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系统(君仙)-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巾余贼争斗,故而手下养有军马二十万,看到天下大乱,心中便常有不臣之心,此时接到了大将军何进的召书,心中大喜,当即点齐军马,往洛阳而来。

    董卓此时,可以说是军强马壮,因为西凉人生活在北方苦寒之地,所以民风剽悍,极为善斗,加上他们长期与黄巾余贼相争,战斗力也是极强的。

    而且,董卓还收服了几员猛将,分别是李催、郭汜、张济、樊稠等人,更有二个女婿,一个名叫牛辅,也是将才,另一外名叫李儒,却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士子,颇得董卓喜爱。

    如今董卓留下了女婿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则带领四将与女婿李儒星夜兼程赶往洛阳,数日之后到了渑池古地,于是驻下兵马。

    “岳丈大人,小婿有一言计较。”

    此次董卓心有不臣之意,所以率领的军马多达十万,扎下营寨之后,李儒前往大营求见,而董卓一向比较听从他的计策,故而点了点头让他说下去。

    “岳丈大人,如今我们虽然奉圣上旨意而勒兵而来,但是据小婿所了解,其中颇有一些曲折。此是大将军何进欲借我们各路英雄的压力,迫使何太后答应他诛杀宦官,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是他矫诏而行。”

    “贤婿所言甚是,如果只是大将军何进矫诏而召集我们,那我们进军洛阳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这可如何是好?如今洛阳城仅有三千御林军和大将军何进的五千羽林军,如何是本将军十万西凉大军的对手,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勒兵而来,可以正大光明地进入洛阳城,但是若只是何进私意,我们岂不是要落天下人口实吗?”。

    “是呀,如果我们就此进军洛阳,恐怕不但大汉群臣不会臣服我们,天下的人更是会说我们忤逆犯上,所以小婿有一计,可以让岳丈大人能够名正言顺地进入洛阳城。那就是我们主动给朝廷上表,表达我们尊奉少帝之意,铲除阉人之心,这样一来圣上必定会准许我们入洛阳,则岳丈大事可成。”

    “此计甚妙,不过我们还需要小心在意的是,此次大将军何进召集了多路英雄军马,除了我们之外,如今还有三路军马已经到了八关之外,他们是必定不会与我们齐心的,所以一定要做出防备。”

    “岳丈大人放心,小婿早已经让李催、郭汜、张济、樊稠四将各自兵在周围数里之外下营寨,团团围住了大营,同时暗中监视着另外三路大军,若是他们有任何异动,都逃不过我们的控制。”

    “那好,这拟写表章之事,当然也得劳动贤婿了,你办事本将军是放心的,下去准备吧。”董卓挺着浑圆的大肚子,面带微笑地向李儒点了点头。

    “是,小婿告退。”

    第二天,西凉刺史董卓的奏章送到了朝廷之上,顿时众人皆知道了几路兵马到来,欲诛禁宫阉人之事,顿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大将军,如今天下纷乱,各地诸候大多拥兵自重,甚至是兵力比朝廷还要强盛。如果是让他们分处各地,还能够让他们互相牵制,不敢犯驾。而现在你竟然私自召集他们进京,岂不是将京城洛阳陷于危险之地吗?董卓乃是豺狼虎豹一般的凶人,如果引他入京,必定会生出大祸来的。”

    侍御史郑泰当即气愤难忍,怒而指着大将军何进痛骂了起来,不过大将军何进却毫不为所动:“你们这是太多心了,我羽林军兵强马壮,各路诸侯之间又互相牵制,如何能够敢起二心。此乃各路英雄欲清除君王身边的小人奸贼,正是天赐良机,我们应该迎他们进京才是。像你们这般怕这怕那,根本不足以谋大事。”

    “糊涂呀,这几路军马之中,其他三人都好说,唯有那西凉刺史董卓其人,一向骄横无礼,早有不仁之心。兼有西凉军马一向剽悍,已经拥兵二十万,听闻他此时就率领了十万西凉铁骑入京,如此行为与谋反有何区别。大将军却以为他是好相与之辈,不知道到时候董卓这十万西凉大军进了京城,大将军拿什么去抵挡他们呢?植素知他的为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和善,但是实际上心肠狠毒,如果真的让他入京,必定生出祸乱,对国家没有好处,对人民也恐怕有伤害,不如早点遣散他们,让他们各自回,免得对朝廷对圣上不利。”

    尚书卢植怒发冲冠,站了出来直接指斥大将军何进,旁边更有众多大臣响应,大家议论纷纷,对大将军何进指指点点,令他心中难堪。

    “你们都是些没有胆识没有大志之人,只知道食君之禄却不知道忠君之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圣上,既然董卓上表请求,本将军认为应该准许他们带少部分军马入洛阳,以行大事。本将军相信只要清除了宦官之祸,这各路诸侯自然就会各自散去。”

    大将军何进并不将众臣的话听在耳里,一心想着铲除十常侍这等大事,而少帝刘辩听了众臣的议论之后,叹息了一口气说道:

    “各位爱卿,朕听闻有句话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各路英雄勒兵进京,确实是有防洛阳安危的,所以不得让他们带领军马入京。不过,他们既然来了,对诸常侍也是有威胁的,传朕命令,着他们驻军八关之外,没有朕的命令不得擅自向洛阳进发,否则视为叛逆。同时,请各路英雄主将可带百人亲随入京,则羽林军沿途护送进京,朕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少帝刘辩并没有听从大将军的建议,直接召集各路英雄率领军马进京,而是允许他们进京,但是军队必须停留在八关之外,不得擅自发兵。

    大将军何进无法,只得依从少帝刘辩的旨意,派人传四路英雄的领进京面圣,向圣上承说他们的请求愿望,但是却不得带军队进关。

    “这少帝小儿,竟然不允许本将军领兵入关,此是何意?”董卓见到使者之后,回头对李儒说道。

    “看来是朝廷众臣对我们不放心呀,生怕我们率领大军驱关而入,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不过岳丈大人放心,我们有十万大军在此,就算是朝廷众臣有什么忌惮岳丈大人的地方,也必不敢对大人不利。此去我倒是要看看大汉朝廷的虚实,同时也看看其他各路军马的动静,然后回来再做计较不迟。”

    李儒想了想,倒是将朝廷的担忧猜测到了,不过却并不知道这是少帝本人的想法,还以为是朝廷众大臣的意思,所以根本没有将少帝放在心上。

    数日之后,董卓、丁原、桥帽和王匡四路将领各带百人亲信进入了洛阳城中,虽然他们都并不是第一次来到洛阳,但是仍然为洛阳城的繁华所震惊。

    “洛阳果然不愧是我大汉数百年的都城,这般繁华岂是其他地方能够相比的,恐怕整个洛阳城内外收集的粮草,足够供我二十万大军用上十年了吧。”

    看到洛阳城中人来人往,店铺酒楼茶馆小肆,叫卖之声不绝,丝竹之声不断,与其他各地战火不断的景象相比,真的是如同天上与人间的区别,所以董卓目光炯炯,充满了野心。

    “岳丈大人面见圣上之时,肯定会有朝廷众大臣随同,所以言语须得小心一些才是,不能让他们看出了大人的想法,否则不让我们西凉军队进京,事情就难办了。”

    “若不是有八关阻挡,本将军可以挥兵直入京畿各郡,不过就算是有八关阻挡,也无法挡我多久,所以不管如何,本将军是不可能轻易回去的。”

    董卓在李儒面前没有任何的隐瞒,将他真实的想法告诉了他,而李儒只是点了点头,他当然是知道董卓的野心的,而大将军何进却还不清楚这些,亲自到皇宫门口来迎接众人。

    “董将军,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末将董卓参见大将军,岂敢劳动大将军亲自来迎,小将惭愧。”董卓远远地看到何进就脸上堆满了笑容。

    “那里,董将军为国尽忠,风尘仆仆而来,实在是劳苦功高的。不知道这位先生是?”大将军何进指着董卓著身边的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人问道。

正文 217、诸臣奏请

    。

    217、诸臣奏请(二更)

    “呵呵,这是小婿李儒,一介书生,跟着小将进京来见见世面。”

    “李儒参见大将军,久闻大将军英名,威震天下,为我大汉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天下百姓都在传颂大将军的功劳,今日一见,果然神人也。”李儒的三寸不烂之舌可是相当厉害,几句话就说得大将军何进喜笑颜开了。

    “过奖过奖,董将军真是得了一佳婿呀,也是国家栋梁之材也。”

    正在寒暄之时,忽然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却是另外三路将领到了,其中的王匡本是何进麾下亲信,不久前才任命他为河内太守,此时来到大将军何进身前,连忙大礼参拜:

    “小将参见大将军。”

    “末将等参见大将军。”

    另外二路将领之中,桥帽已经是五十来外的人了,而并州刺史丁原却还是中年人,他的身边跟着一员白袍小将,在众人中格外突出显眼。

    “桥将军,丁将军,二位还好吧。”

    “托大将军的福,小将还安好。”二人均非常恭敬地回礼。

    “这位小将军颇为不凡,却是何人?”何进也大笑,然后指着丁原旁边的那名年轻将领问道,他能够感觉到此人相当突出。

    “这是小将的义子吕布,字奉先,武艺精熟,常年随侍身边以充护卫。奉先,还不见过大将军。”

    “末将吕布参见大将军。”白袍上前一步,躬身一礼,朗声说道。

    “丁将军却是好福气,得了这样一个麒麟儿,如今天下混乱,圣上正是要用人才之计,奉先有这身本事,不愁没有用武之地,日后必定能够建功立业,不愧所学的。”

    “一切就全仗大将军栽培了,相信奉先对大将军会对小将一般恭敬,能够为朝廷效力,这也是奉先一向心中所愿的。”丁原大喜道。

    “各位将军,圣上已经久等大家了,我们一同进去吧。”何进笑了笑,带着四位将领一起进了千秋万岁殿,而他们各自身边仅有几名亲随跟着,其他护卫则全部留在了朱雀门外。

    大殿之上,群臣侍立,都在静静地等候着几路英雄进见,不过大多数人心中都在打鼓,因为他们担心各路军马进京,会引发变故,正心中忐忑不安。

    “东郡太守桥帽大人到——”

    “西凉刺史董卓大人到——”

    “并州刺史丁原大人到——”

    “河内太守王匡大人到——”

    不多时,门外的司礼太监喊声响了起来,随后大将军何进带着众人鱼贯而入,来到了金銮殿下玉阶之前站定。

    “圣上,臣奉命迎接诸位大人,现在诸位大人到了。”大将军何进拱手向上禀报道。

    “臣等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即,董卓、丁原、桥帽、王匡等人带着臣僚纷纷下跪,而后恭敬地口称万岁。他们一走进千秋万岁殿中就感觉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上面金色的大殿上散发出的光芒,让他们不得不屏声敛气。

    “众位爱卿平身。”

    龙椅之上,少帝刘辩轻声说道,但是在大殿之中却清晰可闻,众人纷纷称谢,然后爬了起来,抬起头来打量起了这个刚刚登基的少帝。

    而同样的,少帝刘辩也在仔细地打量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