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刘勇、李自成二人较有远见外。剩下两个旅长李旭中、张应金只是中人之姿,才能一般之人。二人也没有什么的好的建议,于是刘宣掉转过头,对军中的二号人物张虎成问道:“张将军如何看?”

“咱们现在屯兵安邑城,距离蒲州不过一百七十里,哪怕是寻常行军。也不过三日的路程。大军渡河,定要当心官军半渡而击。咱们现在兵马五万人,决策之时更要慎之又慎。”

“现在李东华麾下的水军营已经开始为大军运送粮草,这个营编练了已经八个月时间,战斗了也算是合格。不如使用水军偷渡,在对岸立下水寨,只要水寨不失,咱们就能源源不断的过河。”

“这也是个办法,李东华来了没有?让他马上到大营来一趟。”

刘宣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对外面的传令官说道。

李东华本是天津人士,在落草之前家中就经营海船,也算是通晓水战。此人后来在吕梁山落草,刘宣进入山西后前来投奔,因为作战勇武,短短的时间之内就被简拔为哨长,在攻打曲沃县城的苦战中立过大功。

正是因为这一战,此人上达天听,被刘宣记在心中。这个时候,因为刘宣攻破晋中十县,朝廷水师游击李英华部的水军也投降了刘宣。除了官军游击李英华横刀自尽外,这股人马也基本上完整的落到了刘宣手中。

刘宣得到这股水师后,也对这只水军比较重视,他将这支人马全部收编,调入了一部分骨干编练了水师营。

这个水师营虽然人数减少了不少,现在只有一千五百余人,比以前少了一半。但是营中的武备、战舰却大大的提升了不少,刘宣裁汰了残破的渔船、渡船,打造了正规的军舰。如楼船、蒙冲、斗舰、海鹘、走舸、游艇之类各式各样的军舰一应俱全。

除此之外,刘宣还花费了极大地力气将埋藏在吕梁山以东的二十门河防炮运了回来,装备了崭新的水军。

这只水军,现在共有大船十二艘,小船六十艘。总共装备千斤佛郎机大炮三十门,虎蹲炮二百多门,论起齐射的火力,还超过了刘宣中军两个炮兵营。

虽然装备精良,但是这支水军在刘宣军中还是地位较低。除了营官李东华地位较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立下让人信服的战功。

水师成军之后,只赶上了南征之战,但是南征之战刘宣摧枯拉朽般的击破了平阳府明军,这只崭新的水军除了运送粮草之外,并没有立下任何功勋。

传令官一路小跑,在水寨中找到了水军营官李东华,李东华眼见大将军召见,知道马上就是水军立功显威的时候,于是信心十足的来到了中军大营。(未完待续。。。)

第六章出征六

第六章出征六

中军大帐,刘宣高居上首,其下坐着两排军中重将。按照李东华的地位,在营官之中也是最后落座的几人,到了这种能够决定三军命运的地方,李东华不由得有些惶急,心中打好的腹稿也有些散乱。

刘宣见李东华进门,客气的说道:“水军李营官到了,双礼,让人给李营官搬个凳子,坐下说话。”

冯双礼上前几步,从大帐之外办了一个凳子,递给了站在最下手的李东华,然后一言不发仿佛阴影一样退后到刘宣身侧。李东华接过矮凳,谢过了刘宣的厚爱,压住了慌乱的心情,稳稳当当的敬陪末座。

刘宣指了指李东华说道:“李营官,水军训练十个月,一直也没有扬名立功的机会。这一次大军准备过河,正是水军大展宏图的时机,我且问你,这一次接应大军过河,你有几分把握。”

眼见立功的机会就在眼前,李东华气势十足的答道:“回禀大将军,这十几天来,水军已经派遣哨船在黄河两岸打探过几次。沿着谏水进入黄河河道,向北逆水行舟五里之处,就能逆水进入渭河流域。”

“依照末将这十几天的打探,对岸的官军根本没有正规的水师。其麾下的水军,皆是裹挟而来的壮丁,所用的船只也是简陋松散的渔船、渡船。按照末将水师现在的战力,在江河之上。对岸的官军并不是末将的对手。”

“现在唯一的劣势就是水师人数较少,如果单独立寨恐怕站不住阵脚,毕竟官军在潼关到大庆关一线都驻有重兵。仅仅依靠水军一千五百人,只怕也守不住水寨。”

刘宣见李东华自信满满,看起来很有把握,于是笑了笑说道:“人手方面你不用担心,我让张应金率领三个营配合你作战。只要你能攻破河防、立下水寨,守寨的任务就由张应金负责,这样一来。你觉得如何。”

“水军所辖船只较少,除了水军的士卒之外。一次性只能携带八百步兵。如果张旅长三个营一起过河,只怕马上就需要征集渡船、渔船,以便配合大军行动。”

听了李东华此话,刘宣向坐在下面的解州知府胡宽问道:“胡知府。你派人马上配合将士征集渡船、渔船。我给你三日时间,定要给我征集上百艘船只,这是军令,你让下面的衙役、税丁、巡丁尽全力配合。如果在你这里出了篓子,到时候板子就会打到你这个知府头上。”

“李营官、三日之后。等征集到了船只,水军就从谏水,强攻赵渡镇,然后立下水寨,接应大军渡过黄河。”

胡宽、李东华二人见刘宣已经下达了军令。纷纷拱手应诺、立下了军令状。

三日之后、卯时一刻、谏水水寨大营。

李东华、胡宽、张应金三人坐在大帐之内。胡宽身为文官,虽然地位最高,但是却坐在下首。这正是因为在大军征伐之中。胡宽这个文官只是出于从属地位的缘故。

胡宽掏出一叠账册,对身边的李东华、张应金二人说道:“二位将军、本府在大将军面前立下了军令状,三日之内。征集渡船百艘以供军用。从今日清晨开始,本官共征用了渡船六十六艘、渔船二百余艘,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了军令。现在船只都在外面,还请二位将军清点一番。签字画押好让本官前去大将军那里缴令。”

这三天来,胡宽为了完成军令。每天跟在下面的衙役、税丁后面忙个不停,在他不近人情的严令下,才从安邑、解州、蒲州等靠近河流的县城征集到了足够的渡船。这一次他虽然在大将军刘宣面前拔了头筹,但是在下面的渔夫、船夫眼中,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残暴之徒。

面对军令,李东华、张应金二人不敢怠慢,马上清点了渡船,完事后还签下了文书。

胡宽将文书收起来,朝着张应金问道:“张旅长,本官最近几天忙的脚不沾地,连续三日也没回安邑城中。听说大将军已经从安邑城拔营,不知道现在大将军驻扎在那座城池。”

“大将军三日前离开安邑,因为距离敌军已经不远,这几天行军的速度较慢,直到昨日,才赶到了蒲州城。如果胡大人要找大将军,就应该去蒲州大营。”

虽然因为文武殊途,二人交往很少,但是张应金此人却非常敬重读书人。对于文官胡宽,张应金远比李东华表现的更加尊敬。他拱了拱手,和善的说道。

“如此也好,大将军那里万事繁杂,也确实需要下官这等地方官协助。咱们现在正是打天下的时候,文武之间正应该和衷共济、互相配合。”

“胡大人说的极是,我们二部清点整顿之后,也将赶往蒲州,不如胡大人到时候与我们顺路,一同前往蒲州城中。”张应金见胡宽就要前往蒲州,正好与他们顺路,于是出言邀请道。

“本官下面还有几百人税丁、衙役,也实在不好烦劳两位将军。等本府将这些人遣送回安邑城后,只怕延误了大军的行程。”胡宽朝着张应金、李东华二人拱了拱手,骑上了战马,在十几个骑兵的保护下,奔出了谏水大营。

因为刘宣本人讨厌官轿,所以他严令下面的官员乘坐轿子。无论文武官员,全部骑马出行。即便不能骑马,也要骑驴、坐马车。胡宽本是底层的读书人,还没有养成官老爷那种骑不得马、走不动路的臭毛病。

等胡宽打马离去,李东华、张应金二部马上整顿队伍,登上船只,快速驶向了蒲州大营。

谏水水寨距离蒲州大营只有百余里,因为顺流而下,半日之间李东华、张应金二部就赶到了蒲州城。

在大军昨日赶到蒲州时,刘宣就扎下了水营,所以李东华的水军节省下了的大量的工作,直接进驻了水寨之中。

二将向刘宣缴令之后,眼见天色已经接近黄昏,今天也不可能继续发兵,于是双双回营,等待第二天的清晨。(未完待续。。。)

第七章出征七

第七章出征七

清晨的秋雾笼罩在清澈见底的河面之上,三十丈之外就看不见人影。因为大雾的关系,水军的船只也不好分清楚敌我,所以李东华的水军也不敢随意发兵。直到午时一刻,大军才开拔出营,朝着黄河对岸进攻。

此时大雾已经散尽,赵渡镇的官军营寨也若隐若现,李东华大手一挥下令道:“各船整队,大军出营。”

随着李东华一声令下,水军的几百艘船只开始排成阵列前行。不到半个时辰,船队就已经越过了江心。

船队之中、除了哨船、鹰船、苍山船等轻型船只之外,还有大型的楼船、福船共十艘。

李东华指挥的几百艘船只,虽然似模似样,但是他实际上却好无经验可言。他虽然指挥过一哨步兵,但是之所以能当上这个水师营官,其实也是赶鸭子上架,刘宣麾下实在无人可用罢了。

所幸官军的指挥更加糟糕,整个陕西官府之中,根本没有水师可言,所有的水军都是征集的渔船、渡船。就连船上的水手,也是拉起来的壮丁。

李东华没有坐在高大的楼船上享福,而是在前阵的连环船上督阵。连环船是一种轻型的船只,长度大约在四丈左右,其外形形似一船,实际上却是两船相连。

其中前船占三分之一,后船占三分之二,中间用两根铁环相连。前船有撞角、须钉多个。上载火球、神烟、神沙、毒火,并有火铳,后船安桨载乘士兵。

战时顺风直驶敌阵。前船钉于敌船上,并点燃各种火器,同时解脱铁环,等待前船燃放起冲天大火,将敌船彻底烧毁。这种战船,实际上非常适合对付大型敌船,但是这一次李东华的对手。都是弱小的渔船,所以李东华乘坐的这艘连环船也几乎毫无作用。

中国古代的水战。最重视的就是火攻,根据火攻制造的武备多如牛毛,这种连环船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实际上此时火炮已经开始了快速的发展,舰炮的威力也越来越大。对战舰的威胁也日渐严重。

早在一百多年前,西方已经开始了改变人类历史的大航海时代。无论是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还是后期加入的荷兰、英格兰,都在慢慢改变水战的方式。将传统的肉搏登船改为远距离炮战决胜。

而刘宣这支小小的水师当中,虽然装备了不少火炮,但是传统的水战思想还是非常严重。因为刘宣本人不懂水军,再加上北方明军水师非常弱小,所以刘宣也没有插手,一直由李东华等半吊子水军军官统领。

李东华从腰间掏出一柄少见的千里镜。这种单筒的望远镜已经从西方殖民者手中传入了东南沿海地区。哪怕是北方边军,也流入了一些,但是却非常少见。

刘宣军中。除了旅长以上的军官外,只有少数资深营官配备了这种望远镜。李东华仔细看了看前方的敌情,大声下令道:“哨船一队、鹰船一队,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