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谁家新妇-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见她回眸,秦子浚唇畔逸笑如佳酿温醇,提壶满斟一盏,往对座轻轻一推,做出个共邀品茗的手势。苏云岫也没有旁的言语,翩然落座,两人面向而坐,茶香悠悠里,呷一口淡茶,赏舫外秋色,心里更是通达自在。
秋日,碧水,和风,黄花,如斯美景作画,自是美不胜收。然怡然赏景的两人,透过窄窄的舱窗,却入了旁人的画。
因贾敏之事,黛玉心中郁郁悲欢难耐,每日里默默垂泪,瞧见她双眸红肿的模样,林如海心中极为不忍,恰逢沐休,又是难得清朗的天气,便携了她同往瘦西湖赏秋散心。黛玉久居深闺,少有走动之时,得闻林如海的意思,倒叫她欢喜了许久。这日早早便梳洗打扮妥当,如此小女儿情态,让林如海好笑之余,也放心了许多。
难得出行,父女俩的兴致极好,沿着窈窕曲折的湖道,赏了冶春园,穿过杨柳长堤,访过莲性寺,方觉有些累了,便往五亭桥稍作歇息。走了一路,黛玉小脸微微泛着红光,手里捧着一盏暖茶,小口啜饮几口,方搁下杯子,只手拖着腮,目光仍不舍地流连在亭外,轻问道:“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待到清风月满之时,这里当真能看到五洞各衔一月、众月争辉之景?”
“这倒是不假。”林如海点头应道,见她满脸期待之色,却又不得不道,“待改日天暖了,为父再陪你过来,今日便只赏了这水罢。”如今已入了秋,夜里有些凉意,黛玉这几日已有些喘咳,若再受了寒,怕是有得养上好些时日。黛玉亦知父亲的意思,虽有些失望,却也懂事地点头应了,心里难免有些落寞,自己这身子委实是不争气了些,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至到今日仍未断,早间出门时便先用了药方登车,莫说贪凉赏月,便是在风口里略站会,也是极难的。一想到自己这病,怕是一生也难好的,黛玉不免悲从心来,然在林如海跟前,却又强忍着,生怕让父亲忧心不已反添了麻烦。
只是她的些许隐瞒,如何瞒得过林如海的眼,心里宽慰她的懂事孝顺,更觉心疼怜惜,却也不知如何劝解,只得随意指着不远处湖畔正慢慢靠岸的画舫,柔声询问道:“玉儿可要去泛会舟?”
黛玉眼睛微亮,连连点头应下。
此时夕阳西下、晚霞如锦,除却湖中遥遥飘着的画舫,视线所及之处,临岸的也不过这一只,父女俩便下了桥往岸边行去。一走到近前,林如海便上前道:“可有船家?这船可是空下了,还……”话音未落,却见舱内帘栊挑起,一身水碧衣裙的苏云岫含笑从内走出,两人的视线一交汇,一个半句话卡在喉咙里说不出,一个脸上的笑凝滞了下来,眼底皆是诧异惊愕之色。
怎么走哪都能碰得上?还真是冤家路窄,出门忘翻黄历了。苏云岫心里诽谤着,面上却习惯地挂上温和而疏离的笑,客套道:“原是林大人,民妇有礼了。”说罢,轻施一礼,便往边上略挪了两步。
林如海极快地皱了下眉,便看到秦子浚从里出来,两人略见了礼,道:“竟在此地遇上,还真是巧得很。这是小女黛玉,玉儿,这是你苏姨和秦先生。”
黛玉?
苏云岫眸色微闪,不自禁往林如海身后看去。只见一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女孩走到近前,行礼道:“见过苏姨,见过秦先生。”心里却暗忖道,不知这苏姨与父亲与秦先生是何关系,这称呼委实奇怪了些。
眼下的黛玉不过六七岁,年岁虽短,举止言谈却不俗,眉眼如画,五官精致,不难想象待长成之后会是如何韵致容颜,只是眼下,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看得并不十分真切,然这病如西子胜三分却是真的。
苏云岫心头微叹,面上仍噙着轻柔笑意,微微侧身,温声道:“林小姐多礼了。”偏头征询地看了眼秦子浚,见他温和含笑并无异议,便道,“若林大人有意,这舫,便留给二位了。民妇也是时候归去了。”
林如海眸色一深,他原以为又是三人同行,没想到竟是两人共游,此刻听她婉言作辞,一副来去匆匆不愿深谈的模样,不知怎的,竟开口道:“相逢不如偶遇,夫人莫不是嫌我父女扰了兴致?若是因着澹宁,不若差人请他过来,说起来,玉儿也真从未见过呢。”
苏云岫蹙眉道:“犬子业已十二有余,平日行事无状,怎可唐突了林小姐?若是带累了小姐,岂不是民妇之过?”
林如海闻言一滞,一时不知作何言语。苏轩与黛玉本是兄妹,哪需这般顾忌男女之防?然当中缘由,却不足与外人道哉,此刻听她这般拒绝,除了无奈,更觉颓然。苏轩是谁,黛玉并不知情,听闻苏轩年龄后,黛玉却微红了脸,感激地看了眼苏云岫,男女七岁不同席,她虽年幼,却也读过书认得字,自然认为苏云岫是一番善意的。
苏云岫的顾虑,秦子浚自然明白,见气氛有些凝滞,忍不住开口提议道:“此处有风,林小姐身子矜贵,可要先登上舫?”
上了船,四人围坐在桌旁,苏云岫紧挨着秦子浚,另一手坐了黛玉。黛玉乖巧地端坐着,不时悄悄地将视线落到苏云岫身上,不知为何,她总觉得面前这笑得温柔如缱绻春风的少妇似乎与自己有极深的瓜葛,看向自己的眼神里有感慨,有悲怜,更有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复杂,让她心下不安,不由地抬头看了眼林如海,却是一怔,爹爹这眼神似乎含了许多事,心里的疑惑更甚了:爹爹似乎与她很熟?只是,为何她从未听说过,也从未听娘亲提起过什么苏姨?
心里胡乱想着,耳朵却认真地听着桌旁动静,将他们的一言一语细细记下,掰碎了揉烂了反复咀嚼,生怕遗漏了哪一处。
“如斯美景,只不知这湖是否还会有源头活水注入?”林如海深深看一眼苏云岫,指着不远处的碧波湖面上蹁跹的落花 ,似有所指,“落红有情,许是念旧的,湖水虽有些凉,却仍是它的根,待春回日照时,定会比今日更暖人。”
苏云岫微眯了下眼,怡然含笑,答得更是自然:“入了秋,过了花开时节,便是满湖芬芳,如今也已萧瑟,只留下残余的些许枯败的梗叶,守着当下都是极难的,哪还有心思想旁的?”
黛玉懵懂地看着两人一来一往,无人应话许久,忽的开口道:“前几日我刚念了李义山的诗,有一句却是极欢喜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苏姨莫不也与我一般以为?”



54、难得好心却成驴肝肺
听了黛玉的言辞,林如海眼底极快地闪过一丝清晰的笑意;虽是懵懂;然这话却接得极妙;瞧见苏云岫果然眸中微露诧色;不知如何往下的模样,心中更觉趣意盎然;平素所见,总是极善辞令的,没想到今日竟能看到她哑然无语的模样。
便是秦子浚;也不免浮出几分好笑,两人的借景言事;他这知情人自然听得分明;不由略打量了一眼黛玉,便看着苏云岫,想听听她究竟如何措辞。
苏云岫倒没有太多旁的心思,只是感慨林妹妹不愧是林妹妹,犹记得大观园里似乎也有这一出,只不想早了这些年,对这句诗的喜好竟如出一辙:“林小姐果真聪慧,这般年纪便已熟读诗词,我如你这般年岁时候,怕连字都认不全呢。”
林黛玉微微红了脸,抬头看了一眼,见她神色坦然并非客套,心中微喜,小声道:“苏姨说笑了。”
看两人十分融洽,林如海心中大畅,想起贾赦来时捎来的贾母书信,言辞恳切地让黛玉过贾府去,因府里无年长妇人可以依傍教养,他心中颇为意动,可念及贾敏之事,心里难免膈应,此刻遇到苏云岫,不由开口问道:“前番京都来信,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特遣了男女船只来接,不知夫人以为如何?”
林黛玉心下蹊跷,奇怪地看了眼林如海,又偏头看苏云岫,只觉船舱之内甚是怪异,尚未多思,却见苏云岫眉梢微微一挑,笑道:“贵府之事,民妇实不敢置喙。有林大人慈父心怀,想来定能蘀小姐安置妥当。”
林如海眸色微闪,深深地看了她一会,指尖轻轻敲打着案面,一下一下的,道:“林某既非洪蛇又非猛兽,夫人何需如此?”
见他眸底含笑,苏云岫不由得蹙了眉,正欲再拒,却见身旁的小黛玉清减微白的小脸,眉眼间仍带着几分 之气,不知怎的,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来,长者的恩怨,若尽数还报于小辈,稚子何其辜,不由地轻叹一声,道:“民妇无甚见识,平日里盼着,也不过是人圆之和,却不知林小姐如何思量了。”
林如海也随之看向黛玉。视线所及,黛玉似有些不安地动了下身子,小心地看了眼林如海,嗫嚅道:“这是母亲的遗愿,外祖母来信,我也想着能去蘀母亲尽一回孝。”
苏云岫皱眉看她,道:“林小姐这话,民妇却是不懂了。林夫人不在了,尽孝也该对着林大人才是,哪有蘀着亡母到外祖家中的道理?若是亲戚间的走动,小住些时日也就是了,然听林大人的意思,似乎并不这般简单?这亲朋再亲,怕也亲不过相依为命的父亲,这关系再厚,林小姐终归姓林不是?”
黛玉涨红了脸,一时不知该如何辩驳,只觉这话说得温和随意,听到耳朵里却跟冰凌子似的,扎得她生疼生疼的,那是母亲临终前殷殷叮嘱的,叫她如何能违逆?可父亲,她心里当真有些放不下,若自己再走了,这偌大的林府,不是只剩下父亲一个?可是嬷嬷们说得也有道理,父亲正值当年,外祖母却已近耄耋,将来,她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可以侍奉于父亲膝下的。
瞧见黛玉这般神态,林如海心中微叹,终是不忍她如此尴尬,轻咳一声,接话道:“夫人此话虽不假,但小女年幼,上无母亲教养,下无兄弟姊妹扶持,若是强留反而不美,倒不如依傍外祖母及舅娘姊妹去,也能解我顾盼之虑。”
既已有了断,何需再问询与己?苏云岫心中嗤笑,面上笑容浅淡了几分,道:“民妇这般愚见,怎及得上林大人智深虑远?倒是民妇唐突了,委实汗颜得很。”难得她发回善心,却不想被当作了驴肝肺。那豺狼窝一样的贾府,旁人是唯恐避之不及,这两父女却巴巴地赶着上去,真真可笑。算什么巡盐御史,这识人不清的毛病,还真是根深蒂固无药可医呢。
告别林家父女,苏云岫坐在马车上,心中仍有些不顺,秦子浚看着好笑,不由道:“前几日还与我说什么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才多少功夫儿,怎就给自己气受了?”
苏云岫无奈叹道:“我不过是觉得那林小姐可惜了。”好端端一个兰心惠质的姑娘,仙子一般的人物,去了回荣国府,进了那大观园,却落了个焚稿断情泪尽而终的凄苦结局。
秦子浚垂睑眼去眸底深深的惊诧,略略平复一会,方睁开眼,目光在她脸上流连着,状似无意地道:“这又是为何?”
“真当那荣国府是好地儿么?”苏云岫不疑有他,撇了下嘴,一丝讥讽的笑容在唇畔隐了隐,“明里瞧着光鲜,可里子呢,怕只有门前那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罢。”
秦子浚心中一动,眼下的四王八公、贾史王薛煊赫门楣,世人眼里的钟鸣鼎食勋贵之家,她怎会乍然做此感想?只不知究竟是有口无心随意一言,还是当真看出了什么端倪?想起前几日胡彦青议起京都时提

“为何有不得?”苏云岫抬眸看他,身子轻轻往车窗上一倚,悠然笑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为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