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达人秀-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的是,是对于tiān huáng的控制程度。
  。。。。。。
  相比于往年,今年是格外的冷,寒风刺骨,阵阵的冬风,就像一柄柄看不见的锋利刀子,刮得人面皮生疼,整个大明疆域之内,陷入隆冬的萧瑟之中。
  寒冷的气温之下,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京城内的大街之上,行人格外的稀少,两侧林立的店铺,也是异常的冷清,多数都是半掩着,亦或是挂着布帘,仿佛所有的人都进入了冬眠,闭门不出。
  即便是街上稀稀落落的行人,两三个人结伴成行的过程中,哈着热气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的牢骚两句,埋怨着天气,啐骂几句,以此发泄心中的不快。
  “md,这是什么鬼天气?今年可真够冷的!”
  “老天爷这是怎么了?今年总是出现这种极端天气,要么冷得很,想要冻死人;要么就是热得让人受不了,夏天大旱,冬天暴雪,能一连下好几天。”
  “走走,快点走,赶紧到饭店里,吃火锅去,暖暖身子,这身子都快冻僵了。”
  。。。。。。
  这一天,天气刚刚放晴,崇祯就迫不及待地走出了紫禁城,踏上了前往万岁山的路途之上,身后跟着冷晓磊和杨启聪两人,三人都是裹着厚厚一层棉衣,不时地跺着脚,向前慢悠悠走去。
  “皇上,这也太冷了,想那大山之中,肯定是更加的寒冷,还是等到天气转暖之后,您再进山,看望研究所的那些官员,也不急于一时,咱们还是回去吧?”
  冷晓磊喋喋不休的劝说着,就像是一个嘴碎的娘们儿,显然是气温太低,即便穿的很厚,冷晓磊的身体都在哆嗦,牙齿都在打颤。
  “啊~好舒服啊,终于可以出来透透气了。”
  崇祯伸了伸懒腰,打了一个哈欠,并未理会冷晓磊之言,自语之间,整个人已经小跑了起来,看着两侧房屋顶上的厚厚积雪,心中更是感慨,还是皇城之内好啊,才会有着这样的办事效率,高效而及时,没有丝毫的拖沓。
  现在这个时候,恐怕外界的道路上早就堆满了积雪,很难行走。
  跑着跑着,似乎想到了什么,崇祯放慢了速度,突然问道:“对了,晓磊,陕西道与河南道的事情,现在办得怎么样了?”
  “呃~皇上,什么事情?”
  冷晓磊错愕了一下,满脸的不解之色,询问之时,加快了步伐,追上崇祯之后,稍稍落后半个身子,这才放慢了速度,等待崇祯的话语。
  崇祯回头看了一眼冷晓磊,看到他不像是在假装,是真的不知道,回过头来,不急不缓地继续向前走,这才回道:“还能是什么事情?当然是将积雪全都集中在大坑里,夏天的时候,朕让他们挖的那些大坑。”
  “或者是,如果没有下大雪的话,就趁着下大雪,到最近的河岸凿冰块,运回当地,以防来年又是一个大旱之年。”
  “喔~是这件事情啊,皇上。”
  附和之时,冷晓磊忐忑的心情为之一松,这才想起来,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皇上就开始要求河南与陕西大兴水利工程,对河道进行疏浚的同时,一些地方更是被强制要求挖大坑,一到冬季,就到最近的大江大河拉冰块,储藏水源。
  可以说,西北今年的大旱得到一定的缓解,没有像往年那般繁重,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有赖于这种先见之明,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准备。
  毕竟,相对于拉水,拉冰更加的容易,更加的方便,更加的有效率。
  “启禀皇上,根据河南与陕西的锦衣卫来报,入冬之后,各地的官员,就开始积极组织人手,到最近的水源,凿冰块,运回去。经过这么一年多,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再加上沿途的道路也得到了极大的修整,还有就是,随着牲畜的增加,相比于去年,目前蓄积的水量,以冰块的形式,足足增加了两倍。”
  “尤其是陕西,今年又是大旱,从这件事情上尝到了甜头,知道了皇上您的良苦用心,当地的百姓,就更加卖力了。”
  “而且,随着朝廷逐年的钱粮投入,鼎力支持,陕西的水利工程,进展地也非常顺利,尤其是旱灾的重灾区,更是引流的重点对象,最多三年,那里的百姓就不用像现在这般,每天跑几十里,甚至于更远,拉冰块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蒸汽机

  听到这番话,崇祯的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心里轻松了许多,不时地轻轻点头,以示回应。
  而就在这个时候,冷晓磊的话音刚落,崇祯紧接着就接过了话茬,颇为神秘地突然说道:“用不了三年,明年的这个时候,莫说是河南与陕西,就是其他地方,都不用再使用这种几乎于愚鲁的笨办法,进行存储水源了。”
  “噢~皇上,什么办法?”
  冷晓磊顿时就被吸引住了注意力,被勾起了好奇心,忍不住地立即问了一句,满怀期待的等待着,而崇祯的回答,却是让他有一些失落。
  “嘿嘿。。。暂时保密,你很快就知道了。”
  “好吧~皇上。”
  不久之后,万岁山中的武器研究基地,在其中的一个房间之中,相比于外面的天寒地冻,这里却是暖洋洋的,以徐光启为首的研究人员,跟在崇祯的身后,围观着一个大家伙,
  呜~呜~呜~
  伴随着缭绕的白雾,在阵阵沉闷的汽笛鸣叫声之中,还有徐光启的介绍,话语里那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与骄傲,眉飞色舞之间,不时地伸手比划着大家伙。
  “皇上,经过近一年的完善与研究,这台蒸汽机已经可以投入实际使用,作为一种动力,用于民间,拉运一些货物。尤其是在采矿业,完全可以取代人力和畜力,搬运更重、更多的货物,效率至少提高了十倍以上。。。。。。”
  周遭的欢快氛围,每个人都是兴奋的神情,就连冷晓磊和杨启聪也是好奇无比,跟着激动不已,神采连连地盯着蒸汽机。
  然而,相比而言,崇祯的反应就显得有一些稀松平常了,只是脸上挂着微笑,倾听着徐光启的滔滔不绝,话语里却又有着意犹未尽的味道。
  看着成型的蒸汽机,将会被投入实际使用,崇祯想得更深,想得也更远,脑海里更是浮现出了蒸汽机轮船、蒸汽车、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各种机械设备。
  确切来讲,是关于工业革命的各种信息。
  这一刻,看着蒸汽机取得了实质性的紧张,可以投入使用,崇祯这才真真的长松一口气,对于对抗小冰河时代,期间爆发的各种天灾,又多了几分自信。
  历史上,明末时期的大规模百姓暴动,看似是大明的各种赋税,逼迫百姓不得不zào fǎn,但也不尽然,真正地根本所在,而是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大明疆域所能承载的范围。
  简而言之,以当时的生产力,以当时的耕地数量,再加上各种天灾不断,逐年加重,大明已经是难以为继,难以养活两亿的人口。
  毕竟,大明的苛捐杂税,各种重赋徭役,由来已久,并不是从天启和崇祯两代开始。
  因此,这些只能算是诱因,而非是决定因素!
  蒸汽机的出现,将会改变这一僵局,将会改变这一处境,将会改变大明的整个生产结构,更会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也给大明带来了一个机会,一个fèng huáng涅槃重生的机会,强势崛起。
  毫无疑问,蒸汽机可以提高各个阶层的办事效率!
  “皇上,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只要能够铸造出上百个蒸汽机,燃料供应充足的话,陕西的水利工程就可以提前完成,明年的夏季,就可以将黄河之水引入陕西腹地,那些干旱的重灾区,用于灌溉,以及人畜的饮用。。。。。。”
  在这个时候,冷晓磊虽然不知道如何实际使用蒸汽机,这个不断在鸣叫的大家伙,发出呜呜的笛声,但也是为之恍然,瞬间想起了崇祯之前所言,明年的这个时候,陕西的老百姓就不用那么费事费力的拖拉与储藏冰块了。
  如果这个叫做什么“蒸汽机”的大家伙,真得那么好用,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效率,陕西的百姓就不愁没有水可用了。
  何况,陕西虽然是地处黄土高原,远离中原,水系少是少了一点,却不代表没有,境内还是有着不少大的河流,只是分布不够均匀,无法惠及到其他地方而已。
  冷晓磊能够想象,如果将这些河流串联起来,引入灾区,来年之时,即便陕西还是大旱,即便旱灾更加的严重,也无惧了。
  毕竟,先不说贯穿的河流,单单是一连两年的迁移灾民,迁移到西南与辽东等地,就已经是极大地缓解了陕西的赈灾压力,人口数量过多所带来的压力。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一直跟在崇祯的身旁,几乎见证了每一个政策的付诸实施,为缓解陕西的赈灾压力,冷晓磊却是将一切看在眼里,心里更是非常的清楚。
  因此,别看陕西的灾情还很严重,并未有太过明显的改善,但他冷晓磊还是深有体会,却也知道,随着大量的灾民被转移,随着两位藩王被裁撤,腾出大量的良田,而又紧靠水源,陕西的形势正在发生好转。
  这一切的一切,短期之内,或许还无法看到太明显的效果,待到来年之时,人们就会发现,还是那个地方,同样是旱灾,生活却没有那么艰难了,好过了许多,朝廷的抢粮投入也会相应的减少。
  不过,想到这里,冷晓磊的心里又有一些疑惑,不解崇祯的另一项新举措,一个新的强制命令,禁止陕西的百姓随意砍伐树木。
  尤其是河流与山坡附近的树木,更是严禁的重点对象,如果发现,将会被严惩,不仅要蹲大牢,还会被罚钱财。
  而且,就算是平原地带的森林,也有着相应的规定,有成年人腿粗细的树木以及更小的树木,也被列为严禁砍伐的对象,就算是能够砍伐的树木,砍伐过后,也必须种上新树苗。
  可以说,对于陕西的草木树林,崇祯下达了近乎于苛责的命令与规定。
  冷晓磊很不解,很疑惑,崇祯为何这样做?为何管得那么细?
  显然,冷晓磊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崇祯这样做的用意所在,为何那么在意陕西的那些树林和植被,几乎到了亲力亲为的地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问一次。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冷晓磊又怎能知道,崇祯有着后世人的灵魂,更加地知道,就是在明清交替的时期以及清初的时候,就是因为肆意的乱砍乱伐,没有丝毫的节制,使得陕西发生了土地退化,出现了大量的荒漠之地,风沙严重,少有森林。


第五百七十二章 成本很高

  就在冷晓磊心思百转之际,在徐光启等人的簇拥下,崇祯一行人来到了另一处,场景也是为之一变,只见,一个缩小了无数倍的蒸汽机,犹如火车头一般,拉着一连串的小车厢,沿着小轨道,缓缓而行,还不断地发出阵阵的气鸣之声。
  呜~呜~
  清脆的汽笛之声,使得气氛多了几分欢快之感,愈发的轻松。
  “皇上,这就是根据您的要求,所提供的思路,臣等根据蒸汽机的特性,做出的蒸汽机车模型,可以用于矿藏的开采,大量的拉运煤、铁、铜等矿产。。。。。。”
  这一刻,冷晓磊看呆了,直愣愣地站在那里,看着不断转圈的小火车,有一些失神,不等崇祯做出回应,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惊呼道:“徐大人,你们这是怎么做到的啊?一没有人推,二没有马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