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丹完成了叩拜之后站起身来,朝着堂下而去。
  阳泉君芈宸也松了一口气,对着座位另外一边的芈蓉道:“去罢,安心侍奉赵王,勿忘安国君之托。”
  少女默默的点头,迈步跟随着赵丹而去。
  等到两人下堂之后,上百名仆妇女婢从堂侧出现,跟在了两人的身后,这些都是要跟过去服侍芈蓉的。
  片刻之后,赵丹带着芈蓉来到了营门之前,早有马车在此等候。
  赵丹来到马车之前,手中拿过引车绳,转身朝着身后的少女露出了一丝微笑:“夫人,请。”
  少女羞红了脸,低低的说了一声:“谢谢大王。”
  芈蓉轻移莲步,缓缓登上马车。
  一名颇具仪态的中年妇女跟着芈蓉一起登上了马车,这便是芈蓉的保母。
  赵丹将引车绳递到了芈蓉的面前。
  侍立在芈蓉身边的保母接过了引车绳,恭声道:“谢大王。”
  赵丹点了点头,转身回归自己的马车。
  车队开始缓缓的出发,犹如一条黑色的长龙般朝着赵国宫城而去。
  上车之后的赵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庄重是够庄重了,但是没有红色没有鞭炮没有锣鼓,一点都不喜庆啊!
  不好玩!
  时间计算得非常的准确,当回到宫城之中的时候,正是黄昏时分。
  “昏礼”正式开始。
  到此为止,第六步亲迎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第七步——共牢合卺。
  简单的说,就是两夫妻一起吃东西,一起喝酒。
  赵国相邦赵胜负责作为这一步的赞礼人。
  一堆极其繁琐无比的仪式之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完成了所有步骤的赵胜起身,走出了新房之外。
  灯火已经被点上,赵丹坐在原地,仔细的打量着面前含羞带怯的少女。
  不得不说,这样的少女看上去柔柔弱弱的,明目皓齿楚楚动人,让人很有想要保护和采撷的欲望。
  有花堪折直须折啊。
  单单以颜值而论,这婚事赵丹还是很满意的……
  赵丹盯着芈蓉半晌,最终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夫人好好休息罢。”
  芈蓉轻轻点头,用微不可闻的声音道:“恭送大王。”
  然后赵丹就站起来,离开了这间作为婚房的宫殿。
  这是周朝婚礼让赵丹最郁闷的一个地方了。
  没有洞房花烛……
  这便是婚礼的最后一步,告庙。
  简单的说,就是新婚夫妇三个月内不能同房,这个同房不仅指的是床上的某些运动,包括同一个房间睡觉也是不行的。
  之所以如此,是为了提防新娘子婚礼之前和别人私通怀孕。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辨别出是否怀孕了。
  这么一朵娇嫩欲滴的鲜花就摆在自己面前,但是却还要等三个月才能够采摘。
  郁闷啊!!!
  赵丹一脸无奈的走出殿门,看着头顶的满天星星,真想大吼一声。
  “周公同志,你给寡人复活过来,咱们好好聊聊你定的这些破规矩!”


第464章 魏国君臣之间的争吵
  陶邑。
  自从魏国和赵国议和之后,陶邑就取代了已经是一片水乡泽国的大梁城,暂时成为了魏国的新首都。
  由于迁都是非常仓促的,加上又有好几万魏国的大臣公卿,官吏子民等等跟随着魏王圉来到了陶邑,因此居住问题就成了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陶邑城之中安排了多套房屋给魏王圉以及公卿大臣们入住之外,陶邑城外也临时弄了一个大营,用来当做难民营。
  如今已经是初夏时分,虽然还并没有到一年之中最热的盛夏时节,但是这座难民营之中已经是臭气熏天热浪滚滚,甚至已经开始有人生病了,也让在其中巡视的魏无忌也是连连皱眉。
  等到离开难民营的时候,魏无忌终于悄声唤来了难民营的负责人,下达了命令:“那些患了病的立刻隔离,找大夫医治,如若不行的话……”
  魏无忌相信这个聪明的属下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反正几万人的难民营,少个几百一千人其实也不会太显眼。
  等到马车离开大营之后,魏无忌心中也是感慨。
  别看这一次仅仅是一座大梁城被攻破,但是对魏国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
  那可是魏国迁都中原以来的唯一首都,魏国王族在那里的百年经营,这么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声望,还有城中的数十万魏国军民,都因为那一场大水而消失。
  一想到这里,魏无忌就忍不住轻轻的念叨起了一个名字。
  “李牧……”
  正是这个之前基本没有进入过魏无忌视线的年轻赵国骑兵将领,以一个完全出乎魏无忌意料之外的计策攻破了大梁城,也让魏无忌遭受到了一场失败。
  魏无忌的心中非常的清楚,自从大梁城被攻破之后,整个魏国君臣子民的心中就已经被埋下一颗种子,一颗对赵国的恐惧种子。
  这些年来,魏国人曾经有过一个“恐秦症”,大部分人几乎是谈秦国而色变,知道魏无忌在野王城一战中大破司马梗所率领的秦军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如今魏国却又患上了“恐赵症”,看来这也只能够等到击败一次赵国才行了。
  一名信使急匆匆的拨马而至,对着魏无忌十分恭敬的传达了一道命令。
  “信陵君,大王召见!”
  ……
  半个时辰之后,魏无忌就来到了陶邑城中最大的一座府邸之中,这座府邸占地极广,装修得堂皇富丽。
  这里原本是陶郡郡守的府邸,如今则成为了魏王圉的临时行宫。
  “参见大王!”魏无忌行礼的时候十分的恭敬。
  坐在上首的魏王圉注视着魏无忌,脸色十分的复杂。
  要知道当俘虏的感觉那可是很不好受的,尤其是以一国之君的身份当俘虏的感觉,那更加的不好受。
  魏王圉非常的清楚,无论自己之后如何,但是这个被俘之君的耻辱印记,肯定是一辈子都摘不掉,成为后人笑柄的了!
  对于此事,魏王圉引为大恨。
  而在魏王圉看来,自己之所以会沦为赵军的阶下囚,完全就是因为这个魏无忌一意孤行,在魏王圉发出命令的时候也没有回援大梁城,反而继续围攻邯郸,导致最后大梁城失守的结果。
  所以魏王圉也恨透了魏无忌。
  如果依照魏王圉的意思,那么在回国的第一天就应该直接把魏无忌给杀掉。
  但是这个主意立刻就被魏王圉的头号心腹段干子给劝阻了。
  段干子的理由也很简单。
  “大王,如今这魏国之中到处是魏无忌之耳目,焉知宫中和禁军之中没有魏无忌之人?若是计划泄露的话,那么魏无忌一旦反扑,大王便会深陷险地啊。”
  这个深陷险地,其实还是段干子往轻了说。
  事实上在战国时代,国君如果想要诛杀大臣、尤其是那些实权大臣的话,很多大臣都是会选择直接反杀的。
  比如说晋国四卿,又比如说鲁国三桓都曾经直接反杀过自家的国君。
  而且如今魏无忌又是魏王圉的弟弟,一旦魏无忌反杀魏王圉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自立为王。
  在想明白了这些之后,魏王圉也只能够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但是这对君臣之间的矛盾基本上也已经公开化了,这几个月来除了必要的事情之外,魏王圉和魏无忌基本上是不会碰面的。
  魏无忌行礼过后,对着魏王圉说道:“不知大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魏王圉看着魏无忌,道:“信陵君,寡人听说汝这阵子正在暗中调集粮草物资,似乎有再度北伐之意。”
  魏无忌闻言就是一愣,随后下意识的看了坐在另外一边的段干子一眼。
  段干子目不斜视的盯着前方,完全没有看魏无忌。
  魏无忌若有所思的收回了目光,对着魏王圉道:“大王,臣虽心中亦有北伐赵国之意,但如今不过是先做准备,却并非此刻所能够实行也。”
  魏王圉一听这魏无忌果然还想要打赵国,不由得有些恼火,道:“信陵君,不是寡人说汝,这赵国如今如此的强大,就连秦国都不是对手,汝真的就一定要和赵国作对吗?”
  老实说,如果不是察觉到魏无忌似乎又打算和赵国作对,魏王圉都懒得和魏无忌见面。
  眼不见心不烦啊。
  魏无忌摇了摇头,道:“大王有所不知,赵国乃是我大魏邻国,而且邯郸距离大梁城又如此之近,若是不主动连横伐赵,那么赵国不久之后必将大军南下。若如此,则魏国危矣!”
  魏王圉哼了一声,道:“那赵王丹不是已经和寡人签订了和约吗?”
  魏无忌道:“大王,那赵国狼子野心,将来必有背盟之举,如何能信?”
  魏王圉差点就想说:“唆使寡人背盟攻伐赵国的恐怕是汝吧?”
  但好在当这句话即将冲口而出的瞬间魏王圉还是强行忍住了,只是沉声道:“既然如此,那么汝当如何?”
  魏无忌道:“大王,这赵国如今势大,理当连横诸国而伐赵!”
  “连横?”魏王圉脸部肌肉微微一抖,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
  要知道刚刚结束的那场战争之中,魏国就是因为觉得秦魏齐三国连横能够打败赵国,所以才导致了如今的结局!
  魏无忌见状忙道:“请大王放心,臣此次务必安排妥当,绝对让大王得闻捷报!”
  等到魏无忌离开之后,魏王圉不由得勃然大怒,连桌子都要拍烂了。
  “段卿,汝说说,魏无忌如此独断专行,就连军机大事都擅自做主,眼中还有寡人这个大王吗?”
  段干子见状不怒反喜,嘴角悄悄掠过一丝笑容,凑到魏王圉的耳边道:“大王,臣有一计,若如此……应当可为大王除去此獠!”
  魏王圉听完段干子的话,不由得大吃一惊,看向了段干子:“此事当真可行?”
  段干子拍着胸脯保证:“绝对可行!”
  魏王圉沉吟半天,还是难以下定决心。
  段干子见状继续道:“大王难道还想看到刚刚那一幕在大王面前重演吗?”
  魏王圉一想起刚才魏无忌那副貌似恭敬但其实完全没有把魏王圉放在心上的嘴脸,终于一发狠咬牙道:“好,既然如此,那寡人便准了!”


第465章 靳黈和冯亭的争吵
  韩国,新郑。
  韩王然高居王座之上,脸上的神情若有所思。
  相邦冯亭和上将军靳黈分列左右两侧,脸上的神情都不是十分愉快。
  很显然,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争吵。
  争吵的核心问题其实非常的简单,就是到在接下来的合纵连横之中,韩国到底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说起来,现在的战国局势其实已经非常的明朗了。
  首先,赵国正在竭力拉拢着楚国和燕国,韩国作为赵国这几次大战的盟友,同样也是赵国的拉拢对象。
  而在另外一边,秦国,魏国和齐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着赵国抱有敌意,随时都有可能会再组织一次连横来反击赵国。
  战争才刚刚结束,诸国的外交舞台上就已经开始唱出一台台大戏了。
  于是在这些天来,来自赵国以及魏国、齐国等国的使者,可以说是踏破了韩王然的宫殿门槛。
  这些使者一个个都带来了十分丰厚的条件,就是希望韩国能够加入到自己的这一边。
  可以这么说,这段日子是韩王然最为扬眉吐气的一段日子。
  通常来说,在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