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伏羲传奇-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羲创造的网、罟,可不是小的发明。在现在看上去,不算什么,无非是将绳子集结在一处,编织在一起成不同的形状而已。可是在古代,在人类与野兽争食的时代,可不得了。因为有了网罟,人类便有了能战胜大地上任何高大凶猛野兽的能力。正因为此,人类成为地球的霸主第一次成为可能!

网、罟的推广和使用,使太昊华族部落所获得的动物越来越多,吃的食物也开始成为人类享受的东西,圈养业也就越发兴盛起来。伏羲后来发现,圈养也有缺点,还需要为这些圈养的牲畜寻找食物。他发现很多的动物是食草的,就决定派人专门放牧,这样,这些食草动物就能在大地上自己找到美食。从圈养到放养,又是一个新的创举。于是,畜牧业也开始了。养畜业和畜牧业,日渐合并到一处,这是人类至今都在从事的一个主要的行业。

再说女娲所领的女队,采集野果仍如从前,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可是在用火上,女娲却发现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她派人将伏羲叫来,用手指着烈火下面的泥土说:“你看看那火下面的泥土,比平常我们看见的有什么不同?”

伏羲看了一会道:“好像是那土发干了。”

女娲道:“火是热的,当然干了。你再来看看昨天火烧过的一个较湿的地方?”她领伏羲又来到了另一地点,这个地方已经燃烧了好几天的火,因为见火离她们干活之处远了,女娲就令人挪了燃烧火的地方。女娲用脚踩踩那处地面说:“你看看,是不是比平常硬多了,都能赶上石头硬了。”

伏羲奇怪地看着女娲问道:“你是不是想起什么来了?”

女娲道:“如果用火能把泥土烧的像石头一样硬的话,我就能做出很多很多东西来。比方说,我们过去用手捧水喝,或者用一个有坑的石头去盛水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些有坑的东西用火烧成器具来用呢?”

伏羲听完思索起来,他盯着女娲看了半晌。女娲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问道:“你在想什么,眼睛这么直?”伏羲问道:“你刚才是说,想法用火将泥土烧炼成石头那般坚硬吗?”女娲点头道:“是啊!”伏羲双手一拍,似是恍然大悟,他自言自语道:“将泥土烧炼成石,岂不就是炼石。而烧成的器物能坚硬盛水,这不正是苍天供给人类不足之处吗!”然后,看着女娲大声叫道:“女娲,你能想出用泥土炼石之事,真是聪明无比啊!或者,胜过我之结网结绳,这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对苍天的最大补充啊!”

女娲听了有些惊讶道:“有这么神奇吗?”

伏羲坚定地点点头。

于是,伏羲、女娲两个人来到水边,用水和土和了一些泥出来,做成了一个个中间有坑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形态各异。然后,将它们取到火堆旁烤起来。烤了一会儿,伏羲道:“这样用火烤恐怕不行,因为只能烤到一面,却没烤到另一面。我想我们在火上面给支一个架子,放到火上面去烤也许好一些。”女娲点头同意。于是他们便把这些泥制品放到了上面。将下面的大火加上柴草点燃,让它们熊熊燃烧起来。一天下来,那些物品被火烤得又硬又结实,而且干净又经久耐用。

女娲高兴异常。她把嘴唇俯在伏羲耳边道:“不是就你行吧,在这太昊,我也能做出很多东西啊!”

伏羲赞道:“你想的这个东西,可能比我想的任何一件事都厉害,我们就给烧出来的这些东西取个名吧。”

女娲用手指着那些器具道:“这个东西叫盆,这个东西叫罐,这个东西叫碗。怎么样?”

伏羲笑道:“很好,以后我们就把这种火在下面燃烧,能使软的泥土在上面变硬的东西叫灶如何?”

女娲道:“太好了!那所有这些我们能做出来的东西,也应该有一个总的称呼吧,我看,就叫陶吧!”

女娲做出来的东西可不得了,这是人类最早的泥陶,是后来陶器、瓷器的祖先。有了这些东西,人类才有了围绕着吃、喝所用的一件件物品。泥陶的发明,是人类真正使用火的第一次成功。以前,人们用火烤肉,用火来取熟食,那不是人的发明,而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礼物。而泥陶的发明,完全是人类用脑的结果,是人类智力和智慧的体现。女娲发明的泥陶,是人类所用的最早的人制器皿,为后来人类制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女娲炼石补天神话的真相,就是后来伏羲对女娲做陶之事的总结。用伏羲的话讲,女娲用火用泥烧制陶器的过程,就是炼石的过程。而制陶的作用就是补苍天之不足。这是后话。

太昊制陶,成为女娲所管又一大事。

当人类真正融于发明和创造的生活之中,日子过得就太快了。转眼之间,几个月已过,天气逐渐地转冷。还好的是,房屋也盖起了很多间,已经基本上够太昊族人住用的。伏羲、女娲和母亲华胥商议,就把族人按着他们的劳动成果分到各个房屋中,每天白日劳作,晚上,就本着自愿和互相允许的原则,到华胥这个月老处报名和调配后,各人去找各人的归宿。伏羲呢,就搬回到女娲的房屋中与她一起居住。可巧的是,此时女娲腹部已经是高高隆起,早已身怀有孕,快要生产了。

伏羲故意逗女娲道:“女娲啊,你这肚子怎么了?怎么这么大了啊?”

女娲知道伏羲在逗她,也故意道:“以前我一不小心,有个东西钻进肚子里出不来了,想不到的是,他还越长越大,你看怎么办啊?”

伏羲道:“那就让他长吧!长得越大越好啊!”

女娲腹部日渐高胀,仍不辞辛劳地制造泥陶或是抽绳结网。伏羲见了有时劝道:“你该多多歇息,否则累坏孩儿,我要打你屁股啊!”

女娲笑道:“不知此孩是男是女,可无论如何,他也可谓是天下第一个有父亲之人,你为父亲,可以为其先取一名?”

伏羲点头道:“是啊!你之所言,正是我之所想啊!就在前几日,我出外去观摩天地,发现在我们原来的姜水不远之处还有一个很大的水流,我把它称作姬水,那是个不错的地方。我们太昊以后也要向那里延伸,我看如果你生了孩子的话,就叫他姬伯吧!”

女娲听了道:“这是个男孩的名字,可生出来若是个女娃呢?”

伏羲道:“若是个女娃,就你给她取一个名字,如何?”

女娲极是高兴,脸上现出顾盼多姿的神态来,想了又想道:“若是女娃,我们就叫她妊姒,好不好?”

伏羲问:“怎么是这样一个名字?”

女娲道:“我就觉得这个名字用在女孩子身上很好听。”

伏羲道:“你觉得好就行啊!不错,这是个好名字。”

不久,女娲终在喊叫声中,产下一女。此女一出生,无论是伏羲、女娲还是华胥都吃惊不小,因为此女脸蛋长得白白胖胖,看上去甚是可爱,可却是人面猿身,满身的红毛,大有猿猴返祖之形。部落中有人见到女孩这等模样,就说她应该叫猿女,伏羲、女娲、华胥皆是惊喜。

华胥抱起孩子道:“此女之名,应为姜氏才是。因我们毕竟曾经居住于姜水洞穴,我们还是别忘了祖先啊!”

伏羲一听,立即明白了母亲华胥之意,就将此女定名为姜姒。自此时起,子女便开始有了父亲和姓氏,虽然姓氏还没固定跟随父母,可毕竟一个人的名字已经产生了。不像伏羲,其名字是因为他擅长庖牺,为姜氏族人供给新鲜的食物而得名。也不像女娲,是以她是个女娃而叫出的别音。姜姒这个名字,是父亲母亲亲自起的,意义与别的名字当然大不相同。

可以说,在当时刚刚兴起的对偶婚的条件下,也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大多数新生的孩子还是不知道的。所以姓氏体现的也极为不明显。但无论如何,父系氏族时代终于还是从伏羲开始了。伏羲和父系,本来是同音,也许,伏羲就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父系时代而留下的名字。毕竟,从此时起,男人,开始作为将来的父亲有了人类的责任,不只是女人延续人类后代的事了。

伏羲得了女儿姜姒,聚整族人庆贺女儿诞生。男女分成两队,男队手持木器高呼,女队拍掌叫喊,各队步伐一致,音韵有律。以上每一大事成,伏羲皆结绳而记。

就在姜姒诞生之时,太昊系少亢氏也诞生了一个男孩,名叫少男。少男生时体大,一天后就会笑。众人都很喜欢他。女娲听说后不顾身体虚弱前去观看。

自此时起,少亢氏便时常抱少男与妊姒妊姒即姜姒。在一起玩耍,女娲视少男为己出。

一日少亢氏道;“等妊姒长大了,便与我子做一夫一妻的夫妇如何?”

女娲道;“好!我正有此意!”

女娲自生了妊姒,便天天为妊姒着想。屋凉便晒日,水冷就烧汤。可这妊姒仍时时哭叫不止。伏羲开始时,也围绕女娲和妊姒转来转去,并按着女娲的提议,研制出屋内取暖法:托坯搭炕。他用石器削刮了几条木板,并用木板制成一长方形模具,把泥灌入抚平,取下模具后晒干,按层次通风做炕,冷天用火在下面烧之,这炕果然温热,屋内也温和多了。族人见此法极好,皆来讨教,伏羲无不进行一一指点。后来遇到极其寒冷的天气,尺寸小屋终不能防微杜渐,他这才明白自己必须应该知晓天地自然了。

此时,正赶上太昊之地又有别家氏族来到渭水寻求生栖之所,伏羲广而纳之。人数增加,伏羲思谋再生之道。他走遍河岸,终于在一片杂草丛中见一些黍米长成金黄的颜色,并看见天上不断有鸟儿飞来落在黍草之上食之,心想此物定然能吃,不妨试试。伏羲便转动心智,将此黍粒放与女娲所烧出来的罐中,盛上了水,然后用水煮之,待水翻开凉了下来,伏羲喝了一口,觉得此物香气透人,既是解饿又能解渴还特别好吃。伏羲高兴之极,就领族人又回到长满黍草的河岸,将那些黍粒全部打下收起,并把它们洒在河边另外一些土壤之中。

伏羲受到鼓励,又不断地在渭水河边转,终于又发现了两种可食又可用的东西,一个长得个头很大,成熟以后从中间用石刀割开,既可以吃也可以用它来做瓢盛水,如果把一个小玩艺的中心掏空,在里面装上水,那是绝对漏不出来的。对此发现,伏羲真是又惊又喜。因为自己以后上山或去远方正好需要这样的一件东西,伏羲便把它叫做葫芦,当做宝物,随时带在身边。可惜当时他发现的很少,只是那么一颗葫芦树,留下一个完整的葫芦,另一个已经豁开了。但是,伏羲发现,这葫芦里边有籽,他就想起黍米的事情来,认为也可以种在地里。等长出来就会越来越多了,于是告诉族人说这是上天的恩赐,族人以后都要来珍惜它。另外,他还发现了一种能长得成片而且叶子很大的植物,伏羲用嘴尝了一下,觉得此物有些甜甜的,吃起来有很美妙的滋味,不像以前尝试过的东西都是苦的。伏羲就让族人用水煮了一些,让族人都来品尝。众人喝完了无不觉得甘甜无比,伏羲就为它取名曰甜菜。自此以后,族人在烤肉和烧鱼之时总是用甜菜做汤,这种吃法相较以前要好多了。

受此启发,伏羲觉得在自然之中能为人类所用的东西定然很多,只不过是人类自身还没有去发现而已。所以要想给人类带来更多有用的东西,自己必须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