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谋天下-第7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帝愿意把他们的文学、文化、民主、法律、自由、平等、权利等等拿出来共享于全世界,企图以他们强大的经济、文化来征服整个世界,所以他不在乎这些所谓的文化被他人学以致用。
  这种看似大方的近乎不设防的态度,难道真的说明美帝就像是一个圣人,一个善者吗?
  不,他们只是给我们灌输他们的文化,甚至愿意强加于人,可他们关乎到绝对安全,高精端的东西,他们怎么就不拿出来共享呢?
  与之相反的则是儒家,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书籍、注解送与他人,甚至当成了宝贝似的不轻易示人,但对科技一样的东西,在他们眼里所谓的奇技淫巧,却是愿意大方的送人。
  这种败家的行为,在李弘看来才是真正的败家,而李弘之所以把五姓七望瓦解的瓦解,赶出中原的赶出中原,便是在效仿美帝,让大唐的文化在周边得到认同,从而影响他们自认为是自己的文化。
  文化的统战远比铁骑、马槊的杀伤力大的多,哪怕是以后大唐灭亡了,想必那些接受了华夏文化的异域番邦诸部落,也会认同他们的文化乃是华夏文化,这比国的概念更让李弘愿意去追求。


第975章 回忆杀
  母子两人坐在蓬莱殿内大眼瞪小眼,武媚无法说服李弘前往宣政殿,而李弘的解释,也让他龙妈依然是一头雾水。
  虽然武媚相信李弘的决定不会有错,这么多年来,李弘所有的决策,事实证明都是对的,甚至在当时根本看不到任何一点儿对的痕迹跟希望,甚至是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弊端征兆、看似极为合理的机制,都被他极为有预见性的在弊端征兆出现之前改正了。
  就像是一个仿佛能够预知任何事情的神仙一样,很多时候李弘都是在她看来,突然就莫名其妙、不合常理的做出一些事情来,看起来完全是无迹可循、心血来潮,但最终却是极为的正确。
  “那你就打算一直这么躲在我蓬莱殿里不见人了?”武媚伸脚踢了踢坐在对面,昏昏沉沉快要睡着了的李弘问道。
  “嗯?没啊,李哲跟李旦去了,还有李贤,让他们先去试试……”李弘直起身子,最近锻炼的有点儿多,天天起的太早、睡的太晚,有点儿精神不济了。
  “别指望我俩了,我俩刚进宣政殿,没几句话就被人问的哑口无言,灰溜溜的跑出来了。”李哲跟李旦,跟在汪楼的身后走到武媚的跟前行礼后,看着一脸困顿的李弘说道。
  “堂堂国子监前祭酒?你连半个时辰都撑不了?那些老东西估计你跟他说上半个时辰的话,一个个都会累的打瞌睡吧?怎么你还不如他们?”李弘挑了挑眉毛,有点儿不满李哲跟李旦。
  按理说他们两人的圣贤之书比自己要熟读了很多吧,混也能混个个把时辰,让那些老家伙们精力不济了,知难而退吧。
  “当初那些早就还给先生了,我说他们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倒好,他们也说有自己的见解,名为微言大义。而且华夷之辨如今已经被他们摒弃了,开始讲君臣大义了。总之,我都听的脑瓜子疼,现在人还是有些蒙圈。”李旦跟李哲在李弘旁边坐下后抱怨道。
  “十二典籍我现在连名字都说不全,还怎么跟他们辩?人家可是熟读儒学十二典籍的,恐怕我说一句话,人家都知道出自哪本书,第几页面。真的辩不过他们,人家胡子一翘,两眼一瞪,我也不敢惹,万一哪个在宣政殿上因为言语而一命呜呼了,你还不得把罪名全扣我头上。”李哲面对李弘的目光,也是直摇头。
  他们如今的心思跟注意力,压根就不在那些圣贤之书上,让他们跟那些八九十岁的老古董辩论,人三言两语就能把他们打发了。
  “我本来想跟他们论电的能量、火车为什么不用马拉就能自动跑,煤炭与蒸汽之间的关系,热量如何转换为动能,电的正负极、发电机、变压器,燃煤如何产生电,啥叫发动机?但人家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正所谓君子不器。所以……”
  “神特么的君子不器,这就是胡搅蛮缠!这就是好高骛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技术拿毛线平天下啊?”李弘气的噌一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但瞬间便被他母后一眼给瞪的又坐了回去。
  “可那孔渊还说了,说:君子不器,即君子不会成为他人的工具,成为他人工具的人不是君子。君子不会被人利用,被人利用的人不是君子。还说什么子曰: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
  “神特么的全才!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全才,全才是靠嘴说的吗?他孔子倒是全才一个啊?对社会发展、生产力倒是做出一些贡献啊,老是围绕着人做什么学问?研究透人、研究透形而上者谓之道,这特么的能当饭吃,还是能特么的把老百姓肚子填饱?吃饱了没事儿干就是,有空研究人,不如找找这个社会的弊端,说不准我还能看得起他们一些!”刚刚到的茶水刚端起来又急忙气呼呼的放下,太烫了。
  “要不你去试试?”李旦看着李弘如此义愤填膺,小心翼翼地说道。
  “……滚。要是辩死在宣政殿一个,这责任可大可小啊。”李弘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他可不想前往宣政殿去面对那些老古董。
  “嗯,李贤呢?他还没来还是……?”
  “他估计也快了。”李哲懒洋洋地说道:“那帮古董在辩我们两人时,他一言不发,一直在观察……”
  “他这个吃瓜群众做的倒是挺好。”李弘嘟囔了一句。
  “吃瓜群众?”
  “就是看热闹的。”
  “皇太后,陛下,沛王请见。”汪楼再次出现在了几人面前,而后不一会儿的功夫,李贤脸色同样有些尴尬跟不自在的走了进来。
  看着走进来的独臂李贤,武媚忽然之间心里有些恍然,仿佛时光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年前的某一个情景之中。
  那时候先皇还在世,李弘还是太子,李哲也还是英王,李旦依然坐着他那有些显得木讷的殷王,身为沛王的李贤,还没有断掉一只胳膊,李令月疯丫头一样,最喜欢缠着太子李弘。
  而今,自己亲生的四个儿子,二十年来,经过了曲曲折折之后,又再一次重新聚集在了她的蓬莱殿内,只是如今少了先皇,以及嫁给他人的李令月。
  时光荏苒,仿佛是弹指之间,当初在皇宫里还都是翩翩少年的皇子,如今一个个都已经是成熟稳重的王爷了。
  武媚看着兄弟四人坐在对面,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轻松、自然,恍惚之间,那种莫名的温馨感觉,让她觉得仿佛被包围在了名叫幸福的海洋之中。
  回想起当初自己在后宫争后的尔虞我诈,再回想起当初李弘偷偷跑去冷宫看望萧淑妃,以及被自己追打着满皇宫乱窜的景象,视线最终停留在了桌面上的茶水水面上。
  仿佛那水面上,有一颗当年李弘与李治一同种的小树苗,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矗立在自己的蓬莱殿前。
  视线紧紧盯着那茶水,莫名的脑海里,却一直是蓬莱殿门口那株,自己每天都会看到的参天大树,长势依然茂盛茁壮,枝繁叶茂,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或者是心情不好的时候,站在那大树下,仿佛一切在瞬间都会变得轻松起来。
  “给门口的树浇些水吧。”武媚神色恍然,突然开口淡淡地说道。
  “母后……您……您怎么了?”李弘看着武媚呆呆的望着眼前茶水的水面,有些担忧的问道。
  “没事儿,母后刚才走神儿了。汪楼快去,给门口的树浇水去。”武媚抬起头,冲李弘以及其他三个儿子,露出一个宽心的笑容,而后又说道:“李令月呢?让她立刻到我这里来。”
  李弘、李贤、李哲、李旦兄弟四人,有些狐疑的看着龙妈,不知道怎么瞬间,母后的表情就……仿佛多了一丝的多愁善感呢。
  “人老了,有时候就会不自觉的陷入到回忆当中,刚才看着你们四人,有些……有些想你父皇了,明日找人陪我去一趟吧。”武媚继续望着那杯茶水,淡淡地说道。
  李弘默默的点了点头,龙妈鬓角的青丝白发夹杂在一起,使得那白色的头发格外的刺眼,不知不觉间,李弘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龙妈也真的老了。
  “你们继续。”武媚端起那杯茶水,站起身往外走去,而后对着兄弟四人说道。
  四人默默的点点头,有些面面相觑的对视了一眼,只能是目送不让他们陪同的武媚离去。
  “既然母后有心事儿,皇兄你……”李旦离李弘最近,捅了捅李弘的腰眼说道。
  “不用了,我只是出去透透气,一会儿李令月来了,让人通知我一声便是。”未走出多远的武媚,并未转身,淡淡地说道:“去趟尚食局。”
  “看来午膳咱们有口福了。”李弘笑了笑,看着龙妈离去的背影说道。
  “那你能吃安心了?可别忘了,宣政殿里的几个老家伙,还在那赌气等你呢。”李贤泼冷水的功力渐长。
  但跟李弘比起来,显然就不如李弘更狠了:“你说你们三个人,竟然连几个老古董都搞不定?还是皇家亲王呢!真给皇家丢人啊,这样吧,明日你们三人都陪母后看望父皇去吧,我来对付那几个老家伙。”
  “你?你的圣贤书读的好像还不如我们吧?他们可不怕你皇帝的威严,甚至恨不得死在你面前,而后落一个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名声呢,这对他们来说,才叫死的有价值。”李哲提醒着李弘,这个法家最有权威的拥趸。
  “可不是,如果你跟他们在宣政殿死磕,他们还真是巴不得死在朝堂之上呢,这样一来,史官的记载就足以让他们青史留名,而且还能惠及自己的子孙后代,甚至弄不好,经过他们的一番渲染,说不准他们就会给自己贴上什么跟皇家或者你有关系的标签了,总之,这笔买卖他们是只赚不赔。”李贤站在玻璃窗前,独臂背后,看着武媚等人的身影说道。
  “我自然是不行。”李弘胸有成竹的笑了笑,面对三人的疑问,并没有卖关子,说道:“经史子集,对我来说,入睡安眠还不错,至于其他功效,我就没有发现了。我本来是想给你们三个王爷一个露脸的机会,好让你们三人在世人面前证明,你们自己不是白吃皇家饭的王爷,都是有声望才华智慧担当于一身的贤王,可……你们不争气啊,所以……”
  “我们三个不行,你又不敢去,不是,那你还有什么办法?你觉得谁行?”李旦不服气,跟宣政殿几个老古董比他不行,但他从小就没有看完过一本经史子集的李弘比起来,他怎么着也要强上不少吧。
  “朕的皇妃上官婉儿!”李弘神情之间多少有些显摆,但上官婉儿四个字出口后,李旦等三人也彻底闭嘴不再怀疑了。
  确实,比起经史子集、圣贤古典的熟读与了然于胸,就是他们兄弟四人捆在一起,也不够人上官婉儿一个人看的。


第976章 底线
  上官婉儿的才学,有上官仪这个老学究的垫底,从四岁开始便是跟着祖父上官仪学习经史子集,加上这些年书不离手,又有李令月这个文学造诣上的竞争对手存在,所以这些年,上官婉儿自从嫁入皇宫后,又加上与李令月共掌《坊间天下》,于是如今身上那知性与才女的气质,则是越来越浓厚了。
  用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