是日本军队的四倍以上。以这个倍数对付日本人不求战胜,势均力敌还是可以做得到的。”仇老说道。

    “不是有统帅部的高参说过五倍于日本人的数量才可保不败或有小胜吗?”赵政国忙说道:“当时还有日本的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参战。”

    “抗日战争中后期使用这个比例配兵是参谋的一种习惯。但前期是不同的,中后期存在补给不足和训练不足的问题。但前期的军队补给比中后期要好得多。”仇老想了想说道;“而且部队都是经过训练,很多的还参加过实战。”

    他所说的实战应该是指国内战争。这些国民军与红军已经发生过数年的激战,大量的国民军都参与过这场战争。

    “统帅部的推演从技术上来说并没有过错。”仇老摇了摇头说道:“不仅有大都市为依托,而且还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从杭州湾到长江沿线可是花了大价钱修筑的防御工事。

    机械的补兵把国民军拖入了泥潭。投入的兵力越多,反而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撤退计划。东晋的淝水之战你清楚吧?”

    赵武国点了点头。军事爱好者不仅仅是研究现代战例,同样也喜欢研究古代战例。淝水之战这么著名的战例他怎么会没有研读过呢?

    “当时的国民军就象秦国符坚大军败退时一样。大军已无斗志一听到撤退的命令便自乱阵脚。”仇老苦笑了一下说道:“这一乱那些将领就无法再控制,也造成了南京保卫战失败一系列的问题。”

    赵政国点了点头。兵就是兵,将就是将。失去了节制的军队就是溃兵。兵势一旦溃败将领纵是天纵其才也无法阻止。最后只有跟着一起逃命。战争不仅打的是装备武器,打的是战术战略,同样打的是士气。

    本来在战场上被强大的日本军队的飞机大炮打得没有了信心的士兵士气就非常低落,这一声令下还不炸了锅造成军队哗变的情况,谁不想早点脱离战场活命。

    “那仇老为什么认为统帅部的决定没有错呢?”赵政国想了想问道。

    “作为统帅部所得到的情报和资料只有这些,如果仅仅是从这些情报和资料上来分析问题和制定作战计划,没有谁能再做出更好的了。要被骂也最多做一个赵括了,说最高统帅部是纸上谈兵吧。”仇老叹了一口气说道。

    “是呀。军事家并不是政治家,他们只是用军事技能来分析战局。”赵政国点了点头说道:“他们也没有想到一少部分军官会怯战避战,严重地影响到了军心,也没有想到花巨资打造的杭州湾防御工事会是豆腐渣工程。”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不断地往淞沪地区增兵。我们兵棋推演的结果就是提早做好撤退的准备,把后继部队安排在南京地区构建第二道防线。”仇老想了想说道:

    “但如果当初换成我们去做这个计划,也无法提前知道日本人的意图,也只会做出同样的计划和调整,等你反应过来一切都迟了……

    我们的对手不管那一方面都比我们强!就算我们做出相应的调整,兵棋推演中我们也曾做过调整,结果都差不多。

    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拿到战略上的主动权。我们一直被日本人牵着鼻子走。后人对淞沪会战所描述的与实际情况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当然我也不回避国民军和国府内部存在的问题是导致这一场战役失败。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国府和国民军不存在这些问题,中国也不至于会被日本人这般欺侮,中国人也不至于受到这样的伤害,承受这样的痛苦。”

第18章:骂也得要说出来2() 
赵政国默言无语。是呀,积弱就得挨打。一个国家和政府、军队不是这么弱别人也不敢来欺付。当时只要中国人团结一心不发生这么多年内战,日本人再强大也不会这么大胆。想到这里赵政国又摇了摇头,这什么跟什么呀,那么历史都会改写……

    历史就是这么一回事,象一个宿命一样困挠着中国。这不是宿命!这是人类生存的法则,以前是,将来也是。弱者被奴役,强者称王称霸。

    这个宿命的起因就是因为中国自己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强弱交替的过程,因为中国自己施政上出现问题造成这种局面。总之,只要中国自己不乱团结一心就不怕外辱!

    “赵先生,天色不早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仇老看了看天色笑道。

    “嗯,好。”赵政国收好笔记本电脑点头说道。一个与自己差不多年纪的人把他带离,朝坡下走去。

    吃完饭赵政国看了一眼仍然醉酒未醒的李家豪走到屋外的水池边。回想着仇老所讲的故事,赵政国慢慢地回味着。因为他打字的速度原因仇老所讲的内容不多,不过他还得要进行加工处理。

    对仇老讲解的淞沪会战他有很深的感触。造成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不能归结于那一个人身上,也不能归结于那一群人的身上。

    除了极少数人之外,他们都尽力了!他们付出了很多,付出了荣誉、付出了鲜血、付出了生命、付出了无数的财力、付出了无数的精力。

    这个结局谁也不想看到,但却发生了。如果要找问题,不应该找一个人的问题,不能找一部分人的问题,也不能归结于敌人强大。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国家的问题,还是民族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腐败不是一个人的腐败,一个国家的弱小不是因为一个人而弱小。说到底就是民族的问题!

    赵政国摇了摇头,这个命题就有点大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多少政治家和学者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谁也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他当然也不能!

    应该跟一个国家的风气有关吧。特别是精英阶层的倡导的风气有关,然后再影响到平民百姓。

    不难看出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的直接原因就是上层的腐败和荒诞无稽的奢侈生活。所谓的精英阶层不顾平民百姓的死活,才造成国家的没落和败亡,造成民族积弱被外族入侵。

    而国民政府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再加上四分五裂的局面才加速了日本人入侵中国的脚步。板垣征四郎在九一八事变前发表过演说和参谋团向陆军部提交过一份资料,原文就不要再复述了。他正是看出了中国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日本高层的认可才让日本人的野心极度膨胀。

    他的意思无非有这么几个观点:其一、中国人不团结。其二、中国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其三、中国人从宋朝开始不再尚武。其四、中国出卖民族利益的人很多。其五、中国人很容易接受外族的奴役……

    赵政国摇了摇头,不能这么写。那些愤青读者看到了会骂死自己的。但那个板垣征四郎说错了吗?有问题不能回避,骂也得要说出来。

    先不肯定中国是不是存在这些问题。在日本人侵占中国这么多年中,的确证明了板垣征四郎的大部分论断。反抗者有之,搞磨擦者有之,卖国者有之,贪腐问题越抗战越严重。这说明还是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日军投降之时,伪军的数量比日军投入到中国战场的总军队数量差不多持平,不但搞出一个伪满政权,还搞出一个新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也有不少人选择了沉默和忍受,愤青们喊出的四万万同胞用口水都要淹死日本人的话是那么的无力。

    再加上民族积弱,想要日本人不来侵略中国都不可能。一块肥肉谁不想咬上一口?更何况我们身边站着的是一头恶狼。就等着寻找下口的机会。

    扯远了,我并不是要说国民党政权好。也并不是为某一人开脱。更没有这个能力去追源中国的历史九连环问题。但我认为国家积弱还是整个民族的问题,是所有中国人的问题。

第19章:向南突围1() 
如果每一个人在民族强大的问题上态度一致,那么中国想不强大都不可能。在民族问题上的分歧求大同存小异,都愿意为民族奉献,那么中国想不强大都不可能。

    只有一个人,或很少的一小撮人。他们也祸乱不了什么事情。就算他想祸乱也不敢去祸乱呀。一站出来就人人喝打他还敢吗?

    赵政国的头脑有点混乱了。今天想的事情大多了,他也不再年轻。摇了摇头让自己保持清醒。他默默在往回走,必须要保持清醒,为明天做好准备。

    他看过后世对淞沪会战很多的评论,都认为当时还是国民军将领指挥上的问题。但从仇老的话中听出责任并不在高层指挥决策之上。当时的决策是经得起推敲的。

    这个差别是怎么造成的呢?应该还是后世对当时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对当时参战部队的家底不了解,对当时的局势不了解,对当时的社会情况不了解所造成的。

    “对了,还一个问题必须要问。”越政国边走边喃喃地说道。如果换成解放军的将领指挥这一场战斗结果会是什么样呢?不过他也又摇了摇头,也不知道仇老对此事会不会有什么想法,毕竟他是属于国民军的军官。

    宁静的夜,赵政国很快就进入梦乡……

    清晨,赵政国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然后迫不及待地抱着笔记本电脑快步走向庙宇。李家豪忙跟了上来,看得出他带着睡意。

    仇老身穿着一身白衣正与他的几个弟兄一起打着太极拳。赵政国饶有兴趣地看着,李家豪在一旁也跟着比划着,不过那动作却让人不敢恭维。

    一会儿仇老他们停了下来,几个中年人忙打水送过来。仇老擦洗了一下看着赵政国笑问道:“小赵,还习惯吗?”

    他们的生活起居都有专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也可以看出他们在村子里的威信。他们到底沿用什么模式管理这个村子?

    这里的人应该都是那支抗日老兵的后人组成,并不是什么家族或部落。可是对仇老他们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难道是仇老的后人有出息?这个问题李家豪应该很清楚,到时可以问问他。

    “习惯,谢谢仇老。”赵政国忙说道。

    “这边坐。”仇老示意赵政国坐到一张方桌前。他们刚坐下来就有人送上早餐,早餐很简单全部是素食,不过看上去非常精致。几碗粥和一些面包,还有几碟咸菜。

    “仇老(小赵)……”俩人同时叫道。

    “仇老,你先说。”赵政国忙又说道。

    “我们的生活很简单,不知你习不习惯。”仇老指了指桌上的东西问道。

    “我也喜欢这样的生活。”赵政国笑道:“相对于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们能过上安静和平的生活,吃得饱睡得好就满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