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予承袭。”
  三兄弟明白了。
  永远有且只有三个王,其余的子孙连爵位都捞不到?
  “最优秀的才能封王,其余的都不能封爵?”
  萧如兰有些诧异地看着萧如薰。
  “大哥不要着急,我所说的意思你们没有听明白,我遍观历朝历代封王爵制,发现历朝历代的皇室都是朝着限制皇室的方向发展的,主要是防止藩王夺权乱政,这话说的不好听,但是三位兄长,我必须也要说,我也担心这一点。”
  三人似乎想要解释,被萧如薰阻止了。


第九百八十四章 大秦宗室(下)
  萧如薰的意思当然不仅仅如此。
  “听我说完,虽然防止藩王乱政是有必要的,但是我并不认同把宗室的孩子当废物养,养出一群废物浪费国帑,所以,我会在皇宫里面专门设置皇室学院,请最好的老师来教育皇室子弟。然后,根据皇室子弟的成绩进行排名,诸位兄长后代中最优秀的一名才能成为继承王爵的那一人。其余人,按照成绩的高低,分封不同职位的散官,按照品级制度来,初时最低九品,最高六品,随时间推移,按照年纪、资历和成绩,逐渐提升,不排除有再次得到爵位的可能,但是最高只到公爵,不可能再次封王。以后皇室传承制度就按照这样来,凡皇室子弟,都可进入皇室学院进行学习,按照成绩高低排名次,最优秀一人承袭爵位,余者和异姓官员一样。”
  三兄弟目瞪口呆,似乎对此十分惊讶。
  然而萧如薰的话没有说完。
  “自然的,我不允许皇室子孙成为废物,但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我不允许他们从政从商从军,不允许他们与民争利,所以经过思考,我会专门设置一些机构来安顿皇室子弟,让他们有事可做,为大秦贡献,还有积累功劳和升迁的可能。”
  “不能从政从军从商,那,那还能做什么?”
  萧如蕙忍不住的询问。
  “做研究。”
  萧如薰说道。
  “研究?”
  三兄弟面面相觑。
  萧如薰点点头,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只手铳递给了萧如兰。
  “三位兄长请看,这只铳是我部下最新研制的短火铳,可单手使用。”
  “这是火铳?”
  萧如兰很好奇,对着枪口往里看,然后单手握住,发现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没错,这是火铳,一只手一个人就能使用的手铳,和现在的鸟铳燧发铳比起来,虽然威力不大射程不远,但是近身十分好用,未来大概会在军中军官身上进行推广,而这,也就是我对皇室子弟的期待。他们有最好的教育资源,我会请最好的老师负责教育他们,他们有这样优越的条件,就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成绩,如果天资有限做不出什么成绩,勤勤恳恳做事给人打下手也是可以熬资历的。”
  “这……”
  三兄弟对此感到十分的惊异。
  他们从没想过皇室子弟还需要做这种事情。
  “新朝的发展需要火器,需要各种各样新式的火器军械,百姓耕田需要新的农具,织造丝绸布匹需要新的织机,远洋大海需要新的船只,军队行军需要更多的代步工具以提高速度,孩子们读书也需要更多的用具和书本。方方面面,离不开这些新东西,有了需求,就会有创造,而我希望皇室子弟们可以为此付出努力,为大秦创造出更多有用的东西,不管是耕田用的打仗用的航海用的读书写字用的,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用的,只要有用,就是功劳。但若是什么成绩都做不出,甚至不愿意勤勤恳恳给人打下手做事,游手好闲挥霍无度,或者是犯罪,我不会留情,直接交给宗人府,革除皇室宗籍,废为庶人,永远不得回京。”
  三兄弟终于明白了萧如薰的意思。
  他不想让皇室子弟成为废物,只会徒耗国家钱粮,他希望皇室子弟成为有用的人,同时,还能将皇室留在京师就地监管,还能直接掌控每一个皇室子弟,甚至是控制皇室子弟的数量,让皇室子弟成为毫无威胁甚至能成为极大助力的方法。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皇室子弟有用,而不是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欺男霸女横行无忌。
  他要让先天条件得天独厚的皇室子弟成为精英,成为国家的人才。
  萧如薰和其他的皇帝不一样,他十分重视发明创造,对新的东西很有兴趣,若是能弄出与国于民有利的新东西,毫无疑问是大功劳,这样的话就能晋升官位,晋升爵位,比起血脉世袭不知道好到了什么地方。
  三兄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反驳,也不知道反驳有什么意义。
  他们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成为废物,成为被唾弃的一群人,甚至被视作国家弊政。
  而萧如薰的方法毫无疑问是一种解决的思路。
  虽然不知道实施起来有什么样的难度,但是如果真的有效果,这当然是可行的。
  皇家科学院。
  这是萧如薰的计划之一,让宗室子弟有事可做,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国家做贡献的地方,这个机构毫无疑问是变废为宝的关键之所在。
  有那么好的教育条件,不需要担心吃喝用度,如此优越的条件却不能运用到国家发展方面,反而是养成了一群废物,只知道吃喝玩乐拖累国家财政,这种浪费简直是令人发指。
  皇室子弟里面就没有可以培养成优秀人才的苗子吗?
  见三兄弟不再说话,甚至是不断点头,萧如薰很高兴的开口道:“既然兄长们都同意了,那么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一切为大秦考虑,兄长们一定要理解我,李胜,宣旨。”
  萧如薰端坐上首,身边站立的大太监李胜立刻从袖口拿出了一份黄绢。
  三兄弟一看,立刻走上前跪下接旨。
  这点觉悟还是要有的。
  萧如薰也没有阻止,端坐着,拿起茶碗喝了一口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兄如兰等,孝友宽厚,温文肃敬,行有枝叶,道无缁磷,践君子之中庸,究贤人之义理,情惟乐善……长兄如兰可封楚王,第二兄如蕙可封赵王,第三兄如芷可封齐王,宜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隆武元年二月十八。”
  李胜抑扬顿挫的将封王诏书宣读完毕,三兄弟叩头谢恩。
  “多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语毕,萧如薰起身亲自扶起了三位兄长。
  “外人面前拘于礼数,自家人面前就不需要如此了,三位兄长快快请起。”
  接着,萧如薰又说道:“从此以后,我们兄弟四人就再也不用分开,饱尝思念之苦了,等京师安定下来,我再把父亲接来京师,我们一家人就又能团聚一堂了。”
  萧如兰萧如蕙和萧如芷纷纷露出了宽心的笑容。
  这话倒真的是实话。
  萧氏家族从此以后是真的不用再分开了。


第九百八十五章 火器制造总局
  隆武元年二月二十日,徐光启主持下的缅甸火器制造局整体搬迁结束后的第三天,萧如薰带人抵达了全新的大秦火器制造总局的所在地石景山。
  从立国之后第三天开始,萧如薰就开始着手在全京畿之地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火器制造总局所在地,大明本来是有皇家火药局的,就是著名的王恭厂火药局,在京师内城,距离皇城大概三公里的地方。
  可能皇家觉得这个距离比较安全,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卵用,一场王恭厂大爆炸逼得皇帝下了罪己诏。
  萧如薰怎么也想不明白皇家怎么会允许生产火药的地方距离皇城那么近,还在人口聚居处。
  这个年代也根本没有现代那么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还有记载显示,万历三十年同样发生的火药厂爆炸事故,原因是面对生产日久受潮结块的火药,居然有士兵选择用利斧劈开受潮的火药结块!
  结果炸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参考这些资料,所谓神秘的王恭厂大爆炸的原因也就很清楚了,因为操作失误和安全意识不到位所引发的爆炸事故。
  那个时候的火药爆炸威力肯定没有这么大,估计粉末因为天干物燥飞散在空气中,遇明火发生尘爆,才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
  考虑到这些事情,萧如薰将京城内所有和火药与明火有关的工厂全部迁移到了石景山地区,在这里兴建了全新的大秦火器制造总局,委任徐光启全权管理。
  缅甸火器制造局的整体搬迁工作花费了不少功夫,从缅甸转移到京师石景山,然后方便萧如薰对工厂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和管理,也防止因为某些操作不当事故所引发的灾难。
  当然,这毕竟是火器制造的地方,某种意义上甚至属于国家机密,为了保护国家机密,萧如薰在火器制造总局周边部署了五千人的精锐兵力,其中还有一千人的缅甸老底子精锐,对火器制造总局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保护。
  同时,还安排了黑鸩的探子进入其中,负责进行人员管理和监视鉴别,任何不属于该机构的人都不允许接近这里,除非有萧如薰的亲笔手令和令牌。
  当然萧如薰本人刷脸就可以进入了。
  皇帝亲临,制造总局的大小负责人都要来迎接,唯独没看到徐光启,似乎徐光启对萧如薰称帝的行为还是有些芥蒂,这无所谓,萧如薰对徐光启有足够的包容心,只要他认真工作就可以,和袁黄一样。
  袁黄已经开始抓起了大驰道的修建工作,对京师周边的难民流民进行组织工作,进行的井井有条,身边还跟着一大批年轻官员学习经验,之后也会全部投入到大驰道的修筑工作当中。
  徐光启也在默默埋头研究火器,短短的时间内还给他弄出来了米尼弹和短柄手铳这两样成果,成绩确实很大。
  虽然这些进展眼下都无法大规模投入装备当中,但是至少是弄出来了,也有足够的成绩和记录,萧如薰几十万几十万的往里面砸银子并不是没有成果的。
  成果还比较明显。
  因此,萧如薰当时就又给火器制造总局批了一百万银子的研究经费,交给徐光启全权负责处理,同时由户部下属新成立的中央审计司进行监督使用。
  萧如薰用一批原军中管理粮草拨付的新官员组成了审计司,名义上是户部下属,但是实际上直接对萧如薰本人负责,职权是监督中央拨款的使用途径和使用规范,他们全部使用简单易懂的阿拉伯数字和统计表格进行审计工作。
  他们得出的结论会直接上报给萧如薰,让萧如薰和这些机构本身的统计人员给出的统计结果在做对比,如果对上了就好,对不上的话,对不起,黑鸩请你喝茶。
  倒不是萧如薰信不过徐光启,而是信不过其他人,中央的意图下到地方总会出现偏差,执行力度上的偏差是萧如薰设立审计司的原因,但是这不妨碍他对徐光启的信任。
  就算徐光启不想搭理他也无所谓,他可以亲自去找徐光启,谁让徐光启真有本事呢?
  这段时间内他已经对萧如薰在缅甸三年的成果融会贯通,俨然成为火器制造总局里最厉害的专家,主持各项研究项目,进展十分喜人。
  拿出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萧如薰可以在某些方面容忍他。
  所以他亲自抵达徐光启的办公室去找徐光启。
  萧如薰进去的时候,徐光启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