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隋-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万兴泰门外密密麻麻的人影,杨英大为发愁:“哥,进不去,怎么办?”
杨天自己当然并不在乎什么雪糖:“人太多,进不去就算了,咱们回府吧,你要吃,告诉娘一声不就得了。”
杨英却不肯放弃,向身后跟着的杨石,杨淼两人指了指:“你们进去,给我买一斤雪糖。”
杨石,杨淼两人知道雪糖的来历,那天在销毁那些雪糖前,他们曾大吃过一顿,第二天马上开始流鼻血,对于雪糖的味道虽然不忘,却不象那些第一次才见的人感兴趣了,都向杨天望去。
杨天往自己身上摸了一下,拿出了一块一两的银子,交给两人:“去吧,买一斤回来。”这是他仅有的财产了,为了送杨金三人参军,杨天又当掉了自己院中数样东西,才给他们凑齐数十贯钱财。
“哥,你真好。”看到杨天掏钱,杨英笑的跳了起来。
杨石和杨淼两人不负众望,很快挤进万兴泰,将雪糖买了回来,雪糖用瓷瓶装着,一斤白糖刚好装到瓷瓶口。
杨英一把抢过瓷瓶,看着瓷瓶里白花花的晶莹颗粒,兴奋的道:“哥,真的和象雪一样。”
杨天看着自己最后一两银子变成了一贯半,正在心疼,回道:“既然象雪,那你就尝尝味道吧。”这家万兴泰也太黑了一点,一两银子至少可以换到二贯零三四百文,他们倒好,干脆就按二贯算,等于买这斤糖他花了八百文,想起这些糖都来自于自己后,杨天心情才好受一点。
“哥,好吃。”杨英已满嘴是糖。眨眼间,一小半瓶雪糖就进入他嘴中。
“好了,少吃一点,否则到时流鼻血别怪我。”杨天一把将糖从杨英手上抢了,塞到杨石手上:“拿着。”
杨英不乐意:“哥,你怎么知道会流鼻血,我还要。”
杨石一把躲开杨英要抢的手:“二公子,不能多吃,真得会流鼻血。”
杨英怀疑的看着杨石:“你没吃过,怎么知道会流鼻血?”
杨石一惊,看了杨天一眼,见他没有什么表示,连忙道:“二公子,我是猜的,以前许多小孩灰糖块吃多了就会流鼻血。”
杨英将怀疑释去,不屑的道:“那些灰糖块怎么能跟我的雪糖相比,给我。”
杨天连忙喝道:“别闹,既然是糖就都差不多,再说你吃了不少,等下回家和阿俊、阿秀一起再吃。”
见哥哥如此说,杨英只好嘟着嘴,停止争抢,对于哥哥,杨英越来越看不懂,已经习惯听从他的话。
回到家中,这瓶雪糖很快得到杨俊,杨秀,杨凉几人的喜爱,杨英余优未尽,也加入了争夺中,若不是杨天限制,一斤白糖恐怕一次就会被四人分食干净。
过不了几日,糖价就被节节推高,从五百文一直涨到一千文,到最后还是一抢而空,万兴泰运来的那几千斤雪糖根本不顶事,数天之后就宣告断货。
没有买到雪糖的豪门之家后悔不迭,不过,没有供应,他们也只得耐心等候。
万兴泰的老板痛并快乐着,他接到许多达官贵人的管家打招乎,指明下次要购买多少多少,他虽然可以赚个盆满钵满,又怕第二次雪糖到货时供应不上,得罪了人。
过了几天,杨天终于接到了孙清的第二封信,信中详细的交待了第一次出售雪糖的情况和款项,共出售五千斤,获得铜钱一千五百贯,因为要扩大生产,并秘密组建保护雪糖的队伍,所以只给杨天寄来了二百贯铜钱暂用,这笔钱就存在万兴泰老板的手中,只要拿着信中夹带的信物,万兴泰老板就会给钱。
杨天将信收起,这个孙清真是人才,各项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恐怕自己亲自做也没有他那么好,尤其是在这个连钱庄都没有的时代,还能秘密把钱从随州带给自己。
杨天将信物看了看,上面写着一连串阿拉伯数字,正是用密语写成,翻译过来就是见信付二百贯的字样,除了自己,别人就是拿到信物也看不懂,万兴泰的老板手上也有一张一模一样的字据,只要双方对上了才能给钱。
杨天把杨石叫过来,将信物交给他:“你明天到万兴泰,凭这个信物取二百贯钱回来,记住,此事保秘,不能让别人知道。”
杨石将信物接过:“公子放心,我一定办妥”
等杨石出去后,杨天拿出纸笔,开始给孙清回信,嘱咐他以保密为第一,不用盲目急着扩大生产,现在自己还不急着钱用。写完信,又翻成密语后,才将杨淼叫来,让他把信发出来。
第二天,杨石凭着信物将二百贯钱取了回来,万兴泰的老板虽然想知道到底是谁来取钱,但杨石谨记杨天的吩咐,滴水不漏,万兴泰老板怕得罪了雪糖的主人,也只好作罢。
有了这两百贯,杨天顿时宽松了许多,送走了杨金他们三人,他反而没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现在大周如日中天,他也不敢有什么动作,有钱其实也无处可花。
随着雪糖的销售扩大,钱财必定会越积越多,这笔钱当然不能由孙清和青猴儿两人保管,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必须将钱与生产分开,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就等于以前白做了。把钱藏在国公府肯定不行,现在二百贯无所谓,下笔就可能是二千贯,甚至上万贯,这么多钱很容易被发现。
杨天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为钱放在哪儿烦恼,只得拿出一百五十贯,让杨石,杨淼两人寻到一个小院子,将它买了下来,暂时作为藏钱之所。
第六十三章武帝崩上
   建德六年五月(公元577年)。周武帝的大军还朝,此番齐国灭亡,大周已将北方一统,人口,土地都翻了一番,实力大增,对南方的陈朝已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不过,由于征战持久,士卒疲惫,加上新得的齐国土地还需巩固,周武帝决定休生养息。
一场大战下来,大周的府库已空虚,只是立功的将士赏赐不能少,齐有盐利,昔日在周,陈,齐三国中,以齐最富,只是在齐后主的骄奢淫逸之下,齐国已民生调敝,为赢取民心,周武帝又下令对齐地百姓减税,对于遭受兵灾的百姓进行救助,虽然从齐国府库中得到了不少物质,要同时办这两件大事却也不够。
周武帝的目光又重新对准了齐国的佛门,齐国的佛教比大周灭佛前更加昌盛,整个齐地,人口在二千万左右,而佛教徒已超过二百万,这些人不事生产,圈占大量田地,逃避国家赋税,将大量铜钱融化用来浇铸佛像,使得币质混乱,铜钱减少,各国不得用绢布代替铜钱流通。
周武帝灭佛之前,将各地有名的佛教徒召集到长安,宣布灭佛的理由,此举引起佛徒极大愤恨,僧人慧远直接对周武帝恐吓道:“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入。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怖。”
周武帝回道:“但使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灭佛之心毫不动摇。
皇帝一声令下,十数万周军开始拆除庙宇,将佛教徒驱赶回家还俗,并收缴庙中的钱财,将铜铸的菩萨重新融化成铜钱,赏赐给伐齐立功的将士。
杨坚也跟着周武帝还朝,杨天因为杨坚的在灭齐中立下功郧,一步登天,被封为博平侯,不过,杨天年龄太小,博平侯只是一个虚衔,除了好听一点,暂时对杨天没有什么用处。
转眼又是一年过去,杨天已是十二岁,他的身材长高了很多,力气比以前也大了不少,武艺虽然还比不上元威,却已可以和元威有功有守,可以僵持半小时以上,元威要胜他也需花费大量力气。
雪糖在这一年中大卖,为杨天积攒了十万贯以上的钱财,不过,杨天一直小心翼翼,没有将这笔钱财动用,孙清虽然在随州生产雪糖,出售雪糖的地方通常都是更靠近南朝的安州等地,所有人都以为雪糖是南朝从海外运来的。
这一年的五月,经过一年休生养息的大周已回复过来,周武帝宇文邕开始准备率军分五道伐突厥,彻底根除北方之患,为攻取南朝作准备。
这天,杨坚很早就下朝,杨天瞧见他似乎忧心仲仲的模样,忙问道:“父亲大人,不知何事忧心?”
杨坚瞧着这个越来越英武的儿子,却是唉的叹了一声:‘皇上病了。“
杨天不以为然的道:“皇上春秋正盛,正值壮年,一点小病又有何要紧。”
杨坚摇了摇头:“此正是准备伐突厥之时,皇上若是小病,不会罢朝,为父担心皇上这次恐怕躲不过去,前次伐齐,皇上已是大病一场,伤了元气。”
杨天心中突突直跳,皇帝要死了,那岂非杨家的机会就要来临。杨天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份后,虽然知道历史是隋取代周,却看不到任何机会。
当今皇帝现在才三十六岁,比他父亲还小,又雄才大略,可以说比后世的大部分明君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隐忍十二年诛权臣宇文护,花了五年时间就将北方一统,又已大魄力灭佛,前后解放出近四百万劳动力,如今灭齐仅一年,齐国百姓已归心。
杨天有时甚至怀疑因为他的到来历史已经改变,不免患得患失,暗恨当初没有认真学历史,只是书到用处方恨少,他现在想学也没处学。
今天杨坚无意间的话却让杨天豁然开朗,这位刚刚到中年的皇帝恐怕就要命不久矣,否则若让他也再坐上三五年天下,早就把南面的陈国灭了,即使杨坚后来能夺得大周天下,也轮不到隋朝来进行统一战争。
杨天脸上现出喜色:“父亲何必忧心,若皇上驾崩,将来太子坐了天下,我们杨家岂不是更上一层。”
杨坚斥道:“胡说,你岂能有此心事,若非你是我杨坚的儿子,我马上就要治你咒君之罪。”
杨天心中不以为然,刚才分明是你自己说皇帝快死了,又不是我说的,只得道:“父亲大人是否忧心太子不成气?”
杨坚心中一动,没想到儿子竟然看出自己的心思,太子虽然是他的女婿,其实杨坚对太子也很反感,不学无术,多疑成性,克薄寡恩,太子若接位,杨家虽然水涨船高,却未必是好事,一不小心,可能还会有大祸,只是此种话杨坚当然不会对杨天说。反而道:“睍地伐,你还小,朝庭的事不要瞎管。”
杨天只得退下,回到自己院中,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武帝还有多久寿命,父亲什么时候能夺取大周天下?杨天心中隐隐兴奋起来,他有种参与历史的快感。
独孤氏看到杨坚时,也马上发出丈夫的神色有异,连忙询问发生何事。
杨坚平时朝中有凝难之事也会和独孤氏相商,因此毫不隐瞒,将自己对太子的担扰也说了出来。
独孤氏笑道:“夫君多心了,如果太子继位,只要我们懂得韬晦,又有何忧,何况太子要防备之人远不止随国公府。”
杨坚点了点头,道:“不错,韬晦两字听起来易,做起来难,韬是剑匣,必须将自己锋芒,像剑一般,收入套中,藏在匣子,这才叫韬晦。”
独孤氏笑起来:“这还不够,如果只是收敛一点,谦让一些,好比把剑暂时放入鞘中,如此而已!人们依然看出:那韬中、鞘中其实有剑,有锋芒在!这实在不是韬的真意。韬的真意是把锋芒瞒起来,完全瞒起来,让人看不到剑,也看不到韬,空空如也,这才是韬的精神!”
杨坚大喜:“有妻如此,复又何忧。”
第六十四章武帝崩下
   当皇帝的病缠绵到六月还未好转时,北周重臣都心慌意乱起来,大家都猜测到皇帝命不久矣,正在准备讨伐突厥的行动也只能暂时停止。
这天,武帝精神稍好,吩咐侍卫将太子身边的几外近臣叫了过来,问道:“太子近来如何?”
内史下大夫王轨回道:“太子依然如故,并不为皇上的病伤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