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赵为王-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这么说,这段日子是韩王然最为扬眉吐气的一段日子。
  通常来说,在一片地区如果有两个实力相近的国家的时候,那么夹在中间的小国日子就会比较好过。
  可如果是只有一个国家一家独大的时候,那么所有国家的日子都非常难过了。
  这就好像当年秦国和齐国争霸之时,这两个国家都要竭力的拉拢三晋,因此轻易不会选择攻伐三晋,甚至有时候还要以利益来拉拢三晋,以免让三晋投入敌人的怀抱之中。
  但是等到齐国和楚国先后被秦国搞垮之后,一家独大的秦国立刻就祭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开始对三晋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一说到这里,韩王然的心中就不觉感到有些庆幸和自傲。
  如果不是因为韩王然眼光独到,及时的抱住了赵国这个正在崛起的大腿的话,那么韩国不要说能够恢复到现在这个等于是韩国全盛时期的领土面积了,说不定如今都已经只有新郑这么巴掌大的一块,真正沦为战国七雄的倒数第一了。
  坐在韩王然右手的韩国相邦冯亭开口说道:“大王,这三晋之盟绝对不能够轻易背弃,且不说这数年来韩国跟随着赵国取得了多少好处打了多少胜仗,单单看了魏国背盟之后的惨状,大王便应该吸取教训。”
  靳黈听到这番话之后很不高兴,立刻开口反驳道:“华阳君此言差矣。如今赵国已经是一家独大,必定将以攻伐周围诸国为目标。可赵国和秦、魏、齐都处于停战状态,燕国太后又是那赵丹的姊妹,所以赵国的下一个目标不是韩国还能有谁?以吾之见,大王应该早做准备才是。”
  冯亭闻言冷笑一声,说道:“上将军此言,吾亦是不敢苟同也。自从赵王丹登基以来,素来以信义为重,但凡所签盟约,从未见赵国有主动背盟之举。
  而且如今赵国独大,本就已经成为天下众矢之的。韩国和赵国同为三晋,原本就十分亲近,又有盟约在手,赵王必定对韩国极为看重。因此大王不但不应该被蒙,反而应该继续遵守盟约,借助赵国的威势向外扩张。”
  靳黈摇了摇头说道:“对外扩张?难道华阳君已经忘了在上一次的大梁城之战中,大王整整出动了十万军队帮助赵国人作战,但战后韩国却并未获得哪怕是一城一池之地。华阳君倒是说说,这是怎么一个扩张法?”
  两人争吵十分的激烈,让坐在上首的韩王然大感头痛,忍不住开口喝道:“够了,都给寡人闭嘴。”
  冯亭和靳黈同时闭上了嘴巴,但是任凭谁都能够看得出这两个人相互之间的意见是完全相反,而且看上去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
  韩王然揉着太阳穴,有些费劲的思考着。
  其实说实话。无论是靳黈也好,还是冯亭也罢,他们两个说的话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首先,如今赵国独大是一不争的事实,而赵国一旦强大起来就必定会朝着四面八方扩张,迟早都会和韩国翻脸,这件事韩王然心中非常清楚。
  但是问题在于,韩国如果这个时候背弃了和赵国的三晋之盟站在赵国的敌人一边,到底会不会沦落到和魏国一样的下场呢?
  韩王然可是不想让自家的首都新郑落得和大梁城一个下场。
  要是站在赵国的对立面的话,那么韩国就不可避免的要和魏国人手。
  但是韩王然的心中,对于魏国这个盟友其实是没有多大信心的。
  自从秦国上代国君秦昭襄王(秦王稷,死后以谥号相称)即位以来,韩国和魏国为了遏制秦国的东扩,曾经先后多次组成联军对抗秦国。
  结果呢?
  结果就是暴鸢、公孙喜等等一大批韩魏两国的名将被秦国人虐成了渣渣,被白起打的闻风丧胆丢盔卸甲,丧失大片领土。
  而如今韩国要和魏国再度站在一起的话,那么面对的可不是白起了,而是在长平之战中击败了白起的廉颇!
  本来就连白起都打不过了,现在还要去打那个能够击败白起的廉颇?
  韩王然怎么想都觉得这好像是一道送命题呀。
  但是靳黈说的也是非常有道理,谁又知道赵丹能不能信守三晋之盟的承诺?
  当年秦国也和韩国有过同盟协议,结果还不是照样翻脸,直接出兵攻打韩国上党郡了。
  万一赵丹也和秦昭襄王一个尿性怎么办?
  如果真的要被赵国攻打的话,那么还不如现在就抢先一步和其他几个国家组成一个反赵联盟呢。
  这样到时候起码大家也能一起对赵国作战,不至于让韩国一个势单力薄的国家去面对赵国这样的超级大国。
  韩王然无比头痛的纠结了半天,最后终于做出了决定,开口说道:“这样吧,寡人先告诉赵国的使者,寡人一定会信守三晋之盟的承诺,不会背叛赵国。”
  靳黈一听这话就急了,正想要继续开口劝阻,但韩王然又摆了摆手,打断了靳黈的话。
  “靳卿不要着急,寡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呢。虽然寡人并不打算立刻终止三晋之盟,但是和魏国方面的联络也不要中断了。一旦势头不对,寡人就立刻加入连横之中,共同抗赵!”
  冯亭和靳黈对视一眼,终于明白了自家大王的打算。
  韩王然这是准备当一个墙头草,两边通吃啊。
  只不过——这墙头草是真的这么好当的吗?
  要知道一旦行差踏错的话,那么韩国也很有可能会落得个两头不落好的结局呀。
  但事已至此,两人心知再如何争论下去也不会让韩王然改变主意了,于是便只能无奈的躬身,摆出了臣服的姿态。
  “大王高见。”


第466章 不如坐山观虎斗
  秦国咸阳宫。
  赵柱坐在最上首的位置,也就是他的父王生前所坐的那个位置上。
  虽然说如今服丧期还没有过,赵柱名义上还是秦国的太子,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等到服丧期过后,赵柱就会变成秦王柱了。
  秦王稷,或者说秦昭襄王的时代已经永远的过去了。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秦国都将会是这位秦王柱的时代。
  赵柱坐在上首,用目光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几名秦国重臣,特别在相邦阳泉君芈宸、纲成君蔡泽、以及内史吕不韦三个人的身上停留了一下。
  除此之外,这座大殿之中还多了一个人,一个单单坐在那里就让其他所有人感到一股压力的老者。
  伴随着一场秦国久违的大胜,武安君白起再一次的被任命为秦国太尉,回到了秦国的核心领导层之中。
  这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消息了。
  赵柱收回了目光,对着面前的诸多秦国大臣们说道:“诸卿,魏国人刚刚派来了使者,希望能够和寡人暗中结盟共同攻击赵国和楚国。不知诸君以为魏国人这个提议,寡人是否应该接受?”
  由于在上一次的大战之中,赵柱实际上是火线接任秦国国君的这个职位,因此这一次的合纵连横才是赵柱真正意义上以秦国国君的职位来进行的一次外交活动,所以赵柱对于这一次的会议是十分重视的。
  为了提防产生像秦王稷执政末期秦国朝议之时经常会出现的冷场情况,赵柱干脆直接就开口点名了。
  “阳泉君,汝身为相邦,乃是百官之首,便先来说说汝的意见吧。”
  阳泉君芈宸微微愣了一下,随后起身出列,对着赵柱说道:“大王,如今大秦久经战祸,国民疲惫不堪,正是休养生息之时。况且赵国又与大秦签订了合约,因此臣以为,此时并非参与到中原之争的时机呀。”
  芈宸的意思虽然比较委婉,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了他的意思。
  芈宸的意思就是既然魏国要和赵国去斗,那么就让他们自己去斗个够好了,我们大秦只需要坐山观虎斗就可以。
  由于芈宸如今是秦国相邦,在秦国之中位高权重,而且众人都知道他可是赵柱的小舅子,因此一时之间大殿中全部都是附和芈宸的声音。
  但这也并不代表着就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就在这一片附和声之中,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了:“阳泉君之言,吾不取也。”
  这句话让大殿之中瞬间就安静了一下,然后众人纷纷转头看去,想要看是到底是谁如此的大胆,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反驳阳泉君芈宸的话。
  这个人是纲成君蔡泽。
  只见蔡泽手里捧着芴板,走出来对着赵柱行了一礼,然后开口奏道:“大王,臣以为应当立刻和齐、魏两国结盟。”
  芈宸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了不满的神色,开口说道:“纲成君,汝难道不知道在之前的几场大战之后,大秦的国力已经再也支撑不起另外一场大战了吗?”
  蔡泽微微一笑,对着芈宸说道:“阳泉君想来是误会了蔡泽之言。敢问阳泉君,若是大秦不加入连横,那么魏国和齐国可敢对赵国发动攻击?”
  芈宸愣了一会,然后才开口说道:“应是不敢。”
  毕竟上一次秦魏齐三个国家联手对付赵国都吃到了一场败仗,这一次的话就如果仅仅只有魏国和齐国,那胜算就更低了。
  蔡泽继续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大王才应该加入连横之中。只有大秦加入连横,那么齐魏才有对赵国开战的可能性,一旦齐魏准备开战,那么赵国一定也会有所回应,如此一来三国间战火难免。只有这三国开战了,大秦才能抓住机会休养生息积蓄实力,以图谋东山再起。”
  蔡哲这一番话说出来,大殿之中不少秦国大臣都是暗暗点头,显然对于此极为赞同。
  芈宸这才明白,蔡泽其实也并不是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而只是对于自己计划之中的不足进行补充罢了。
  所以芈宸想了想之后,十分痛快的点头对蔡泽的意见表示了同意:“纲成君此言有理,却是吾方才疏忽了。”
  蔡泽对着芈宸微笑道:“阳泉君位高权重,平日里公务繁忙,因此有所疏忽也属正常之事。”
  蔡哲的这句话听到坐在上首的赵柱耳中,让赵柱的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
  这个菜则是在暗示,芈宸的能力并不足以胜任相帮这个职位吗?
  但不管怎么说,眼前的这种场景还是赵柱所希望见到的。
  毕竟在这几场大败之后,赵柱可确实是不希望再看到像秦王稷的时候那样两派吵成一团的情景,而是更希望能够看到大家团结一致应对外来威胁的场面。
  如今的这个样子,倒还真就是挺和谐的。
  赵柱想了想,问道:“寡人有一个问题,若是这一次赵国再次派遣大军前来关中,那寡人和齐魏连横岂不是惹祸上身?”
  蔡泽笑道:“大王,若是有朝一日齐魏真的准备和赵国再次开战,那么大王只需佯装调动部队即可,如此一来赵王知晓大王并无攻赵之意,则赵国必定全力和齐魏两国相抗也。”
  虽然蔡泽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赵柱也并没有立刻作出决定,而是又转头看向了就坐在自己左侧,但是却一直沉默不言的白起。
  “武安君,也说说汝的看法吧。”
  赵柱话音一落,众多秦国大臣们就立刻将目光投到了白起的身上。
  大家都很想听听这位武安君在阔别了秦国核心领导层这么久之后,会说出什么样的一番言论来?
  然而让所有人都惊讶的是,白起只是非常平淡的说了一句:“吾乃军人,岂能妄议朝政?安国君尽管下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