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扬明(下官)-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却输不起妻子家人的命……”
  “所以,我愿意顺应世道情势,变换出不同的嘴脸,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想这个东西太虚无,如果它与我的妻子家人的性命或幸福产生了冲突,我将毫不犹豫地抛弃理想,为了她们,我甚至可以不要气节,不要名声,我愿与魔鬼联手,也愿在权贵面前低头,纵然万夫所指,万世唾骂,只要妻子家人能把我当人,把我当成一个好人,这一辈子便算没有白活。”
  商辂,王恕,马文升静静听着杨明这番难得听到的心里话,不由怔怔呆了许久。
  忠耶?奸耶?
  朝堂上满口仁义道德的大臣,处处标榜君子之道,实则几人能称得上君子?嘴上说得道貌岸然,转过身干的事尽是男盗女娼,相比之下,眼前这位年轻人无疑坦率得多,诚实得多。

  ☆、第七十章 问心无愧

  所谓圣人之言,只不过是一件拿来攻击政敌,制约皇帝的武器,却从未有人拿它真正称量过自己,反倒不如像杨明这般老实承认随波逐流,我行我素,不去计较身后的名声。
  商辂突然间觉得自己好像了解眼前这个年轻人了。
  捋着胡须,商辂缓缓道:“所以,你行事可以不问善恶,不问正邪,也能决然举起屠刀,眼睛都不眨地坑了尚公公……”
  杨明淡淡一笑:“经营好的名声太累了,我只凭着本心做事。”
  商辂笑道:“圣人云:‘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你不是仁者,你是知者。”
  杨明双手合十,笑道:“但怀菩萨心,纵举屠刀,亦是超度,亦是慈悲。”
  杨明的这句话仿佛为宁波抗倭做了最后的解释。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佛与魔,佛性与魔性决定着行事的善恶,所以杨明行善时可以像一个浑身闪耀着圣洁光辉的天使,行恶时却像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不止是他,每一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可告人的善和恶。商辂疑惑地眯起了眼睛:“如今你已名列朝堂奸佞之一,所谓慈悲,是否可笑?”
  杨明拱手微笑着反问道:“商公被数十年的知己老友诟病,说你恋栈不去,贪图权势,不知商公刚才说出‘一片冰心在玉壶’时,是何心情?”
  商辂楞了一下,接着仰天大笑,笑声苍烈,却透着几分释然。
  贪恋权势之辈与朝堂奸佞,大家都是被误解的一类人,这类人嘴拙,或者说不屑于去自辩,于是无奈地成为了万夫所指。
  商辂笑了一阵,扭头看着杨明,无限唏嘘道:“老夫历经三朝,朝中同僚无数,政敌无数,然而今日真正懂我者,竟是朝中人人称之为奸佞的年轻人,这些年风里雨里蹚过,所为何来?”商辂叹了口气,言语里已然无限萧瑟之意,一代大明名臣,此刻仿佛意气已尽。
  “为的不过‘问心无愧’四个字而已。”杨明微笑道。
  之所以前来送别要走的官员,只因他们也是大明的忠臣,不管他们与自己有何种不同的政见,他们辅佐先皇亲手创造了大明一代盛世,仅凭这一点,便值得杨明尊重,也是今日杨明悄悄跑到城外送别他们的原因。
  该走的已走了,留下的还得继续奋斗,有些大臣不了解,其实杨明的梦想和他们并无相差,他也希望大明国强民富兵利,他想改变这个年代,只是方式方法与沈丰他们不一样,于是被当成了奸佞,当成了异端。
  杨明不介意,这个留给后人太多遗恨的朝代,因为他的到来,终归会变得不一样,二十年或者三十年过后,如果沈丰还活着,杨明愿将他们从家乡请来京师,请他们好好看看,然后在这满目盛世的繁华里,再给自己,给旁人一个公正的评价。
  今日的马文升与王恕都在现场,可以说,杨明今日的一番话,让他们埋下了了一颗不一样的种子,这两名大明未来的中兴之臣,将会用他们不一样的行动来诠释忠臣二字。
  与商辂,马文升,王恕道别后,杨明没有回城,唐四领着他来到东城郊外一个很偏僻的农庄。
  农庄已无主,前些日子倭寇作乱,祸害乡邻。最后将杨明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收养到了这个村子当中,唐四唏嘘的语气里知道了这些人的悲惨遭遇后,铁青着脸从齿缝里迸出两个字,“禽兽!”
  他再一次确定了上回走,子木岛杀尽倭寇的决定是对的,倭寇需要用鲜血让他们好生清醒一下,死了几百余倭寇,民间百姓家不知避免了多少件这样的悲剧。
  实实在在的为民除害,很好。唐四从流民营挑选出来的五百名少年便住在这个庄子里。
  杨明在唐四的陪同下赶到农庄,五百名少年穿着很粗糙的蓝布短衫,或蹲或坐散布在庄子院里院外各处,每人捧着一碗粥,就着两个糠菜窝头吃得正香。
  唐四推开院外的竹篱笆,扯着嗓子便嚷开了:“都给老子起来!饿死鬼投胎吗?咱们大人来了,都起来给大人见礼!”
  少年们面色惊疑,三三两两地站起身,唐四眼睛一瞪,一脚将一名正迟疑的少年踹得老远,身子在地上打了几个滚才停下来。
  杨明皱了皱眉,唐四急忙笑道:“大人别介意,军伍里训兵就是这么训的,不打不长记性。”
  杨明只好将目光转到少年们身上,见他们一个个眼神有些惊惧,身形单薄削瘦枯槁,精气神都非常颓靡,果然一看就是流民营里出来的。
  “这些人身世都干净么?”
  唐四道:“干净得很,去年天灾不少,江南水涝,更有倭寇作乱,这些都是的农家子弟,没了活路才不得不离乡背井,家人有的已经饿死了,有的还在流民营里等赈济,属下一召集便争先恐后而来,只为多一口饭吃,或者少吃家里一口饭,让家人多吃几口。”
  杨明听得心中莫名有些心酸,看着这些才十几岁的孩子,跟自己一个年纪,只小了几岁,甚至可以叫自己哥哥了,同样是少年郎,自己过着极尽奢华的日子,还忧愁满面口口声声说要为国尽忠,而眼前这些少年,根本不知何谓生活,他们只想活下去。
  “唐四,好好善待他们,这些人将是我以后的老班底,回头去北镇抚司支一万两银子,每天买几头猪,让他们吃饱穿暖,先把身体养好再说练兵的事。”
  “是,这些少年好福气,遇到大人这样的善心人。”唐四拍了一句马屁,然后问道:“大人,皇上可知这些少年的存在?以后他们是归锦衣卫管,还是由兵部,御马监或者团营管?”
  杨明明白他的意思,嘴角一勾,笑道:“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些少年的存在,我还没跟皇上提,严格说来,你现在属于私自募兵,有谋反嫌疑,你摊上大事了……”自己的锦衣卫因为遭受行刺事件死了一千多人,这群人是将是一只有生力量,填补锦衣卫的空缺,成为大明新式军队的一份子。
  唐四怔了怔,一张老脸刷地一下变绿了。
  “吓坏了吧?裤裆有湿意了吧?打算卷铺盖跑路了吧?”
  “大人……别,别玩我了!”唐四脸色煞白道。
  杨明哈哈一笑,道:“瞧你吓的傻样,我虽习惯坑人,但怎么也不会坑你们这些老部下,放心,陛下明日便会知道的。”
  顿了顿,杨明深沉道:“当今陛下尚武,这些少年不仅是我的老班底,也是陛下的老班底,他们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不是我,而是陛下,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以后是真正的天子亲军,以后……他们将踏上战场,为陛下征战各地,开疆扩土,数年之后,他们的前程不可限量,所以唐四,你要好好待他们,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大明能征善战的良将,名将。”
  唐四神情懵懂道:“大人,就这些瘦竹竿,如同饿了八辈子似的家伙,以后会是将军?”
  “一定会的!因为有我在。”
  “大人,您……别人当了大官儿,要么使劲捞银子,要么使劲拉拢下属,制衡权力,巩固位置,您却召集一些少年练兵,到底为了什么啊?”
  杨明仰头看着天空,天空很蓝,一碧万顷。
  “我,只想在有生之年给大明留下一些希望的种子,然后用心浇灌他们,让他们生根发芽,我的很多梦想,需要他们帮我实现。”
  一份长长的礼单搁在内阁大学士万安的桌上,礼单上除了银子,尚有各种名目的珍奇古董,万安一字字的念下去,神情颇为欣喜,嗓子眼里发出的嘶嘶怪笑声令人头皮发麻。
  曾几何时,他这个朝堂上名不见经传的小官,今日竟能坐到内阁大学士的位置,名副其实的大明宰相,令逐权贪势者纷而趋之,这些日子里给他递名帖,递礼单的人不计其数。
  原因没有其他,就是因为近日朱见深对朝堂进行了一次清洗,大臣们请求万安为自己说几句好话,保全自己。
  有的人甚至盯上了致仕官员的那一大片空缺,送礼来可以让自己再进一步。
  大明如今国库收入不过数百万两,朱见深前些日子在朝堂上只说了一句要修道观,无数大臣言辞激烈地反对,礼部尚书刘珝更是声泪俱下,说国库入不敷出,陛下实不宜动骄奢之念,而令国库愈加紧张,须知先帝英宗在位时多么节俭,一件龙袍都穿烂了还舍不得换下,更别提出巡修园子等等奢华之事……
  刘珝痛心疾首的哭诉,仿佛朱见深修道观罪大恶极,历史上修道观修炼的皇帝都不是好皇帝,陛下欲做好皇帝就不能修道观,否则便是昏君,是礼乐崩坏的先兆……因为这件事,朱见深气得又跟大臣们翻了脸,可大臣们梗着脖子一副忠臣宁死不屈的模样,朱见深拿着这一块块的滚刀肉毫无办法,悻悻罢了修道观的念头。

  ☆、第七十一章 家里朝堂

  朝堂上一个个哭穷,可万安这些日子收到诸多大臣私下送来的礼单便不止一百万两银子了,这些银子收得万安心惊肉跳,从没尝试过发达滋味,面对自己私宅里那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珍奇却真被吓坏了,有时候连梦里都被吓醒好几回。
  吓归吓,万安仿佛管不住自己的手似的,有人递礼单他仍旧照收不误。
  万安,商辂各有各的做法,而事情闹到这一步,彭时早就得不偿失了。
  作为内阁首辅,不能与大臣共同进退,这是一次信心与声望上的重创。
  他年老而不离开相位,起初并非起自私心,至少不全是私心,还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在事情开始时,他过分相信皇帝的威力可以压倒舆情,却忘了成化登基还不到六年。登基不到六年的皇帝,是个智商发育完全,情商基本没有的资历。
  这个年纪的帝王,冲动有余而沉稳不足,当反对开海禁的浪潮爆发后,一下子惊慌失措,处理失之操切,以至步步被动,完全丧失了舆论的主动权。
  到最后,成化只能靠高压手段扑灭舆论,从而付出了最大的道义代价,成华辞退了一大批官员……然而损失最惨重的还不是皇帝,而是他这个内阁首辅,未能挺身而出之人,毕竟成化是苦苦的挽留了他,他必须在皇帝和同僚之间做出一个抉择。
  彭时很清楚,事到如今,保留相位的好处,远抵不上失去人心的损失,早就想要归乡养老、远离是非了。所以在众位大臣离开之后,他又第三次上疏请求皇上准他回家,这一次彭时的态度十分坚决,甚至说出了,您要是不答应,我就挂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