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更有乐队在鸣奏乐曲,数十名赵国舞姬伴随着舒缓悠扬的音乐声,在大殿的中央翩翩起舞。
  如果说赵国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和胡服骑射之后的赵边骑名气上相提并论的话,那么就一定是赵国舞姬。
  确切的说,应该是赵国的邯郸舞姬。
  邯郸舞姬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一是身材,二是舞步。
  在春秋战国时代,曾经有一个国家名为中山国,据传这中山国乃是来自欧洲大陆的某支白种人所建立。
  在赵丹的爷爷赵武灵王之时,武灵王率领着赵军主力,在胡服骑射之后战斗力大增的赵国边骑军团配合下通过数年的战争灭亡了中山国,中山国由此并入赵国版图之中。
  而如今邯郸城之中的许多舞姬,便来自于原先的中山故地。
  这些中山女子一个个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形容艳丽,以先天条件来说乃是一等一的舞姬人选,只需要稍加培训几年便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舞姬。
  也不仅仅是身材和容貌出众,这些邯郸舞姬的舞步也是颇有讲究的。
  赵国邯郸城流行着一种舞蹈叫做“踮屣”。这种穿着无跟小鞋而轻轻踮起脚跟而用脚尖舞蹈的舞蹈,犹如西洋的芭蕾舞。
  值得一提的是芭蕾舞是在十三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西方兴起,而赵国邯郸姬们的时代则比西方早了整整一千五百年。
  《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蹑跟为踮”;又引师古曰:“屣,谓小履无跟者也;踮,谓轻蹑之也。”
  也正是因为这种舞步,还引申出了一个颇为著名的成语,叫做“邯郸学步”。
  随着赵国这些年来的兴旺发达,邯郸城日渐繁荣,大有取代临淄和大梁为中原经济中心的趋势,来往行商极多。
  邯郸城之中所流行的中山舞姬也就随着这些南来北往的各国行商,渐渐的将名气传遍了整个华夏大地。
  在几十年后的现在,无论是哪一个国家也好,贵族们都以自己的府中有一名邯郸舞姬为荣。
  天下巨富之一的吕不韦前几年也买了一个邯郸舞姬,吕不韦把这位邯郸舞姬称为赵姬,也就是秦始皇的亲生母亲。
  当然了,能够流传到国外的其实并没有多少好货,真正优秀而出色的邯郸舞姬,显然只有在赵国这个原产地才能够找到。
  而如今赵丹所用来在秦王稷这位天下第一君王面前献舞的邯郸舞姬,自然是出色中的出色,极品中的极品。
  只见这些舞姬们纤腰翘臀,眉目含情,衣袖飘飘,虽然已经是寒冬,但是这些舞姬们身上的衣衫却颇为单薄,翩翩起舞间某些美妙部位若隐若现,端的是风情万种,却是让大厅之中响起了不少粗重的呼吸声。
  相较来说,赵国大臣们就比较能够控制一些。
  毕竟每逢重大祭祀或者节庆,这些邯郸姬都会出现在赵国宫城之中为国君和诸大臣献舞,虽然也不常见,但起码是见过的。
  在另外一边,秦国的大臣就有些失态了。
  众所周知,秦国乃是如今战国七雄之中最为推崇法家理念的国家,而法家素来是非常反对这些奢靡享受的。
  因此秦国的大臣们虽然在国内身份地位尊贵,但是平时的娱乐活动比起山东六国的大臣同行们来说那可真是差远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当像邯郸姬这样的糖衣炮弹在秦国大臣们面前以优雅诱惑的舞姿晃来晃去的时候,秦国大臣除了在心中高呼打倒赵王丹拯救邯郸姬之外,便是忙着擦流出来的口水和鼻血了。
  在这一片旖旎之音中,如果说还有哪两个人完全不受影响的话,那无疑便是赵丹和秦王稷了。
  说出来也很有意思,这两位国君共处上首,位置相当的接近不过两三丈的距离,但离下首的两国群臣们又颇为遥远,即便是距离两人最近的虞信和范睢都在至少十丈之外。
  在这样的一个距离和音乐声的掩盖之中,赵丹和秦王稷完全可以自如的进行对话,并且不用担心被任何其他人所听到。
  赵丹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边微笑着喝着酒,一边欣赏着面前邯郸舞姬的美丽舞姿。
  突然赵丹若有所感,下意识的转过了头,发现秦王稷正目光炯炯的盯着自己。
  不得不说,这位君王虽然已经年老,但是每当他的目光注视到别人身上的时候,被他看着的人却总是能够感受到很强的压力,即便是身为赵国国君的赵丹也不例外。
  赵丹微微一笑,朝着秦王稷点头致意,并没有因为秦王稷所带来的压力而有任何的失态。
  寡人优势很大,慌个毛线。
  秦王稷看了赵丹一眼,突然开口道:“汝欲如何方能罢兵?”
  赵丹闻言就是一愣。
  老实说,赵丹根本就没有想到在这样的一个场合,秦王稷居然开口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毕竟这才仅仅是两国谈判的第一天呀。
  在赵丹自己和赵国群臣的多次讨论之中,都觉得起码要谈到差不多春天到来之时,才可能谈出一个真正的结果。
  赵丹看了一眼秦王稷,有些意外的发现在这位君王的眼底,似乎有一丝微不可察的急躁神情闪过。
  赵丹的心中暗暗疑惑,秦王稷看上去似乎很焦急,他在着急些什么?
  要知道秦王稷如此急躁的开口,那岂不是等于是告诉赵国,秦国方面对于停战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
  既然秦国对于停战的需求这么迫切,那么赵国就可以趁机从秦国这边敲诈到更多的东西。
  这对于秦国来说显然很不利。
  老实说,以秦王稷的城府和智慧是不应该犯下这种错误的。
  赵丹笑了一笑,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端起了面前的酒爵,故意以喝酒的动作来拖延时间,好方便自己思考。
  难道说,又发生了什么对秦国很不利的事情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寡人是不是要趁机加点码?
  就在赵丹思考的时候,廖贤突然急匆匆的来到了赵丹的面前,在赵丹的耳边低声道:“大王,楚国急报,三日前郢都已被楚军收复。”
  赵丹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秦王稷如此急躁的原因。
  和秦国人相爱相杀了几十年的楚国人,又要重回战国最中央的舞台了!


第166章 趁火打劫?寡人最喜欢了!
  郢都的陷落,对于赵丹来说完全就是一件相当意外的突发事件。
  虽然说早在数天之前赵丹就已经知道楚国大司马景阳已经率军进抵郢都的消息,但是赵丹却并不认为楚国人能够很快就打下郢都。
  根据赵丹所得到的情报,虽然因为主力部队被牵制在上党郡的原因秦国并没有朝着东南两郡派出援军,但是在东南两郡之中原本也是有着数万秦国守军的。
  当宛城和邓城被楚国人先后攻克之后,秦王稷和范睢就已经命令两郡之中的剩余秦军放弃其他小城邑,退守郢都。
  这些消息都是胡衣卫侦查而来的,东南两郡纷乱的战火导致了秦国在这两郡之中基层官府组织的溃散,为胡衣卫探子的大举渗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根据前线胡衣卫的估算,郢都之中至少有三万秦军,再加上城中百姓怎么也有八到十万人。
  这样的一座城池可不是那么容易攻下来的。
  根据赵丹身边诸位大臣的估算,以秦军的战斗力来算的话,郢都至少能够坚持到明年春天。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才几天时间,郢都就被攻下来了!
  赵丹深吸了一口气,朝着面前的缪贤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虽然说赵丹本身也很想知道郢都到底是如何被楚国人这么快就攻下的,但现在显然不是问这个的时候。
  等到缪贤退下之后,赵丹不动声色的看了秦王稷一眼,心里暗自好笑。
  很显然,秦王稷比赵丹更早知道了郢都陷落的消息,所以才如此急着议和。
  秦王稷在害怕。
  怕什么?怕的当然是楚国。
  秦国和楚国,可以说是一对纠缠了几百年的欢喜冤家。
  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楚国虽然都算得上是有数的强国,但却也都不是当时华夏大地上唯一那个超级大国——晋国的对手。
  为了对抗晋国,秦国和楚国组成了联盟,这个联盟在晋国的压力下十分稳固,维持了几乎整个春秋时代。
  到了战国时代,虽然晋国一分为三,然后魏国又从晋国的尸体中崛起,于是秦楚同盟仍旧稳固。
  等到魏国被彻底打垮之后,秦楚各自成长为西天霸和南天霸,蜜月期由此结束。
  从这时候开始,双方虽然也有过联手收拾东帝齐国的默契之时,但更多的却是相互间大打出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双方之前的数百年同盟之中,楚国一直都是两国同盟中的老大,是主角。而秦国只是老二,是配角。
  在丹阳之战和蓝田之战两次大战后,老二秦国终于在魏国和韩国这两个二五仔的帮助下完成了逆袭,干翻了几百年来的大哥楚国,正式上位。
  既然是老二上位,那么提防老大复辟显然就是重中之重。
  所以白起在占领了郢都和夷陵之后,奉命一把火将楚国历代先王的庙宇和陵墓通通烧了,为的就是想要让楚国这个老大永世不得翻身。
  在现代这种行为可能没什么,但是在两千年前的古代,白起的这种行为对于楚国整个国家上下都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和打击。
  当然了,这样做也有一个副作用,那就是楚国虽然迫于形势只能忍气吞声,但是楚国和秦国已然从当年那个亲密无间的盟友,变成了不死不休的敌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虽然看上去多少有些败犬之哀嚎的意味,但也足够深刻表达出楚国人对于秦国的痛恨了。
  依照正常的思维来看,既然秦国把楚国得罪的这么狠,那么楚国的复苏显然就已经是比赵国的崛起要更加危险的事件了。
  毕竟赵国和秦国只是正常的争霸敌人,而楚国和楚国则是不死不休的血海深仇。
  所以秦王稷才会如此着急的和赵国议和。
  两害相权取其轻啊。
  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赵丹就一下子想明白了整个事情的关键,嘴角也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楚国啊楚国,没想到整个战国时代都被人认为是“虚胖”的楚国,居然在如今这么一个关键的时刻,无比神奇的奋起了一波!
  这真是——太好了!
  简直就是神助攻啊。
  赵丹笑容满面的抬起了头,看着面前的秦王稷。
  秦王稷仍旧目光炯炯的注视着赵丹,显然在等待着赵丹的答复。
  赵丹非常轻松的一笑,对着秦王稷道:“寡人之条件,虞卿岂非早已当众申明?秦王又何必如此明知故问呢。”
  开玩笑,既然知道你秦国着急议和,寡人此刻要是再不狠狠地割你一刀,那寡人岂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
  趁火打劫什么的,寡人最喜欢了!
  秦王稷听到赵丹的这句话之后脸立刻就黑了下来,过了好几秒之后才重重的哼了一声道:“此事绝无可能!”
  秦王稷当然是不可能答应赵丹让虞信在之前提出来的那四点条件的。
  事实上能够让秦王稷点头答应这四个条件的情况只有一种,那就是赵国军队兵临咸阳城下。
  也就是说,除非秦国面临灭国危机,不然的话这四个条件,免谈!
  赵丹笑着朝着秦王稷摊了摊手,不再说话。
  秦王稷的鼻子简直要被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