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纸伞-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心里边早已触摸到了他在记忆深处的位置。
而陌生是没有的,羞怯是没有的,所有的,只是一句包含了十年相思十年遗恨的怨怼:“鬼,是你么?张灯啊,是你么?你还活着?你不是死远了带着那个小妖精死远了么?你怎么又回来了?鬼?张灯!鬼?张灯!鬼鬼鬼鬼鬼鬼……”
那张灯不说话,他用雪白的贝齿,用嘴角的坏笑,用濡湿柔媚的唇和舌尖上的恶作剧,在那些为他漾起的水心涟漪处,上下不停地地吞噬,撩拨,吸吮,糊弄了满脸满嘴的东西。
娇蕊自觉整个人都要被他吸干了吮尽了,变做一片羽毛,飞远了。
“张灯,死鬼!死鬼,张灯!张……张……张……张……张……张……”
第七章 倦寻芳 8青灯
州城大户陈学礼为他最心爱的四姨太聘请私塾老师,是那一年商州城里人尽皆知的事。
时值乱世,国共两党正在激烈交锋,全国范围内的解放战争正在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展开,却丝毫影响不了地处荒僻山地的商州耕读传世的民俗,真可谓:有人参军打蒋匪,有人雪夜赶考场。这年月,考场自是不存在了,但那种功名仕气熏染下的官宦意识和光宗耀祖的士大夫精神,依然在殷实人家的门庭上、书案旁阴魂不散。
据说一百多年前陈家老祖宗在湖北老家那个百川贯通、州河收梢的老河口一夜暴富,一不靠经商,二不靠买办,三不靠州河水运,单靠一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单靠科举制度鼎盛之时老祖宗头悬梁锥刺骨寒窗苦读金榜题名中得头名状元,才有了以后的衣锦还乡、荣华富贵,有了陈家的仕途通畅、家学严谨。
如此说来,陈学礼为其钟爱的姨太太请来一个教书认字的私塾先生,也不全是附庸风雅之举。
只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陈家聘请的私塾先生不是别人,正是商州城里著名的破落户张满贯的儿子,毕业于商州书院的穷书生张灯。众说纷纭似乎陈家并非一心一意要聘请什么私塾先生,而是因那陈老先生年高力衰之时才讨得千般宠爱的小妾,纵然顶在头上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也是难解小娘子闺帏寂寞云雨情事,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买一个男侍养在屋里。
民间的说法自是扑风捉影,却也撞在陈学礼的痛处。
陈学礼本是有着三房妻妾的。先娶来的那个长相似雪压红梅的,起名叫做雪梅,是陈家在湖北最大的股东“三镇酒坊”大老板的掌上明珠,自幼儿学得一手好针线,知书达理,嫁到陈家上奉公婆下侍夫婿叔侄,颇得全家敬重。只是这雪压红梅似的美貌贤妇,身上却有一种奇怪的病症,夜里同床时,触之冰冷抚之渗人,即使隔了几层厚棉被,陈学礼也会被那冰窟窿里释放出的阵阵寒气,冷得直打摆子;急火火插入了,竟是进了冰窖一般,刺骨生寒,只好取出来用嘴,动作稍慢一步,就会被冻住了胡须在那上面。这样的红梅,纵然千般娇柔,万般妩媚,也只好任其自开自败,妖娆在苦寒的雪枝上。陈学礼娶的第二房姨太太是南山里一个土财主的宝贝千金,自幼体弱多病,是裹在棉花包里暖在热炕头上长大的,也懂女红,也知礼仪,也有一双缠得巧样别致的三寸金莲,天生长就青青翠翠雨打芭蕉的娇俏,由此而起的名字听来却俗气,叫做翠蕉。这翠蕉人样风流,言语得体,活该就是个能生会养的胚子,一气儿就给陈家生了三个男丁,自然是功不可没,有口皆碑。只是她的那私阴处是带了一把暗锁的,同房时往往就会自开自锁,运气不好时陈学礼曾被锁住三天三夜取不下来,情急之下尿了一泡热尿在里面,方得解脱。这样玄机重重暗锁难防的一个翠蕉,纵然盆儿生得圆,盘儿长得美,小脚颤颤地踩在让人美死的地方,也只是一把多此一举的锁子,只好闲置了任其生锈废弃。陈学礼娶的第三房姨太太长得人高马壮,其父在河南郑州开了马戏班,这做女儿的自然是马戏杂耍的那一套都学了个精通。走南闯北,江湖游荡,她是一直被当做假小子养大的,生成桀骜不羁野性难驯的铿锵脾气,陈学礼在马戏场上看中她,也是因了她是女人中的丈夫,想来绝无雪梅和翠蕉的怪症。谁料这假小子上得了床就变做真小子了,她竟要做男人。新婚之夜,她执意要换了陈学礼的男装,精露着她那线条明朗、肌肉发达的胸背,骑在陈学礼身上。而那陈学礼,须得换上女装,戴上假发,躺在下面做女人。后来,她干脆给自己设计了一套类似马戏团戏装一样的骑士式的斗篷。每天晚上,当夜幕缓缓拉下,月光透过窗棂在内厢里洒下清凄,就能看到她悠闲地吹着口哨,不紧不慢地来回踱着四方步,高高的个头,宽宽的肩膀,长长的双腿,外披紫红绣金栽绒斗篷,内穿天青团鹤紧身衣裤,脚蹬白底皂面长靴,风鼓起她的斗篷,就像一团绛红色的云。陈学礼最初就是被这一片绛红的灿烂颜色给弄晕了,心乱神迷之中竟也配合了她的游戏。于是,陈学礼胭脂也搽上了,口红也抹上了,眉毛也描上了,假发髻插满了珠钻翡翠,身上的绣衣换了一套又一套。那做“男人”的,后来干脆拿起了马戏鞭子,骑在陈学礼身上恣意拿捏起来,要他表演“美女坐钉”、“孔雀开屏”和“凤凰单展翅”的动作。最让陈学礼难堪的是,每当他表演“孔雀开屏”时就要露出屁眼,而她还要戴上自制的假阳具,身体力行走他的后门。这样的闹剧仅仅维持了半个月,陈学礼就忍无可忍,厌倦至极,一纸休书将她送回郑州。几年后,陈学礼才又娶了四姨太娇蕊,人称“小桃红”的。这已是他对女人所能保留的最后一点热情了,本想草草了事,想来那个人尽可夫的女戏子也只是个中看不中用、应景应名的美貌优伶罢了,怎知道一经上身就让他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女人。那肌肤,说是像软玉,又不太合适,软玉也冰也冷也是僵的硬的;说是像温香,又似乎太浓,太热,太黏,太腻了;说是水做的,又似不够柔滑,且把水给比的俗了许多,比淡了,比得没滋没味了。那一身的桃红裙衫,似乎就是老天专为她调配出的颜色,除了她,谁穿上都是糟蹋了这好颜色。长发如瀑,逶迤而流,似乎老远就能看见她发梢轻曼着的水雾,滚落一地飞珠溅玉的水声。耳朵边簪着一支颤巍巍的玉步摇,于她那纤细的脖子来说,似乎有些重了;于那一分惊人的韵致来说,却又恰倒好处。她的姣好在于静,不说话时宛若处子,好像沉浸在无边无沿的美妙幻想里,你看了她就想猜透她的心事,猜不着你就永远不得安生;她的姣好在于动,回眸一笑百媚生也只能用来形容她了。她的声音轻柔细切,淡淡地带着娇嫩的戏音,连她周围的空气都被激灵灵唤醒了,就像一朵花梦游在无尽的遐思中,时时都有风的声息和律动。据说是开过怀了,有着一个半大不小的女儿在外面寄养着,看起来却身量未足,形容尚稚,怎么看都是花未凋谢柳未残枯的模样,再过几年真不知会美到什么地步?最让陈学礼眼界大开的,还是她那美妙的神秘的女人的身体,一经碰触,就是梨花带雨,香露扑鼻。插入后,既无冰穴之寒,又无暗锁机关,更不是性情倒错的怪物,让人整个身心都融化其中,难以自制,不尽销魂。
如此这般,陈学礼对他的四姨太怎能不言听计从?又怎能不宠爱备加?
娇蕊那时候刚刚死了丈夫又贻了情人,既不能忘情于戏曲程式里唱念做打的表演,又难于在陈家三房妻妾之后华糜奢烂的旧曲目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时间久了,就越发感到自己是才从一个戏园子里逃出来,又一脚踏进了另一个更加陈旧的戏院,而且出演的是一出皮影戏,觥筹交错的背后是身不由己的落寞和受人操纵的热闹,隐约着虚无的映像;戏折子洇着古旧的黄,锣鼓家什蒙着珠网,虽然梳妆台上的胭脂还现出触目惊心的殷红,但她已不再扮桃花丽人,不再是小桃红。与此同时娇蕊又是一个极会活的女人,虽然七分爱己三分爱人——爱那些只爱自己的男人,但她懂得依附在每一个男人身上的过程都是一出早已写好的戏,人人都是戏子,谁也弄不清究竟是在自己的故事里流别人的眼泪,还是在别人的眼泪里伤自己的心。娇蕊懂得女人都是狐媚子,想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但一生都得不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男人;懂得该生的时候生,该死的时候死,生死都不是自己,对错都是别人的;懂得世上没有谁爱错谁的故事,人窥不破全部的红尘,彼此都是各自的一段命,逃不过的——命在的时候,人活着;人死了,也就没了命。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一块古墓里的玉,都是殉葬与殉情的结果,诠释不过一本人去鬼来的聊斋,年代愈久就越名贵,凝了缕缕血痕。只是怀念传说中的爱情,和旧戏文里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寻觅,或者奢望一种平淡而实在的生活,去学堂里学习文韵与格律,书法与绘画——这样的想法来不及说出,就先被那善解人意的陈学礼给揣摩到了,心里就生发出给她聘请私塾先生的念头。
陈学礼认识很多私塾先生,那些孔圣人的孝子贤孙,或者年老或者年之将老,或者年少或者曾经年少,清一色地穿着青布长衫,戴着来路不明的秀才帽,要么手里拿着竹柄绸面题词点墨的团扇,要么背着玄色的化缘和尚似的布袋,里边装满了书卷,虽然不曾有之乎者也声声嗟叹,却也自负清高,不可一世。只因是给心爱的四姨太寻找私塾先生,陈学礼就格外上心,想来想去总觉得平时结识的那些装腔作势的老学究粗俗且又污浊,四姨太是冰为肌骨雪做魂魄的人间尤物,怎能拜他们为师?
陈学礼有一个使唤丫头名叫花青,自娇蕊过门来就留在房里专使侍侯,长得山青水秀的好模样,又是个会拿注意的人,深得陈家上下的口碑,也和娇蕊亲姊热妹的处得好缘份。陈学礼为四姨太挑选私塾先生的事搅尽脑汁,终不如愿,花青知道了却说她倒有一个合适人选,年轻有为,才高八斗,仪表堂堂,只是家道破落,现在正是背时晦运的时候,恐怕不合老爷的心愿。陈学礼求才若渴,爱妻心切,也顾不得挑三拣四,连夜便打发人前去请来了那破落之家的美少年张灯。
这张灯也确非省油的灯盏。在张家最鼎盛的时期,他的父亲落了个“张满贯”的声名,成为商州城数一数二的富户,并娶了身价和姿色都堪称一绝的龙驹寨船帮帮主的女儿为妻,生下儿子取名“张灯”。本想着再生一个女儿就给她取名“结彩”的,张灯结彩,好红红火火过他的日子呀。谁知那张满贯自此以后心思全不在妻儿身上,他迷上了来自西安城里的一个唱戏的男小旦,后来就常住西安夜夜泡戏园子。张灯的幼年是跟着母亲在夜夜盼郎归的寂寞中度过的,父亲捧红的戏子后来跟着一个军阀远走高飞了,人财两空、穷途末路之时父亲才想起远在商州的妻儿,而这时张灯已经七岁,他的母亲却在父亲归来的当天夜里无痛无恙地死去了——张灯的脑子里清清楚楚地印满了那一天的情景:母亲穿着沉香色的窄衣窄裙,戴着满手的珠钻,头发纹丝不乱,脸上是笑盈盈的表情,见了父亲只说了一句话:你到底回来了!后来母亲就死了,满手的珠钻被取下来,一颗一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