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行有常-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申国的地和西申国没有什么关系,这地方本来就是宣王自己从宗周的直辖之地里割出一份儿来封给舅舅的,这回申伯帮姬宜臼谋逆,还没取得成功,就怨不得别人连条后路都不留给他了。
  现在的晋国、郑国等国还没有扩张到宗周南陲之地,面积和春秋时期是不能比的,申国所在地位置算是不错,放在战国时期,加上周边的大量土地,大概是韩国的那块儿地方。
  临秦靠楚虽然是个令人悲伤的事情,但是有目的地扩张的话,说不定会有一个出人意料的未来呢。
  遥想战国时代横扫天下的大秦,也有过苦逼的时候,他们曾经在大魏的鼎盛时期,被魏国打得连妈妈都不认识,要不是还保住了关中剩余的最后一点地盘,指不定就已经覆灭了,所谓“奋六世之余烈”里的“六世”,也就是那六位秦王,差点连作为秦国王族出现在世上都成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嘛,总是要有梦想的,指不定就实现了呢?
  南申的地被姬宫湦收了回去,但是没关系,姬伯服已经预定好了那块儿地方。
  西周没有灭亡,就代表着宗周崛起的故地不会乱封,姬伯服想了想,他家蠢爹虽然疼儿子,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他作为诸侯受封宗周故地,而且还没有犬戎占据这种意外情况,嗯,对诸侯不好交代,还会影响整个王室的威严。
  虽然他已经给自己的便宜哥安排好了道路,但是他不乐意见到其他的诸侯也把周王当作掌心里的猴子来耍啊!
  总而言之,就是只许姬伯服放火,不许诸侯们点灯,就是这么黑心。
  姬宜臼被押解回都,镐京之中,大臣们正在激烈地讨论该如此处置他。
  放在春秋战国时代,随便一个暴躁、唯我独尊的诸侯,都有可能选择弄死这个儿子,比如说晋文公重耳,他的太子大哥就是被他爹弄死的,虽然有枕头风的功效,但是某诸侯认为其子不孝或是有异心,就足以作为罪名动手了。
  同样的还有抢了自己的准儿媳又先弄死自己的太子的某位楚王——在死后n年,他作为伍子胥伐楚报仇、掘坟鞭尸这个故事里的背景尸出场过。
  在父子亲情不浓厚的情况下,只要豁得出去,就能把人弄死。
  那么姬宜臼是不是罪大恶极呢?
  在他举旗自立还失败了的现在,作为失败者,他当然是应该遭万人唾弃的罪人。
  窃国者侯,窃不成国,就只能变成鬼了。
  但是谁让太子出面,想让姬宫湦赦免姬宜臼呢?
  姬宫湦当然不想依,于是就开始磨嘴皮子,最后就变成了在最后审判之前来一场朝中公审,若是姬宜臼能说服大多数人,那他就能活下来,不能反证他不是罪大恶极的话……嗯,很抱歉,那他就只能到地下和他那个已经变成鬼的外公作伴了。
  太子宫里,姬伯服摸着下巴,只要姬宜臼的嘴炮能力能强一点,到时候他不仅能保住命,还能保住王子的身份。
  等到姬宜臼恢复王子的身份,姬伯服就把太子之位重新“让”给他,当一个“虽然我的爹娘都是作比,但是我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好弟弟”。
  帮助别人来挖自己的墙角,姬伯服想了想,他要往别人眼里的圣贤进化了!
  是的,是圣贤,不是傻比。
  这个时代,就连周王室都出现了姬宫湦这种宠妾灭妻——虽然这么说对姬伯服的美人娘褒姒很不尊重,但是其实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事实——的倒霉孩子,就不要指望诸侯们有多少节操剩余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直到春秋争霸时期,诸侯们强调的第一点依然是“礼”。
  为什么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已经有了横扫大部分诸侯国的实力,依然只是“执天下之牛耳”,而不是覆灭其余的诸侯国,自己一统呢?为什么到了战国时期,列国之间的纷争才渐趋恶化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已经很好找了。
  所以在春秋时期,依然存在许多贤名传天下的人物,大名鼎鼎的吴国季札就是一个,他爹吴王寿梦为了让他继位都要想疯了,他的三个哥哥为此抛弃了大周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而选择了兄终弟及,到最后,他却依然固辞王位。为此,季札在天下的诸侯国中都受到了礼遇,待遇极高。
  姬伯服现在虽然是太子,但是总感觉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要不是他哥自己作死泼了自己满身的黑水,姬伯服的太子之位就算有姬宫湦的鼎力支持也不一定会一直稳当下去。
  姬伯服已经打算好了,先保住便宜哥的性命,然后恢复他的王子身份,最后为父王废了元后和嫡长子的事情赎罪,把太子之位让回去。
  至于王后之位嘛,呵呵,申国都灭了,而且到时候姬宜臼造反的罪名应该会全部归咎于申伯,姜后怎么可能会再被立为王后?
  姬宜臼这个太子之位就算再次拿回来,会比当初他没被废之前更不稳当。
  而姬伯服,既赚了名声,又拿了好处,因为他谦让太子之位的举动,到时候他爹再怎么偏心,也不会有人指责他,反而会把这一切都当作是他爹给他的补偿。
  如果按照姬伯服的计划进行的话,那一切确实都很完美,但是问题是,总会在你不希望的时候出现意外。
  朝臣公审的日子到了。
  姬宜臼落魄地站在大殿中央,一言不发,最后坐在王座上的姬宫湦讨问再三,他才说了一句“我认罪”。
  姬伯服:懵逼·jpg
  哥,我的亲哥,你可别这样啊!话说这剧本不对啊!
  作者有话要说:  姬伯服,一个想当幕后黑手却当不了的男人……话说根据蠢作者的智商,儿砸的智商也就那样了Orz


第30章 责处
  姬伯服仔细想了一下; 才发觉自己计划得太美好了。
  姬宜臼在西周转东周的巨大落差中,还能以超长的寿命待机; 把继位的人从儿子熬成了孙子;长子兼太子泄父去世后立次子王子狐为太子,因为得罪了郑国,不得不让太子入诸侯国为质,以至于他驾崩之后太子狐匆匆从郑国赶回,硬生生赶路赶死了。
  凡此种种,都能够说明,一个周王,能够适应从原本的“号令诸侯; 莫敢不从”转变成“挟天子以令诸侯”里□□控的“天子”; 或许是因为他能忍,还有可能是因为他怂。
  至于智商……鉴于这个时代连厚黑没有开始普及,诸侯贵族里都不乏傻白甜; 这一点就不提了。
  姬伯服在今天才惊讶地发现; 原来自己的全家都是有病的。
  娘美爹帅,可惜都爱作;便宜哥看起来是个中二病; 还病得不轻,结果转眼间就变成了纸老虎,怂得不要不要的。
  姬伯服从没有像今天一样清晰地认识到,大周药丸。
  但是没关系; 便宜哥没有斗志,然而只要让他恢复中二状态,情况就一定会好起来。
  姬伯服也没干什么; 就是让人先把姬宜臼的事情放一放,先审判那位唆使大王子叛乱的申伯——虽然倒霉的老头儿已经挂了。
  不像姬宜臼,是直系的宗周王室,好歹还有人惦记着,申伯被姬宫湦干脆利落地下达了“烹之”的命令,挂了。
  在这个年代,弄死人的刑罚就那么几种,比如扑杀,车裂,还有一种非常痛苦的,就是烹杀。
  后世的华夏人大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请君入瓮”,讲述的是唐朝——确切的说应当是武周时期——两个酷吏的故事。
  酷吏1号“发明”了水煮活人【bu】这种刑讯方法,然后被酷吏2号套用在了他自己身上。
  然而,这种“发明”总是能找到历史原型的。
  周夷王三年,周王姬燮烹杀齐国国君齐哀公,并改立哀公异母弟齐胡公。
  虽然为了让周夷王的面子好看一点,官方说法是因为“纪侯谮之周”,也就是纪国国君纪炀侯的锅,周夷王只是听信了他的谗言罢了,但是明眼人谁不知道,纪炀侯也只是给周夷王背锅罢了。
  暴君佞臣多般配,周夷王不是暴君,怎么会听信谗言!
  话说周厉王姬胡变成人人喊打的“暴君”,一半的锅要推给他爹周夷王。
  如果说姬伯服他爹姬宫湦被称为周幽王,还真的有自己作死的成分的话,那与幽王并称西周两暴君的周厉王,就真的只是因为老爹留下的底子太烂,想要努力振兴大周王室结果用错了方法导致人人喊打了。
  因为被烹杀的齐哀公姓姜,申伯也是姜姓,所以姬宫湦很顺利地就回想起了当年曾祖父周夷王用过的方法。
  姬伯服用自己聪明绝顶的脑袋瓜儿发誓,他的便宜哥还不知道这个噩耗。
  别人顶多告诉他一句申伯这个孽庶已经伏法了,让他也好好忏悔,绝不会详细解说具体细节的。
  当然了,他这么自信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他派去的人回报来的消息是“没有异常”。
  在审判姬宜臼前先宣布对南申国诸侯——主要是申伯——的处置结果,按照姬伯服对姬宫湦的说法,那就是震慑姬宜臼。
  至于震慑姬宜臼做什么,这就不重要,姬宫湦不关心,就依了姬伯服。
  而且姬宫湦内心还是非常恼火的,姬宜臼怎么说也是他的亲儿子,却受到申伯蛊惑,出奔不久就敢举旗自立,真的是要反过天去了!
  朝堂上宣读的处理结果是:申伯烹杀,南申除国。念在两家的亲戚关系上,选择申伯的侄儿继承初代申伯申诚的谢邑,爵位等级陡然间由诸侯降为卿,而且还不是同一个支系,真的是十分令人悲伤。
  原本以为这个结果足以震慑姬宜臼的姬宫湦发现,姬宜臼陡然间就硬气了起来。
  “之前分明已经认罪,如今又说什么‘何罪之有’,简直荒谬!”姬宫湦气得脸都涨红了,姬伯服在他下手几个陛阶的位置坐着,觉得自家老爹还需要历练,这么容易就不淡定怎么行啊!
  要不是姬宫湦还年轻,现在只有四十多岁,身体条件就像三十岁的人一样好,姬伯服真心觉得暴怒之下他会中风的。
  姬伯服看着姬宫湦,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一直关注着他的姬宜臼也看到了,反抗姬宫湦的心瞬间就坚定起来,似乎重新寻回了在申国的时候那个“天王”的风范——虽然是自封的。
  姬伯服:计划通。√
  全程这父子两个的对话就充满了火药味,姬伯服在一边听得半是兴奋半是纠结,生怕要是姬宫湦争辩不过姬宜臼,恼怒之下就让人把这个“孽庶”退出去斩了。
  孽庶这种称呼,就代表着姬宜臼虽然还留着大周直系王室的血脉,但是他已经被开除宗籍了,除非姬宫湦改口打消这个处罚。
  孽庶,而不是庶孽人,虽然只是位置的倒换,但是后者指的是庶出之人,意为血脉卑贱,前者却是重在“孽”字,指的是叛逆的逆子被贬为庶人。
  姬伯服这边还在想着事情,就听得姬宫湦大吼了一声:“六行难不成已经被你弃之脑后了么!”
  当然,要是姬宫湦不那么讲究礼仪规范的话,他本来想骂的大概是一句“六行难道被你吞到狗肚子里去了么”。
  姬伯服急忙把注意力转移回来,“六行有失”,对于王族子弟来说,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指控,毕竟贵族总是在乎颜面的。
  六行,是为孝、友、睦、姻、任、恤。
  孝乃孝敬父母,友乃友爱兄弟,姬宫湦指责姬宜臼,指的就是他违背了这两条。
  谈到这个问题,就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