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就是赵丹。
  赵丹不仅没有笑,反而还饶有兴致的看着范睢,一副和期待范睢接下来的话得模样。
  老实说这多少有些出乎范睢的意料之外,因为在范睢事先所得到的情报之中,这位赵王丹其实应该是一个比较沉不住气的人。
  但范睢虽然心中疑惑,嘴巴却是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开口说道:“大秦所以东征各国,乃秦与各国有怨乎?非也。大秦雄师所向,无非是想令天下归秦。如此,凡九州之地皆为秦土,九州之民皆为秦民,天下归一,则无战乱矣。此岂非大秦之战利于天下乎?”
  范睢的这番话听上去铿锵有力,在大厅之中不停地回荡。
  就在范睢话音落下的瞬间,赵国阵营这边当即就传出了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
  范睢的这番话,如果在后世人听起来的话其实非常的正常,不就是想要追求一统天下嘛。
  但是对于战国这个时代来说,这话的象征意义就不同了。
  在这之前,华夏大地虽然出现过夏商周三个王朝,但是这三个王朝都不属于大一统政权。
  具体到如今这个朝代,自周朝开国至今八百年,一直都是分封制,大家也早就习惯了分封制,这时候突然有人说要搞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震撼程度可想而知。
  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大一统政权在华夏大地出现过。
  可如今,这个口号却被范睢在这样的一个场合,毫不掩饰的宣示出来了。
  我,大秦,追求的就是天下一统!就是要把你们通通灭掉,让你们的子民成为我大秦的子民,让你们的土地成为我大秦的土地!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相当超前的想法。
  正是因为超前,所以大殿之中的赵国群臣才会变得如此的惊讶。
  虽然说在今天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想象过未来可能会出现另外一个王朝取代周朝的场景,但是绝大部分这样想的人都会下意识的觉得等到新王朝成立之后,又会再分封许许多多个小国出去扩张,就好像周朝当年立国时所做的那样。
  但是今天范睢在这里用这番话十分明确的表态了。
  不。
  对于我大秦帝国来说,未来的天下不会有什么分封,而是只有我唯一一个大秦!
  这就是我大秦帝国自从商鞅变法以来所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这也是能够让天下免除战乱的最佳方式。
  所以我大秦帝国是出师有名,是为了天下一统之后然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并非你们赵国人口中所说的什么“不义之师”。
  说白了,范睢这就是要告诉整个华夏大地——当你们还在满脑子想着如何争霸的时候,我们大秦早就已经是心怀天下了!
  赵丹看着范睢,心中也是颇为意外。
  老实说,赵丹一直以为秦国是直到发现自己已经天下无敌之后才萌生的并吞天下之志,却想不到原来早在这个时候,秦国人的獠牙和野心就已经毫不掩饰的露出来了。
  这还真不能说是赵丹后知后觉,要知道在历史上,齐国的亡国之君齐王建直到秦军大兵攻齐之前,都还以为秦国在灭掉其他五国之后就会和齐国平分天下呢。
  就在赵国君臣都因为范睢的这番话或震惊或愣神的时候,范睢已经继续开口了。
  之见范睢突然朝着赵丹拱了拱手,道:“今大秦所以愿和赵者,非败于赵也,乃为南下破楚也。若大王愿和,则秦赵可平分上党。若不和,则吾王必发举国之兵而灭赵,赵之覆亡便在眼前,大王可思之!”
  范睢的意思非常明显,现在我们不是因为输了议和,是忙着去收拾楚国才和你议和的。
  所以你赵国也不要在那里扯什么淡,在那里狮子大开口了。
  要是你赵国执意不谈和的话,那么我大秦就先灭了你!
  话里话外,这一副天下第一强国的自信心可以说是展现得足足的。
  范睢在说完了这番话之后也不去理会别人,目光直接就投到了赵丹的身上,显然希望能够听到赵丹的回答。
  赵丹会怎么回答呢?


第164章 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
  就在范睢话音刚落的瞬间,赵国的大臣们之中就立刻有人开始站出来反驳范睢的话,而秦国的大臣那边也同样是不甘示弱,双方你来我往,各呈口舌之利,一时间大厅之中好不热闹。
  端坐在东边主位之上的赵丹,看着范睢投来的热切目光,微笑不语,心中却在暗自思量。
  众所周知,纵横家或者说外交家们所最喜欢运用的一种语言修辞手法就是——夸张。
  这个夸张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夸大君王们国家所面临的危机,让君王们束手束脚,不敢轻易采取对抗;又比如说夸大君王们国家的实力,让君王们从原本的犹豫不定变成果断出击。
  很显然,方才虞信和范睢所采用的都是第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通过夸张自己国家的实力来恫吓对方,意图以此来让对方退让。
  在赵丹看来,这显然是一件非常难以做到的事情。
  后世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谈判桌上的东西,永远都不是靠嘴皮子得到的,而是靠坦克和大炮打出来的。”
  这句话其实是颇为中肯的。
  就以眼下的情况来说吧,如果说赵国能够把刚刚虞信在话中所说的那些地方全部打下来的话,那么秦国的意愿如何其实就已经不再重要了。
  地我都拿了,你难道还能让我吐出去不成?
  但眼下赵国只不过是在长平战场之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而且这优势还未必能够就能够转化为胜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人很显然是不会轻易退让的。
  对于这一点,赵丹其实早就有了清楚的认识。
  事实上在赵丹想来,秦国人眼下所能够答应的条件,估计就是范睢刚刚提出来的那个秦赵平分上党了。
  如果以双方目前的实际控制区域来看的话,两国还真就是各自占领了一半的上党郡。
  所以范睢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希望秦赵两国能够以眼下的实际控制线作为停战线,无条件的结束这次长平大战。
  除此之外,赵国任何一个超出范睢话语之中的条件,都不可能够得到秦国的允许。
  对于这一点,赵国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
  如果真的要以实际控制线来作为停战线的话,那么长平关和长子县就要通通归入秦国的手里。
  长平关是北上党盆地的入口之一,而长子县则是北上党盆地的一部分,秦国一旦得到了这两个地方,就能够得到一条随时随地自由对北上党乃至整个赵国发动进攻的捷径。
  赵丹不可能答应这个条件。
  所以说双方的条件一开始就是谈不拢的。
  既然谈不拢,那为什么还要谈呢?
  在赵丹看来,这个时候和秦国举行会谈,其实对赵国是有两方面的好处。
  首先赵国答应和谈,就等于是告诉秦国,我并不想和你来一次你死我活的大战。
  否则的话,一旦秦王稷也发了疯像赵丹一样全国老少齐上阵,那么就算是这一场大战赵国能够获得最终胜利,也只不过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其次,赵国答应和谈,对于正在北边疯狂背刺赵国的燕国,多少也是一种威慑和警告。
  只要等到赵国和谈完毕之后,那么从长平地区抽出手来的赵军就可以北上去应付燕国军队了。
  所以当燕国君臣在听到赵国和秦国会谈的时候,心中多多少少都会感受到一些压力,在接下来展开的进攻行动中,可能就会变得犹豫不决,束手束脚。
  当然了,和谈这个选项也并不都是全然有利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赵国的盟友们的作战意志。
  因此赵丹才会让虞信在提出的一堆条件中包含了秦国割让土地给魏韩两国的要求,这就是要告诉韩王然和魏无忌,赵国并没有忘记盟友们的利益,由此来继续将韩魏两国绑在赵国的战车上。
  至于楚国嘛,虽然楚国的确也是在对秦作战,但是楚国并没有北上支援赵国,所以赵丹也不会去管楚国的利益,反正楚国人想要东南两郡,那就让他们自己去打就是了。
  赵丹在今天出发来到这里的时候就知道,今天应该是谈不出什么结果来的。
  甚至也不只是今天,很可能在接下来的好几天里这个谈判都谈不出结果,就算谈个三五个月都不是没有可能。
  赵丹现在就是在等。
  等什么?
  等到秦国撑不住的那一天到来。
  反正现在长平战场上赵军是占优的,如果你秦国不愿意让步,那就打呗。
  一步步打,往死里打。
  就不信打不服你!
  所以赵丹非常淡定的坐在那里,也不去理会范睢的小眼神,更没有任何开口说话的意图,完美化身为一尊雕像木偶。
  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
  看着赵丹的表现,秦王稷和范睢对视一眼,心中都不觉有些意外。
  虽然之前秦王稷和范睢因为长平战局不利而有了一些嫌隙,但是秦王稷对于范睢的信任仍然是其他人所难以比拟的。
  作为主动求和的一方,秦国当然是希望尽早结束会谈的。
  现在结束战争还能够保住半个长平和东南两郡,如果再晚点的话,长平这边输赢难说,赢了怕也打不垮赵国,但东南两郡却是要重归楚国了。
  因此一开始秦王稷和范睢君臣就制定了策略,希望利用范睢的口才将赵丹这条据说很沉不住气的大鱼钓起来,然后通过搞定赵丹来快速搞定和谈。
  所以范睢才会在刚才抛出来这么一个“一统天下论”作为诱饵,为的就是要震到赵丹,让赵丹忍不住开口反驳或者呵斥。
  要是秦国一统天下的话,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赵丹这样的他国国君,所以范睢觉得赵丹是不会对此无动于衷的。
  只要赵丹一开口,范睢就有信心凭借着自己的口才,一步步的把赵丹给绕进去。
  然而赵丹并没有中计,赵丹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口。
  这就很尴尬了。
  秦王稷向着范睢投去了一个询问的眼神,意思很明显:“现在怎么搞?”
  范睢微微摇了摇头,很显然看上去也没有太好的主意。
  ……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大厅之中基本上就是在秦赵两方大臣的一片争执和相互抨击的声音之中度过。
  冬天的夜晚总是很快来临,几个时辰之后,大厅之中也开始点起了灯火。
  是时候该用晚餐了。
  赵丹站了起来,揉了揉因为跪坐一天而有些发麻的腿,心中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当年渑池之会的晚宴上,秦王稷对赵丹老爹赵惠文王百般刁难,才有了蔺相如出面护主的故事。
  那么在这一次清河之会的晚宴上,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
  不知为何,赵丹突然有点期待。


第165章 秦王稷的急躁让赵丹觉得很意外
  愉快的晚宴时间很快到来了。
  作为这一次会议的东道主,这个晚宴理所当然是由赵国方面来举办的。
  什么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自是不必说的,虽然已经是寒冬季节,但是对于赵国这样的一个强国来说,这一切都不是个事。
  虽是寒冬,但是营地的大厅之中却是温暖无比。
  赵丹和秦王稷分列上首左右主位,两边的两国大臣分成左右两排,依身份顺序各自落座。
  除此之外,更有乐队在鸣奏乐曲,数十名赵国舞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