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美味by沫魇儿-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先唱,你要好好听哦”

狗蛋儿点了点,眼睛也不眨了,生怕耽误了听觉。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阿喜阿喜在笑他;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哪,现在上来干什么,阿黄阿黄你呀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素香拍手唱到。

这狗蛋儿摇着头听得也开心。

……

“还以为从哪里飞来了一只黄莺,原来是素香妹子在唱歌。”篱笆门外传来一声话。

素香起身看去,原来是隔壁的莫大娘,这来到这里后,除了狗蛋儿,最熟的一个人了。

刚想喊狗蛋儿给莫大娘开门,这狗蛋儿已经一蹦一跳的跑到了篱笆门前,去了扣住的门栓。说是门栓,也就是简单的用一根布条拴住了门。

莫大娘摸着狗蛋儿的头,笑道:“这孩子,几天不见,也不害羞了。”

狗蛋儿一个躲闪,钻到了素香的身后,侧着脑袋,看着莫大娘。

“这孩子,刚想表扬一句,就跑了。”莫大娘搓了搓一下,环顾着四周,惯有的发出啧啧的声音:“素香,这院子收拾的真干净,难怪我家那死鬼总是说,你去看隔壁素香家的,这地打扫的锃亮,锃亮的。我还不信,过来,还真的是,只怕都要发光了。”

素香听这形容,偷偷笑起来,躲在身后的狗蛋儿看见阿姐笑的开心,也傻乎乎的跟着笑起来。

眼中突然一亮,莫大娘走向葡萄架下,眯着眼睛,眼角的皱纹这一眯,成了几道。道:“这葡萄长的还不错,看样子,结了不少果子咧。还可以刚好赶到中秋节吃新鲜的。”

还没有等素香开口说话,这狗蛋儿立马跑了过去,拿起竹竿,指着天空说道:“没有了,都被鸟雀偷食了去。”

说着,挥舞一下竹竿,惊扰了几只停留在旁边榆树上的麻雀,飞了起来。这狗蛋儿,啥不会,就这抠门劲儿会的比年长的人精。素香无奈的摇了摇头。

莫大娘也无心跟一个小孩子计较,看见素香朝自己笑了笑,自己也回笑了一个道:“小孩子淘气点好,淘气点好。易养活。”

院子忽然刮起了一阵小风,一阵浓香灌到莫大娘的鼻子。

“素香,锅里煮的什么?这么香?”莫大娘问道

“阿姐啥都没有煮,是其他地方煮的,被风刮了过来。”狗蛋儿跑到厨房门前,将虚开的木门拉起,掩住。

素香看了一眼狗蛋儿,喊道:“过来。不许胡闹。”

狗蛋儿只好走过来,不情愿的站在素香身边。抬头看着眼前这长的跟家里以前养的那肥猪般的莫大娘。

“看见狗蛋儿长的瘦弱的很,就给他炖了一小铁锅的鲜藕猪肠汤。”素香说的简单,但是这还是费了一大周折。

素香本意是想炖排骨藕汤的,但是这个七月份产的都是鲜藕,不适合拿来炖排骨。要用初秋时节,那藏在泥塘中处的藕,这产出来的藕型粗壮,节间均匀,藕肉厚实。最适宜炖排骨藕汤,炖起来的藕,拿筷子一夹,吃起来,软中带些脆,能扯出一条长长的藕丝。

素香小时候调皮,也爱跟幼儿园的小朋友比扯丝,比谁的更长。这丝扯的出来,越能够证明这汤炖的火和极好,需要的火和不足,丝扯不来,或者只是短短的一截。

当然藕汤里的排骨放到嘴里嚼起来,也不硬。软软的,带着特有的藕香味道。饭后,若是在寒气的时候,盛一碗浓浓的藕汤,喝上一口,别提有多惬意。

不能炖排骨,素香提着用竹子编制的撮箕,狗蛋儿则扛着一把锄头,来到房后面的一处野荷花池。

这七月,荷花也开的好。随着清风微微荡漾。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经诗意大发,素香背着这从小学开始就背的烂熟的诗词。

狗蛋儿听得绕口,摇头晃脑的学着背。

”狗蛋儿,背好了,我们就下池挖藕去。”素香说完。听着狗蛋儿摇头晃脑背的认真,素香心底有些开心,说不一定1容来能够派上用场。

 第003章 鲜藕炖猪肠

素香将蓝色粗布制成的宽大裤脚,卷到膝盖处。顺着池塘边移到了荷塘里的浅泥处,试探的用一只脚伸过去踩了几下,还算硬,素香这才放心的将双脚踩在上面。

怕狗蛋儿下来调皮,到处跑,踩到了深淤泥可就不好了,素香抬头朝岸上的狗胆儿喊着:“乖乖的呆在上面。”

狗蛋儿点了点头。伸出小脑袋,看着下面的情形,一副全神贯注的表情。

荷塘岸上看起这满池荷花美不胜收,可到了下面,全是淤泥,浅塘上面还浮着一些积攒的雨水,有蚊子不亦乐乎的围着素香转悠。

本来挖藕需要排干了池塘里的水,晾干几天,再来从池塘一侧挖。但是这初夏,深塘里水深得很,况且自己也不需要很大的量,素香琢磨着从塘边沿处挖一俩节即可。

一片白色荷花扬过来,刮住了素香的视线。就它了,通常开红色的荷花的藕,藕会比较面,煮出的汤颜色较深;如果开的是白色的荷花,那么藕就会比较脆,煮出的颜色较浅。选择这脆的藕,主要考虑到狗蛋儿小孩子的口味,一般孩子都喜欢脆脆的东西,炖出来的颜色新鲜,有胃口。

早藕长的浅,用手挖开泥土的十几厘米,就可以摸得到藕。

果然,素香的手摸到了,小心的顺着藕往里处走,往外一提。好家伙,三节长的鲜藕。这下不用再挖了。

素香将藕放在撮箕里,顺着塘沿,爬了上去。

藕有了,端着撮箕,俩人朝自家小院走去。篱笆门前,斜出几朵月季花,吐着盛开的粉色花瓣。

“阿姐,你看!”狗蛋儿跑到门前,踮起赤脚儿。伸出手,指着篱笆上挂着的东西喊道。

篱笆门上挂着一串猪肉肥肠,上面用一根金黄色的稻草拴着。素香取下这串猪肥肠,想起是昨日那卖肉的贺大叔担着肉担路过这里,自己想买些猪肠,可惜刚巧卖完了。

贺大叔说:“早起杀的猪,猪下水都是被饭馆给订完了。若是想要,明天,杀完猪,我取些新鲜的猪肠给你捎过来。”

果然现在就带来了,恐是看院中无人,这才挂在篱笆上。

这民风真淳朴,自己还没有付钱,这么放心的挂在这里,也不怕别人偷拿去了。用现代人的自私的心想这问题,是不是……

素香提着猪肠,笑着进了小院。狗蛋儿习惯性的去栓门,这是阿姐叮嘱的,破家值万贯。

“别栓了,过来帮我洗藕。”素香喊住狗蛋儿。

无论怎么样,素相心里记着,明日一定要守住这里,将这大肠钱给贺大叔,他走村串乡,担着重重的肉担,也不容易。

在小院东西角,有口水井。打水的物件也简单,就是就地取材,用一根粗竹子,在竹子根处的那头,对称的钻了一个孔,套上一根麻绳,栓在木桶手柄上,放到水井里面,轻轻的用手一提,就能打上一桶清澈的水。

这水,清澈,喝起来,带着几丝甜气,比起矿泉水都要好上几十倍。自小在农家里长大的素香,知道这井水还有个妙处,就是冬暖夏凉。

清洗完藕,素香用刀背着刃,刮去硬皮,随即切成片。

厨房里是典型的南方灶台,灶台放柴火上面,挂着一被烟火熏得很黑的水壶,水壶的水早已经被窜起来的火苗烧的很开。

素香将肥肠打理干净后,又倒了一点白酒,去了猪肠的骚臭味。这才放到锅里加点水,煮熟。

在灶台下面烧火的狗蛋儿看见素香又将放凉的猪肠又用水壶里的开水过了一道,抓了抓脑袋问道:“阿姐,不是已经煮熟了吗?怎么又要给烫熟了。”

“这样,可以将猪肠里多余的油脂去掉。做出来的鲜藕炖猪肠汤味道才不腻,吃起来清香,清香的。”素香边切将猪肠切成一小段,一边回答狗蛋儿这个问题。这傻小子有时候提的问题还是有含金量的。

往锅里倒了点菜籽油,素香很喜欢这种现磨出来的菜籽油,虽然热油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泡沫,比不上超市卖的调和油,一点火就热。但是这种没有处理过的油有种自然的清香。

待锅里的菜籽油上面的泡沫没了,这个提示油热了,素香这才将切好的已经切好的姜葱蒜快速放到锅里翻炒,本来应该接下来该用酱油炝炒的,但是现在还有酱油。就省下了这一步,不过素香也不想用酱油,免得一会儿汤盛起来的时候,颜色看起不鲜亮。

这是素香的一大怪癖,不喜欢汤里有重色的颜色,提倡自然。

直接把菜板上的猪肠倾倒到锅里,煸炒,炒匀后,加水等烧开。

灶里的火烧的热,素香看着狗蛋儿满脸的热出的汗,用火夹拨了一下灶里的火,看见里面有几个小碎木柴还未烧透,想着这火足够了。就说道:“狗蛋儿,去打一桶井水洗把脸。”

中途素香回了趟厨房,见水烧开了,将切好的藕到了进去。

想到这里,素香赶紧朝厨房小跑过去,麻利的将在田埂上摘的野香菜放到沸水里过了一道。这才整个将这道“鲜藕炖猪肠”盛了起来。

看着这肠烂鲜汤的一大瓷碗的菜,跟在素香后面的莫大娘,用鼻子深深的闻了一下,道:“我说他素香妹子,这汤怎么这般好闻。”

素香笑着,取了一双筷子,递给莫大娘说道:“莫大娘尝尝。”

这站素香跟后的狗蛋儿看见这莫大娘不夹藕片,直接夹了一块肥肠朝嘴里喂去,急的不得了。这可是阿姐炖给自己的,第一口就让这肥婆给吃了,可是看见阿姐朝自己瞪了一眼,又不能说什么,只好干瞪眼。

用素香的话来说,那直直的眼神,足以杀死人。

肥肠油而不腻,还带着鲜藕的清香。这汤里,点缀的几段香菜,让人食欲大增。

莫大娘咂了咂嘴,嘴唇被沾的汤弄得油亮油亮的,说不来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想了半天只道:“好吃!”

,素香早已经用木勺舀了一碗的汤,说道:”莫大娘,这碗汤那回去,让大叔也〃莫大娘将手放在蓝色粗布围裙上搓了搓,嘴里说着:”这怎么好的,又吃又拿的。”这手已经将碗端了回去,扭着硕大的屁股乐滋滋地走了回去。

 第004章 香竹糯米饭

刚送走莫大娘,就到了小正午。素香仰起脸,眯着眼睛,太阳正光亮的晃眼儿。

葡萄架下,摆放着一个小竹桌。本来素香是想学那江南园林般,摆放一个石桌,可是去石头铺里打听,这价钱还真贵。

屋后有大片的翠竹林,翠绿绿的。最多的品种就是这这盆地特产的毛竹。单看这翠绿的竹林配这草屋,远处是墨水颜色泼成的山脉,如同山水画一样。

就地取材,可以做成很多家仕。

之前素香接受自己已经活在古代的现实后,就准备改变这小农家“脏乱差”的现象,人穷可以,但是不能懒,也不能不干净。

庆幸的穿越落到了这有山,有水,有田的好地方。还要对亏这是盛世唐朝。

天时地利人和。

简单的这些家仕是素香同狗蛋儿一起的,从屋后砍下竹子,将竹子劈开,削成根根筷子;竹节处,留个合适的高度,制成竹筒,可以用来装盐,装其他调料品。

其他的簸箕,撮箕,椅子,菜篮子都是托隔壁的莫大叔编蔑的,莫大叔先将削好的条条竹片浸泡在河水里,说是这样才能让竹片有韧性,然后在用那双长满茧子的手,轻巧地就编蔑出这些物件。

素香直感叹,这整个就是民间工艺者。

因为知道素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