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鬓簪云-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儿,顾簪云看到顾大夫人神色不对,便明白她定是更属意容宣,于是又添了一句:“更何况,先前他给六弟写信的时候提了一句,说容公子如今与长平郡主关系颇佳呢。”
  关系颇佳?
  顾大夫人皱起了眉头。
  “这倒是个问题。”她皱着眉道,“我再与你父亲商量商量,你先回去吧。”
  顾簪云乖巧地起身行礼,柔顺地应道:“是。”
  随着她的动作,发间的流苏划出一个柔美的弧度。
  顾大夫人注视着女儿远去的背影,轻轻叹了一口气:“真是……高嫁也愁,低嫁也愁,门当户对,依旧愁啊。”
  不管怎么样,都生怕哪里会委屈了女儿。但天底下哪里又有不委屈的呢?
  …
  六月初五,孙管家和顾簪云同时接到了消息,顾家答应了萧家的提亲。


第55章 大婚(一)
  婚期很快就定了下来,八月十六迎亲,随后经由水路前往京城拜堂成礼。毕竟不论再怎么赶,若是想要把这婚礼办得漂漂亮亮,那起码也得要三个月的时间。
  在大婚之前的筹备事宜可谓冗杂,顾簪云每日去请安的时候都发觉融寒院里进进出出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这种紧张忙碌又带点期待的气氛让她也不由自主地弯起了唇角,越发期待起九月初三的到来。
  不过虽然顾家大房的下人和顾大夫人忙成了一团,作为大婚主角之一的顾簪云却是清闲得有些不大正常。及笄之后书院自是不必去了,管家这事儿她也早就做得熟练,花不了多少时间。掐指粗粗一算,每日除去管家刺绣,竟有大半天是闲着的。
  闲着也是闲着,她便寻了两块寿山石,一刀一刀地雕刻起来。
  这两枚章子她刻得仔细,足足刻了两个多月,期间还包括哪一处走笔不够流畅而作废重刻这样的,实在是用心。等这章子刻完,已是八月初,估摸着日子,萧昱溶已经要到了。
  顾簪云放下手中的印章,安静地透过妆台前的窗户望向院门的的位置。
  桃林依旧茂密,只是不少叶子都已变作黄色,一阵微风吹来,就打着旋儿飘飘曳曳地落下。是了,八月份,已经是初秋时节了。
  当年萧昱溶来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八月。
  那日她因打翻了饭粥污了衣裳,一路走得飞快,越走情绪越低落懊悔,一想到要被罚,神色就更冷了。匆匆忙忙地跨进融寒院的院门,却被一抹鹅黄晃了眼睛。
  满屋子素雅的艾绿月白,长衣广袖里,一身鹅黄骑装的少年侧对着门站着,束腰箭袖,金冠马尾,通身都是少年人的张扬恣意。
  顾簪云顾着请罪,快步走过了他身边,甚至来不及分神去看他——虽然她很想看看这人究竟长什么模样,方才在门口惊鸿一瞥,只见到了高挺的鼻梁和流畅精致的下颌线。
  然而在跪下去的那一刻,她脑子里忽然闪过了那少年长长的睫羽和盛满了似笑非笑又漫不经心的情绪的一双眼睛。
  清矜贵气,很漂亮。
  可是……奇怪,她方才有去注意他的眼睛吗?
  再后来,少年翻上墙头,自此渐行渐近。
  顾簪云把手撑在梳妆台上,注视着那一排排桃树,目光滑过院门前原本种着一株香樟的地方,杏眼里忽然浮现了一点笑意。
  萧昱溶曾靠在院墙上,也曾靠在那株香樟树上。只是这会儿那香樟都已经被砍了,请最好的木匠打成了箱子。
  江州规矩,大户人家生了女儿,便要在院子里植一株香樟,树下埋一坛女儿红。待女儿出嫁,就把女儿红随着嫁妆送到夫家,洞房次日品尝,再用香樟树打成两个大箱子,放进丝绸,取“两厢厮守”之意。
  不知道萧昱溶知不知道这个规矩,知不知道,他倚着等她的香樟树下,是她的女儿红呢?
  顾簪云笑得眉眼弯弯。
  …
  八月十二,萧昱溶抵达江州。因为先前点春不知道从哪里听了个说法,说未婚夫妻在成婚前几日不得见面,不然婚姻会不顺遂。就这么一句没头没脑也没出处的话儿,竟真的把萧昱溶给拴在别院里了。即使是相思难抑,一向不把规矩放在眼里的萧世子竟然也只敢老老实实地递书信——当然,还是有值得安慰的地方的,比如现在递书信只要一天就有来回。
  盼望着盼望着,总算到了八月十六,天暖风微,是个宜嫁娶的黄道吉日。
  绞面梳妆,绾发更衣,顾大夫人握着她的手,已经哭成了泪人:“云姐儿……我的云姐儿……”叫顾簪云听得也几欲落泪。
  众人好不容易劝住了,顾大夫人这才想起方才她叫人煮的东西,一面去隔间打水净面,一面吩咐人把东西端上来。
  是一碗芝麻汤圆,玲珑可爱的白团子浸在带点微微的白色的水里,一口咬破外面软糯的汤圆皮,又甜又香的芝麻和着甜甜的糖汁就流了出来。这一碗汤圆,是家人对出嫁女儿最美好的祝愿——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用了汤圆,补了口脂,盖上盖头,顾大夫人先行去正院,顾簪云则同妹妹们说话。只是前头的姐姐们陆陆续续地都嫁了,余下的十姑娘和十一姑娘她又都不大熟悉,草草说了几句,便盖上盖头,由全福夫人引着往正院去了。
  正院里,老太爷、老夫人,以及顾大老爷夫妇都已经端坐在那儿了。顾簪云被全福夫人引着进了屋子,一一上前与长辈辞别。
  走上前去的时候,顾簪云朝屋子的一个方向微微偏了一下头。
  她能感觉到一道目光落在了她身上,温柔的,带笑的。即使看不见,她也很清楚,这是萧昱溶。
  视线突然一片黑暗的紧张感忽然就消失了,顾簪云竟觉得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她微微低下头,笑了起来。
  和长辈辞别的时候,顾老太爷严肃地告诫了几句话,无非是“莫要丢了顾家人的颜面”这样的话,顾老夫人倒是奇怪地十分激动,拍着顾簪云的手连说了好几个“好,好”,沉吟了一会儿,才接着道:“我没什么别的想嘱咐的,只是希望你们琴瑟和鸣,恩爱不离。”声音虽苍老,却饱含着笑意和欣慰,像是跨回了很多年前,终于见到了儿子领着她的四儿媳,笑着站在她面前。
  顾大老爷沉默了一会儿,红盖头的遮挡下,顾簪云没看见父亲微微发红的眼眶,才华横溢的顾榜眼此刻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半晌才道:“百年好合,亲之爱之,莫疏莫冷……顾、顾家那几个厨子,我让你娘添进了随从名单,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只管回来找爹。”
  顾簪云感觉眼眶忽然酸涩了,只能低低应道:“是……”
  “好了。”顾大老爷勉强让自己的声音高兴起来,“去找你娘吧。”
  顾大夫人这回是真的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只握着顾簪云的手止不住地哭,千言万语汇在喉头,堵得她连个声音都发不出来。最后还是全福夫人看着吉时要到了,上前好言相劝,这才让她松了手。
  “走吧。”全福夫人引着顾簪云走到门口,萧昱溶拉住她的手,道。
  顾簪云轻轻点头,盖头四角坠着的流苏也随之晃动。
  随后萧昱溶就把她背了起来。少年的背宽阔有力,不再是初见时的单薄瘦削。她趴在他背上,大红盖头上的流苏轻轻扫过他的脸庞。
  “想哭就哭出来吧。”萧昱溶忽然道,声音十分温柔。
  顾簪云一愣。
  出嫁其实是不兴哭的。要哭的那会儿只是在家里,出了门子就只能高高兴兴的——新嫁呀,怎么还会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萧昱溶低笑了一声,清澈的声音分外温柔,像是微凉的泉水轻轻地流动:“是我把你从你们家抢走了啊,你想哭就哭出来吧,憋着对身子不好。”
  “乖,有我在,没人会说你的。”
  顾簪云从来没觉得顾家从正院到大门的路有这么长,她痛痛快快地哭了一路,哭花了一脸的妆,泪水一滴一滴落在萧昱溶大红的喜服上,显出更深的暗红来。
  萧昱溶自然也察觉到了左肩上的一片凉意,耳边还有一点轻轻的呜咽,他的心都在这一瞬间柔软了下去。
  是他把她从生养了她将近十六年的顾家抢走了,为了他的欢喜,她再怎么哭,再怎么难过,都不过分。萧昱溶的心里没有丁点儿厌烦难受,只有满腔的怜惜。
  他低低地开口:“元元,我萧昱溶发誓,今后一定会对你很好。”
  似乎是觉得这样的程度还不够,他皱了皱眉,想了想,改了一句:“不,是特别好、特别好、特别好。”
  “天地为证,日月共鉴。”
  他轻轻地把她送进了花轿。顾簪云终于止住了哭声,拉了一下他的手。
  萧昱溶忍不住笑了,回握了一下,而后转身上马。
  大红喜服的萧昱溶坐在高头大马上,目光温柔,笑意吟吟。他的身后是长长一条迎亲队伍,八人抬的花轿描金绘彩,木杠顶盖、内饰外饰都由他亲自精挑细选,用来迎接他的姑娘。
  萧昱溶的用心,坐在花轿里的顾簪云自然也感受到了。这顶轿子几乎没有颠簸,车内铺着柔软的兔毛毯子,还垫了数个大迎枕小玉枕。自盖头向下望去,她还能看见小几上用红酸枝木盒子装了一盒子八色糕点,旁边还放了一壶茶。
  实在是体贴周到。
  顾簪云微微笑了,拿了一块枣泥山药糕。四四方方一小块,正适合一口吃掉,既不会掉渣污了衣裙,也不会沾了口脂破坏了妆容——虽然因为方才那一场痛痛快快的哭泣,她这会儿的妆都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幸好是在盖头下,萧昱溶看不见。
  不知过了多久,总算到了码头。这儿已经提前请了一块地方出来,方便萧昱溶迎亲。
  顾簪云只感觉花轿一停,接着就有人掀起了车帘,是萧昱溶的声音:“元元,把手给我。”
  顾簪云应了一声,把手出去,随后被轻轻一拉,落进了萧昱溶怀里。他一手环着她的肩颈,一手绕过她的腿弯,打横将她抱了起来:“上船了,你晕不晕船?”
  说着,他微微低头,隔着红盖头,额头轻轻碰了她的额头。
  顾簪云面红如霞,整个人缩在他怀里,摇了摇头,羞得只想往他怀里钻。
  萧昱溶低笑一声,将她抱得更紧了些。


第56章 大婚(二)
  屋子是早早就收拾好了的,紫檀木嵌百宝多宝阁,雨过天青釉美人瓶,黄花梨木镂空雕花桌椅,古香缎面被,奢华却又不显得俗气,只觉得分外漂亮。
  萧昱溶将她放进房间后就走了——毕竟这会儿还没正式拜堂成亲,他是不能多留的。若想再见,大约要等到半个月之后了。
  顾簪云不由得有些怅然若失。
  杜衡上前,轻轻唤她:“姑娘?”
  顾簪云点了点头:“揭吧。”
  杜衡这便小心翼翼地替顾簪云揭了盖头。眼前骤然的明亮还让她有些不适应,眨了眨眼才缓过来。
  这是船上最大的一间屋子,不论通风还是采光都是极好的。正对黄花梨木祥云纹梳妆台的就是大大的窗子,这会儿被完完全全地支了起来,顾簪云坐在床上,可以眺望见艳丽的晚霞静静地落在江面上,和着夕阳洒下的点点碎金光芒,随着江水的涌动而起起伏伏,温柔,却又让人惆怅。
  码头上的行人来来去去,远处的小渔船由远及近,渐渐地,能听见渔夫的放声高歌,用的是江州的方言:“晚霞归夜鸟归巢,牧童归家牛归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