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为何,赵括的心中突然有些感慨。
  父亲若在天有灵,想必此刻也当极为欣慰吧?
  就在这个时候,廉颇缓缓的转过了身来,拍了拍赵括的肩膀。
  “去罢。”
  赵括一愣,不明所以的看着廉颇。
  廉颇看着赵括,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笑容:“吾已向大王举荐汝为上党郡郡尉,掌上党郡之兵。汝需尽心尽力,护此郡安宁!”
  郡尉乃是整个郡之中的最高军事长官,掌管着整个郡的兵权,平日操练士兵,战时率郡兵出战,地位仅在郡守之下。
  再考虑到如今赵国也就不过将将十郡左右之地,这个郡尉一职可以说是相当高了,差不多就是一个省军区司令员的样子。
  要知道除了长平之战这样的大战,通常赵国作战也就只会出动三到四个郡,如此一来的话郡尉往往就能够担任副将一职,甚至有些时候还能够成为主将!
  以赵括的年纪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位。
  赵括又惊又喜,急忙朝着廉颇行礼:“谢大将军!”
  廉颇微微一笑,用力的拍了拍赵括的肩膀,第一次在目光之中露出了温和的笑容:“汝父乃吾辈军人楷模,汝亦在此战中证明了汝之英勇,若有一日吾老朽不堪为战,则这赵国之地,便该由汝等来守护之。”
  廉颇顿了一顿,意味深长的看着赵括:“汝,可守护者赵国之安宁否?”
  赵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用力的挺直了胸膛,高声道:“括,敢不为赵国效死!”
  在一片白雪皑皑之中,赵括在廉颇目光的注视下大步下山,身后还跟着一支整整五千人的上党郡郡兵部队。
  赵括将率领着这支郡兵接管秦军刚刚离开的光狼城大营,接下来还会接管被秦军占领的西上党和南上党。
  轰轰烈烈的长平之战,从这一刻开始正式落下了帷幕。
  上党郡自今日起,正式为赵国所有!


第177章 归国无门的魏无忌
  公元前259年1月16日,野王城。
  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就站在野王城头,目光注视着脚下的道路。
  在魏无忌的脚下,十万魏军正在缓缓出城,朝着东方的魏国本土而去。
  魏无忌已经卸下了作战时的盔甲,穿上了一身平时的常服。
  当然了,对于魏无忌来说这所谓的“常服”,那也都是寻常人根本连穿都穿不起的精致丝绸长袍,同时外边还套着一条狐裘大衣,再配上魏无忌本身的俊朗面容,看上去分外显出一股成熟的倜傥气质,令人心折。
  必须要说,即便这位信陵君的出身不够高贵,那他单单靠着这张脸应该也是可以很好的活下去的……
  不过即便颜值再高,当一个人开心不起来的时候,那么这颜值多多少少还是要打上一点折扣的。
  魏无忌现在的心情就很不好,即便他前不久刚刚率领着魏军取了一场对于魏国来说已经是久违的大胜,并且击败的还是秦国这样的头号强国。
  一阵脚步声从魏无忌的身后响起,然后慢慢接近。
  来的是钟成。
  这名年轻的魏国将军身上穿戴着一套整整齐齐的盔甲,走起路来腰杆挺得直直的,迈步时甲叶的摩擦声即便是数十米外也都清晰可闻。
  钟成来到了魏无忌的身边,朝着魏无忌行礼:“上将军!”
  魏无忌转过头来,看了钟成一眼,脸上露出了几丝赞赏的神色。
  对于这位故人之子,魏无忌的心中还是颇为满意的。
  在这些日子的多次战斗之中,钟成用实际行动和一次次胜利证明了他的确拥有着成为一名大将的潜力。
  魏无忌开口问道:“大军行军如何?”
  钟成道:“最后一部正在出城,最多不过半刻钟。”
  魏无忌点了点头,对着钟成道:“善,既如此,汝便领兵回返大梁吧。”
  说着魏无忌便从手中拿出了那象征着魏国兵权的兵符,放在了钟成的手上。
  钟成大吃一惊:“大将军这是何意?难道大将军竟不率军回转大梁?”
  魏无忌笑了一笑,带着几分无奈的语气说道:“吾窃符在先,杀晋鄙在后,所为皆非臣子之道,又有何面目见大王也?”
  钟成显然根本没有想到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意识的就推辞道:“末将如何当得此责?若贸然领兵,恐受诸将责备,反而不美。”
  魏无忌拍了拍钟成的肩膀,道:“汝有虎符在手,有何惧他人?且晋鄙之流,吾早已诛之,汝但率军去便是。”
  钟成看上去显然还有些不死心,道:“上将军此番出征先破秦军,又得陶郡之地而还,且乃公子之身,与大王乃是兄弟。纵然有些许误会,想必大王亦能谅解。”
  “谅解?”魏无忌听了这句话,忍不住微微苦笑一声。
  如果魏王圉真的能够谅解魏无忌的话,那么魏无忌又何至于作出窃符杀晋鄙这样的事情?
  但是做就做了,魏无忌并不后悔。
  因为从一开始魏无忌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魏国!
  只要能够让魏国继续生存下去,甚至是继续强大起来,魏无忌愿意做任何事情,即便是得罪自己的亲哥哥魏王圉也在所不惜。
  从结果来看,魏无忌这一次的行动确实收到了极大的成效。
  随着秦军在长平战场的失败,吞并了几乎整个上党郡的赵国如今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霸主级国家了。
  在魏无忌想来,至少在未来的十年之内,秦赵争霸应当是整个华夏大地的主旋律。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被秦国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魏国就有了左右逢源的外交空间和机会。
  只要操作等当,魏国其实也是有很大机会再度崛起的。
  只不过那些事情看起来应该和魏无忌没有什么关系了。
  魏无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看着面前一脸希翼的钟成,缓缓开口道:“吾确实不能回魏国矣。”
  钟成的脸上露出了无比的失望之色。
  对于年轻的钟成来说,他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崇拜这位信陵君。
  而且也不仅仅是崇拜,钟成的心中还很清楚,自己的父亲名义上是魏无忌的政敌,实际上却是魏无忌的秘密盟友。
  正是因为有着这层关系的存在,钟成才会在关键时刻背叛了晋鄙,成就了魏无忌的夺权行动。
  不仅如此,在这些日子以来钟成跟在魏无忌的身边,也同样受到了魏无忌的不少言传身教。
  对于现在的钟成来说,魏无忌就相当于自己的老师、朋友和上司。
  在亲身感受到魏无忌的人格魅力和治军能力之后,钟成深深的觉得——魏国不能没有信陵君。
  所以钟成打算劝魏无忌归国,只可惜魏无忌心意已决,钟成的劝说注定徒劳无功。
  钟成看着魏无忌问道:“既然上将军不欲归大梁,则欲往何国?”
  魏无忌并没有任何犹豫,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吾之家小皆在邯郸,吾当往邯郸一行。”
  “邯郸?”钟成惊讶的看着魏无忌,说道:“上将军莫非欲要投效赵王丹?不过那赵王丹年轻有为,确属值得报效之君。”
  不要惊讶钟成为什么会对魏无忌投效赵国之事如此宽容,在这个时代的士人心中国家就是公司,魏无忌这种公子去投效赵国,其实也就是某个公司老板的弟弟去别的公司打工罢了。
  像四君子之中的孟尝君田文作为齐国公子,也曾经在秦国和魏国出任过相邦,所以这种事情虽然不常见,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投效赵王丹?”魏无忌闻言不由得哑然失笑,过了好一会才摇头道:“吾心为魏,岂有投效他国国君之礼?吾此去不过为和家小团聚,至于日后之事,却非此时可知也。”
  钟成看着一脸平静但却又无比坚决的魏无忌,心知自己是不可能再劝得动这位信陵君的了,于是也不再多说,朝着魏无忌行了一个军礼:“上将军,保重!”
  说完这句话之后,钟成转过身去,头也不回的走了。
  看着钟成的背影渐渐的在视线之中消失,魏无忌也是一声轻叹。
  “有家不能回,有国不可归,奈何,奈何?”
  魏无忌转过头来,朝着身边早已经等候多时的一名男子说道:“吾等亦出发吧。”
  一刻钟后,一辆马车在数十名骑士的护卫下,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一路向北而去,渐渐没入了被白色所完全遮盖的太行山脉之中。


第178章 给你甜头不是因为犒赏你,而是寡人要收你当小弟
  公元前259年1月23日,邯郸。
  这已经是赵丹回到邯郸的第三天了。
  自从和秦王稷定下的条约之后,长平前线的停战就正式生效了。
  当然了,赵丹并不知道是在这次停战协定生效的背后,秦军大营光狼城之中还产生了一些小小的插曲。
  如果知道的话,赵丹绝对会笑得更加开心的。
  不过即便如此,此刻的赵丹也已经笑得足够的开心了。
  在赵丹的面前,赵国的五位重臣分别落座,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
  长平之战所带来的惊喜,对于在场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比愉悦的。
  这些人身为赵国的最高领导层,他们的利益就和赵国是息息相关的,赵国越强大,他们的权力就越发的强大。
  小国之君不如大国之相,这是春秋战国时代普遍现象。
  就好像如今的秦国相邦范睢,只需要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能够将原本是魏国相邦,并且还是魏国王族一员的魏齐逼得狼狈身死。
  这便是秦国身为天下第一强国所带来的福利。
  一旦赵国能够超越秦国,成为天下第一强国,那么在座的五个人,就也拥有了这样的影响力。
  除了已经去世的蔺相如之外,赵国的其余五大巨头都已经通通列席,就连一直以来领兵在外征战的大将军廉颇也不例外。
  此时此刻正好就是廉颇在说话:“据前线回报,日前我军已完全占领上党全郡,依大王之令,陉城、野王等地均已交于韩人之手,由韩将军靳黈派兵接收。”
  廉颇的话瓮声瓮气的,在大殿之中不停回响。
  廉颇的话音一落,大殿之中的赵国君臣们就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就连赵丹也不例外。
  毕竟秦国和秦王稷不讲信用是出了名的,就算是有了协议,那也不足以让赵国君臣们感到放心。
  只有在真正确认了秦国人作出了实际行动之后,那赵国的君臣们才真的是把心放回了自己的肚子里。
  不过虽然对秦国是放心了,但还是有人对廉颇刚刚所提到的另外一个国家有些放心不下。
  这个国家就是韩国。
  比如说赵豹就第一个开口了:“大王,韩人多年为秦国前驱,乃秦国之附庸,大王为何要将此三城交还于韩国?”
  很显然,赵豹对于韩国非常的不感冒。
  事实上也不只是赵豹,在赵国的高层之中,对于韩国不感冒的可以说是大有人在,而且这种不感冒还不分派别,属于赵国政坛之中的主流声音。
  在赵国人看来,既然大家都是三晋,那么你韩国就应该老老实实的给我赵国当马仔。
  可韩国不但不给赵国当马仔,反而跑去给赵国的敌人秦国当小弟,这怎么能让人受得了嘛。
  要知道这些年来,秦国可是给赵国太大的压力了!
  正是因为压力这么大,所以赵豹这些高层才对秦国的狗腿子们如此的深恶痛绝。
  如果韩国站在赵国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