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扬天下(昊远)-第6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具体勘验阶段,说得更是详细、精到。书中记术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方法,记载的洗尸法、人工呼吸法,迎日隔伞验伤以及银针验毒、明矾蛋白解砒霜中毒等都非常科学。

这次在公堂上,从夏县知县关培勘察现场的宗卷来看,没有一点专业性可言,可以想象,整个大秦,恐怕大多数州县是类似的情况。

要推行“无罪假定”,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把凶案现场勘察技术提高,否则很多案件就破不了,破案率的急剧下降,必定会引来民怨沸腾,官府的公信力丧失。

朝中官员也一定会以此为由,竭力反对。

秦牧接着提笔,把自己知道的提取指纹的办法写下来,完了又搜索枯肠,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勘察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一并写下来。

其实这方面他知道的也不多,除了指纹外,无非就是根据脚印推测一个人的身高、体重之类的,而且具体怎么推测他也不知道,可谓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过这一点可以通过反复测试得到大致的数据。

这时黄连山在小太监洪保的引领下,来到御书房。

秦牧让所有人退出后,才对黄连山说道:“连山啊,立即让夜不收在全国范围内,物色一些凶案现场勘察经验最丰富的仵作,然后命其到南京军医学院报到。还有,比如有象南宋的宋慈那样的勘察凶案现场的人才,不管是官是民,夜不收也要一并护送到南京。”

“是,陛下。”

秦牧这回是要狠下决心,对全国各州县的仵作都进行一次系统的凶案现场勘察培训。每个县至少要培训出两个具有专业勘察技术的仵作。

这样要培训的人数将是数以万计,但秦牧咬咬牙,这笔钱他决定砸了。

正所谓人命关天,历朝对命案其实也都是非常重视的,别的朝代秦牧不知道,唐代的死囚,是需要皇帝亲自审阅,才能问斩的。

何况秦牧要做的,不光是推行“无罪假定”这么简单,他要对全国地方上的司法体系加以改革,进而对整个地方的行政构架加以完善。

与这个宏大的目标相比,花点钱培训仵作,让他们变成比较专业的法医算得了什么呢。

秦牧接着拿出那张从匕首柄上拓印下来的指纹,交给黄连山说道:“你拿着这个,立即派最精干的人前往夏县临窑村。先暗中散布消息,就是已经查明杀害夏娘的凶手非杨观,而是另有其人,官府已经得悉真凶是谁,正赶来抓捕。

散布消息后,布下天罗地网,朕相信真凶一定沉不住气,有所异动,到时把所有行动异常之人一网打尽,再逐一比对指纹,明白了吗?”

黄连山一揖道:“陛下放心,臣知道怎么做了,一定尽快把真凶找出来。”

“记住,尽量不要惊动当地官府,抓到真凶后,更不可张扬,先秘密带回长安看胛,朕另有计较。”

“喏!”

秦牧揉了揉太阳穴,接着说道:“你找的那个刘少卿不错,若是可以,不妨多物色几个,这个声势弄得越大越好,还有,不能光在长安城造势,要尽快把消息传开,让各地的民众都论上一论。”

黄连山知道皇帝要布一个很大的局,这事绝对不能办砸,他再次长身一揖,慎重地答道:“臣这就去办,不知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你暂时先把这几件事办好吧,别的朕以后再跟你说。”

“喏!”

黄连山退出后,秦牧又靠在御椅上,细想后世的一些侦察手段,那个柯南什么的,倒也看过一些,不过也不知道里面的那些破案的办法是否真的管用。

好吧,先回忆一下岛国的动漫,嗯,可以确定的是,有了李香君这些倾城倾国的美人,回忆柯南时,他绝对不会想到苍老师身上去了。。。。。。。。。

ps:求订阅,求推荐!



第849章抓真凶

夏县地处山西省西南端,离潼关不远。因大禹之子启建夏朝都城于此而得名。那个小时候就擅长砸缸的司马光就是夏县人。

境内东有中条山,西有稷王山,盛产葡萄,目前是大秦葡萄酒的重要产地之一。

说到夏县的葡萄酒,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宋朝的时候,中国人不知道葡萄酒的酿法,象酿白酒一样,加酒饼酿造,结果酿出来的葡萄自然是又苦又涩,十分难喝,因此西域的葡萄酒在中原价比貂裘。

金元时期,夏县有个人逃入中条山中躲避战乱,家中凉晒的一篮葡萄无人理会,葡萄汁自然滴入下面的一个装糖瓮中,过几个月战乱平息,主人回家后发现瓮中竟然成了美味葡萄酒。

从此,夏县的葡萄酒一直传承下来,驰名天下。

临窑村附近的山岭上,就全是葡萄,附近几乎家家酿造葡萄酒。夜不收百户康德带着人,扮成收购葡萄酒的商人,来到监窑村一带,一边走村串户求购葡萄酒,一边散布着假消息:

“我们路过长安的时候,听到一桩与你们夏县有关的消息,听说啊,夏县有个杨柳氏,去长安敲登闻鼓为其子申冤,当今天子亲自审理。。。。。。。”

“哎呀,这案子就发生在我们隔避的临窑村,那杨柳氏就是临窑村人,康掌柜的,你快说说这案子如今怎么样了?”

“就是,就是,康掌柜的快给我们说说。”

“怎么样了?瞧你们问的,当今天子那是什么人?那可是能招来天雷劈瘟神、掐指一算就能算出吕宋有金矿。。。。。。。。。这个吕宋你们听说过吗?那可远了,当今天子连那些都能算出来,破个凶案那还不容易?我听说呀,天子一看那凶器,便看到上面的指纹。然后和杨观的指纹一对,你们猜怎么样?”

“怎么样?康掌柜的您别吊人胃口啊,快说怎么样。”

“你们签契约的时候为什么要摁手印,那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对上了,那肯定是同一个人,这回却对不上,那就是说杨观根本不是杀人凶手。”

“啊!杨观不是杀害夏娘的凶手,那真凶呢?”

“对啊,康掌柜。那真凶是谁?”

“你们别急,容我喝口水。是这样,当今天子证实真凶另有其人后,再掐指一算,听说就算出了凶手是谁了。”

“那皇帝怎么没派来人抓真凶?”

“谁说没派,不但派了,还来得急呢。”

“康掌柜的,不对吧,官着既然来得急。那怎么你后来听到的消息,反而先到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听说带队的官儿因为日夜兼程,马儿累得突然倒地。把带队的官儿摔伤了,所在耽搁了两日,我估摸着,明天估计也就该到了。”

“原来如此。但愿官差早点到来,把那个杀千刀的凶手抓住。”

“对对对,这种人不绳之以法。天理不容啊。”

“。。。。。。。。。”

康德等人散布的消息,就象一阵风迅速吹遍了临窑村附近的村落,村头巷尾,人人在谈论此事,可以说是传疯了。

到了晚上,康德招集人手,共计动用一百多夜不收,在临窑村及近邻的两个村子布下天罗地网。康德相信,真凶绝对不可能再沉得住气。

不管是他谁,今晚只要稍有异动的人,全部先抓起来,一个个的比对指纹。如果真凶真的沉得住气的话,那就只有辛苦些,对附近三个村落的男子逐一比对指纹了。

据了解,夏娘因为订了亲,很少抛头露面,加上这样的山村,除了一些前来收购葡萄酒的商人外,很少有陌生人来。由此可以判断,是外来人员作案的可能性不大。

潜伏了一夜,康德他们共抓住十三个行为异常的人,其中一个叫唐庚的人,三更时分鬼鬼祟祟地背着包袱出门,嫌疑最大。

抓住此人后,康德立即亲自押到后山,点火比对指纹,结果他还没比对完,那叫唐庚的人已经吓得脸色惨白,最终的比对结果,也证明从匕首拓印下来的指纹,与他右手无名指的指纹相符。

这铁证如山,康德忍不住嘿嘿地对身边的手下笑道:“找到正主了,让兄弟们不必忙活了,全部撤了吧。”

“是,百户大人。”

“刘云,人就交给你了,立即让他交代作案的经过,以及有无血衣之类的东西匿藏。”

“百户大人放心吧,属下保管把他十八代祖宗都挖出来。”

火把息去,山上一片膝黑,这寒冷的冬夜,北风啸啸的吹过山岭,突然间,传出一阵惨叫,如鬼哭狼嚎,若是有人听到,定会毛发直竖。

不到一盏茶功夫,唐庚就什么都招了,还乖乖地带着康德等人去把血衣从自家菜园里挖了出来。

“收工。”康德一声令下,夜不收带着唐庚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宁静的山村中,只有被抓去过的十来个人,惊魂未定。

长安城里,秦牧召开一个小朝会,上殿的官员主要是随驾的文武官员,总共也就二十三名。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养,马万年的伤情基本好转,换上一身武官朝服后,来到朝堂,向着御座上的秦牧大礼参拜,一脸羞愧地说道:“陛下,臣无能,失守兰州,有负陛下重托,请陛下降罪。”

虽然秦牧与秦良玉是隔了十几代的远亲,但鉴于秦牧对秦良玉这位皇姐甚为敬重,而马万年是秦良玉唯一的孙子。所以殿上的司马安等人对马万年丢失兰州之事,一直避而不提。

今天马万年主动上殿请罪,大家倒想看看秦牧会如何处置。

秦牧转头对兵部左侍郎顾君恩问道:“顾卿,马万年丢失兰州,按律当如何处置?”

顾君恩只得硬着头皮出班答道:“启奏陛下,马将军身为主将,丢失兰州,罪无可恕,然情有可原。”

“情有可原?”

“是的陛下,马将军一家几代人,为两朝征战,忠贞爱国,且这次兰州丢失,非马将军失职,其先为流矢所伤,无法再指挥军队,乃有兰州之败,责任不全在马将军。”

秦牧淡淡地说道:“朕相信,朕那位皇姐,绝不希望自己的孙子推卸责任,顾卿,不必有何顾虑,按律当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吧。朕的皇姐那边,朕自会亲自去交代。”

“是,陛下。”

“万将军,你身体尚未全愈,先回去好生将养着吧。”

“臣,谢陛下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马万年退出,司马安等人本以为皇帝会说杨观杀人一案,此案现在引发一股有关“无罪假定”和“有罪假定”的风潮,愈演愈烈,市井间现在无不在议论此事。

然而意外的是,秦牧却按住此事不提,转而说起了种树的事情来。

“八百里秦川,滋养了秦汉隋唐。然而自唐之后,关中日渐残破。而黄河下游,亦是频频改道,一次次酿成令人怵目惊心的大灾。

过度的放牧,使很多原本水草丰茂的草原成了沙漠,过度的开垦砍伐,使关中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诸位大臣,我大秦要立万世基业,就不能光看眼前,关中以及黄河上游地区的水土治理,必须立即展开,减少放牧,减少开垦,严禁砍伐,鼓励植树,这一系列的措施要尽快制定。”

秦牧还没有登基,到关中祭陵时就曾颁旨禁止随意砍代树木,但那时战争未息,大家只当皇帝是一时心血来潮颁布的旨意,都没太在意。

如今听了秦牧这番话,殿中大臣才意识到,皇帝这回是要动真格的了。

司马安暗暗思索着,皇帝压下太子移宫一事,压下眼下的风潮,却转议起治理黄河上游的水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