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与大妃阿巴泰的风言风语,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继承汗卫的可能。况且代善自认为没有威望统合女真各部,仅仅阿敏、莽古尔泰二人就是桀骜不驯之辈。二人连同母的兄弟济尔哈朗、德格类都容不下,如何能容下他这个威望更高的二哥。只有皇太极为人较为宽厚,能容忍下自己这个功勋卓著的兄长。

眼见长子岳托相劝、三子萨哈廉与皇太极交好也出言的苦劝。代善一时也只能改变了主意,赞成了皇太极出兵的意见。眼见说服了代善,余下的小贝勒济尔哈朗等人也纷纷出言赞同。皇太极见大局已定,顿时喝道:“既然众王已经议定,那么就再不能更改,谁再敢乱我军心,我这个大汗也在不客气,定会严惩不贷。”

八王商议已定,皇太极命济尔哈朗、岳讬率右翼兵攻大安口,阿巴泰、阿济格率左翼兵攻龙井关。

他亲自与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率中军后援。十月二十七,阿巴泰率兵攻克龙井关,明副将易爱、参将王遵臣兵败身死。汉兒庄、潘家口守将俱降。

三日后,皇太极亲自督兵攻克洪山口。十一月初四,皇太极上赶到遵化。同日,古尔泰率左翼兵也来汉兒庄相会。

这一天,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入援,于遵化战死,全军覆没。巡抚王元雅、保定推官李献明、永平推官何天球、遵化知县徐泽、前任知县武起潜等,据城拒守,城破皆死。(未完待续。。。)

第六十一章诏对

崇祯皇帝继位以来,一直就伴着各种坏消息。去年好不容易扳倒了权阉魏忠贤,没想到九边明军接连兵变,蓟镇、辽东、固原三大军镇连续发动兵变,朝廷好不容易将兵乱平定下来。

陕北之地又发生了极大地民乱,刘秃子、王嘉胤、左挂子、王大梁、点灯子等流贼走州过县,攻破城堡,眼看就是势大难制的局面了。

所幸官军骁勇,今年先后斩杀了王大梁、周大旺、左挂子、王嘉胤。但是最凶残暴虐的刘秃子,反而越来越发展壮大,现在居然割据城池,占据了九座县城,抗拒朝廷的天威。

最近一段时间,崇祯皇帝一直忧虑山西平阳府的消息。对于杨鹤率领十万大军,一直不能剿灭秃匪也有些不满。

因为天色已经昏暗,崇祯皇帝眼睛有些疲乏。于是让伺候的司礼监太监高时明为他阅读奏章。

高时明作为在信王府时期伺候崇祯皇帝的老人,知道这个少年天子是相当难以伺候。况且这一次捅出的乱子太大,高时明也并不敢轻易隐瞒。

只见高时明要紧牙关,哆哆嗦嗦的将这些糟糕的消息念给崇祯皇爷听。

“十月二十七,建奴贝勒阿巴泰率兵攻克龙井关,副将易爱、参将王遵臣兵败身死。汉兒庄、潘家口守将俱降。”

“十一月初一,贼酋洪太亲自督兵,攻克洪山口。参将马宗耀,游击李奇英率兵投降。”

“十一月初四,贼酋洪太亲赴遵化。同日。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入援遵化,于遵化战死,全军覆没。”

“十一月初五、巡抚王元雅、保定推官李献明、永平推官何天球、遵化知县徐泽、前任知县武起潜等,据城拒守,城破皆死。百姓士绅死伤无算。”

听到这里,崇祯皇帝气急喝道:“不要念了,我只问你一句。建奴到底距离京师还有多远。”

高时明见皇爷发怒,顿时吓得心惊胆颤。“建奴先锋已经越过了蓟州。距离京师已经不足二百里。”

听了这个更坏的消息,崇祯皇帝脸色铁青,他顿时跌倒在地上,对着高时明狠狠地骂道:“还不快请诸位阁老。让他们速来英武殿等候召见。”

高时明不敢怠慢,急匆匆的派遣传旨的小宦官,让他们在侍卫的带领下前往阁臣家中传递崇祯皇帝的口谕。

对于现在京师发生的事情,朝廷的阁臣也已经清楚。短短五六日时间,边事已经败坏到很难收拾的局面了。

不大一会儿,首辅韩爌、次辅李标、阁臣钱龙锡、来宗道等人已经穿戴整齐,跪倒在英武殿等候召见。

因为情绪不好,崇祯皇帝对于这些阁臣也不太可气,他直接问道:“建奴入寇京师。奴酋洪太先锋距离京师不到二百里,袁崇焕这个蓟辽督师的援兵何在。”

韩爌是袁崇焕的坐师,也是朝中袁崇焕最大的靠山。他为官多年。仅仅从崇祯皇帝的话音当中就听出了对袁崇焕的不满。他斟酌了片刻开口道:“据探马来报,关宁援军已经到达玉田,六日之后,应该能够赶到京师。”

实际上,崇祯皇帝早已经看过奏报。尽管他不用军事,但是也知道关宁军一路上并不敢与建奴一战。他们一会儿绕在建奴前面。一会儿绕在建奴后面,几乎是保护着建奴来到京师附近。

对于袁崇焕的关宁军。崇祯皇帝早已经不抱希望。他现在又想起被袁崇焕无辜冤杀的毛文龙,对这个吹牛跋扈的边帅更是没有丝毫好感。

崇祯皇帝没有接话,他大有深意的看了首辅韩爌一眼,对下面的阁臣也多有不满,决定尽快就将他们替换下去。崇祯皇帝见关宁军居然去了玉田县,显然是不敢与建奴野战。他心中更加烦闷道:“好一个五年还辽,自古以来,莫有如此欺瞒君上的狂徒。”

眼见崇祯皇帝对于袁崇焕意见如此之大,韩爌心中大叫糟糕,他知道现在自己与袁崇焕的政治生命连在一起。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皇上无需担忧,京营虽然糜烂不堪,但是到底还有两万兵马,再加上昌平,通州二镇上万的援兵,哪怕建奴兵强马壮,也打不下稳如泰山的京师。”

明代北京城的城防非常坚固,可以说是天下第一雄城。只要有两三万过得去的兵马,哪怕敌军多少十倍,也未必能攻破这种天下名城。

对于韩爌的这番话,崇祯皇帝也比较认同。但是京师附近的八旗军超过六万,以八旗军的战斗力,未必不能攻克京师。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还是非常担忧。

这时次辅李标上奏道:“现在京师有警,应速调九边精兵率兵勤王。大同总兵满桂素来知兵,在辽东屡次击败建奴大军,应该速调满桂率军来援。”

听了李标这番话,文渊阁大学士来宗道谏言道:“现在九边大军尽在杨鹤麾下,如果抽调杨鹤大军,只怕盘踞在平阳府的秃匪就一飞冲天了。”

钱龙锡心中也赞同李标的意见,他上前一步说道:“事有轻重缓急,现在建奴大军是腹心之患,而刘秃子反而无关轻重。还是应该迅速抽调杨鹤带兵勤王。”

崇祯皇帝心中也是赞同让杨鹤迅速率军勤王的,他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众位阁老都是这个意思,那就迅速按照这个意见办。”

钱龙锡见皇帝赞同了他的意见,接着说道:“四川石柱兵骁勇敢战,应该迅速传旨秦良玉,让他调拨白杆兵速速入援。”

石柱兵虽然很能打,但是军纪却非常糟糕,粮草稍有不继,就会劫掠地方。对于这一点,朝中的大臣也全部知道,再加上天启年间石柱兵连续打了几次残酷的狠仗。就连白杆兵统帅秦良玉的兄弟秦邦屏、也全部死于阵上。

现在的白杆兵,骨干根基早已经折损大半,尽管如此,这支精兵仍然是明军第一等精兵,也是唯一敢于与八旗军肉搏作战的明朝军队。

尽管白杆兵军纪很差,但是现在崇祯皇帝已经火烧眉毛,早已经顾不了许多了。他迅速下旨,命令秦良玉马上带兵勤王。但是四川石柱兵道路遥远,没有两三个月,只怕也赶不到京师。(未完待续。。。)

第六十二章勤王二

到了崇祯二年冬天,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坏消息一个又一个接连传来。

十一月初九,八旗军自蓟州西进,连克三河、香河、玉田三城。同月十五,金军攻克通州,兵锋距离京师已经不足五十里。

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焕率领关宁军至京师左安门,后金军前锋也抵北京城下。袁崇焕想要进城休整守城,因为崇祯皇帝心中对关宁军已经有了疑虑,并没有让关宁军入城,只让他们在城门外休整。

二十日,后金军主力蜂拥而至,在德胜门与关宁军激战,互有伤亡。金军见一时间难以击溃有坚城依靠的关宁军,只能退回了通州城,在京师四周劫掠。

二十二日,后金兵逼迫京师,城中大乱,狱囚刘仲企等一百七十人越狱而出,劫掠街市。崇祯帝大怒,将刑部尚书乔允升及侍郎胡世赏、提牢主事敖继荣下狱,乔允升坐罪判绞刑,后以年老减死,与敖继荣同去戍边,两年后死于边关。

十二月初一,崇祯皇帝以“议饷”的名义,召袁崇焕入宫,随后下锦衣卫狱。京师官绅穷情激愤,认为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屡次通敌叛国,引金兵围京,妄图逼迫朝廷签订城下之盟。他们因为八旗军的入寇、钱粮财产无不损失惨重,心中对袁崇焕恨之入骨,纷纷上书要求处死袁崇焕。

关宁军主帅被捕,军心崩溃。总兵祖大寿害怕崇祯皇帝处罚,连夜带领亲信家丁奔回辽东。关宁军士卒惊惧不已,当日走散一万五千余人。

崇祯二年十二月初四日。成都地震,声吼如雷,连震十二次,房动屋摇,鸡鸣大吠,河涨水赤,山崩城倒。死伤无算。松潘卫日震十二次,声如雷。小河营同日震。山崩,城塌一百二十丈。同日重庆府、壁山、广安州、苍溪、珙县、威远等俱震,军民多有死伤。

因为四川灾情严重,秦良玉麾下的石柱兵也损失不小。只能推迟了上京勤王的时间。

到了十二月,京师的局面越来越艰难,附近的百姓被后金军劫掠一空。因为金军残暴,破城之后,定会屠城。无论士绅官僚,还是黔首百姓,几乎都被斩杀一空。除了力大健壮的壮丁,身材美貌的妇人,制造兵甲的匠户。其余的百姓几乎很难活命。

崇祯二年十一月十六,太原府清源县,满桂行辕。

最近一段时间。满桂为了讨伐四川流窜的王嘉胤小股散兵,已经将行辕从太原府迁往清源县。

这一个多月来,满桂麾下的六千骑兵分散行动,经过几十次征战,斩杀了流贼首领一斗麻、一阵风、瓦罐子、王从化、托塔天王、李老柴、杨六等十六人。基本上肃清了太原府的流贼盗匪。

现在整个王嘉胤余部,除了逃往沁州、辽州的紫金梁、高迎祥、张献忠等九营人马外。剩下的不是被满桂剿灭,就是被占据平遥、祁县二城的李旭升收编。

就在满桂接到杨鹤军令。准备整顿兵马增援汾州,配合贺虎臣攻打李旭升之时。京师有警的消息也一同传来,满桂也只能上书率兵勤王。

三日后,朝廷八百里加急的诏书一同而至,他满桂接到皇帝的诏令,让他迅速带兵北上勤王。对于这一点满桂不敢怠慢,他只能快速的集结分散的兵马,自己带着家丁快马加鞭的朝着太原府方向赶。

满桂一回到太原府,马上觐见了山西巡抚耿如杞。耿如杞听到金军攻入关内,先锋已经攻克通州的消息,早已经乱成一团。现在山西的乱子还没有平定,京师更是弄出了更大的乱子,耿如杞只能从干涸的太原府库中抽调出一部分粮饷,与满桂一同率军勤王、共赴国难。

这一路上,他们沿着榆次、寿阳、平定州,井陉县,翻越了太行山进入了真定府。

因为满贵带兵南下围剿王嘉胤,所部的兵马在离京师更远的太原府,所以这一次入援京师,满桂也比历史上推迟了十几天时间。

直到十二初一,满桂麾下的大同镇精兵才赶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