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雄兵-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度人说得绘声绘色,仿佛在舞台上一样。“你们看!”那个印度人已经爬到窗台上,两个中国人临近窗口,好像有一片海,正泛着银色的波光,咏唱着生命和自由的欢歌,连天涌来窗外,风暴已渐平息。一缕月光正在升起,沙丘像起伏的波浪,在初升的月光中变幻着波光水影。李沪生有一阵几乎是动了感情,他忽然有了一种置身另一个世界的感觉:“地中海!”他心中轻轻呼唤了一声。



“后来呢?”部队长问。“后来,远处传来了马队的声音,有人冲进了古堡,发生了打斗,好像是一伙土耳其人抢走了女人我心中害怕,就逃走了。”

“那个红夜莺呢?”李沪生急切地问。

“被杀死了。”印度人湿瘩湿润了一圈眼红,仿佛为自己现场不能相救而痛心疾首。

“纯粹天方夜谭!”部队长看着印度人那张涕泗横流的肥脸,蔑视地吐出了一句:“转移视线!”再看那边,苏联人似乎对印度爱情罗曼史根本不感兴趣,端着酒瓶,高傲地卧靠在墙上,嘴里小声嗫喏着什么。



就在这时候,像是放大了的钟秒的声音,由远及近地又传来了马蹄声。部队长和李沪生一下怔住了。印度人说声不好,“土耳其人又来了!”满地去摸鸟笼,苏联人彼得正发出鼾声。古堡外声音越来越近,响起了两声枪响。部队长和李沪生枪上膛,一下冲到洞口。苏联人一下爬起来,“鞑靼打来了吗?”满地摸酒瓶。



微弱的月熙中,两骑矫健,擦古堡而过。前面的黑色斗篷,两手缰马,背双筒猎枪,马儿像飞燕般轻捷,腾跳进沙丘。后面的那个一手驭马,一手持枪,也是黑色斗篷,身形矫健,紧随其后。两条中亚小猎狗活蹦乱跳地在沙漠中跳跃追逐。一个小黑点在灰白的沙丘上狂奔。前面的那个人上身前倾,黑色斗篷一闪,右手已经抖起了索套。小狗在沙狐后面穷追,“嘣!”的一声枪响,沙狐见斜刺里又有一骑飞到,掉头就向来时的方向跑,说时迟那时快,一个网套闪电般地从天而落

“又是黑衣人?”

部队长和李沪生看得惊呆了,上马,轻轻上前了几步。



月华初放,大漠里一片寂静。一行行散乱的脚印引向新月形沙丘。半明半暗,明亮的地方,起初有一些灰绿,紧接着放射出近乎透明的萤光,渐渐转换成橙色桔色捕狐人还纵马在沙丘上飞奔,小狗在欢吠月亮在上升。起初,天边像是有一条极耀眼的亮线;然后,像是露出了一双眼睛,温柔的、微笑的,上升着一种情愫她以圆满华贵的形象上升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传来了微弱的鸟鸣声,“叮咚——叮咚——”云中有扇动翅膀的噗啦声那歌声在月空里婉丽、清悦、抒情 印度人湿瘩扑通跪下,歇斯底里:“那是我的鸟儿!我的神鸟!上帝啊,你把我的魂儿带走吧,你把我带走吧”大漠转红,转成赤金,最后转成一片白金色!



月亮一霎那间脱离地表,雍容升起了!那黑衣人跃马土台上,马儿前蹄腾空,一手扬刀,斗篷扬起,融进了月亮里,形成世界上最美丽的一副图画。



一轮壮观的满月悬挂于中亚沙漠上空。

四个人都丢了手中的刀剑,沉醉在这一刻的美景中。



苏联人躺在地上,手上攥了个酒瓶,侧卧着身子:“只有理想的才是美的。”又灌了一口。

大如圆盘的满月与捕狐人的矫健身影交相辉映的壮观景象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部队长轻轻说了一声:“完美。”

印度人两眼混杂着虔敬、迷茫、贪婪的神色,双臂张开,不断收入怀抱,又不断张开,口中喃呢不停

16。古堡悬疑

16。 古堡悬疑



入夜。月光照进了古堡。古堡里像水光一样明烨。断壁残垣上还不时有细沙流下。印度人与苏联人已经和衣而睡。部队长和李沪生睡不着,交换了一下眼光。部队长朝两个异国人睡觉的墙角瞅了一眼,小声对李沪生说:“很奇怪,是不是?这里好像不是上演的战争一幕”李沪生也小声说:“是呀,我有点看不懂。好像在戏剧中。怎么会是这样?”他做了手势,要不要把两人结果掉部队长小声说:“不要,这里不是战场,也弄不清他们的身份,甩掉他们,我们半夜起来走!”李沪生手指捏拿了一下,意思是这两个人怎么办?



“看看他们今晚要干什么?”部队长小声说,朝李沪生挤了一下眼睛:“你看出什么邪乎来了吗?两个人都提到了夜莺。”李沪生悄声说:“那不是鸟,是一个人。”部队长点点头,向那边角落里瞥了一眼,低声说:

“奇怪啊,一个是克格勃监狱里逃出来的政治犯,一个是从克什米尔来的捉鸟商人?”

“夜莺到底是什么人”李沪生暗中揣度。

“如果说苏联人在这里还有道理,印度人怎么会到这里来而且同时出现在沙漠里”

“跟西藏会有什么关系吗?!”李沪生猜测。

“而我们也刚好在这里”部队长把疑问深入一步。

“就是说,很可能有人透露了我们的行踪!”李沪生眼睛一亮,大胆推测。

“就是说,有两个夜莺”部队长看着干打垒的土墙,语峰一转,像是自言自语地。

一语道破!李沪生听呆了!

“很可能敌人已经知道我们在整个西部地区的侦查计划,或者可以说,想破掉我们的计划这两个人?”部队长向墙角那边溜了一眼,伸出两个指头,“是不是来投石问路呢还有一个疑问,我现在还无法琢磨透。”

“但愿只是一种巧合”部队长在斟酌。



部队长不露天机。

李沪生完全坠入五里云雾



部队长向湿瘩那边看了一眼,小声说:“中亚真是各方面势力角逐之地从上级掌握的情况,在边境地区,有一个叫“红夜莺”的潜伏特务,一个非常凶险的敌人。另外,在中苏边境、中印边境都出现了以‘红夜莺’为代号的神秘电台”

李沪生如梦方醒,这才知道这次行动的真实意义,只是部队长为什么拖到现在才讲,心里还是个疑团。他是让我自己观察分析?还是考验我的思索判断?

他没有问,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隐情,而部队长一直深藏到现在!



“不管怎么说,明天凌晨返回!关键就在今天晚上!”

部队长小声说完,墙角传来湿瘩的咳嗽声,部队长警觉止声,瞄了一眼,眼圈红红的,递给李沪生一张刚才写的纸条,上面书写着:“留神,我先睡了。”李沪生点点头,部队长半靠在土垣上,“持不同政见者”他心中“咯噔”了一声,闭上眼——①



轰轰而至的雷声



遥远遥远的天边

传来沉沉的雷声

让我勃勃新生!



轰轰而至的雷声

突然在上空爆炸

带来了灵魂的震动!



在炫目闪电之后

是神秘的寂静

乌云驾着暴雨而来



沉闷炎夏的旱季里

听轰轰而至的雷声

那心灵解放的声音



一棵有灵性的大树孤立在原野上,叶子飘落,它的誓言深埋泥土里。风雨雷电,冰火交融,清高、孤独,伤痕累累。它需要一个让灵魂酣畅淋漓表现的舞台,它也知道孤独的世界不完美,但完美的世界也太孤独



深情的吟哦,像低沉的雷鸣,正随遥远的风暴传来:



平整、静谧、沉闷的大平原

慵卧在中国的皇城根里

虫鸣曾伴过皇太子的夜读

包治百病的中药罐 苦甜掺半

曾滚过黄河长江的凄雨愁烟

一幕翻不过去的铁卷

历史巨变的滚滚排炮里



平整、静谧、沉闷的大平原

我曾掀翻过那座发霉的枕头

寻觅你的生气

你的异声



平整、静谧而沉闷的大平原

你的文学写着陈词

你的灵魂镇着故纸



平整、静谧、沉闷的大平原

我以白如雪的肌肤

以我少女般的温柔

和爱情的双眸

眺望着你

我的英雄



“你觉得中国文化还有生路吗?它先天不足,没有发育出像希腊神话那样完美的人类童年心理,没有完整的史诗,没有灿烂的温柔的母爱的民族神话。简言之,中国人没有童年心灵,从先秦文化开始,虽然编织有辩证思维逻辑经络,但其结构之下,核心不过是生杀学术,连所谓的道德经,不过统治术而已。

在没有外部思想影响冲击的情况下,这种文化独立地发展了两千年,它的语言、思维,连同其形式表现的文字,就是这样同质不变地遗传下来,并且不断地自我复制。也就是说,在不断炒剩饭、添酱缸过程中,加厚、积淀、发酵、腐烂着自己,并一路不断地发展出一些衍生物,像清朝的辫子,宋代以来的裹脚义和团的粪尿为灵器这样一些与世界主流文明格格不入的稀奇古怪的东西,甚至像京剧和相声、没完没了的书法和中国绘画、还有无法界定的中医、气功都是这种酱缸文化的产物,它与世界先进文化截然不相同,也无法取得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全社会流行着伪文学,伪文字,全民族都穿着一件皇帝的新衣,在那里歌舞升平,自鸣得意,都在弹冠相庆,都在自吹自擂,都在兴高采烈,都在自欺欺人

一个暴民的国家,可以有多少亿万富翁,可是没有一个贵族!

没有一支歌在世界传唱,没有一首诗在国际吟诵,没有一种舞曲在地球上流行,没有一个名字在人间称颂到处都生产着鲁迅,没有中国的普希金



中国,在你换脑的前夜,又一场变革的叩门声中,我的眼中盈满了泪水,听那排炮般、排炮般的滚滚雷鸣滚滚雷鸣





注① 以下,一直到本节结尾,是部队长进行60年代的回忆,尤其是他与后来出现在小说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关系的往事回顾——作者注。

17。他的梦境

17。 他的梦境



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封闭精神状态下文化的近亲繁殖复制,使中国人的心理心灵得不到新文化的滋养和刺激,变得越来越贫病孱弱。心灵的孱弱带来肉体的孱弱,没有精神殿堂的人民猥琐低俗;没有精神殿堂,中国当代永远也无法产生震撼心灵的伟大文学作品,也无从在其它精神领域有所建树,我们的社会现实不断地证明这一点;没有思想灵魂、没有自我批判必然没有真正的社会进步,这种现状延续至今没有先进文化思想的我们失去了神圣性,中国人循环地重复自己,炒自己文化的剩饭,原地打转,永远陷于盲人摸象、瞎子探路的迷惘境地。

中国文化只有迅速融合西方文化一途,舍此别无出路。苏联文化中所包含的俄罗斯文化,其中欧化的精华,是进步的文化,实际上是我们走向西方,和西方文化交融汇合的捷径;换句话说,苏联是我们通向西方的桥梁。可惜这条路,在1959年以后实际上就中断了”



亚细亚上空的夜莺啊——



你穿着古代的服装

留着一条长辫 唱过



在五四的街头

你长袍宽襟 唱过



在冼星海的壮阔里

夕阳辉耀山头的塔影里

你唱过 唱过



在西去列车窗口

在银色的月光下

你唱过 你唱过



但是 但是

亚洲原野的大树啊



你没有高加索

也没有普希金!



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未公开发表的最大胆激烈的言论,离经叛道,充满了对现在社会的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