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虎贲-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士信铭感五内,愿用一生爱她敬她呵护她宠他,生生世世,不离不弃,望陛下成全。”

说到这里,罗士信跪了下来。

唐朝讲究跪天跪地跪父母。对于君王也只需行拜礼而非跪礼。罗士信这一跪,显然跪的不是李渊这位皇帝而是未来的岳父。

这种爱情宣言在二十一世纪那是狗屁不通,但古代重男轻女。却极少有人会说如此肉麻的甜言蜜语,尤其是李渊这种身份地位的人物。女人在他们而言就是送上门来的,根本不用去哄去骗,在这方面更是接触的少。李渊听得大为满意。

当然归根究底还是李渊压根就不反对这门婚事。他对自己的女儿太过了解。平阳用情如此之深,到了现在这个境地已经做好终生不嫁的准备了。对此李渊也毫无办法,他甚至有了第二次向罗士信赐婚的冲动,但是他恐惧罗士信再次拒绝。

一来他作为大唐的皇帝实在不愿意大唐失去一个了得的人才,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了解平阳的高傲与自尊,让心爱的人连续拒绝两次这种打击,不是平阳能够承受的。为此李渊还急得拉着两个儿子借酒烧愁,到现在还觉得宿醉头疼。

想不到这第二天。事情出了戏剧性的变化,罗士信出人意料的来提亲了。而且态度诚恳:从那歪歪斜斜的字迹就可以看出来。整片的聘书都是罗士信自己写的,以他的文化水准,若非真心诚意,哪里写得出来这种东西。

说的嘛,也还算动听,

“既然你是真心实意的,平阳也有这个心思,朕这里就答应下来。”李渊本想多为难罗士信一下,但想着为难罗士信也等于是让平阳担心,也就心软了,同意了下来,说着厉声道:“平阳是朕最疼爱的闺女,别让朕知道你有对不住她的地方,不然朕绝对不饶你。”

“谢陛下成全!”罗士信见李渊答应的如此痛快,意外之余,自是万分欣喜,打着包票会好好照顾爱护平阳。

“起来吧!都要成一家人了,不必多礼!”罗士信这身份变了,李渊看他也顺眼起来,带着几分亲切的让他起来说话,拉着他闲聊家常,说一些平阳的事情。这了却了一大心事,李渊整个人都开朗起来,乐呵呵的变得亲切温和。

罗士信能从李渊的三言两语中体会到他对平阳的疼爱,心中暗忖:“李渊不管在处理子女事情上有多少错误,但他对儿子女儿的那份心意是毋庸置疑的。”

李建成、李世民都有正事找李渊,罗士信也识趣的没有久待下去,找了个机会道:“这下聘提亲一事,是我个人的意愿主动,公主还不知道,末将想现在就去通知她。”说着他挠了挠头道:“这没有得她亲口同意,心底就是有点不踏实。”

李渊也不留他,大笑道:“去吧,去吧!”知女莫若父,平阳的答案不会超出他的想象,也乐得让平阳早些知道。

看着罗士信的身影,李渊、李建成、李世民各自露着不同的表情。

李渊是高兴,李建成是复杂,李世民是欣慰。

出了皇宫,罗士信雷厉风行的直奔平阳府邸。

**********

平阳公主府。

平阳坐在梳妆台前,顶着两个黑眼圈,对着巨大的铜镜,轻抚着身上的软甲。

这套软甲乃是由极为稀少的珍兽皮革精心缝制成的,关键的要害处还缝制有小钢片,是极为少见的护身宝衣。更难得的是弹性十足,平阳穿在身上竟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自从得到这软甲之后,她除了洗澡睡觉一直都穿在身上。将它穿在身上会给她一股很安全很安心的感觉。

不是因为软甲优良的防护力,而是这软甲是罗士信送她的第一件礼物。

这回到长安的第一天,她失眠了。

将近三个月的相处,平阳发现自己有些不知足,心神依旧在这几个月内。

习惯了一起面对难题,习惯了一起吃喝说笑,习惯了一起互道晚安,习惯了躺在床上听隔壁开门关门端茶倒水等等一系列的声音……

习惯是很美好又很残忍可怕的东西……

她想一辈子就这样下去,但是很明显这不可能。

如今他们回到了长安,很难有机会面对难题,很难有机会吃喝说笑,一起互道晚安,听隔壁的声响更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所以她失眠了!

几乎一宿未睡,直到天亮时方才眯了会儿眼,然后就醒了。

起床穿衣的时候,套上了安心的软甲,心神又跟着飞远,想着这月余相处的点点滴滴。

忽听吓人来报,罗士信在府外求见。

平阳一下子惊醒过来,有些手足无措,慌忙叫道:“让他在会客厅等等,送上茶水,就说我一会就来。”她平素极少化妆,也不喜化妆,今日对着镜子里的模样却大不满意,尤其是那对黑眼圈,让她眉头都皱在了一处,忙用粉底掩饰。

罗士信等了茶水都有些凉了,平阳方才姗姗来迟。

平阳不化妆便以是容色清丽,足以令任何人心摇神驰。这一细心化妆下来更是容光照人,娇美无限。

罗士信也看的呆了呆,一时间竟忘了说话。

平阳见了,女子情怀,也不禁欣喜,抿嘴一笑道:“大将军不会就来发呆的吧?”

“当然不是,这个……”罗士信还不知怎么说,想了想索性直入正题道:“刚刚我向陛下下了聘书,向他求亲,他同意将你嫁给我了。”

“啊!”平阳手足无措,心如鹿撞,不知所以,竟然不知如何应对,甚至怀疑起自己耳朵来了,“你这是说真的?”

罗士信正容道:“这种事还能开玩笑吗?自然是真的……”他看着平阳的双眸,道:“我想娶你,想照顾你一生一世,想与你白头到老,也就找到了陛下向他求亲了。”

平阳一生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甚至死亡线上都不止徘徊了几回,但从来没有如现在一样乱过。

激动,高兴,惶恐,各种情绪都有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陛下是同意了,只是我向来都不赞成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希望能够得到本人的答复……就嫁给我吧!”罗士信有些咄咄逼人,其实他自己也是乱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心情,索性就按照后世求婚的方式来说了,简洁直白,直接让古代的平阳心中甜蜜,却不知如何应对。

好半响,平阳才缓过神来,想不到罗士信煽情带着点点肉麻的一面,深深地吸了口气道:“能告诉我,为什么会突然做出这个决定?”她很想说愿意,但是这话没出口,却惶恐了起来,就算在出色的人,对面感情也是与常人一样的,患得患失。

尤其是平阳,被拒绝过一次的平阳,更是如此。

罗士信不愿欺瞒平阳,也就将昨夜李世民找他的前后经过都告诉了她。

“原来是这样!”平阳心中有着小小的失望,低声道:“其实不用这样,我并不在乎……”

“可我在乎!”她的话没有说完,罗士信已经打断了她接下来的话,斩钉截铁的重复道:“你不在乎,我在乎!在乎一切关于你的事情。”

“嗯!”平阳害羞的底下了脑袋。

“哈?”罗士信不理解这突如其来的“嗯”的意思,好半响才反应过来,惊喜问道:“这是同意了?”

“嗯!”

又是一个“嗯!”声音细弱蚊蝇,但却给了明确的答复。(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九章直指长安

这古往今来,向来都是皇帝赐婚的,罗士信这直接将聘书交给皇帝向皇帝求婚的事迹,诚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偏偏罗士信还一举成功,得到了李渊的特许,收下了聘书。

他人不了解罗士信与平阳之间的点点滴滴,只以为李渊本就有心给平阳找一个夫婿,罗士信的提亲正好撞在了李渊的心头上也就答应了罗士信的婚事。一时之间,各种羡慕嫉妒恨蜂拥而来。

这个时候的唐朝并非数十年后,数十年后因为唐朝风气开放,一个个公主嚣张跋扈,娶了公主等于头上悬着绿帽,娶了个祖宗回家。那个时候,满朝文武,达官贵族对于公主这个外星产物,避如蛇蝎。但是武德年间的公主绝大部分还是很懂得洁身自好的,毕竟经过乱世的洗礼。李渊的儿女并非全是不可一视高高在上的,其中知书达礼的占据多数。

而且李渊护犊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尽管非嫡系子女得到不嫡系子女那般待遇,还是多多少少都能得到一定的关心爱护。能够娶到公主,成了半个李家人,对于仕途上的帮助是难以言喻的。

在诸多公主中,其中恰恰又以平阳为最,作为大唐地位最崇高的女性,平阳不但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还能文能武,娶到她在仕途上至少也能少奋斗十年。这种好事让罗士信碰到了,谁能不眼红。

也是因为罗士信开了这个风气,那些尚未娶亲的文武大臣纷纷效仿。怀着虔诚的心给李渊下聘,意图求一公主,以跃龙门。

李渊让连串的聘书给弄得不胜其扰。不得不放下狠话,想要娶他女儿,至少也要获得如罗士信一般的成就才行。

这狠话一出,李渊耳根立刻亲近了。

罗士信毫无疑问是大唐年青一辈的第一人,不过二十二岁,官居大将军上柱国特封国公,他的成就几乎是不可复制的的。在未娶亲的一辈人中。有哪个能与罗士信相提并论的?

罗士信因此更加不受待见了,不过他个人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理会四周嫉妒的目光。开开心心的找上了崔氏,让她以嫂子的名义,处理结婚的事宜。

崔氏这才发现自己先前是白忙活了,罗士信竟然不声不响的将大唐最负盛名的嫡长公主巾帼英雄追到了手。惊叹自己这位小兄弟能干之余。也兴致高涨的帮他办起了婚礼。这自家兄弟娶到了大唐地位最高的女性,她这个做娘家的也觉得倍有面子,婚礼也应当更加隆重才是。

古代习俗本就繁杂,皇家的礼节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虽然话题都是婚来婚去的,但是真正的成亲结婚依旧要一两个月后。所以罗士信让崔氏接手婚礼的安排之后也如原先预想的一样赶到了天节军,将全新的陌刀大阵传授给了苏定方,并且加入训练中去。

陌刀大阵果然比陌刀小阵更适合大规模的陌刀军。毕竟三千与两万的概念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尤其是在两军交战的时候。两万的转变不可能做到如三千人那般细腻,灵活走位那么到位。所以也就需要更加严谨粗糙的陌刀大阵才能做到运转如意。

这陌刀大阵中又能包含着陌刀小阵,能够弥补大阵粗糙的不足之处。大阵小阵环环相扣,灵活而变,着实是一套适合陌刀兵作战的了得战法。当今世上也只有李靖能够创出如此精妙的阵法。

罗士信站在校台上,以令旗指挥着两万陌刀兵变阵,看着浩浩雄兵手持着明晃晃的陌刀、伏远弩在人群中穿插如意,那指点千军的感觉,着实让他胸口窝着一团烈焰。

终有一日,他会以着两万兵马让突厥小儿,知道厉害!

罗士信连日投入这练兵之中,却不知长安朝堂上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

争辩的源头便是迁都!

李渊一直将李元吉的迁都论视为儿子成长的第一步,虽然没有多少诚心对待,但对于他说的道理事情还是很认真去听的。作为一个父亲,见证儿子的成长,也是一大乐趣。

李元吉终究是齐王,他固然无脑莽撞骄横跋扈,麾下还是有一些人才的。

李元吉也通过他们一段时间的研究,也得出了一些相对来靠谱的言论,李渊听了竟然觉得有些道理,大感满意,在与李建成商讨政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