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潮只是在美国下了3亿美元的军舰订单而已,而英国人今年最新的海军拨款为3亿英镑,折合15亿美元;德国针锋相对拨款40亿马克,折合美元也是10亿,但是德国人认为他们的造船成本更低,因为工人工资和钢铁价格都比英国要低,他们的军舰造价比英国至少要低三分之一,所以双方依然是持平的。

    正是英德两国疯狂的海军竞赛,他们的造船厂都吃的满嘴流油,船台上塞满了海军的订单,不然看到中国向美国订购军舰,估计这两国又该跳出来,找中国政府麻烦了,绝对要抢去一部分。

    德国造一艘,英国造两艘,两国都不差钱,这么下去比拼的就是造船能力了。

    可是英国的造船能力却没有德国的两倍,德国人在俾斯麦倒台后,就开始拼命的扶持国内的造船能力,海军骨干造船厂就有8家,德国规模庞大的重工业企业很多都投资造船厂,比如克虏伯就投建了一个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德国所有的潜艇就是这家造船厂建造的。

    杨潮不知道的是,他推动的中日竞赛,和由于他那批黄金刺激下,德国人跟英国的海军竞赛,已经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军规模扩大了一倍,这意味着海战会更加激烈。

    10月,当萨镇冰亲自领衔的中国海军回到旅顺军港后,杨潮立刻展开了下一轮行动,开始在国内大造声势,掀起一股要求政府收复东北失地的舆论。(。)

第二百二十二节 对日绝交() 
袁世凯这段时间焦头烂额,暗杀宋教仁引起的一系列事件,让他的威望降到了冰点。

    10月6日,原财政学堂大礼堂,此时在国会大厅,两院议员忐忑不安的坐在椅子上,因为国会外面有一大群人,自称公民团,把国会整个包围起来了,他们个个进退有据,号令严整,腰板笔直,怎么看怎么像军警。

    这群人嚷嚷着,他们代表民众,要求议员选举袁世凯。

    第一轮投票结束,袁世凯没有达到法定的3/4多数,第二轮还是如此,不得已进行了第三轮投票。天色已晚,议员们滴水未进,渴饿难挨,实在撑不住了,摇着头唉声叹气,脸上充满了无奈,填写选票将袁世凯选成了总统。当他们被放出来的时候,是晚上10点。

    “真是笑话,袁世凯就这水平?”

    杨潮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袁世凯的手段,哪怕是花钱收买呢,也比用这种手段强啊。

    也许是自己太高看袁世凯了,在满清朝廷中,跟载沣那群人玩,袁世凯的权术确实能起到作用,但是玩这种政党政治,袁世凯显然很不在行。

    这样的选举自然要惹人诟病,炮哥在日本第一个就表示了反对,表示不承认这种非法的选举。

    国内租界中那些报纸也大肆批评,但是大头哥现在已经不在乎了,他认识到玩这种政治太复杂,太麻烦,太让人头痛了。

    过去要当官,要向上爬,只需要贿赂一下奕劻这样的人物,只需要蒙骗一下皇帝就行,可现在你至少得收买几百个议员,还得蒙骗全天下人,袁世凯觉得还是过去那种方士好。

    用这种手段得到总统宝座之后,袁世凯再次头大的是宪法。

    10月14日。《天坛宪法草案》脱稿,对总统权力颇多限制,令袁世凯大为不满,强令修改。但由于宪法起草委员会中GM党议员占多数,不采纳袁世恺所提各项要求。

    10月30日,宪法完成3读,并于11月3日提交宪法会议,准备公布。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GM党,并取消GM党籍议员资格,收缴其议员证书。

    袁世凯跟国会的争斗十分的激烈。

    “大头哥啊大头哥,你这是要把GM党全都逼到炮哥哪里去啊!”

    其实此时GM党大多数成员,对炮哥那种不断的革命的理念并不是很认同,就像蔡元培、陶成章、秋瑾等人所在的光复会的纲领和入会誓词就是“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同盟会的大多数人其实第一目标只是反清罢了。

    既然他们已经推翻了帝制。组建了国会,就该搞宪政了,为什么还要革命呢?

    所以哪怕相信袁世凯暗杀了宋教仁,GM党还是坚持在北京维持国会,制定宪法,限制总统权力。

    但袁世凯直接将GM党解散,这是逼这群人去跟随炮哥,逼这群人革命啊。

    杨潮只能叹息一声,大头哥看来也不适合领导中国啊。过去还以为大头哥后来当皇帝只是因为被儿子迷惑,被手下怂恿。现在看来,大头哥选择当皇帝,怕是他自己的政治抱负啊。因为他根本就不懂、不会,也不想玩政党政治。

    就在杨潮冷眼旁观北京的政治斗争的时候。袁克定大公子又来到山东了。

    “还要买枪?”

    袁克定这次又是来买枪的,杨潮东北军从一百万减少到30万后,大量剩余物资都被大头哥买走了,总共算下来快有七八十万只步枪了,可没想到大头哥还要买枪。

    但杨潮也不在乎只问道:“有钱吗?”

    袁克定笑道:“有,有。”

    杨潮不由奇道:“又借到钱了?借谁的?”

    这两年大头哥就是不断的借钱。招兵,扩充军队,北洋军现在都五十万大军了。

    袁克定道:“找洋人借的?”

    杨潮叹道:“拿什么抵押的?”

    袁克定道:“山西的煤矿。”

    杨潮一愣:“阎锡山投靠袁大总统了?”

    辛亥革命之后,阎锡山在山西起义,然后就成了山西督军,从此执政山西长达40年,最后是日本人和太祖他们才把阎老西给赶走,他可是著名的民国不倒翁。

    之所以能不倒,就是因为会投机,他是同盟会老人,但是却一直站在北京一边,炮哥发动战争的时候,他发言支持袁世凯,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他是第一个上表庆贺的,结果这个队显然站错了,因为袁大头当了皇帝一百来天后就死了,之后他被人骂了十几年。

    阎锡山也是一个有本事的,跟炮哥那些人不一样,那些人的眼睛总是直接盯着最高权力,盯着总统的宝座,可是阎锡山安心做一个地方都督,把山西经营的铁桶一块,几十年间也让山西没有经历战火,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山西是仅次于东北的工业大省。

    但现在阎老西这个守财奴竟然将山西的煤矿抵押给了洋人,给袁世凯换贷款,这个投名状可不小。

    “阎都督是识时务的俊杰。”

    袁克定笑道。

    杨潮道:“那就好。不知道袁公子要买多少支枪?”

    袁克定大气的说道:“五十万!”

    “好!早该如此了。依本官看,袁大总统就该组建两百万北洋军,这样谁还敢造反?”

    杨潮鼓励袁克定道。

    袁克定猛点头,但还没有那么大魄力:“一百万也不少了,能镇住那群反贼。”

    杨潮道:“也是。养兵可费钱啊。”

    袁克定深有感触:“还是杨大人好,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啊。”

    杨潮赶紧摆手:“我哪里有钱,都是借的,光是还利息,一年就好几亿!”

    袁克定咽口唾沫,他一直以为杨潮用那么多钱建工厂实在是太浪费了,如果用来招兵买马的话?袁大公子觉得还是让杨潮去建工厂的好。

    虽然杨潮时不时在报纸上释放一些让袁世凯不太舒服的论调,但总得来说,还是跟袁世凯站在一起的,比如炮哥北伐的时候。在山东就被杨潮杀了个干净。尤其是之后,只要袁世凯有钱买,杨潮是要多少有多少的供应枪支弹药。

    “大炮要不要?”

    敲定步枪买卖后,杨潮又拉新的生意。

    “不要了。用不着!”

    袁克定大摇其头,对付炮党的军队,有枪就够了,那可是一群乌合之众。

    杨潮一脸期待:“来一千门怎么样?”

    袁克定很坚持:“不要,不要。一门都不要。”

    杨潮一阵惋惜。

    “袁公子想不想发一笔财。告诉袁大总统有一亿两银子的买卖,看他敢不敢做!”

    杨潮突然道。

    袁克定一愣:“什么买卖?”

    他很感兴趣,现在他爹把能抵押的东西都抵押了,关税就不想了,满清那会都卖光了,剩下什么矿税、盐税,只要能来钱,都抵押出去拿现款。现在连山西的煤矿都抵押出去了,还真的是找不到新的财源了。

    不得不说大头哥接受的真是一个烂摊子,国家在洋人的侵略下。正极不情愿的被动走进现代,可是现代的国家机构始终没有建立起来,这对杨潮来说也不是坏事,起码他建了那么多工厂,除了一个由海关管理的出厂税,其他税费根本就找不到人来收。

    只是大头哥大概也没有兴趣耐心组建什么现代政府机构,他要的是抓权力,要的是把反对者都干掉,扣点钱出来他就要扩军增强实力。

    因此大头哥真的很缺钱,这是诱导他的好时候。

    “抢日本人!”

    杨潮说道。

    “啊!”

    袁大公子愣了愣。开始摇头:“杨大人说笑了。”

    杨潮呵呵一笑:“不说笑。你不知道日本人在上海、苏州一带建立了几十家缫丝场,不提每年的收益了,就那些厂子就值5千万。在其他地方的厂子加起来,也不少于5千万!还有日本人遍及各地的商铺、洋行。这又不会少于一个亿。只要袁大总统敢抢,分一个亿还是有保证的。”

    甲午战争后的马关条约中,日本人就抢到了一个在中国各大口岸开厂的权力,这么多年下来,日本人在江南建了许许多多的工厂,其中以纺纱厂和缫丝厂。尤其是缫丝厂还非常的赚钱。

    虽然日本人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丝绸工业,日本已经是这个时代生丝出口第一大国,但是日本丝可比不上江南丝。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日本人不会养蚕,也不是日本人机器不好,实在是水土不行啊。全世界就苏州湖州那一带的蚕丝质量好,洁白无瑕色泽鲜亮,日本丝则发灰,印度丝则发黄。

    中国本土商人拿着湖州产的生丝,拿到世界贸易博览会上,照样拿金奖。

    几百年下来,到头来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竞争力,只可惜中国空有最上等的生丝原料,可世界第一的生丝出口国还是日本,我大清时候不懂经营,民国时候只知混战,没人耐下心来把丝绸工业搞一搞。

    反倒是日本人借着特权,在江南建设了大大小小几十家工厂,用中国的蚕茧加工出上等的生丝,不断给他们的工业化积累资金。

    杨潮早就看的眼馋了,如果能没收了日本人的工厂,交给江南的资本家经营,江南民族工业立马翻十倍啊。

    至于日本人的那些商铺、洋行甚至银行,杨潮反倒是不太在乎。

    袁大公子也眼馋,但是觉得日本不好惹:“此时不宜妄动啊。”

    杨潮却道:“此时正是时候,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袁大公子问道:“为何?”

    杨潮道:“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国土,这不是最好的理由吗,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用日本人的工厂抵偿损失。”

    袁大公子有些怕怕:“那如果日本人打来呢?”

    杨潮拍着胸脯:“我那三十万东北军可不是吃素的。”

    袁大公子这才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