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系统(君仙)-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位爱卿平身。”

    龙椅之上,少帝刘辩轻声说道,但是在大殿之中却清晰可闻,众人纷纷称谢,然后爬了起来,抬起头来打量起了这个刚刚登基的少帝。

    而同样的,少帝刘辩也在仔细地打量他们,其中的王匡是认识的,所以刘辩向他点了点头,而后看向了旁边,桥帽是一个面白有须的老者,不过精神倒是非常健旺,一身朝服,神态恭敬。

    而在桥帽旁边,就是丁原了,他正当壮年,身体强壮,高大魁梧,紫黑脸膛,一对凤目环眼,颇有几分高贵气息。而在丁原的旁边,最引刘辩注目却是一个年轻人,他身材高大,气质出众,目光炯炯,却有一股儒雅气息,不过掩盖不住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剽悍气息。

    此外,刘辩格外关注的是董卓其人,果然如同历史上介绍的那样是一个大胖子,身材矮短,肚子突出,表面看起来像一个和善的老人,但是目光中偶尔闪现过一丝丝锋芒,那正是他的野心外露。

    而在董卓的身边,正有一个中年人在仔细观察着少帝刘辩,那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儒生士子,头戴一顶青巾,颌下几绺黑须,目光闪烁不定,是那种极具机智的人物,他应该就是董卓的左右手,他二个女婿之一的李儒。

    “各位爱卿,一向在地方上辛劳,此次联袂进京,据说有要事禀报,不知道到底所为何事?”

    过了一会儿,少帝刘辩慢慢地开口了,朝廷众臣纷纷静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要发生的事情就在眼前了。

    “启奏圣上,臣等听闻洛阳城中,十常侍为害甚烈,干涉内政,臣等请愿,铲除十常侍,还大汉朝廷一个朗朗乾坤。”

    在大将军何进的示意下,王匡先站了出来,递上了自己的奏折,声言要铲除十常侍,顿时在朝廷众臣中引起了震动。

    “吾皇圣明,十常侍结党营私,侵吞朝廷财物,大肆结交权贵,排除异已,导致了当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不除之不足以平民愤。”

    东郡太守桥帽也是何进的老友了,听了王匡的上奏后,也立即挺身而出,环视朝廷众大臣,而后怒气冲冲地说道。

    “圣上,臣等此次进京,并无冒犯圣上威严之意,确实是听闻天下百姓苦十常侍久矣。前有封谞勾结黄巾贼,后有蹇硕挟禁军而威胁大汉朝廷,现在张让、赵忠等人与董国舅勾结,有谋反之意,若不铲除,必将危害江山社稷,臣等皆为大汉臣子,希望能够为国家革除弊病,振兴大汉。”

    并州刺史丁原紧接着也站了出来,声音掷地有声,震得大殿之中嗡嗡作响,更令一些朝廷大臣心中暗暗敬佩。

    “嗯,还有董爱卿,你有何话要说?”少帝刘辩听了,点了点头然后转向西凉刺史董卓问道。

    “圣上,臣与其他几位大人也是一般心思,十常侍为祸已久,如今到了不得不铲除的程度了。为了替圣上分忧,臣此次率领了西凉十万大军而来,无论十常侍如何反抗,臣也有信心灭杀他们,还请圣上恩准。

正文 218、少帝密诏

    。

    218、少帝密诏 12 ……》

    “十万大军?董大人为了杀几个宦官;带了十万大军前来;莫非是有了不臣之心吗?”。董卓的话音刚落;旁边文臣之突然闪出一人;指着他厉声喝道;话音清越;自然有一股慑人之势;令董卓心下一凛;不由自主后退了一步。

    “大人是何人?”董卓目中冷光一闪;稳住了脚根问道。

    “此乃当今国丈;太傅蔡邕大学士。”旁边立即就有官员小声地说道;令董卓心中一震。

    “太傅大人说得对;董大人;西凉黄巾贼势浩大;你不将十万大军留在西凉剿匪;却意图率领大军进京;究竟意欲何为;莫非真有反意?”

    就在此时;另外一名中年儒生也跟着上前大喝了起来;他神态端庄;一身正气;气宇轩昂;目光炯炯;不怒自威;令人不敢直视。

    “汝又是何人?”董卓再次心中一颤;吓得后退了一小步;随即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对;连忙又恢复了神情;重新上前问道。

    “本官乃太保陈耽。”

    对于陈耽;董卓还是听说过的;毕竟陈耽以前就是司徒;三公之一;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接触过;但是也知道他是一个耿介的儒生士子。

    “二位大人见谅;我们董大人率领大军进京;确实是一翻好意;并无任何对圣上不敬之心;否则的话又怎么会服从朝廷的命令;屯兵于八关之外。所以这其中一定是有所误会;而且我们率领大军而来;其实也是为了肃清洛阳周围的一衅巾余贼;为朝廷分忧的。”

    就在此时;董卓旁边的李儒也上前一步;朝着二位大人施了一礼;恭敬地说道;他身为儒生;面对这二位儒生中的领袖人物;心中也有些不安;不过为了帮助董卓脱离困窘局面;不得不站出来辩解。

    “哼;有没有二心;并不是看得见的;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即使要铲除为祸的宦官;也不必兴师动众地率领十万大军而来;若要证明你们没有二心;须得立即退兵回西凉方可。”

    “大人说得是;是我们考虑不周详;这翻回营之后;立即就会退兵回西凉;保证只留少量兵马在此为圣上助威就行了。”

    “好了;各位爱卿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不必为了一点误会而纠缠不清;朕倒是愿意相信董大人此举没有二心;否则的话这洛阳城也不是那么好进的。至于各位爱卿提出来的奏折;朕已经知道了;一切还得等到禀过了母后才做决定。大将军;几位大人远道而来;殊为辛苦;你就代朕设宴好好地招待他们一翻吧。”

    “是;臣等告退。”众人看到少帝刘辩似乎有些倦了;纷纷跪拜叩头。

    “对了;董大人;朕突然想起一事;不知道是真是假?”就在这时;少帝刘辩一下子似乎想起了什么;精神又好了起来;叫住了董卓。

    “不知道圣上要问什么;臣定会知无不言。”董卓心中暗自猜测;不过仍然不知道这年轻的大汉天子要问些什么。

    “朕听闻董大人得到了一匹千里马;名叫什么赤兔的;不知道是真是假呢?”

    “回禀圣上;臣确实在西域之中得到了这样一匹千里马;乃是有名的汗血宝马;只不过性子太烈;平常人根本无法骑乘;所以此次并未随军带来。圣上若是喜欢的话;微臣回到西凉后;一定派人送进宫来。”

    “董大人;此言不实吧。”没想到就在此时;旁边的丁原突然对着董卓喝了一声。

    董卓脸色一变;转向丁原皱了皱眉头道:“丁大人;难道你认为老夫会欺骗圣上不成?”

    “董卓;方才在外面的时候老夫看到了你骑的那匹马;难道那不就是你说的汗血宝马赤兔吗?为何却要在圣上面前撒谎;说没有随军带着宝马;此不是欺君之罪吗?”。丁原冷冷地喝道。

    “圣上恕罪;丁大人所说那匹马;确实也是汗血宝马;只不过却不是赤兔。汗血宝马是西域中出产的一种良马;剧烈运动之下身上会出现血一般的汗水;其脚程也要超过普通的马。只是赤兔乃是汗血宝马中的佼佼者;一向不服人骑;就是董大人也无法骑乘;所以那是丁大人看错了。”

    听了丁原指责董卓欺君大罪;李儒慌忙上前跪了下来;向少帝刘辩解释道;而他身旁的董卓额头周围冷汗直冒;心中对丁原已经动了杀机了。

    “哦;原来如此;爱卿可是董大人的乘龙快婿李儒呀?”刘辩知道这个李儒为机辩;如今在紧要关头果然发现出其出众的才智。

    “微臣正是;想不到圣上也知道小臣。”

    “朕也是偶尔听闻;董大人身边有二个佳婿;其中一人力大如牛;可为猛将;另一人机智百出;善于应变;精通权谋。而董大人这些年来能够建功立业;全仗了这二个佳婿;今天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只希望李大人在辅助董大人的时候;不要走上了歪路;为董大人招来大祸才是。”

    听了少帝刘辩的话;李儒顿时只觉得脑海之中嗡嗡一遍;根本从来就没有想到少帝这般年轻;却连他也在关注之中;那么说来西凉的一些事情岂不是也在这个少帝的监视之中么。

    “圣上金口良言;小人一定谨记;董大人一心为大汉;绝不会走上歪路的。”想到一些事情;李儒不由得冷汗淋淋;背心顿时湿了一遍。

    “哼;董大人可别心虚呀;圣上可是慧眼如炬;心里什么都清楚的。”丁原在旁边还是没有放过董卓;他早就听闻了一些关于董卓的事情;一向看他不惯。

    “丁大人此是何意;莫非老夫什么地方得罪了你;今天竟然在此落井下石;欺我董卓怕你不成?”董卓被丁原再次一激;顿时恼怒了起来;双眼凶光四射;朝着丁原一步迈去;气势汹汹。

    “住手;大殿之上;董大人想敢什么?你当着圣上的面对大臣动手;眼里还有没有圣上;莫非真的要反了吗?”。

    就在此时;丁原旁边的吕布大步上前;挡在了丁原和董卓的中间;怒声喝斥了起来;神威凛凛;状若天神;让董卓一阵心虚;不由得后退了几步。

    “好了;各位爱卿都休得再闹下去了;回去之后各自按照朕的旨意行事;不得有误;否则一律视为反叛朝廷;按罪当族诛。”

    刘辩没有想到丁原与董卓之间本就不和;这么看来历史上的董卓对丁原动手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当下暗中命令张辽寻机去拜访这位昔日的上官;与他之间拉好关系;不过却暂时没有提及吕布会反叛丁原的事情。

    当天回到军营之后;几路大臣都收到了一道圣旨;除了董卓之外的三人;他们的旨意内容都相同:“严密监视西凉军的动向;若有任何不轨行为;各路大军协同;进攻西凉军;不得有违;否则视为与西凉军共谋背叛朝廷;诛灭九族。另外;西凉军分别在某处地方布置了军营;目的是监视你方军队的动静;务必小心防备;莫要被其所趁。”

    当看到这封密诏时;王匡二话没说;立即吩咐全军加强戒备;做好战争准备;目标以西凉军为主;同时在周围广布侦骑;防止被偷袭。

    桥帽看了密诏之后;当即将密诏焚毁;悄悄吩咐手下大军严加戒备;但是却并没有针对西闵军做出布置;主要是采取了防范的措施。

    至于丁原;在看到了密诏之后;立即挥军前移;将大营驻扎到了郭汜的军营数里之外;而且占据了一处山头;全军将士严防死守;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

    “父亲大人;为何要如此安排呢?”吕布并没有看到密诏;所以过来问讯。

    “奉先来得正好;那董卓率领十万西凉大军前来;恐非好心;为父现在移师靠近其右军;正是为了予以震慑;让他明白若是他有所异动;我们并州大军绝不会放过他;让他有所迟疑。”

    “父亲大人;我们不过五千人马;西凉有十万大军;若是他们不顾一切来攻打我们;岂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

    “我儿不知;董卓若是真有图谋;绝对不敢此事发动战争。而且;洛阳城内外还有上万御林军和羽林军;他们必定不会坐视董卓攻击我们。还有另外二路大军以及洛阳八关守军;都不会任由董卓胡作非为的。”

    “既然父亲大人这般说了;那孩儿就去布置安排;谨防西凉军偷袭。”

    “呵呵;我儿奉先勇冠三军;西凉军不来便罢;若是来时;我父子齐心协力;必定可以打他个落花流水;有来无回。说什么西凉军剽悍勇武;哪里及得上我儿奉先训练出来的精锐呢;哈哈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