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叫各位前来,我的目的大家也都明白,这称帝一事,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郭嘉心中有数,自然不会说话,其他人却奇怪,这郑啸要称帝一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现在却专门来说?有必要吗?
田丰先出来说:“汉庭已亡,天下不可无主。大将军名传海内,仁德遍于天下,此时称帝,当是时也。”
马腾也说:“不错,主公当顺应天意,登基为帝。举天子之旗,必然四方安定。”
蒙明更是跟了郑啸父子两代的老臣子,这个时候更是激动:“主公,自老君主起,励精图治,这天下必然是变的,没有比主公更合适当皇帝的了,我等皆赞成。”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愿意辅助郑啸登基称帝。这是个必然的事情。郑啸也预料到了。
“好,我这里有件事情向大家宣布,一件天大的事情。”
众人皆凝神以待,只听郑啸说到:“这件事情关乎我的身世,也关乎以后的帝国,所以大家要有准备。”众人很奇怪?什么事情这么严肃。
“我不姓郑,我本姓嬴。我是秦始皇的后裔,我先祖是大秦太子扶苏地子孙。而现在,我要做的是克服大秦,我登基为帝就是复秦,重现我大秦的辉煌。”
这下除了郭嘉,所有人都被震住了。就连蒙明这位辅佐了郑啸父子两代的老臣子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其他人了。当然除了贾诩和田丰,他俩人是隐隐约约的猜到了,却不想现在验证了,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沉默了半天。贾诩才说:“果然如此,果然如此。此时打出如何的旗号并不重要。主公,但是一旦确定您的身份。很多忠诚于汉朝的臣子怕是不会归附您。”
“这个我有考虑,但是汉刘邦,取代了我大秦建立了汉,现在是还给我大秦的时候了。即便有人不服,他一样要给我效力不是吗?多少人在意地不是朝代与皇帝的身份,而是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话是如此,只是会有一定的阻力吧。”
“不管多大的阻力,我都要去实现。这是我族四百年的梦想。终于有了合适的时间,我定然要重现我大秦地辉煌。”
大家都沉默了,这个消息太惊人了,让他们一时难以消化。
赵云却拉着蒙明问到:“蒙少府,你不会就是大将军蒙恬的后人吧?”
“这个,这个我也不知道。我祖上是迁徙到西凉的,不可考证啊。”
郑啸却说话了:“蒙明,我来告诉你。你祖上就是大将军蒙恬。当初你祖上保护着我家来到西凉。潜伏前来,为了保密。你们的出身连你们蒙家的家主都不知道,可是我知道。蒙氏一族,为我家受委屈了,现在已经不必保密了,我也该告诉你了。=
说完郑啸向蒙明行了一礼,可把个蒙明激动的老眼中阵阵泪光。认祖归宗,这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啊。
田丰笑着说到:“主公,既然称帝,那么国号皆为其次。我们既然支持您称帝,那么只要您登基,其他的并不是什么问题。秦也好,周也罢,王朝的兴衰是看帝王是否贤明,而不是看国号如何威风。”
“你等皆无异议?”
众人皆应没有异议,但是贾诩还是提醒到:“主公,复秦并不要紧。只是必然有些汉室勋贵会反抗,您也要小心。”
“这个是必然,不管我是开新朝还是复旧国,反对的人是不会少地。每个王朝的建立都不可能平静,我不会得意忘形。能否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还要靠各位鼎立相助。”
几个核心人物有了底,那么剩下地就简单了。第二天,郑啸召集群臣,商议建国称帝一事。
崔琰当堂就出来说话了:“大将军,您为汉臣,应守君臣之道。妄自称帝是自取灭亡,是对大汉朝不忠,这是奸贼的行径,大将军不可违逆天意啊。”
郑啸却也不恼怒,只是打开一个盒子,郑重其事的拿出一个东西。大家一看,眼尖的发现…………这便是传国玉玺。
对于传国玉玺的意义,大家都很明白。若没有传国玉玺,这皇帝之位便来的名不正言不顺,而现在郑啸拿出传国玉玺,代表的是什么?
“授命于天,大家看看这是什么。这是传国玉玺,有他在,谁能说我违逆天意?我这是顺承天意,登基为帝。汉庭气数以尽,当代之。”
孔融早被安排好这个时候出面了,当即取出早就准备好的文章念了起来。一篇花团锦簇地文章,其内容根本就是汉庭已失天命。当取代之,至于谁取代,没有说,当然是人都知道谁将取代………………
随即郑啸传令将孔融这篇文章明发天下,让不少儒家人士闭嘴。崔琰等人是痛心疾首,高呼不止,最后被拉了出去。***
等世界清静了,郑啸在一次抛出重磅炸弹。说明他是秦始皇的后裔,将在明年建国称帝。恢复大秦,恢复赢姓。
这一下,除了有心理准备的几个人以外,其他人都被震住了。一时间,上百人居然静悄悄的没有人发出一丝声音。
最后由田丰和高顺带头应诺,这两人一表态,作为文臣武将的带头人。带动的就是所有人都应允,很多人还没有消化这些消息呢,今天得到地震惊太多了。
称帝,传国玉玺,大秦后裔,恢复赢姓,克服大秦。今天的消息太多了,太惊人了。很多人都是精神恍惚地经历了后来地事情,一直浑浑噩噩的结束后都没理清后来地事情。
但是郑啸的命令已经下来了,执行吧。一时间郑啸治下风起云涌。大家都在忙于新朝建立的事宜。暗处的风云也在凝聚,无数人在策划着阴谋。
侍中许攸家中,许攸问这位悄悄进来地人。
“如何?没有人跟踪吧?”
“没有。”
“很好。今天叫你来。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解救崔琰很难,你可不能妄动。”
“您尽管吩咐,都听您命令行事。”
“很好,这解救崔琰一事,你要知道。我可是冒着天大的危险做这件事情的。”
“大人的恩德,我主定然记得。”
“很好,若是失败了。记得这个事情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明白吗?”
“明白。”
“我先去求主公,看看主公能否放过崔琰,你一定要约束住部属,切不可轻举妄动。”
“但凭大人吩咐。”
许攸满意的点点头,崔琰这小子,还说清廉如水,这下崔琰的家人一下就出手五千两黄金。请求自己制造机会营救崔琰。
可是崔琰明显是触怒了郑啸。*****这家伙又是死脑筋,不会顺服郑啸。估计难啊。不过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且试一试吧。
张燕家中,也来了一位神秘来客。张燕刚刚睡下,忽然发现眼前多了一个人,刚准备叫人。才发现自己脖子上已经多了一把剑。
“张将军不必叫喊,若你想死的话,就看你快还是我快了。”
张燕地心中暗叫完蛋,自己居然没有发现这人的出现,说明此人的武艺比自己高多了,要取自己性命易如反掌。
“这位好汉,你要什么?尽管开口。”
这人却一点也不着急:“张将军,你的胆子还真大啊。我来只是想请你看一件东西。”说完掏出一方金印。
张燕一看,认得,这个是自己在黑山军的时候袁绍给的并州刺史官印。可是,这个已经在投降的时候上缴给郑啸了,这个人是什么意思?
“你什么意思?”
“我只是想请张将军帮个忙而已。”
“做什么?”
“我想借张将军的军队一用。”
“不可能,你调动不了他们的。”
“我不行,将军可以,不是吗?”
“你要干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兵谏一下而已。顺便杀掉妄想称帝的家伙。”
“不可能。”张燕地汗水出来了:“那是送死。”
“呵呵,你会的。若你不做,你的亲笔信件就会加盖着这个官印,发到所有原黑山军地头领手中,他们也会响应你的号召,起来反抗,传檄天下。”
“你…………你……”张燕被弄的说不出话了,这人能偷到这方官印,那么就有能力伪造自己的亲笔信件,那些原来的部署,不管是否听从的命令,但是这信件一旦公开。自己就死定了。何况郑啸对他的监视一直没断过,他的直属营中,他知道地就有两人是监视他地。  “进是死,退也是死。将军不妨拼搏一把,一旦事成了,将军还不是要什么有什么。这郑啸把将军闲置起来,这般的生活有意义吗?”
“哼,我就只有一千来人。又有什么用处。”
“这就不用将军担心了,会有很多盟友一起行动的。”
张燕咬咬牙:“好。你说吧,要我怎么做,事成之后我能得到什么?”
“呵呵,郑啸一死,将军只需号召旧部,海阔天空,还不是任将军为之。至于要做什么。将军不必着急,我自然会通知你。”说完收剑回身准备走。
张燕手已经摸到床边的剑柄了,来人却头也不回的说到:“将军不必费心了,若我有什么意外,刚才我说的一切都将成为现实,将军自己选择吧。”
这下张燕无奈了,进退不得。直到他回过神来,才发现那神秘人已经不见了。
“来人,备马,我去军营。”张燕的声音在黑夜中显地阴森无比。
陈登现在很惬意。他地生活很不错,得到了郑啸地赏识,一旦郑啸称帝后。他地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老爷,有要事。”管家来了。
“什么事情?”
“今天我出去,看见老太爷了。”
“怎么可能?”陈登快跳起来了,自己老爹应该在下邳老家纳福,怎么会出现在长安,而且自己一点消息也没有。
“你可看清楚了?别是认错人了。”
“老太爷我怎么会认错啊,老太爷和几个不认识的人走在一起。也不像是被绑架的样子。”
陈登倒不怕父亲被绑架,就怕父亲被利用。现在是什么时候啊。绑架的话也就是损失一些钱财,可那在下邳就可以了,怎么会闹到长安来?而且自己一点消息也没有,很明显,有阴谋。
离郑啸的登基大典时间不到两个月了,这些人别是利用父亲做什么事情吧。那可就问题大了。
“赶快,洒出人手,到处寻找老太爷。找到了立即来报。就是挖地三尺。也要给我找到。”
太原,谢家大院中。消息传来,他们也在讨论郑啸准备登基的事情。
“大哥,这大将军登基一事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我怎么看不要紧。一旦大将军登基,我们就是皇亲国戚。”
“可是,大哥,婉儿一直怨恨当初我们不救助于她。这我们不是…………”
“你怕什么,婉儿就是在恨我们她也姓谢,血浓于水。老三,你地那点心思我知道,可我警告你,不要和匈奴人有太多瓜葛。南匈奴虽然归附汉朝,可一直就没停止过作恶。大将军的态度很明显,必然要剿灭这些匈奴人的。”
“大哥你太紧张了吧。匈奴人是那么好剿灭的?”
“匈奴人看起来强大,但是和大将军一比,根本就什么都不是,你别害了谢家啊。”
“大哥,我们谢家能有今天这般威势,不是大将军郑啸的恩赐,就是因为这些你看不上的匈奴人。大哥,你怎么能这样,郑啸他压制的我们有多惨?算来我谢家也是他的亲家,他可从没有看在婉儿的面子上给我们一点优惠。”
“老三,这你就不明白了。我们有反抗的余地吗?大将军赏赐了我们多少钱财布帛?你又计算过吗?”
“大哥,你怎么这么糊涂。钱财布帛是什么用?我们地土地没有了,我们谢家的子弟被放到幽州做官去了,我们谢家在太原政务上的影响力没了。若没有匈奴人给我们撑着,我们谢家那里还有能力左右太原地事务啊。”
“你才糊涂,大将军现在就是要收掉门阀对地方控制的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