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海里浮现这些念头之时,金鎏微微蹙眉,苍老的面孔凝重不已,看着笑吟吟地王梦尹,正在等待着自己的回复,心中感慨良多,真是小国无外交,只能被动地接受宗主国的号令。
  “王大人,你不是来朝鲜了,你也知道,朝鲜国小民寡,就算是能够拿出那么多的军队,也不可能全部派出。否则的话,国内的防卫就会非常的薄弱,无法维持国内的社会稳定,若是再有倭寇来犯的话,几乎没有任何抵挡的能力。。。。。。”
  尽管王梦尹的脸上依旧挂着笑意,依旧摆出一副上国之官的架子,但心里已然清楚,通过这些天的频繁打探,接触朝鲜的文武群臣,以及收集到了全部相关消息,就知道,要想指望朝鲜举倾国之力,讨伐建奴,几乎不可能。
  而且,朝鲜王李倧虽然年轻,不过三十四岁,但像皇上一样,都是那么的务实,凡事以本国利益出发,并不是一味地支持大明这个宗主国。
  “可是,金领相,你也知道,我大明也不是只是说说而已,只要朝鲜王答应我皇的条件,全力出兵建州,讨伐建奴,不仅可以减免朝鲜对东江镇的助饷,还可以下发一道圣谕,认可朝鲜王对生身父母的追封。”
  金鎏的神色愈发地难看了,尽管表面上耐住了性子,不敢发作,但心中却是在暗想,两个条件,看似对朝鲜有好处,却没有丝毫的实利。
  尤其是第一个条件,助饷东江镇,乃是朝鲜对宗主国大明的示好,现在却反过来了,以此为要挟,免除东江镇助饷,倒成了大明对朝鲜的恩惠。
  想到这一点,金鎏的心里就是愤懑不已,感觉憋屈得慌,却又无可奈何。
  毕竟,宗主国对藩属国有很大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历代的朝鲜王,都必须获得大明的认可,予以相应的宗主国册封,在大明官员的主持之下,举办册封大礼。
  如此一来,朝鲜王才是真正的具有合法地位,否则的话,若是没有大明下赐的诰命和冕服,就是非法的,就会落人口实,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推翻,成为第二个光海君。
  “王大人,你乃是上国之臣,想必也知道,并能够理解,兵者,国之大事也,尤其是对一国宣战,进行讨伐,这些都需要群臣的商议。”
  “所以,王大人,关于上国皇上的要求,金某实在不能,也不敢擅作决定,只能说,尽力的促成此事,早日兵发建州,协助上国讨伐建奴。”
  王梦尹的神色变了,变得有一些不悦起来,心知对方是在和自己打太极,但却是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沉声说道:“金领相,本官确实能够理解。”
  “可是金领相,你也要知道,时间无多,我大明讨伐建奴,收复辽东失地的行动,很快就要结束了。如果贵国再这样下去,犹豫不决,恐怕就要错过机会。”
  “到时候,一旦战争结束,即便贵国做出了相应的行动,出兵建州,对建奴宣战,恐怕我皇。。。。”
  王梦尹的话音戛然而止,但话里的威胁之意愈发的明显。
  这个时候,金鎏的脸色异常的难看,再也无法保持那种从容不迫的风度,尽管王梦尹乃是上国之臣,但他也是朝鲜的领议政,一国之宰相,面对如此**裸地威胁,即便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
  “王大人,你所讲的这些,本官自然也明白,但是,大明虽然是朝鲜的宗主国,但朝鲜也有自己的法度,并不是我一人所能抉择的,必须有群臣的商议,我王的首肯,才能予以肯定的答复。”
  “金领相,要是这样的话,那本官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先行告辞了。”
  王梦尹一点都不在乎金鎏的态度,就好像没有看到对方那极其难看的神情,就那么的一甩衣袖,径直离去了,毫不客气,使得金鎏的火气不断攀升,却又不敢发作。
  不久之后,汉城内的一座大楼之中,鸿胪寺专门招待外国使节的住处,其中一处最为奢华的房间,王梦尹和姜曰广相对而坐,两人交谈的声音压的极低,显得很是谨慎而小心,一点没有之前的强势模样,很儒雅,或许这就是两人的真实面目。
  “王大人,咱们这样是不是逼得过于紧了一点?毕竟,皇上对咱们的要求是,只要朝鲜王答应相应的条件,对建奴宣战的同时,出兵建州,不一定非要出那么多的朝鲜军,不一定真得非要进攻建奴,就算是在建州的边境溜达一下,也算完成了要求,你为何非要。。。。?”
  “嘿嘿。。。姜大人,想必你也知道,也猜到了皇上的用意,之所以要求朝鲜王那么做,不仅是为了彻底斩断朝鲜与后金的联系,使得前者再也无法保持中立,主要还是在于,想要朝鲜军吸引更多的鞑子,以便朝廷在整个东北的军事行动。”
  “可是,王大人,如果咱们逼得过紧的话,会不会适得其反,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问出这句话之时,姜曰广的脸上那是满满的担忧之色,进而又补充道:“你我二人的性命事小,皇上的安排却是非常重要,毕竟,皇上留给咱们的时日无多了,不能误了朝廷的大事啊。”
  “放心吧,姜大人,不会有问题是我,你我二人更不会有性命之忧,朝鲜王绝不会让那些人对咱们不利。”
  王梦尹的神色是那么的风轻云淡,颇为不以为然,随即继续说道:“姜大人,莫要忘了,想当初,天启六年的时候,咱们出使朝鲜,庆祝朝鲜世子诞生,宣诏于朝鲜,并协调与强化两国的同盟关系,共同抗金,可是一点都没有索要他们的好处。仅此一点,朝鲜王就不可能让那些人对咱们出手。更何况,还有朝廷在背后为咱们撑腰。”
  “说得也是,历次出使朝鲜的使臣,没有一个没有索要好处费的,动辄就是数万、十几万两银子,对于朝鲜这样的小国而言,这绝对是他们财政的一大负担,无异于雪上加霜。”
  姜曰广听得连连点头,不无赞同地附和了一句,脸上随之露出一抹淡淡的回忆之色,不等王梦尹接话,再次开口了。
  “想当初,朝鲜王册封大礼之时,太监王敏政和胡良辅身负皇命,主持册封大礼,朝鲜可是拿出了十三万两白银,赠送二人,咱们却是分文不取,就凭这一点,朝鲜王就会保障咱们的安全。”
  。。。。。。f


第三百四十六章 收复辽东失地(三十)

  辽东,沈阳城。。。。
  汗庭里,正上方的位置,皇太极与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并肩而坐,面朝南方,看着对面的诸多将领。
  此刻,汗庭里的气氛是那么的凝重,近乎于压抑,身为后金的大汗,皇太极的神色更是难看不已,隐隐透着愤怒之意,正在倾听着萨哈璘的汇报。
  “禀报大汗,三位贝勒爷,由于袁崇焕和满桂陈兵于林丹汗的左右两翼,并在南北两个方向布置了一个地雷极为密集的雷区,咱们的人根本无法与林丹汗取得联系,后者更无法摆脱明军的压制。。。。。。”
  然而,随着萨哈璘的汇报,尽管气氛越来越凝重,但又透着几分诡异之感,堂堂的后金大汗,一国之主,却与他人并坐于汗庭之中,共理朝政,总是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犹如傀儡一般。
  就在这个时候,萨哈璘刚一汇报完,莽古尔泰冷冷一笑,瞥了皇太极一眼,不等皇太极作出回应,面带不满之色,抢先说道:“哼~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哪还顾得了林丹汗那个杂碎那里,谋划什么李代桃僵之计?”
  “如今之时,毛蛮子已经打到了合兰城卫附近,在建州如入无人之境,肆意残杀我族百姓,若是再不能予以有效阻击,将其拦下来,并将其全部斩杀,恐怕父汗辛苦建立的基业,将会毁于一旦。”
  “而且,金州、复州那边传来消息,辽东以东的区域,大半已经落入袁可立的手中,不日就会占领盖州,兵临海州,直逼辽阳。”
  “既然明军已经察觉到了咱们的意图,想要林丹汗当替罪羊,让察哈尔部与大明内讧,瓦解同盟关系,大明并做出了相应的准备,防患于未然,现在这个时候,计划已经不可行,咱们应该是好好考虑一下,如何保住剩下的辽东之地?如何斩杀进犯建州的毛蛮子?”
  莽古尔泰的话音刚落,阿敏紧接着开口了,帮腔的意味十分明显。
  “是啊,三贝勒说得不错,既然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前的计划已经无法再推行下去,那么,咱们就应该好好想想,如何保住咱们在辽东的剩余地盘,而不是还在幻想着,让林丹汗能够成为咱们的替罪羊。”
  “一旦再失去辽阳、沈阳和铁岭这些地方,若是全被明军占领,即便能够平安的撤回建州,保存实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要时刻面临明军的威胁,随时都有可能进犯建州。”
  “既然如此,还不如尽可能地保住辽阳、沈阳和铁岭这些地方,尽可能地拖延时间,从而避免建州背腹受敌,咱们也可以全心地收拾毛蛮子。”
  作为皇太极的支持者,同为三大贝勒,代善终于按耐不住了,看不惯两人的这副嘴脸,一副逼宫的架势。
  “二贝勒,三贝勒,虽然这样说,但你们也要明白,今时今日的后金,不比从前,实力大损,结盟的蒙古部落越来越少,不管是兵力方面,还是粮草补给,根本支撑不起同时两线作战。”
  “若是退守建州,放弃辽东这些地方,就能够收缩防线,腾出更多的兵力,趁着明军巩固既得利益,加固城防,在这个空档,咱们就可以全力收拾掉毛蛮子,斩去明军一只臂膀,稳住咱们的大本营。”
  “汉人有一句话,说得非常不错,舍得舍得,唯有舍弃,才能够得到。若是贪多,又不具备那个实力,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处境愈发的艰难,恐怕最后连建州也守不住,到时候,可就真的愧对咱们的父汗了。”
  。。。。。。
  渐渐地,紧张的气氛中透着的那种诡异之感,越来越明显,更确切的来说,现在形成了两股派别,相持不下,分别是以皇太极、代善和莽古尔泰、阿敏为代表的两方势力。
  所有人都明白,为何会形成现在这种局面?
  想当初,努尔哈赤时期的时候,四人并列为四大贝勒,极尽权势,都具有问鼎汗位的资格,尤其是身为大贝勒的代善,相对而言,更有可能成为后金的大汗。
  然而,结果却是,实力最为薄弱的四贝勒,皇太极当上了后金的大汗。
  同时,为了平衡各方,稳定局面,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皇太极,也就是当今的大汗,提出了四大贝勒共同主持朝政,俱南而坐,三大贝勒虽不是大汗,却与皇太极这个大汗平起平坐。
  “好了,三位哥哥,不要相争了,现在正是后金的危急关头,关乎到日后的生死存亡,还是戮力而为,一致对外的好。”
  皇太极当起了和事老,说话之时,神情是那么的情恳意切,根本就不像一个大汗,更像是一个苦口婆心的弟弟,在苦苦哀求,转了转头,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
  这个时候,看到三人都停了下来,暂停了争执,不等他们作出回应,皇太极将目光投向了右侧为首的范文程身上,询问道:“范先生,以你之见,如今的后金,该做如何选择?毕竟,三位贝勒所言都在理。”
  很显然,皇太极的最后一句话,一下子就堵住了莽古尔泰和阿敏的嘴,两人只能异口同声地纷纷称是,也将目光投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