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在崇祯浏览密折的过程中,冷晓磊再次开口了。
  “皇上,据袁可立袁大人所讲,自仁祖反正之后,尤其是朝廷予以正式的册封,朝鲜王李倧就打起了另一个心思,想要为其生身父母正名,进行追封,奈何国内反对的声音极为强烈,一直没有做成。”
  “而且,在对待建奴的事情上,朝鲜虽然对朝廷的政策阳奉阴违,处于消极和抵触的状态;自建制东江镇之后,对于毛文龙开府于皮岛,在朝鲜境内,朝鲜朝野虽然颇有微词,很不乐意。”
  “但是,一直以来,即便如此,朝鲜王李倧也没有停止过对东江镇的支持,目前为止,仅仅是对毛文龙部的支持,单单是米谷一项,累计就达到了二十六八千七百余石。”
  。。。。。
  崇祯早就看完了姜曰广和王梦尹的联合密折,听着冷晓磊的汇报,忍不住地再次看了一眼密折,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很显然,袁可立的建议与姜王二人不谋而合,同样是这样的观点,以这两个条件为基础,威逼利诱朝鲜王答应自己的条件,出兵建州,哪怕只是在建州的边境溜达一下?
  能够追封自己的生身父母,父亲定远大院君为元宗大王,母亲启运宫具氏为仁献皇后。
  奈何,作为一个藩属国,要想进行这样的追封,不仅要获得国内的文臣武将的同意,更要获得宗主国大明的认可,进行相应的册封,否则的话,那就是非法的,名不正言不顺。
  对于一个藩属国而言,尤其是像朝鲜这样国土面积不大的国家,每月不间断助饷东江镇,绝对是一大负担,若是能够予以相应地削减,朝鲜王绝对是高兴不已。
  以这两个条件为筹码,进行谈判,崇祯知道,成功的可能性,至少在七成以上。
  然而,崇祯虽然开口了,却未对这两个条件进行回应,而是转移了话题,颇有天马行空的味道。
  “小磊,据朕所了解到的消息,这个朝鲜王李倧很不简单,颇具才能。如今的朝鲜的朝堂之上,和以前的大明很相似,也是党争不断,处于一党独大的局面。”
  “由于仁祖反正的原因,拥护李倧登基成功,通过政变,西人党成为朝鲜的当权朋党。”
  “而朝鲜王李倧吸取其叔光海君时期的教训,避免再次出现大北派垄断朝政的弊端,在倚重西人党功臣势力的同时,也登用了南人党的李元翼、李圣求、李敏求等和小北派的南以恭金荩国等人,以及未参加‘废母庭请’的大北派李庆全等人,以此制衡西人党。”
  。。。。。。
  看着崇祯那若有所思之色,语气里带着的那种切肤之痛的感觉,冷晓磊知道,别看皇上这么平静,虽然是在述说无关之事,却也表明了心迹,对于党争,那是深恶痛绝。
  同时,冷晓磊也非常的疑惑,心中很是不解,崇祯为何对朝鲜的政治局面那么了解?
  渐渐地,听着崇祯的讲述,冷晓磊的神色一敛,心中涌现一种莫名的感觉,就差那么一点,犹如隔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只要捅破这层窗户纸,就能洞察皇上的深意,为何不厌其烦的说这些话?
  然而,不等冷晓磊继续思索下去,崇祯再次转移了话题,接下来的话语,给他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整个人为之豁然开朗。
  “冷晓磊,告诉姜王二人,在朝鲜汉城之时,让他们根据朝鲜朝堂上的局势变化,利用朝鲜国内的党争,尽可能地促成那件事情,至于那两个条件,朕答应了,他们可以以此去执行,暂且不必再向内阁汇报。”
  “而且,朕还知道,一直以来,朝鲜还希望大明能够解禁在辽东的硫磺和硝石输出,为了促成这件事情,朝鲜王若是答应朕的条件,也是未尝不可以。”
  “就算是不能解禁,也可以放宽硫磺和硝石的输出,但也只是仅限于朝鲜。”
  “皇上,如此一来的话,办成那件事情,王大人和姜大人,至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
  冷晓磊情不自禁地附和了一句,满脸的兴奋之色,激动地还想说下去,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为之一敛,变得凝重无比,忽然改口,可是,刚刚吐出两个字,就被崇祯给打断了。
  “可是。。。。”
  “当然,朕给予的这个允诺,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输出到朝鲜的硝石和硫磺,若是流落到建奴,不管是以那种形式,若是出现这种情况,朕不仅会改变主意,还会加强对硫磺和硝石的管控,大幅度缩减对朝鲜的输出。”
  “皇上英明!”
  冷晓磊恭维的同时,心里为之长松一口气,知道自己白操心了,皇上早就想到了这一点。f


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八)

  朝鲜,汉城内。。。。
  都承旨{朝鲜的一种官名}金府,金尚宪正在接待明朝的一名官员,正是使臣之一的姜曰广。
  “姜大人,真是没有想到,自京师一别,,这才一年多一点,这么短的时间里,你我二人居然这么快就相见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不管是主国大明,还是我朝鲜,都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世事多变,不禁令人唏嘘啊~!”
  金尚宪颇为感慨地说完这番话之时,人已经坐了下来,看着旁边的姜曰广,不等对方作出回应,再次开口了。
  “姜大人,打开天窗说亮,本官也知道您此行的目的,可是。。。。”
  金尚宪忽然话语一顿,故作一副为难之色,迟疑了一下,颇有推心置腹地说道:“仅仅是皇上的一句话,就要我王答应那个条件,近乎于苛刻的要求,让朝鲜派大军,独自出兵建州,对建奴宣战,恐怕我王很难答应啊。而且,就算是最终答应了,也是心有余力而力不足。”
  “金兄。。。”
  姜曰广张了张嘴,刚吐两个字,却又被金尚宪给打断了。
  “姜兄,来到朝鲜,已有数日,想必你也有所了解,金某前年出使宗主国,进行朝拜之时,还在大明的京师,朝鲜发生了‘丁卯胡乱’,国力遭到重创,损失惨重,若不是我王暂避于江华岛,可就。。。唉。。。。”
  姜曰广微微皱眉,一时弄不懂金尚宪了,不明白对方叨叨了这么多,究竟想说什么?
  “而且,如今的朝鲜,可谓是积贫积弱,国力日衰,民生凋敝,土地兼并极其严重,《大同法》极难实施,由原来的江原道、忠清道和全罗道,变成了只能在京畿道实施。”
  “即便是先前的请求,希望与宗主国组成联军,共伐建奴,所出的兵力也极其有限,能够有一万人,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毕竟,想必姜兄你也能理解,国内总要留下一部分兵力,维稳的同时,也要拱卫京畿的安全,保卫我王。”
  这一刻,姜曰广心中一动,忽然明白了,金尚宪说了这么多,究竟想干什么,根本就是在为朝鲜争取更多的利益,少出兵,甚至于不出兵,在一旁摇旗呐喊就行。
  想通了这一点,姜曰广微微一笑,并未立即作出回应,而是忽然转移了话题。
  “金兄,既然你这么痛快,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据在下所知,仁祖反正之后,朝鲜王尤其重视军事,登基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是组建了两支新军。”
  说到这里,姜曰广语速稍稍放缓,语气变得颇为凄凉和同情了起来。
  “当然,贵国经历过‘丁卯之乱’后,兵力折损了不少,国力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但是,朝鲜王并未放弃强军之路,尤其重视火器,每年更是从日本购买了不少鸟铳,装备于军中。而且,单单是朝鲜国内,每年就能制造一千柄鸟铳。”
  “恐怕,以朝鲜军目前的实力,仅就火器的普及程度,丝毫不逊色大明的军队,战斗力一点都不比鞑子弱多少。”
  “何况,早年之时,朝鲜王就有凌云壮志,扬言要亲征建奴,灭了后金,现在不过是让朝鲜对建奴宣战,出一些兵力,骚扰一下建奴的边境,劫掠一番,不知贵国又为何如此推脱呢?迟迟不肯答应我皇的要求?”
  此刻,金尚宪心神震动,心里早就翻起了惊天骇浪,但还是故作一副平静之色,却在暗自猜测,想到了许多。
  姜曰广居然如此了解朝鲜,尤其是军事方面,不得不让人心惊,为之忌惮。关于鸟铳军队,绝对是朝鲜的最高机密,机密中的机密,然而,对方就这么知道了,了解的不仅清楚,还很细致。
  鸟铳军队的走漏,究竟是朝野官员的行为,为了讨好大明官员,而故意告诉的,还是大明在朝鲜的间谍而为?
  若是前者的话,情况还好一些,事情没有那么严重,只需追查相关官员的责任,加强保密即可。
  可是,若是后面的一种情况,事情就非常严重,足见大明在朝鲜构建的情报系统之强,情报人员已经渗透到朝鲜的各个角落,分布于各个衙门。
  换句话讲,也就是说,对于大明这个宗主国而言,朝鲜没有什么秘密。
  只是这么想想,就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一时间,金尚宪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而姜曰广彻底掌握了这场谈判的主动权,以势压人。
  与此同时,领议政府,大厅之上,作为朝鲜的宰相,类似于大明内阁首辅的存在,金鎏正在招待着王梦尹,尽管后者只是大明的一个大理寺少卿,正四品的官职。
  然而,即便是两者的官阶相差悬殊,金鎏乃是正一品,但金鎏却没有丝毫的官架子,显得很是随和,将王梦尹看成平级论交,仅此一点,足可见大明在朝鲜的影响力。
  最为关键的,不管是金尚宪与姜曰广的交谈,还是此时的金鎏和王梦尹,全都是一口的汉语,尽管朝鲜早就有了自己的语言,将近一百九十年。
  在朝鲜国,汉语绝对是一流的官方语言,每个士大夫和官员必须掌握的,而朝鲜的本国语言,朝鲜语却只是二流语言,大多时候都是在普通百姓之间使用。
  “金大人,关于我皇的提议,不知朝鲜王考虑得怎么样了?”
  问这话之时,王梦尹的神情有一些倨傲,丝毫不将金鎏这位朝鲜领议政放在眼里,不等对方做出回应,进而语带咄咄逼人之势,看似提醒地继续说道:“这已经耽搁了好几天,我皇还在等着消息,如果朝鲜还没有动作的话,,没有准确地答复,不准备对建奴出手,我大明也好早作行动。”
  王梦尹的强势之态,使得金鎏很是不爽,但还是露出和善的笑容,作为朝鲜的领议政,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即便是在朝鲜王面前,何曾受过这等鸟气?
  然而,摄于大明的yin威,金鎏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大明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在辽东,还有辽东水师从旁相佐。
  不难想象,明军只要稍稍分一支军队,将兵锋对准朝鲜,那就是覆国之危!
  毕竟,大明远远不同于后金,不仅步兵强大,军队众多,占据绝对的优势,更是有水师相佐,若是覆灭朝鲜的话,朝鲜只有灭国的危险,绝不可能再像丁卯之乱那般幸运,大王可以躲到江华岛,暂避风险,凭着朝鲜境内的水系众多,可以阻拦后金的铁骑,无法长久作战。f


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复辽东失地(二十九)

  脑海里浮现这些念头之时,金鎏微微蹙眉,苍老的面孔凝重不已,看着笑吟吟地王梦尹,正在等待着自己的回复,心中感慨良多,真是小国无外交,只能被动地接受宗主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