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少私宠:小小鲜妻,好美味-第7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如同那些被父母宠坏了的熊孩子,几乎个个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因为只有他一个心肝宝贝,父母都恨不得捧在手心里宠着,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老人式娇惯,想不惯出一个熊孩子都不太可能……

    如果一对夫妻膝下有两个孩子,仅仅只多了一个,家里宠出熊孩子的几率也会比独生子女少很多。

    因为多一个孩子,做父母的人自然就要多分出一份关爱和感情,做不到像独生子女那样完完全全的宠溺。

    除非是那种极度重男轻女、一味的苛刻女儿娇惯儿子的家庭,否则大多数养了二胎或三胎孩子的家庭,都很少会把孩子宠成一副无法无天的熊样。

    这对孩子来说,即是一件好事,也能算是一件坏事。

    家里的兄弟姐妹多了,父母就不会单独只宠着其中一个,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尽量让自己的态度在孩子面前显得公平。

    而孩子失去了父母无底线的宠爱,却又多了几个兄弟姐妹和自己争夺,无形之间也就有了一层约束。没有做父母的不计后果的溺爱,自然也就养不出一个无法无天的熊孩子,这对孩子本身的幼年成长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但是相对的,从另一方面来考虑,家里的兄弟姐妹越多,就意味着被分走的父母的关爱越多,每一个孩子能得到的关心都是有限的,比起那些独生子女的家庭来说,这样的孩子无疑是比较凄惨的,甚至显得有点儿可怜。

    尤其是那些家里兄弟姐妹多,而自己又不受父母特别喜爱的孩子,很可能从小到大就一直被父母所忽略,得不到太多的宠爱,却又要眼睁睁的看着父母宠爱自己的哥哥弟弟或者姐姐妹妹,长久下来,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甚至引发自卑愤懑以及怨恨等负面性格。

    如果是在小时候,情况可能还会好一些,毕竟不管本性是什么样的人,在年龄尚且幼小的时候,心里基本上还是很单纯的,也没有那么多复杂阴暗的念头。

    但是这种单纯仅仅只限于幼年时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环境以及成长中经历的事情,都会成为他性格中的一部分。而不管是被父母宠爱过度,还是根本不怎么宠爱的孩子,都更容易走上性格上的歧路。

    俗话说,穷生算计,富生良心。

    在现实生活里,并不是像小说或者电影里写到的那样,越有钱的人越喜欢算计,甚至一提起豪门家庭,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豪门争斗、谋夺家产之类的肮脏事。

    但实际上,现实生活的情况却与小说和电影里提到的正好相反。

    豪门家族里或许真的存在着关于金钱和势力的争斗,但是这种层面上的争斗,本身就已经处在金字塔顶端,自有一套形式规则,根本不是像小说电影里提到的那种勾心斗角阴谋百出的算计。

正文 第2606章

    大多数的普通人其实一辈子也无法亲眼见到所谓的豪门争斗,顶多就是根据一些媒体记者的报道,捕风捉影的产生一些猜测,然后便自娱自乐起来。

    就好像现代的年轻人追逐明星,其实真真正正见过明星本人的没几个,只是看了几部电影几套电视剧,再看了一些海报照片和采访,就疯狂的喜欢或者厌恶上哪个明星,然后再根据娱乐记者的媒体报道,在网络上或者现实生活中自娱自乐的喊着男神女神,或者疯狂的贬低对方。

    可实际上呢……

    当他们热烈追捧的男神女神走下神坛,脱去了浓妆和华服,离开了舞台的聚光灯的媒体的闪光灯,素面朝天的走到他们面前,他们可能连认都认不出来……

    不止是被人追捧的男神女神,那些在网络上被人骂得狗血淋头的名声臭烂的明星其实也是一样,真正褪去了明星的招牌,像个再普通不过的路人一样走进现实生活,能认出他们并且像网路上那么激烈愤恨的人,压根就没有几个。

    而现代社会的浮躁和拜金主义的横行,从某种程度上,把曾经受人追捧的豪门变得如同娱乐圈一般。

    豪门家族出生自带光环的高富帅和白富美,其实就像是娱乐圈里红遍半边天的南京男女明星一样,各种受人追捧,走到哪里都不缺一堆脑残粉追着喊着哭着叫老公老婆,随随便便一句话,一条微博,都能引来无数人的注目和揣测。

    到了这个份上,这些外形相貌根本比不上明星、但是家世背景足足甩了明星好几条街的所谓“高富帅”和“白富美”,自然就成为了一种另类的不是明星的“明星”。

    追捧他们的人一点都不比那些真正的大牌明星的粉丝少,甚至有时候还会更多。

    因为他们被人追捧的原因不在于容貌也不在于身材或者个人作品,甚至也不在于他们自己这个人,而在于他们身上附带着的天然身份,以及这个身份的背后,所代表的无形的金钱和地位。

    说难听一点,追捧这种高富帅和白富美的人,真正追捧的其实根本不是富二代们自己,而是他们家的金钱和势力。如果拥有这种金钱和势力的人是别人,那些追捧他们的人分分钟就能转投到别人旗下,对着别人叫国民老公。

    而事实上,“富二代”这个称谓,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身份的代名词,代表的是有钱有势的人,和普通人形成一个对比和区分。就好像大多数人提到的“豪门”其实也不是单指某一个豪门家族,而是泛指一切很有钱的人家一样。

    不管是追捧富二代还是崇拜那些豪门家族,其实都是人们心里对金钱和权势的一种渴望的敬畏,说难听点就是拜金主义。但是这种说法如果真的挂在嘴边上,未免会显得尴尬和难听,因为人都是要面子的。

    哪怕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爱钱,都想拜金,都恨不得一夜暴富变成有钱人,却又偏偏拉不下脸来承认……

正文 第2607章

    就如同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总是习惯性的认为爱慕金钱的人都是贪慕虚荣,不仅不值得推崇,反而备受众人唾弃,反而只有视金钱如粪土的人才能称得上清高,才配得上其他人崇拜。

    这样的观念从古至今都有,沿袭到现在,更是成了一种不可言说的禁忌,甚至是某些人用来打击和抹黑别人的工具。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如同娱乐圈里的大小明星。

    无论咖位大小,无论是男是女,无论是实力派还是偶像派。

    当有人问起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进入娱乐圈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摆出一个情真意切的标准答案——

    比如说,喜欢自己的演艺事业。

    比如说,喜欢粉丝们的热情。

    比如说,演戏从小就是梦想,为了实现梦想才进娱乐圈。

    ……

    这样的回答无疑是标准的公式化,却偏偏被说得情真意切,好似真的一样。

    当然也不能否认,明星当众确实有人是真真正正的喜欢演戏,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进的娱乐圈,比起当明星,他们的目标反而更像是成为一个演员,或者说演员这个职业才是他们的梦想。

    这样的人确实是存在的,但数量有多少?大概比“视金钱如粪土”的人还要少吧……

    就如同天底下喜欢钱财势力的人那么多,也总会出现几个例外。

    只是这种“例外”实在太少见了……

    少见到什么程度呢?例数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那么多有记载和没记载的古人当中,能找出几个傲骨铮铮不为强权势力折腰的“真君子”?

    少之又少。

    而那极少数的几个真君子,无一例外都被当成了励志典型,千百年来不知道被拎出来推崇了多少次。

    他们为什么会被额外拎出来夸奖呢?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品德行为与众不同,是百里挑一的稀罕人物吗?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大熊猫如果不是因为数量稀少与众不同,全世界只有我国一个国家有培育,那它也不可能成为我国的国宝动物。

    试想一下,如果大熊猫的数量和老鼠一样多,走到哪里都成群结队,四处啃食植被,杀都杀不完……

    那么……只怕它长得再萌再可爱,也没几个人会把它当成国宝捧上神坛了。

    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那些名留青史傲骨不屈的古人,也是因为他们的品德行为与众不同,而且十分罕见,就好像人群里的大熊猫一样,才会被历史格外的截留下来,以至于在他们死去千百年后,依旧有无数的后人为他们的名人事迹津津乐道,不断推崇。

    而这一点也恰好说明,除了他们这些极少数的古人之外,古代的其他大多数人都是和现代人没什么区别的,同样的贪权附利,同样的为钱财势力而折腰,就如同大面积存在的绿叶一样平凡常见,然后才能衬托出那些品德高贵、与众不同的古人就像是枝头上的红花一样灿烂耀眼,让人无法忽视,时隔千百年依旧形象光辉。

正文 第2608章

    很多人都知道,要想衬托出一个女人的美丽惊人,最需要做的并不是把她放在同样一群美女当中,让她们争奇斗艳,而是要把她放在一群长相不如她的丑女当中,由丑女做绿叶陪衬,然后才能凸显出这个女人如鲜花一样的娇美,甚至远远比看她单独一个人还要漂亮……

    这就是对比之下所产生的心理值拔高。

    其实这个女人本身的容貌并没有改变,只是因为环境变了,所以反衬得她越发漂亮或者平庸,因为不同环境之下,观众所产生的心理期待值也是大不一样的。

    当一群美女站在一起的时候,观众的眼睛已经经历过美色的冲击,心理上的期待数值也被提升到一个很高的级别。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告诉他们,接下来还有一个最美的女人出场。

    那么,即使观众还没有真正看到那个“最美的女人”,他们的心理想象也会勾勒出一个惊为天人的形象,至少要比他们已经看过的女人美上好几倍才行,否则观众是不会轻易买账的。

    这就是心理期待值的提高。

    而如果接下来出场的女人有一丁点不符合观众的想象,原本积累起来的数额很高的期待值一下子就会打落谷底,通俗一点的说就是想象破灭了,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反弹,让观众们感受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从而对这个美女百般挑剔,以此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但是相反的,如果换成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把一位美女单独放在一群丑女当众。

    观众们先看过那些长相平庸甚至丑陋的女人,心理上大受冲击,对接下来要出现的所谓“美女”也自然不会带有太大的期盼,甚至会觉得那也不过是一个勉强不算是丑陋的女人,心理上的预期和想象已经勾勒成型。

    然后美女出场,直接颠覆了观众们的心理想象,让他们一瞬间产生惊讶和敬仰的双重心情,紧接着又在自己想象和真实情况的对比下,大脑直接给眼睛加上了一层“美颜滤镜”,觉得这个美女真是越看越美,比自己想象的美多了……

    同样的容貌和打扮,甚至是同样的衣服和表情,仅仅因为身处的环境不一样,身边的陪衬物和背景不一样,给人形成的感觉就会大不相同。

    而事实上,大部分人在判断一个人是美是丑的时候,基本上都只是通过眼睛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