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蕃人在出城时,已经被圣救度佛母交代,不要跟李弘在嘴上交锋,那个家伙的嘴皮子太溜了。
  在长安城的时候,就是他父皇跟他母后,也经常被他诡辩的无言以对。
  “我们真诚的向大唐道歉,虽然侵占吐谷浑,是吐谷浑率先向我们发起了攻击,但我们却愿意因为此事而向尊贵的大唐道歉。还有,我们的赞普,为了向大唐表示我们愿与大唐世代友好的诚意,愿意在布达拉宫与您商议,归还吐谷浑之地一事儿。”吐蕃人毫不保留,把他们的计划开始对李弘说起。
  李弘望着城门不屑的笑了笑,说道:“首先你搞错了一件事情,吐谷浑是我们大唐的,不是你们吐蕃归还的,它现在本来就属于我大唐,从何谈起你们吐蕃赞普归还我大唐?”
  李弘翻身下马,顿时权毅、无法无天、猎豹、惊蛰几人也同时下马,警惕的看着吐蕃人,大有只要稍敢有异动,立刻让他身首异处的意思。
  李弘围着吐蕃人赚了一圈,拍了拍吐蕃人的肩膀,淡淡说道:“战争的发起者,不一定是就胜利者,同样,战争的发起者,并不一定就是有权利叫停战争的一方。战争从来不是你想打,我就陪你打,你想议和,我就该陪你坐下来议和的游戏!既然选择了发动战争,那么你就要做好被灭国的准备,不是吗?”
  “……请尊贵的太子殿下,看在圣救度佛母曾经是贵国公主的份上,看在我们吐蕃赞普的诚意上,能够停止大唐的铁骑继续征战我们吐蕃。”吐蕃人眼神中充满了不屈,但还是恳求地说道。
  “那就把城门打开,让我大唐的骑兵进城。”李弘在吐蕃人对面站定,坚决地说道。
  “我们没办法为您的军队打开城门,我们吐蕃只欢迎您进入我们的圣城。还请尊贵的大唐殿下,不要为难我一个小小的使者可好?”吐蕃人抬起了头,与李弘对视。
  “既然没有办法,那就让我们自己打开城门吧。权毅、无法无天,准备攻城。”李弘从来不废话,今天看在文成姑姑的份儿上,已经给了吐蕃人一次机会了,既然不珍惜,那就别怪他了。
  “等一下。”吐蕃人大惊,压根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
  “说,拿出你们的诚意来,不然的话,这座你们吐蕃人心目中的圣城,我不介意把它夷为平地。”李弘冷峻的神情写满了杀意。
  吐蕃人看着杀意十足的李弘,一时间没有了主意。
  大唐太子想要的诚意是什么?他并不清楚,或许说,大唐太子压根就没有和谈的心思,只想攻破逻些城,通过这一战,永久的把吐蕃钉在战败的耻辱柱上。
  而这也确实是李弘的心思,在吐蕃打了将近一年半的仗了,如果就因为吐蕃要和谈就和谈,那他这一年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他要的就是攻破强大的吐蕃圣城逻些城,以此震慑其他不安分的小国,并告诉番邦外朝,这里的绝对话语权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大唐。
  “我愿意送给您一个人。”吐蕃人突然间说道。
  “你是谁?”李弘凌厉的目光如刀一般锋利,看的吐蕃人心底直发毛。
  “臣赤都松杰见过大唐太子殿下。”赤都松杰昂首挺胸,冷冷地说道。
  一个人?这件事儿倒是提醒了李弘,会是那个一直在自己背后,在长安城扰乱自己的人吗?
  “送给我何人?”李弘沉声问道。
  “一个被我们吐蕃称之为神秘人的人。”赤都松杰表情严肃。
  李弘盯着赤都松杰不说话,这个家伙十分狡猾难缠,自己派遣了恒乔跟他接触,就是到了自己兵临城下,这家伙也没有松口,也没有真凭实据的说自己站在大唐这一边。
  现在送给自己一个神秘人?那么到底会是谁?还是说这只是一个诱饵?
  “你们知道神秘人的身份?那个一直帮助你们吐蕃,私运我大唐违禁物品的人。”李弘确认的问道。
  “赞普知道神秘人的身份,我并不知道,但我可以说服赞普,把那个人的信息告诉您,只要您……”
  “只要我不攻城,跟随你进入逻些城,然后你会说服你的赞普告诉我,如果你说服不了,你也没有责任,因为你已经尽力了。”李弘说完后并没有看向赤都松杰,这个家伙太狡诈了,这一番说辞,其实都只是为了引诱自己只身进城。
  他比谁都清楚,父皇那封给文成姑姑的求救信,如果在自己进入逻些城后,就会成为吐蕃人利用的工具。
  吐蕃人完全可以囚禁自己,然后以自己为要挟解被围困之围。
  而后,他们又会以父皇给文成姑姑的求救信,押送自己回大唐,借口自然是,帮助父皇把自己送回了长安。
  而父皇还得承吐蕃人情,到时候就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了。
  “尊贵的大唐太子殿下,请您相信我,我以吐蕃最为尊贵纯洁的人格向您保证,我一定能够说服我们的赞普,告诉您那个神秘人是谁。”赤都松杰看着李弘要过一把弓弩,然后把一支箭头呈绿颜色的箭矢搭在了弦上。
  李弘眯缝着眼睛,望着城门口十米远处,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骷髅头。
  这个骷髅头不用说,自然是恒乔在埋炸药时,给外面留下的炸点。
  “赤都松杰,你没有机会了,我说过,希望看到你的诚意,但我现在只看到了你的狡诈。”李弘举起弓弩,瞄向那颗骷髅头,嘴里淡淡地说道。
  赤都松杰心里一惊,确实,他也不过是昨日才听说那个神秘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大唐的太子殿下引诱进逻些城,再以此来要挟唐人退兵。
  “轰……”
  强烈的爆炸声像是惊雷一般突然间响起,正在思索的赤都松杰心房跟着一颤,像是被那爆炸声炸裂了一般,缓缓的往下沉。
  整个人一下子变得面无血色,目光呆滞的看了一眼李弘脸上的冷笑,然后才如木偶般缓缓的转头望去。
  “轰……轰……轰。”
  地动山摇的爆炸声,让逻些城的城墙处,尘土飞杨,并伴有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整个逻些城仿佛都处于了爆炸中,仿佛都在爆炸中摇摇欲坠。
  就连那远方的雪山,仿佛也感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一块大块的雪堆从雪山半山腰滚落而下。
  布达拉宫吹起了号角,随着沉闷的号角声快速的吹响,马蹄声也从城内响了起来。
  “你……你的天雷粉碎了我们圣城的城墙?”赤都松杰如今心里除了震撼,就是后悔,后悔不该跟这个魔鬼耍心眼,后悔当初没有按照圣救度佛母的意见来邀请李弘。
  “你现在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赶紧跑过去告诉你的吐蕃士兵投降,不然的话,他们也会跟城墙的石头一样,被天雷炸的粉身碎骨。”李弘欣赏着远处城墙上的浓烟滚滚,淡淡说道。
  “我不信,我不信你们大唐会有那么多天雷,为何我们没有!”赤都松杰眼睛都红了,他的心在不住的往下沉。
  他想到了那个唐人了,被派过来离间自己跟吐蕃的唐人了,那个一到了深夜就消失不见,清晨又疲惫的出现在他眼前的唐人——恒乔!


第216章 进城
  炸药这种新生事物,如今才被李弘真正的用上了战场,而这也就像是任何一种新兴事物带来的效果一样。
  在人们未认识到它之前,总会把它与神怪结合在一起。
  甚至就像是上一世,在一些无法被科学解释的光怪陆离的事情上,人们也往往愿意把它归入到灵异事件中。
  吐蕃人虽然在伟大的松赞干布的带领,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建造了自己的骄傲。
  但愚昧对于吐蕃人来说,依然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在碰见不熟悉的东西后,他们有时候更愿意相信,这是上天的惩罚。
  雪山之神把天雷赐给了唐人,用来惩罚他们对神的亵渎跟不敬。
  赤都松杰面无人色,他不相信自己的神,会把威力如此巨大的天雷,全部奉送给了唐人,让唐人用来杀害他的子民。
  吐蕃城头上因为爆炸而引起的惨叫,让赤都松杰第一次感受到了天雷的残酷。
  唐人就这么远远的站着,只是由大唐的太子殿下射了几支箭矢,然后就引发了这让人绝望的天雷。
  “你是一个魔鬼,让你的天雷停下来了,我们投降!”赤都松杰红着眼睛。
  他看到了更多的吐蕃人跑进了天雷中,而原本就在城头上防守的吐蕃兵,此刻已经差不多全部战死了。
  敌人并未动用一兵一卒,而自己这边的伤亡已经是数以万计,面怕可怕的天雷,吐蕃人弱小的就像是那可怜的蚂蚁。
  “天雷不会停下来的,除非他累了。”李弘静静的看着前方烟尘滚滚。
  他已经警告过赤都松杰了,不要让他们圣城的吐蕃兵跑出来,否则只会引起更多的天雷。
  “那我该怎么办?应该这么祈求,才能让天雷停下来?”赤都松杰的耳朵已经麻木了,他不想再听见那些轰隆隆的声音了,这样的天雷太残酷了,没有人可以抗衡的。
  “它就像战争一样,不碰就没事儿。但只要你碰了,就会受到惩罚。记住,永远不要妄想为你们的兵士,选择向大唐复仇。否则,你们只会被更多的天雷炸的粉身碎骨。你们应该选择厚葬这些勇敢的兵士,然后放下手里的刀枪,臣服于大唐。”
  这一方城门处,也不知道恒乔那二货埋了多少炸药,连李弘都感觉到耳膜已经快要受不了时,这才真正的归于平寂。
  人间炼狱般的城门口,瓦砾遍地,残垣断壁跟吐蕃兵的尸体纵横交错,痛苦的呻吟声在城门口这一方天地此起彼伏。
  而城内不到一里的地方,早已经被夷为了平地,索性并没有太多的普通百姓受到伤害。
  赤都松杰看了看一脸悠闲自在的李弘,然后发疯了似的冲回到城门处,嘴里用吐蕃语呜哩哇啦的吼叫着。
  声音痛彻心扉,带着绝望与无助,而后缓缓的跪在了城门口。
  一行人簇拥着吐蕃赞普芒松芒赞,穿过城门口还未散尽的灰尘,脚步沉重而又缓慢,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是充满了深沉的哀伤。
  “臣芒松芒赞恭迎大唐太子殿下。”芒松芒赞也不过比李弘大五六岁,但看起来好像已经快要三十岁了。
  李弘策马扬鞭,粮票仿佛也知道自己是胜利的一方,前题耀武扬威的弹起,然后嘶鸣一声,这才驮着李弘,踏着小碎步,缓缓的走到了城门口不远处。
  跪在地上的数十人,每一个的脑袋都伏在地上。
  而芒松芒赞在吐蕃大相嘎尔赞卓,跟副相查莫的陪同下,跪在了最前方。
  三人仰视着踏马而来的李弘,眼神中流露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战争的结束,意味着和平的到来。大唐会一如既往的与你们世代友好,并承诺,会为你们派来大唐最好的工匠跟先生,一同为我们吐蕃的富有而努力。”李弘坐在马背上,接过象征吐蕃赞普权利的印玺。
  而这一方印玺,其实在吐蕃人眼里,并不是很被看重。
  他们更加看重的,则是苯教高僧对于吐蕃赞普的认同跟忠贞,而高僧的举动,也左右着民心。
  这也是禄东赞在松赞干布死后,为何没办法废掉孤儿寡母,自己当赞普的原因。
  神权一旦大于王权,往往只会兴盛了教会,愚昧而又被蒙蔽的百姓,依然不过是权利之中的附属品。
  但如今苯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