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6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到了杨应龙时代,杨应龙调集了八万役夫工匠,用了四年时间,在原址基础上扩建城堡、宫室,筑前后十二关,在五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上围筑坚壁巨垒,建筑物均以千斤巨石砌筑,城门嵌刻关名、城门上营造箭楼、仓库、兵营、水牢于城中。
  在那样的地利之下建筑如此雄关,大有退守其中千军万马亦奈何不得的架势。
  明军用二十多万兵力攻打数月,这才攻下了海龙囤,萧如薰不打算拖延那么久,以他现在的火力配置,还有军队的精锐程度,半个月的时间足够拿下海龙囤。
  当年法军还以为马奇诺防线是牢不可破的!
  苏联的国歌还叫牢不可破的联盟!
  历史证明,不管是坚固的城堡城墙国家军事联盟等等,一旦被冠以“牢不可破”的称呼,都是在给自己竖死亡Flag。
  杨应龙就说自己的海龙囤是天下兵马都攻不下来的地方。
  但是萧如薰从不相信什么牢不可破,因为杨应龙和自己心腹之间的谈话都能被他知道。
  有情报说,杨应龙的首席军师孙时泰曾经建议杨应龙若要造反就直驱成都,攻取四川,借助地利盘踞四川再和中央政府谈判,甚至可以争取到割据四川的好处。
  不过杨应龙没搭理他,准确的说,杨应龙并没有割据一方的心理准备,他一直都想着借助自己的军力和中央政府周旋,要好处,但是他低估了新朝大秦平定西南土司的决心。
  但是萧如薰听说之后就对这个孙时泰产生了戒备之心。
  这个人据说是浙江余姚人,文人之乡生长的人物居然会成为杨应龙这等土司的军师,陪着他一起造反,这可真是有趣。
  但是萧如薰不得不说,这人的眼光狠,非常毒辣,有相当的军事头脑,一眼看穿了他的弱点。
  眼下的四川还是大秦统治的薄弱地区,兵马不过三万多,各地土司盘踞,王象乾能有效控制的地区也就成都平原周边和几个大城市群,汉人居多的地方,其他很多地方都不在实际控制范围之内。
  所以萧如薰才要借此战的名头在这里掀起一波腥风血雨,将这里完全实际掌控住。
  如果杨应龙打从一开始就不想着保留播州祖业,而是猛攻四川,他那十几万兵马冲出来,川兵还真是抵挡不住。
  别说马千乘和秦良玉多能打,白杆兵多么所向无敌,这人数一多,劲往一处使,战斗力还真是挺可笑的说辞。
  要不然的话,萧如薰也不会大动干戈调动白虎营精锐和玄武营主力,一起对杨应龙发起泰山压顶式的进攻。
  杨应龙能造反也不简单,身边也是有能人。
  这个孙时泰的确不简单,要是他主导了这场战争,怕很多事情都不好推动,所以萧如薰思考了一番,想到了一个办法。
  有些时候,明知道有些人不能怀疑,但是疑心就是管不住,偏偏就是要怀疑。
  而且未必主上不怀疑就没有关系,这属下同僚对你起了疑心,一样不好办事。
  因为蠢人总是多,聪明人总是少。
  萧如薰让王象乾写信给孙时泰,招募他进入四川官府做官,给的职位是四川成都府成都县县令,正七品的职位。
  这个招募信是公开的,不隐瞒,直接送到播州官府,杨应龙是首先看到的,然后笑了笑,把信递给了孙时泰,孙时泰看后也是笑着捻了一把胡须。
  “他们太小看先生的能耐了,要我说,先生起码是四川布政使的职位。”
  杨应龙把这个信当作笑话来看,其余人也就一笑置之,孙时泰自己也不在意。
  王象乾等了十天没得到回应,就送了第二封信,这次给孙时泰的官职提高了,是成都府知府的职位,正四品。
  杨应龙还是大笑,孙时泰则摇头苦笑,众人也就一笑置之。
  又过了十多天,还是没有回音,王象乾开始放大招了,这一次一步到位,承诺给孙时泰四川布政使的职位,从二品!
  四川的全称,是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相当于四川省政府,而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就是四川高官,王象乾是四川巡抚,职位高于布政使,代表中央管制布政使。
  不过之前四川没有完全纳入中央管理,没有设置布政使的必要,王象乾一个人就管的过来,萧如薰手上也没有合适的人选,这个职位就空置了,现在正好拿来用。
  这下子情况就不同了,杨应龙起初还笑笑,越看越觉得不是滋味,属下们听到王象乾招募孙时泰做四川布政使的消息的时候,也纷纷变了脸色,这可不是什么小官,对他们而言,这是大官了,顶大的大官。
  孙时泰也脸色大变,万万没料到王象乾居然用这个职位招募他。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孙时泰的觉悟(上)
  孙时泰其实一直有种很不甘心的情绪藏在心里。
  想他孙时泰出身浙江余姚文人圣地,自幼接受文化熏陶,饱读诗书一身才华,通晓天文地理,仰慕圣贤,一心以乡人王阳明为宗师,一心想要做出和先贤一样的成就。
  然而,家道中落,他无以立足于乡里,无奈之下,只好投亲靠友,远走京城,于顺天府武清县入学,“充增广生员”托考秀才,以科举为生,谋一条仕途之路。
  不料,个人才气太高,不太会钻营的他竟遭人猜忌密告,顺天府学以冒籍为由不容许他参加考试,并横加凌辱,他走投无路,流落京师,万念俱灰之下,甚至有轻生的想法。
  他来到播州之后为了讨杨应龙的欢心,曾经对杨应龙说自己来播州是因为“夜观天象,发现西南有‘客星犯紫微’之象”,等杨应龙的人来招募他的时候,他欣然前往播州,辅助明主而图谋天下。
  这话唬的杨应龙非常开心,直接拜他为首席军师,待遇优厚。
  可是他自己明白,这不过是托辞而已。
  什么夜观天象,什么客星犯紫薇,全是托辞而已,要是观天象就能明白天下大势的走向,那历朝历代帝王也就不会犯下一个又一个的错误而导致身死国灭了,都是假的。
  他要真能夜观天象预测未来,怎么预测不到自己的未来?
  他不过是穷困潦倒之际,因为一身不被重视的军事才华被杨应龙安排在京师的人发现了,得到了招募,在这个情况下,为了谋一条出路,为了不在京师受人凌辱白眼,他才愤然入播州那穷乡僻壤。
  但是作为一名传统士子,他虽然得到杨应龙的优厚待遇,可是目睹杨应龙的一切,如何不知道杨应龙心里想的是什么?
  如何不能猜测到继续这样下去自己的未来堪忧?
  一名饱读圣贤书的士子,跟了这样一个土司,未来又会如何?
  他真的开心吗?他真的觉得自己得偿所愿了吗?
  这到底是遇到明主得偿所愿,还是无可奈何之下为求活路明珠暗投,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可他能说出来吗?
  不仅不能,连表现都不能表现,一定要表现的和杨应龙主臣相得,惺惺相惜,这才符合一个首席军师的模样。
  曾经一个心高气傲以王阳明为目标的士子,居然走到苟且偷生的地步,多少次午夜梦回,孙时泰的心里又是如何的痛苦?
  在这样的处境之下,杨应龙对外不断的作死,不断的搞事情,孙时泰感觉情况越来越不对劲,并且最终确定明廷将会对杨应龙动手,告诉杨应龙要做好备战,以备不时之需。
  结果风云突变,沈一贯兵变,萧如薰北伐,明秦鼎革,换了人间,大秦定鼎中原取代大明,新皇帝萧如薰威压天下。
  孙时泰不止一次听过萧如薰的名字。
  那可是号称大明第一名将的猛人,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南征洞武之役和北伐草原之役,四场大战全胜,斩杀敌人百万,可谓是站立在尸山血海之上的战神级人物,打下赫赫声威。
  据说其威名足以止草原小儿夜啼,北虏对其的畏惧极深,连长城周边都不敢靠近,生怕被砍了脑袋铸成京观,现在做了第二个赵匡胤,那麾下军队战斗力可不是明廷地方军能比的。
  单说他在北伐路过贵州留下的军队就一定为了震慑土司,告诫他们不要乱来而准备的。
  这个皇帝不简单,比起万历皇帝和他的朝廷,杀伤力威慑力成倍增长。
  这是一个靠军功上位,又是靠军队北伐硬生生推翻明朝统治的马上皇帝,征伐一生,极善用兵,大小数百战从未失败,若是对上了杨应龙,估计杨应龙凶多吉少。
  但是杨应龙居然觉得新皇帝登基肯定要忙上好一阵子,他又有很多时间可以为所欲为了,于是不听孙时泰的建议立刻整军备战,而是继续带着自己的部下们外出愉快的抢劫。
  孙时泰无可奈何,只好继续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接下来数月之间,事情的发展正如孙时泰的预料。
  萧如薰绝对不是忙着稳固地位就对西南弃之不顾的人,他的眼光极其狠辣,权力欲望浓重,驻守的军队还不曾调离,留在江南的十万大军却步步向西推进,一边建立地方统治,一边进入湖广江西一带威压贵州。
  贵州巡抚和四川巡抚纷纷换人,川兵整备,大练新军,宠幸川地著名土司马千乘,利用他的威望暂时解决了四川的混乱局面。
  四川暂时稳定下来,新任巡抚王象乾和马千乘合作,不断的练兵,不断的在各地普查人口土地,不断的搞事情。
  这显然不是奉行不作为政策的前明官僚可以相提并论的,新生大秦的官僚们个个充满了想要做事业的决心,对于眼前的一切都非常不满意,没事情也要搞出一点事情。
  更可怕的是,孙时泰还从一名从杭州逃到播州来的有过生意往来的大商家嘴里听说了萧如薰在杭州乃至于整个东南做的事情。
  煽动愚民打杀豪绅之家,使之灭门,瓜分其土地财富,设立乡政府,收买各地吃不上饭的穷秀才生员为己用,把官员派到了村子里,组建一个叫做“农会”的组织,村子里的农户都听农会的安排。
  孙时泰熟读诗书精通天文地理,对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他立刻想到了先秦!想到了皇权下乡!
  感情新朝的“秦”不是别的“秦”,就是先秦的“秦”啊!
  萧如薰洞悉了地方上政府毫无影响力的情况,直接用了最直接最可怕的手段。
  将地方上的士绅们纷纷杀掉,连根拔起。
  将政府的力量根植在地方,从村一级别开始掌握,等于从根子里掌握了地方,掌握了人力物力和全部的资源,一句话,就能调动整个地方的全部资源。
  这种可怕的掌握力一旦站稳脚跟成形开始生长,一旦遇到战争,就会变成毁天灭地的战争动员力,无法阻挡。
  他绑架了全体老百姓,全体老百姓都上了他的战车,成了利益共同体,现在他又做了皇帝,全体民众与有荣焉,凝聚力空前上升,他的秦对地方的掌控力已经完全超乎了孙时泰的想象。
  这对于任何一个敌人都是毁灭性的冲击。
  更可笑的是杨应龙,是包括他在内的四大土司的人们根本不曾意识到萧如薰在这段时间内都做了什么,都干了什么,都对地方做了什么改变。
  他们统统忽视了,他们只是在戒备自己的地盘,而丝毫没有顾及到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孙时泰的觉悟(下)
  这年头,消息传播太慢,这穷山恶水之地更是消息闭塞,外界发生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