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军阀-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扬此言差矣,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陶谦老儿不死,吾父焉能得安,若汝真要我罢兵也不是不可以,把陶谦老儿捆绑送到我军中,待吾手刃此贼祭奠吾父之后,便立即退兵。”曹操面无表情的冷冷回道。

    “看来孟德心意已决,此事就此揭过,陶恭祖待我有恩,也请恕烈不能答应孟德的要求,看来为今之计,也只有战场上一决胜负了,正所谓生死各安天命,希望将来还有机会,能够与孟德把酒言欢。”韩烈今日前来与曹操会晤,压根就没有想过,凭自己的一席话,就能说服曹操。

    见面不过是因为昔日并肩作战的情分使然,事实上昔日虎牢关下的并肩作战的几位袍泽,如今死得死,散的散,能不能再见面显然是难以预期。

    接下来,韩烈与曹操抛开政治与敌对的因素,心平气和的聊了一些往事,彼此都颇感唏嘘,一直到日上三竿,双方方才罢兵回营。

    这次曹操出征徐州,因为并未获得军师戏志才,以及颍川众多谋士,比如荀彧荀攸等谋士的拥护,为此他也并未带领他们随军出征,仅仅带了程昱参赞军机,以及从事董昭,刘晔二人负责军中政务。

    可以说曹操这次伐徐州之举,他帐下的众多谋士,并不看好,原由主要是陶谦在徐州颇得人心,其次曹操腹背受敌,毕竟北方的袁绍,淮南的袁术,北海的孔融,以及青州新到任的刺史田楷,都对曹操谈不上多又好。

    而曹操未战便发布了屠杀讨伐檄文,更是闹得不得人心,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举倾国兵力讨伐徐州,在戏志才,以及荀彧,荀攸等人看来,实在不是明智之计。

    奈何曹操这人虽然睿智,但同样他也有因为各方的威胁产生的压迫感,迫使他不得不违背众人的反对,悍然发动了讨伐徐州之战。

    讨伐徐州,对于曹操来说,起码在他看来,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徐州地理位置重要,其次又是膏腴之地,而陶谦软弱,世人皆知,这个时候周边强敌环视,不捡个软柿子捏,难道还要向袁绍出兵不成?

    就如年初之时,明明是袁术觊觎许昌之地,结果大战一场,虽然最后他取得了胜利,可结果他除了损兵折将外,什么都没有得到,原由是南阳被刘表重新占了,而袁术也不过是从南阳转到了更富有的寿春,并把手伸向了扬州。

    淮南紧邻徐州,以曹操对袁术的了解,只要袁术站稳脚跟,必然会对徐州发起进攻,若真被袁术占得徐州,那就使得袁绍和袁术两兄弟的地域连成了一片,到时候被处于二袁包围中的兖州,必然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虽说袁绍袁术兄弟不睦,但俗话说的好,他们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一旦他曹操真成了他们逐鹿天下的绊脚石,那么他必然会成为二袁第一个与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所以说曹操固然有觊觎徐州地盘的心思,但何尝不是因为生存的空间迫使他不得不一意孤行呢?

    以如今的大汉地域来看,地处中原的兖州,不但是块四战之地,也是一块饱受战火洗礼之地,在经受了东汉近五十年的天灾人祸之后,原本多达四百万人口的兖州,如今全州人口不到八十万,要不是在青州讨伐黄巾一战中,收拢了五十万人口,以及在许昌、颍川等地收拢的一些流民,他曹孟德这个兖州刺史,手中掌握的百姓连一百五十万人口都不到。

    与兖州鼎盛其时期的人口相比,他这个兖州牧,纯属就是个笑话。也正是敏感的意识到人口的重要性,所以曹操在自己属地之中,一边鼓励生产之际,一边在敌方势力内,却大肆屠杀的原因。

    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敌人的人口就是资本,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石,而要想战胜这些敌人,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攻占城池,消灭他们的军队,再次便是灭杀他们的人口,掠夺他们的财富,这就是典型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走的心态。

    不过作为一个枭雄,本就应该具备那种屠灭一切敢于抵抗的敌人得雄心壮志。

    但随着今日与韩烈的晤面,入夜之后,曹操却开始辗转难以入睡,烦闷的他在帐内来回走动的声音,自是引起帐外护卫将领曹洪的注意:”主公是否饿了?“

    ”天气闷热,让人气闷啊。“曹操掀开帘子走了出来,仰望着满天的星辰,却不由叹了口气。

    ”要不吾让人,给主公拿点酒来?“曹洪迟疑的问道。

    ”算了,发丧期间,不宜如此。“曹操摇了摇头,转身再次返回了大帐。

    ”唉,主公此时必然是心情烦闷,若是此时能够寻个妙妇陪伴主公的话,当可让主公缓解一些忧虑。“曹洪听着帐内的脚步声,却不由轻叹了口气苦恼的自语道。

    (题外话:每天虽然只有一章,但貌似字数都是4千多字的大章,这相对2千字2章的量了吧。而且我自认还是实在人的,一般每章都尽量多写一些字,经常都是四千多很几百字。嗯,不多说了,怕超过字数,感谢大家的支持,也谢谢投月票的两位兄弟,感激不尽。)

 第一百四十二章 会战曹孟德(三)

    秋季的骄阳,丝毫不逊色三伏的炎阳,酷热的天气,本来就让人难以忍受,但整个一个半月的攻城之战,更是让郯城上空,飘散着一股让人作呕的尸臭味道。

    漫天飞舞的苍蝇,密密麻麻的蚊子,在郯城肆虐扩散,短短十日时间,非战斗减员,已经超过千人,很明显疫病开始在郯城传播蔓延。

    疫病是在十天前出现的,得到消息的韩烈,第一时间便让城内的貂蝉,用雀鹰给留在临淮的张瑶传去了鹰信,通知陈登联系华佗,立即赶赴郯城。

    郯城全城百姓加上士兵,如今可是超过三十五万人,若是发生大的瘟疫,那结果是谁都无法预知的,为此这个时候,韩烈也开始焦急了起来。

    清晨,郯城东城城楼指挥所。韩烈召集众将到齐之后,神情严肃的沉声道:“城内出现疫情,这对我们来说,绝对不是个好消息,我们在郯城镇守已经四十六天,曹军的士气也消磨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进行反击了,所以我与军师一致决定,待敌人攻城之际,由公明和子义率部正面迎击,子龙、幼平所部左右夹击,趁势掩杀进曹军大营,这是正面的战斗,没有什么花俏可言,告诉所有将士们,这一战要么生,要么死。”

    “喏。”这一个多月的守城之战,赤焰军扮演的角色,更多是救火员的角色,基本上是哪里有危险,他们就出现那一段城墙。

    而坚守城池在城墙上第一线的兵马,则主要是陶谦城内徐州本部三万四千余人马,把这些人马安排在第一线,倒不是韩烈存心陷害他们,而是韩烈看出这三万多人马,虽然也算的是训练有素,但真正的野战实力,比起赤焰军明显要逊色一筹。

    为此韩烈为了保存赤焰军的战斗力,只有安排城中的兵马与曹操拼消耗,这不长达四十六天的攻防战,城头的人马死亡超过两万三千人。

    在付出这样惨重的伤亡的同时,曹操的兵马也付出高达五万的伤亡率,当然这不是指曹操核心的兵马,因为这些伤亡人口当中,其中有近三万人,实际上都是沿途被曹操裹挟的民壮,也就是充当炮灰的百姓。

    即便如此,曹操的三万五千人马,折损最少达到一半,士气也已经降到了极点。

    别说是因为发生了疫病,就算没有发生疫病,韩烈与郭嘉定下的反击时间,也是在曹军强攻徐州第五十天的时候。

    众将持令离开后,韩烈关切看了眼脸色有些苍白的郭嘉,道:“奉孝,从今天起,你一步也不要出指挥所,好心养病。”

    “主公放心,不过是有些发热而已,没有什么大碍。”郭嘉轻轻咳嗽了几声,露出一丝笑容道。

    “你身子底子薄,这事马虎不得,必须听我的。”韩烈坚定的否决道:“凌统,从今天起,直到军师病好之前,你一步不许离开,也不许军师走动,如有差池,军法处置。”

    “喏。”这几个月下来,凌统跳脱的性格,也磨砺的沉稳了不少,个头也长了不少,健壮的体魄,到已经有了几分大人的模样。

    走出指挥所,韩烈又对张奋道:“指挥所四周,日夜安排军士,点燃艾草,驱逐苍蝇蚊子,还有各个窗口,都蒙上纱布,既要能防虫,也要透光的。”

    “喏。”张奋忙应道。

    来到女墙垛口,蒙上湿布在脸上的韩烈,隔绝城墙四周传来的腐臭味,举目望去,这会由于曹军还未攻城,城墙上的军士都在忙碌着准备守城的滚石檑木,不过这个时候人人脸上都蒙着湿布。

    蒙湿布是韩烈提出来的,这些湿布都是经过药水侵泡的,既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也能够起到隔绝腐臭味道的作用。

    虽然战斗还未开始,但历时一个多月的战斗,郯城的城墙之上,却随处都能看见斑斑血迹,尤其是城墙脚下,堆满了被烧毁的尸体,这些尸体虽然大多数是敌人的,但也有不少是守城的军士。

    焚毁尸体,同样是韩烈下达的命令,之所以下达这个命令,也是没办法,每天都有上千具尸体倒在城下,若是不焚毁,那么引发的腐臭病变那就会更加恐怖,相反每日在夜里烧毁尸体,虽然看似残忍,实则是更好的保护城内的百姓,不被疫病传染。

    可即便是从战斗一开始,韩烈就督促陈珪、糜竺等人,在城内一再整治卫生、控制水源等措施,但酷热的天气,以及残酷的战斗,依旧还是引发了疫病。

    天色刚刚擦亮,一夜未睡的曹操,便召集众将到了他的中军大帐商讨军事议事。

    “现在情况对我们很不利,昨日我接到文若从东郡传来的消息,被袁绍举荐为司隶校尉的吕布,出现在官渡,方向很有可能是陈留,或者是东郡,看来这一次讨伐徐州之战,不得不提前结束了。”曹操是个死要面子的人,虽然战斗到了现在,他内心已经认输,但表面上他却并没有丝毫承认失败意思。

    “主公,东郡乃我根本所在,若一旦有失,吾数万将士将无处可归,如今虽然我们未能取的徐州,但大战月余,却早已给予徐州军民极大震慑,就是三岁小儿,闻主公大名也为之胆寒,此时不得已退去,待下次卷土重来,必可一举拿下徐州。”别驾从事程昱,字仲德,知道这个时候,维护曹操颜面关系到三军的士气,为此遂出口抢道。

    “程大人所言甚是,不过我们要是就这样贸然撤退,怕是城内守军必然要尾随追击,还需想个万全之策才行。另外我军粮草所剩不多,下一批粮草大概在五日后抵达,先通知运粮的车将军,从下邳转道,前往广戚驻扎,接应我部并准备船只,如此大军可以乘船从广戚水直抵巨野,这样既可减少路程,也能让将士们都到休整。”这会参军从事董昭也进言道,虽然他没有明说退兵,但这番言论,自然也是表明了他也是支持退兵的。

    “诸位将军以为如何?”曹操表情不动,微眯细眼打量着众将问道。

    “请主公下令。”夏侯惇、曹仁、于禁等将领,虽然心中也希望退兵,但仗打到这个份上,损兵折将之下,他们这些做武将,也是脸上无光,若是没有曹操将令,他们自是不敢轻易进言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