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美味by沫魇儿-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香直感叹,这整个就是民间工艺者。

因为知道素香这俩姐弟无依无靠,莫大叔一家对姐弟俩很是照顾,也没有提要求。没有工钱,素香也不想让别人白白忙活几日,可是家里一穷二白的,也拿不出什么东西。

说是借,恐怕也是拿。春耕的时节早已经过了,自家的那一亩多的地已经长满了荒草,只能等到下季开春了。

不过还好这小村庄坐落在南方,看着这竹子,产菜籽,看这周围的景色,听莫大娘念叨着芒种收麦子,白露收稻谷。素香想这里应该处在亚热带地区。可惜不知道自己是在哪块地方。

周围认识的乡亲都是朴实的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说去过的地方就是十几里外的集市了。

等芒种夏收完后,就准备劳动了,抓紧时间将荒废了的地收拾干净。

眼下,素香眼瞅着屋后翠绿的竹子,想起,何不就地取材做一顿饭菜来感谢莫大娘一家。

想起昨日在一小罐子里看见一点儿陈糯米,色泽不如新米晶莹透亮。“竟然还有糯米?!”素香又是开心又是意外。吃法都成问题的农家里,竟然还私藏着糯米。“阿姐,你没有喝过么?阿爹说你也有喝。每次我喝的时候都不见你,阿爹说你端着碗躲着喝去了。”狗蛋儿奇怪阿姐为何这样说。

虽然每次都是米少水多,但是还掩盖不住那喝下去的一股香甜。

素香一笑过这古代素香的可怜。直觉告诉自己,八成那古代素香是肯定没有喝过的。

灶台上用竹子弯挂着一很小块熏得金黄的腊肉,这是素香收拾这家的时候,竟然意外地从米仓里刨出来的,闻了一下,腊肉没有变质。

素香自小从农村里长大,知道这是农村里保鲜腊肉的做法:就是将已经风干好的腊肉,掩埋在没有去壳的稻谷里,即使是在炎炎夏日,也不会臭。空气如果保持干燥,还可以存到秋天。

传统的东西就是好,冰箱既费电又污染,还不一定存这么久,也保留不到腊肉特有的烟熏香味。许久没有吃肉的素香,看见这一小块肉,竟然有点舍不得吃。素香重新放了回去。直接煮了这等好东西,真得觉得好浪费。现在,既然有这俩样好材料,就做成香竹糯米饭。

竹筒取得是竹林里那颜色翠绿的竹子,这样的竹子称为“新竹”。其实就是这俩春长起来的。超过俩年的老竹颜色呈灰绿色。一对比,就可以看得出来。

因为新竹水分多,耐烧。素香削竹筒的时候,特意在竹筒后留了筷子般长的竹棍,一会儿烤的时候,当成手柄。

打了一桶清水,倒入寻得糯米。从晚上浸泡到今天中午乡间炊烟徐徐。差不多十二个时辰了。

素香将切成碎块的腊肉和着泡软的糯米装入竹筒中,注入上清水,找不到芭蕉叶,摘了片荷花叶塞住竹筒口。

狗蛋儿早已经在小院里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火塘。将竹筒一个个整齐排列在火上烤,素香怕火太大,烤坏了竹筒,在火塘上横放着铁棍。再将竹筒放在上面。

狗蛋儿同素香手里拿着湿的碎布裹着手柄,翻动着竹筒。

过了一会儿,阵阵糯米特有的香味带着腊肉的味道传了出来。还有新竹的清香,仔细一闻,荷叶的清香味道也混和在里面了。

估摸熟了,素香将竹筒取下,轻敲一遍,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其外包裹着一层雪白的糯米香竹竹瓤。

整齐的将这糯米饭放在白瓷盘子中,盛放在竹篮子里,素香喊了狗蛋儿给莫大叔家提去。

“送了去,莫大叔说了什么?”素香问回来的狗蛋儿。

狗蛋儿手拿着一段糯米饭说道:“莫大叔没有说什么,只在那吃。莫大娘说了,这素香娃儿怎么换做一个人似的,以前闷闷不吭声,也没见得做什么东西。现在怎么有这般好手艺。”

狗蛋儿背书似的重复着莫大娘的话,素香听得眼睛弯成一明月,这狗蛋儿,读书也这般记忆好就行了。

此刻,素香环绕了一下这小院,将饭菜摆好在小竹桌上,这往常一说吃饭的就活泼乱跳的狗蛋儿,此刻无精打采的趴在小桌上,小嘴巴嘟得老高。看样子还在为刚才分了些鲜藕肥肠汤给莫大娘不开心。

“啊。”素香夹了一块肥肠,放到狗蛋儿的嘴里,说道:“好吃不?”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一尝到这好吃的,嘴也不如刚才那般嘟得厉害。

他盛起米饭,就刨开了。

整顿饭下来,狗蛋儿一话也不说,直吃得小肚子胀的圆圆的,打了个小嗝儿。习惯的将碗筷收拾好,拿到井边洗干净。

素香见了好笑,喊住:“你放着,一会儿阿姐洗。”

狗蛋儿也不理,只埋头洗完了碗。

正午的天热的厉害,还好得益于这屋后的竹林,和这院前的几颗树,阴得凉爽。

狗蛋儿洗完碗,又冲了个凉井水澡,爬到葡萄下面的桌子上,四肢朝天,仰起就午睡了。

狗蛋儿这一系列动作就是无声电影,密密层层的葡萄叶子隔阻了阳光,偶尔洒落的几滴阳光,也不觉得热。倒成了这午后景致的点缀。

不远处的河边传来知了声声叫着夏天,几只蝴蝶也热得乏了,停留在月季花瓣上,一动也不动。

不知道哪里跑来的一只大黄狗吐着舌头,钻到桌子下面,它倒也会选地眯着眼睛,午睡了。幸好素香不喜欢吃狗肉,若是到自己生活的那年代,自己可保不住它的命。

素香从屋里端来针线盒,守在狗蛋儿身边,看着这大黄狗,心想一会儿狗蛋儿醒来看见这大黄狗肯定会开心,他一直想要一只狗,可是当时连人都养不起,哪里来功夫养狗。

不过现在好了,想到这里,素香心底里散发起一阵愉悦的心情。

心里盘算着,等太阳下山了。喊上狗蛋儿,准备好明天赶集的东西。

本以为自己会不适应这乡野生活,离开了网络,离开了电视,会不会感到闷。可是当自己真正的融入进来,才发现这村野生活真的很有情趣,总能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寻得无污染的食材。

这将是自己的一片美食天地。

夏日困乏,素香缝补着狗蛋儿破了的衣服,眼睛也越来越抬不起来。就着这风中荡漾起的绿色味道睡了去。

梦里默念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时不明,现在读起来,还真的有意境,这还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慢慢生活在其中,体悟吧。

 第005章 抓黄鳝

东边的天刚翻出鱼的白肚子,素香就揉了揉还睡意朦胧的眼睛,起床了。本以为狗蛋儿还在睡觉,素香却听到院子里传来打水的声音,这狗蛋儿已经在打水洗脸了。

狗蛋儿转身看见素香站在屋檐下,伸着懒腰。扯着嘴,露出洁白的牙齿喊道:“阿姐,我今天比你早咧。你快点,不然就迟了。”

这小子,看今天这么积极,估计是想凑赶集的热闹,若是迟了,这集市人就散了。摆摊的人也撤了。

换上新浆洗下来的粗布衣服,素香闻着上面的清新朴素的味道,很是舒服。这都是用皂角树上长的弯弯形状皂角洗的。

在现代,看多了电视剧,总以为那儿年代的生活的人都是裸肩长裙,上身直披一件大袖纱罗衫,轻掩,上身肌肤隐隐显露。

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总之华丽丰满,美人多妖娆。

现在低头看自己的服饰,却是用粗布制成的衣服,唯一好点的是有拼接之感。

虽然衣服大了些,但是还隐约有窈窕之感。

对着铜镜,素香看着里面模糊的自己,黑瘦。不过脸色的光色要比之前自己来的时候好多了。模样也看得不是很清楚,总之无论谁看见素香第一反应,就是道:“这孩子,怎么这么黑瘦。”

素香有点怀念现代那白嫩的肌肤。

手拿着昨天灶台里烤熟的红苕,俩姐弟带着晨光鸟语出发了。

前去集市的路,都是田埂上的小路,幸好这地是平原,不似山路般难走,这里的地形是个小盆地。

东边渐渐光亮起来,一轮红日薄欲破发。远远望去,可以看见隐约出现的人,那也是趁早出来赶集的人。

狗蛋儿的背上背着小背篓,里面装的是昨天晚上,去秧田里抓得黄鳝。

昨天本来生闷气的狗蛋儿,一听说傍晚去抓黄鳝,早已经将闷气丢到爪哇岛去了。

繁星点点,点满了夜空,偶尔还可以看见流星快速地划过天际。草丛中不知名的小虫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走到稻田边,听得是阵阵蛙叫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说的真没错。

素香不敢去抓黄鳝,一向自己都有点怕这滑溜溜的小家伙些,只拿着油灯,沿田埂渠沟边巡视,一旦发现出来觅食的鳝鱼,狗蛋儿立马徒手捕捉。捕捉时,有时候捕到的是黄鳝苗,狗蛋儿总是放掉。这是阿姐说的,不要斩尽杀绝,保护生态环境。

狗蛋儿不懂,这词还真新鲜,第一次说。但是阿姐说的话,就是对的。

俩人抓到后半夜,才抓了一小篮子。

素香心想,若是下暴雨就好了,这雨过后,黄鳝会出来吐气吸氧。那时候定能够抓很多。不过看着一篮子黄黄的黄鳝,还是小有收获。素香提着竹篮子,狗蛋儿跟在后面。一前一后跟着回家了。

乡里人晚上睡的早,往常这个时候早已经没有了人烟了。但是现在偶尔可以看到田边有星火点点,那是晚上起来守水的男人在抽着老旱烟。这秧田需要灌溉水,这家的田灌溉好了,那家就可以灌溉了。也是防着水从田边的没有填好的缺口走漏了,白白浪费流走了,这样一夜也灌不好水。

素香自己家的那田地,除了留了一小块拿来种菜,那大的一份也拿来种稻谷了,无论怎么样,稻谷是主食。

秧苗是检别人插剩的,插秧苗工序简单许多,只需要将一捆捆秧苗扔到水田里,然后下地,一根根插下去。

只不过,素香还是插得胆战心惊,这水里,有很多的小动物,最可怕的是那吸血鬼虫,就是水蛭。一粘上到皮肤里,专吸血,怎么扯也不扯不下来,如果不小心中招了,就得用稻草灌上猪血,烧。这水蛭就掉了下来。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庄家人的生活琐碎中,都带着辛劳。当然还有收获的喜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以自小在农家吃百家饭长大的素香,格外珍惜粮食。

昨天跑来的大黄狗,也跟着。

“大黄,回去!回去!守屋。”狗蛋儿手拿着河边扯的芦苇喊着。

这大黄狗也乖,哇哇叫了声,仿佛在交待自己得回去了。转身,就屁颠屁颠得跑了回去。趴在篱笆门前,眼巴巴地看着素香俩个人越走越远。

“唱起歌儿那个忙砍柴吆忙砍柴吆,走了一山又一山嘿吆,这山去了那山来吆。”远处山脉中传来嘹亮的歌声。那是山里人早起去上山砍柴。一为解闷,二为壮胆。

听着这山歌,这声音素质,若是在现代,上个达人秀定能惊艳那些评委。

“狗蛋儿,把背篓放上来。”身后传来一阵厚实的声音。

素香转身一看,原来也是早去赶集卖蔬菜的莫大叔,身边还跟莫大娘。见是他们,狗蛋儿赶紧将背上的背篓放到木板车上,也顺势的爬了上去,躺起来仰望着天。优哉游哉的样子。

“快下来。狗蛋儿。”素香见状喊着。

“让他做吧,打小就坐这长大的。”莫大娘笑着说道。

素香歉意的笑了笑,随从随身带的包袱里摸出一个烤的熟透的红薯,递给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