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吕着中国通史-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察看商务情形,俟轮船能开抵时,再议开埠事宜。此为西人势力侵入西南之始。

    至1882年,而法、越的战事起。我兵初自云南、广西入越的都不利,海军亦败于福州。然后来冯子材有镇南关之捷,乘势恢复谅山。法人是时的情形,亦未能以全力作战,实为我国在外交上可以坚持的一个机会。但亦未能充分利用。其结果,于1885年,订立条约,承认法国并越,并许在边界上开放两处通商(后订开龙州、蒙自、蛮耗。1895年之约,又订以河口代蛮耗,增开思茅)。英人乘机,于1885年灭缅甸。中国亦只得于其明年立约承认。先是《芝罘条约》中,仍有许英人派员入藏的条款,至是,中国乘机于《缅约》中将此款取消。然及1888年,英、藏又在哲孟雄境内冲突,至1890年,中国和英人订立《藏印条约》,遂承认哲孟雄归英保护。1893年,续议条约,复订开亚东关为商埠,而藏人不肯履行,又伏下将来的祸根。

    对外交涉的屡次失败,至1894年中、日之战而达于极点。中、日两国,同立国于东方,在历史上的关系,极为深切,当西力东侵之际,本有合作御侮的可能。但这时候,中国人对外情太觉隔阂,一切都不免以猜疑的态度出之,而日方则褊狭『性』成,专务侵略,自始即不希望和中国合作。中、日的订立条约,事在1871年。领判权彼此皆有。进口货物,按照海关税则完纳,税则未定的,则直百抽五,亦彼此所同。内地通商,则明定禁止。

    在中国当日,未始不想借此为基本,树立一改良条约之基,然未能将此意开诚布公,和日本说明。日本则本不想和中国合作,而自始即打侵略的主意,于是心怀不忿。至1874年,因台湾生番杀害日本漂流的人民,径自派兵前往攻击。1879年,又灭琉球。交涉屡有葛藤,而其时朝鲜适衰微不振,遂为日本踏上大陆的第一步,成为中、日两国权利冲突的焦点。

    1894年,日人预备充足,蓄意挑衅,卒至以兵戎相见。我国战败之后,于其明年,订立《马关条约》。除承认朝鲜自主外,又割台湾和辽东半岛,赔款至二万万两。改订通商条约,悉以中国和泰西各国所定的约章为准,而开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人得在通商口岸从事于制造,则又是泰西各国所求之历年,而中国不肯允许的。

    此约既定之后,俄国联合德、法,加以干涉,日人乃加索赔款三千万两,而将辽东还我。因此而引起1896年的《中俄密约》,中国许俄国将西伯利亚铁路经过黑、吉两省而达到海参崴。当时传闻,俄国还有租借胶州湾的密约,于是引起德国的强占胶州湾而迫我立99年租借之约,并获得建造胶济铁路之权。俄人因此而租借旅、大,并许其将东省铁路展筑一支线。

    英人则租借威海卫,法人又租借广州湾。我国沿海业经经营的军港,就都被占据了。其在西南:则法国因干涉还辽之事,向我要索报酬。于1895年订立《续议界务商务专条》,云南、两广开矿时,许先和法人商办。越南已成或拟设的铁路,得接至中国境内。并将前此允许英国不割让他国的孟连、江洪的土地,割去一部分。于是英国再向我国要求,于1897年,订立《中缅条约附款》。云南铁路允与缅甸连接,而开放三水、梧州和江根墟。外人的势力,侵入西南益深了。

    又自俄、德两国,在我国获得铁路敷设权以来,各国亦遂互相争夺。俄人初借比国人出面,获得芦汉铁路的敷设权。英人因此要求津镇、河南到山东、九广、浦信、苏杭甬诸路。俄国则要求山海关以北铁路,由其承造。英国又捷足先得,和中国订定了承造牛庄至北京铁路的合同。英、俄旋自相协议,英认长城以北的铁路归俄承造,俄人则承认长江流域的铁路归英承造。英、德又自行商议,英认山西及自山西展筑一路至江域外,黄河流域的铁路归德,德认长江流域的铁路归英。凡铁路所至之处,开矿之权利亦随之。

    各国遂沿用分割非洲时的手段,指我国之某处,为属于某国的势力范围,而要求我以条约或宣言承认其地不得割让给别国。于是瓜分之论,盛极一时。而我国人亦于其时警醒了。

第85章 清朝的覆亡() 
自西力东侵,而中国人遭遇到旷古未有的变局。值旷古未有的变局,自必有非常的手段,然后足以应付之,此等手段,自非本来执掌政权的阶级所有,然则新机从何处发生呢?其(一)起自中等阶级,以旧有的文化为根柢的,是为戊戌维新。其(二)以流传于下级社会中国有的革命思想为渊源,采取西洋文化,而建立成一种方案的,则为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康有为是其原动力。康有为的学问,是承袭清代经学家今文之学的余绪,而又融合佛学及宋、明理学而成的。(一)因为他能承受今文之学的“非常异义”,所以能和西洋的民主主义接近。(二)因为他能承受宋学家彻底改革的精神,所以他的论治,主于彻底改革,主张设治详密,反对向来“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的苟简放任政策。(三)主张以中坚阶级为政治的重心,则士大夫本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有互相团结的精神。

    宋、明人的讲学颇有此种风概。入清以来,内鉴于讲学的流弊,外慑于异族的『淫』威,此等风气,久成过去了。康有为生当清代威力已衰,政令不复有力之时,到处都以讲学为事。他的门下,亦确有一班英多磊落之才。所以康有为的学问及行为,可以说是中国旧文化的复活。

    他当甲午战前,即已上书言事。到乙未之岁,中、日议和的时候,他又联合入京会试的举人,上书主张迁都续战,因陈变法自强之计。书未得达,和议成后,他立强学会于北京,想联合士大夫,共谋救国。会被封禁,其弟子梁启超走上海,主持《时务报》旬刊,畅论变法自强之义。此报一出,风行海内,而变法维新,遂成为一时的舆论。

    康有为又上书两次。德占胶州湾时,又入京陈救急之计。于是康有为共上书五次,只一次得达。德宗阅之,颇以为然。岁戊戌,即1898年,遂擢用有为等以谋变法。康有为的宗旨,在于大变和速变。大变所以谋全盘的改革,速变则所以应事机而振精神。他以为变法的阻力,都是由于有权力的大臣,欲固其禄位之私,于是功德宗勿去旧衙门,但设新差使。

    他以为如此即可减少阻力。但阻碍变法的,固非尽出于保存禄位之私;即以保存禄位论,权已去,利亦终不可保,此固不足以安其心。何况德宗和孝钦后素有嫌隙,德宗又向来无权?于是有戊戌的政变。

    政变以后,德宗被幽,有为走海外,立保皇党,以推翻孝钦后,扶德宗亲政相号召。然无拳无勇,复何能为?而孝钦后以欲捕康、梁不得;欲废德宗,又为公使所反对;迁怒及于外人。

    其时孝钦后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载漪因急欲其子正位。宗戚中亦有附和其事,冀立拥戴之功的。而极陈旧的,“只要中国人齐心,即可将外国人尽行逐去,回复到闭关时代之旧”的思想,尚未尽去。加以下层社会中人,身受教案切肤之痛,益以洋人之强惟在枪炮,而神力可以御枪炮之说,遂至酿成1900年间义和团之『乱』。

    亲贵及顽固大臣,因欲加以利用,乃有纵容其在京、津间杀教士,焚教堂,拆铁路,倒电杆,见新物则毁,见用洋货的人则杀的怪剧。并伪造外人的要求条件,以恐吓孝钦后,而迫其与各国同时宣战。意欲于『乱』中取利,废德宗而立溥儁。其结果,八国联军入京城,德宗及孝钦后走西安。1901年的和约,赔款至450兆。京城通至海口路上的炮台,尽行拆去。且许各国于其通路上驻兵。又划定使馆区域,许其自行治理、防守。权利之丧失既多,体面亦可谓丧失净尽了。

    是时东南诸督抚,和上海各领事订立互保之约,不奉北京的伪令。虽得将战祸范围缩小,然中央的命令,自此更不行于地方了。而黑龙江将军又贸然与俄人启衅,致东三省尽为俄人所占。各国与中国议和时,俄人说东三省系特别事件,不肯并入和约之中讨论,幸保完整的土地,仍有不免于破碎之势。庚子一役闯出的大祸如此。

    孝钦后自回銮以后,排外变而为媚外;前此之力阻变革者,至此则变为貌行新政,以敷衍国民。宫廷之中,骄奢『淫』佚,朝廷之上,昏庸泄沓如故。满清『政府』至此,遂无可维持,而中国国民,乃不得不自起而谋政治的解决。

    19世纪之末,瓜分之论,盛极一时,已见上章。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氏(johnhay)乃通牒英、俄、法、德、意、日六国,提出门户开放主义。其内容为:(一)各国对于中国所获得的利益范围或租借地域,或他项既得权利,彼此不相干涉。(二)各国范围内各港,对他国入港商品,都遵守中国现行海关税率,课税由中国征收。(三)各国范围内各港,对他国船舶所课入口税,不得较其本国船舶为高。

    铁路运费亦然。这无非要保全其在条约上既得的权利。既要保全条约上的权利,自然要联带而及于领土保全,因为领土设或变更,既成的条约,在该被变更的领土上,自然无效了。六国都覆牒承认。

    然在此时,俄国实为侵略者,逮东三省被占而均势之局寝破。此时英国方有事于南非,无暇顾及东方,乃和德国订约,申明门户开放、领土保全之旨。各国都无异议。惟俄人主张其适用限于英、德的势力范围。英国力持反对。德国和东方关系究竟较浅,就承认俄国人的主张了。

    于是英国觉得在东方要和俄国相抗,非有更强力的外援不可,乃有1902年的英、日同盟。俄国亦联合法国,发表宣言,说如因第三国的侵略或中国的扰『乱』,两国利益受到侵害时,应当协力防卫。这时候,日本对于我国东北的利害,自然最为关切,然尚未敢贸然与俄国开战,乃有满、韩交换之论。

    大体上,日本承认俄国在东三省的权利,而俄人承认日本在韩国的权利。而俄人此时甚骄,并此尚不肯承认,其结果,乃有1904年的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在美国的朴资茅斯,订立和约。俄人放弃在韩国的权利,割库页岛北纬五十度以南之地与日。除租借地外,两国在东三省的军队都撤退,将其地交还中国。在中国承认的条件之下,将旅顺、大连湾转租与日,并将东省铁路支线,自长春以下,让给日本。

    清廷如何能不承认?乃和日本订立《会议东三省事宜协约》,除承认《朴资茅斯条约》中有关中国的款项外,并在三省开放商埠多处。军用的安奉铁路,许日人改为商用铁路。且许合资开采鸭绿江左岸材木。于是东北交涉的葛藤,纷纷继起,侵略者的资格,在此而不在彼了。

    当日、俄战争时,英国乘机派兵入藏,达赖出奔。英人和班禅立约,开江孜、噶大克为商埠。非经英国许可,西藏的土地不得租、卖给外国人。铁路、道路、电线、矿产不得许给外国或外国人。一切入款、银钱、货物,不得抵押给外国或外国人。一切事情,都不受外国干涉。亦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