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莺莺传-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家二嫂子,唉!实在是太爱占便宜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崔老二还不是一个样,虽说是街坊,我从不去他家菜摊买菜。”
  “龙生九子各个不同,老话果然是有道理的。崔家几兄弟,连同崔家的闺女,有的是好样的,有的就像是掉在泥地里了!”
  “可不是!”
  “二嫂,二哥正找你,你怎么在这里歪缠。”正在此时进来一个十六七岁的半大小伙子,他生的高,只不过因为正抽条的时候,有些瘦。这种瘦并不是吃不饱带来的,看他身体十分结实的样子就知道了。
  小伙子生的一副正气凌然的样子,眉毛浓密乌黑。赵莺莺认得他,之前大姐赵蓉蓉出嫁的时候他来自家吃过酒。代表的是甘泉街崔家,也就是给自家做厨管师父的崔仁大哥的第七个弟弟崔本。
  没想到之前妇女们议论的崔家就是自家认识的那个崔家,赵莺莺见过的崔家人并不多,倒是不认识那妇女。想来那是崔家二哥的老婆了——实在没想到崔大哥家会有这样的弟媳。
  不过想到自家的情况,又觉得这件事谁家都不稀奇。
  崔本打点心铺门口进,见到提着个包袱的赵莺莺,似乎有些惊讶,微微点了点头。赵莺莺还礼一般的,也点了点头。不过两人并不熟,崔本很快找上了那吵架的妇女:“二嫂,走了。”
  之前嚣张跋扈的妇女似乎有些怕这个丈夫的弟弟,不再作声,什么也没说,就跟着出了点心铺子。
  一合酥的小伙计松了一口气,说过了,他们这样做生意的讲究和气生财,即使是这样的恶客,一般也是不愿意吵起来的。不管有理没理,最终耽搁的生意还是铺子里的。
  赵莺莺移步到柜台前,小伙计认得赵莺莺,立刻收起了之前无奈的脸色,满脸堆笑道:“是莺姐儿来了!莺姐儿要什么点心,师父做的金橘饼刚刚出炉,这时候吃最好味!还有缠丝酥糖,平常莺姐儿常买的。”
  “刚才那个是崔家老七?啧啧,就说龙生九子么,崔家老七算是出息的了吧?”
  “是啊,十六七的小伙子,还没有娶媳妇单过,可是办事已经十分老到了!”
  赵莺莺听着耳边的议论声,并没有太当一回事,就让小伙计包了一盒金橘饼、一盒缠丝酥糖,一盒果馅饼。然后一手绣庄的礼物,一手提着点心,家去了。
  到家的时候正好快开午饭了赵嘉见赵莺莺大包小包的,挑了挑眉,笑问道:“莺姐儿出去可久了,买了什么好东西?”
  赵莺莺先把点心放在桌上:“一合酥买的点心,给家里人吃的。这个是绣庄掌柜的送的,几样尺头,一些绣线丝绳。”
  赵莺莺这么说,赵嘉却暗自咋舌,她是在想不到绣庄掌柜的为什么要给赵莺莺送东西。看包袱的大小,那可不是一点点尺头和绣线,东西不少哩!
  只不过这话不好说出来,倒是王氏疑惑道:“平常掌柜的送你东西多是一些绣线之类,今日怎么送了尺头,送了多少?”
  赵莺莺并没有打开包袱:“掌柜的想拿我的花样子去用,不过花样子这东西说价钱也不好说,他干脆送了我一些东西。”
  王氏其实并不关心有多少东西,东西再多能比得上赵莺莺做绣活来的钱多?既然东西来历清清楚楚,不存在欠绣庄人情,她也就不过问了,只是道:“把东西收起来,洗手吃午饭了。”
  托王氏和赵吉的福,家里总不缺布料用的,赵莺莺得的尺头绣线等自然自己收着就是了。反正她用这些东西的时候多,到时候不用再花钱买了。
  赵莺莺将布料和绣线放到箱子里,然后舀水洗手。等上桌吃饭的时候正好见王氏顺手把点心盒子放到了堂屋靠墙的岸上。略微训斥了赵茂几句:“吃饭前吃什么点心,不吃饭了吗?等吃饭了再吃——不许少吃饭,我看着呢,你那木头小碗吃完两碗饭才许放下筷子。”
  赵茂因为年纪小,用的是他专用的木头小碗。平常吃饭他都是吃两碗的,王氏这样说是怕他为了留着肚子吃点心,就不吃饭了。
  赵茂生下来开始赵家日子就不错了,从他有记忆开始就没吃过什么苦,所以有些娇气。不过幸亏有王氏严厉,不管怎么样,他错了一定会纠正。所以一点娇气之外,这孩子并没有什么别的毛病。
  这时候听到王氏这样说,撅起了小嘴不乐意,但是还是乖乖听话了。
  赵莺莺摸了摸弟弟的头,然后就坐在了他旁边,小声在他耳边道:“有你最喜欢果馅饼。”
  她这样一说,本来有一些不高兴的小脸立刻焕发出了不同的光彩。
  吃过饭,本来应该歇息歇息,然后各自做各自的去。有爱睡午觉的,还要去睡个午觉。不过因为赵茂想吃点心,便一家人坐在一起,泡了茶,一起吃点心,倒像是一个茶话会一样。
  赵莺莺这个家里最大的女孩子负责给每个人倒茶——曾月娥年纪比她大,不过严格来说她姓曾,是客人来着,自然不能做端茶倒水的活计。
  赵嘉一边拿了一块缠丝酥糖的点心咬了一口,一边看着点心盒子上的印章道:“这是一合酥的缠丝酥糖,我还记得我小时候爱吃。只不过家里不宽裕,吃的时候不多,每次吃都珍惜的不得了。这些年了,还是这个味儿!”
  方婆子满脸慈爱:“你小时候就爱腻着我的袖子,为了蹭着我给你买一合酥的糖吃。一晃眼许多年了,你离开扬州哪里还能吃的上一样的味道。”
  赵嘉笑嘻嘻应下,让两个女儿多尝尝:“南边的点心比北边做的精细好看,你们多吃一些,你们娘小时候也爱呢!”
  其实不用她多说,曾月娥和曾雪梅,特别是曾雪梅已经不住口的在吃了。不过三盒点心并不多,每个人吃了一些也就空了。
  赵嘉还有一些不满足,腻着方婆子道:“娘,我看三哥家也不是吃不起,为什么平常都是一些粗糙点心。要我说,别买那些便宜的,就到那些铺子里买精细点心就是了。三个如今的情形,还差那几个钱?”
  赵莺莺挑了挑眉,她一开始并不了解自己这位小姑是什么样的人。也是这些日子冷眼看着才品出一些滋味——一开始看着倒是还不错,但是后面就看出来了,这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唯一好一点儿的是,她毕竟是来投亲的,本性也不是二伯母那种强悍的。所以更多的表现是好吃懒做,喜欢占便宜之类的。
  说真的,养这样的亲戚赵莺莺自然是不愿的。不过现在人已经来了,就像被休回娘家的媳妇一样,哥嫂再看不顺眼,那也只能生活中有些刁难,鲜少真的有人做得出赶人出门的事情。
  至于说各种挑剔吃穿的小毛病,赵莺莺低头。果然王氏开口道:“小姑这话说差了,我们家其实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家。说殷实是说得上,富贵那是边都没沾上。咱们家那些‘粗糙点心’吧,我倒是不觉得粗糙——放在巷子里一般人家,那只有过年过节才会置办哩!至于说外头的好点心,偶尔给孩子们打打牙祭就是,可不能那样奢靡浪费。”
  赵莺莺心中暗笑,王氏可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又在和孙氏的长期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嘴上经验。合情合理地堵住自家这位小姑,简直是手到擒来!
  再看看赵家想说话有不敢说话的样子,赵莺莺也是觉得奇怪。按说自家这位小姑在鲁地普通农户人家十几年了,性格上应该变得节俭才是,怎么才回扬州几天,就能这样理所当然挑剔吃喝了?
  实在想不到答案,也只能说是天性如此了。
  赵嘉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王氏竟然这样毫不留情地拒绝,想要发脾气,但是想到这个家是谁当家,立刻就歇了声气。气鼓鼓地决定待会儿找娘亲告状,只不过她这一次大概是想差了。
  如果赵莺莺知道她的想法,也会摇头。方婆子是甚样的人,最是节俭了,对于王氏说的话绝对是百分百赞同。对于闺女的想法,出于一个做母亲的身份,不会过分责备,但是想要帮忙?那纯是做梦。
  浑身不得劲地喝完一碗茶,赵嘉才转而想到另外一件事。笑意盈盈地看着赵家几个孩子道:“小姑看莺姐儿倒是常常出门,改日再出门的时候带上你表姐表妹。她们才来扬州,什么都不熟,多在外面看看也好。”
  这倒是没什么,赵莺莺应了下来。隔了两天,她果然要出门,便叫上了曾月娥曾雪梅同去。另外想到既然表姐表妹带了,那索性赵芹芹也一起去。要不是赵茂年纪小,赵蒙表示不掺活进小丫头们的事情里,这就算是一家的孩子们都出门了。
  临出门前曾月娥曾雪梅换衣赏,他们平常穿的衣裳不够体面,想要换身好一点儿的。这好一点儿的衣裳也不是她们自家的,而是来扬州之后王氏给的。
  她们当时带着行李自家里逃出来,能带的不多,都拣着一些细软之前东西了。至于衣裳,只有换洗的一身而已。到了赵家,王氏看着不像,就拿了两套赵蓉蓉的旧衣裳出来。
  赵蓉蓉年纪大了,穿不了小时候的衣裳。而赵家这些年越发兴旺,赵莺莺赵芹芹也用不着捡姐姐的旧衣裳穿。所以衣裳之类都收了起来,准备着有老家的人打秋风之类,就拿来舍给穷亲戚。
  别看是旧衣裳,但赵蓉蓉穿衣服仔细,看上去颇为体面,那些人家都是喜欢的。而这一次赵嘉母女三人来的正好,衣裳并没有全舍出去,给两个表妹穿也是正好。
  曾月娥的是一件绸面子的袄儿和裙子,曾雪梅撇了撇嘴——她的只是细布的。这倒不是王氏厚此薄彼,而是赵蓉蓉十二岁的时候家里还没有发家,穿的衣裳当然多是布的。
  曾雪梅心里羡慕姐姐能穿绸,原来在老家的时候,同一个村子里只有毛大户家的女孩子才能穿绸,就是里长家的女孩子也只能穿上精细一些的细布呢!不过这话说也没用,她只能闭紧嘴巴,看看她娘。
  蹭过去:“娘,你给我们些钱吧,我们出去逛街,总要买点儿东西的,没钱怎么成。”
  这其实是应有之义,原来在老家的时候,两姐妹的爹没死之前,十分疼爱两个女儿。但凡遇上赶集之类的事情,都会给两个女孩子几个铜板,让她们买些东西,或者是一把好看的梳子,或者说一些小零食。
  一般人家的姑娘哪能这样,都羡慕她们两个羡慕的要死。
  只不过这一次曾雪梅算是碰壁了,赵嘉本来正收拾桌子,听她这样说,站直了身子叉腰道:“你想的挺美的,你给家里赚过一文钱吗?就找我要钱。不成,没有——家里带的东西是最后一点儿老本了,留着给你们姐俩以后打算的,不许祸祸。”
  想了想,又觉得这样说太不近情理了,便补充道:“你们出去又不是你们两个出去,一起的还有莺姐儿芹姐儿两个丫头。我算是看出来了,莺姐儿能挣钱,恐怕手头零用钱不少。到时候你们看上什么东西,就让她出钱买。只要买的不多,她能不出钱?”
  这话其实很没有规矩,曾雪梅也就算了,她是赵莺莺表妹,虽然也只是小月份而已,但是表姐给做客的表妹买东西,这还算说得过去。但是曾月娥呢,她可比赵莺莺大了两岁,她也赖着赵莺莺买东西?也亏赵嘉想的出来。
  但是她又有一个话说对了,赵莺莺有钱,而且手上散漫——也是上辈子不大在乎钱财带来的。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