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绮梦千年之文承武德-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据理力争,又凭借着和元吉发小的关系,终于说动他,将李靖连拔三级,荣升左卫将军,让他有权力带兵出征。
李靖上台后反而不进坚守。他的观点认为,宋金刚此来贵在神速,军队战线拉的太长,后援粮草一定支援不足。他们一路靠掠夺百姓城池补给,完全没有民众基础。而我们在山西是老政府了,民众基础完全没有问题。晋阳仓库里粮食和绢帛囤积充足,我们完全有能力打持久战。
这观点我很赞同,出去和宋金刚打,我们这儿带兵的将领除了个李靖其它没人。与其冲出去做人家的肉靶,还不如坚守阵地,拖死敌人。
李靖的言论一出,就遭到那票将领的反对,只有我一个人挺他。对于排挤,李靖是习以为常了,到是我这无条件的支持,估计很让他不解。
没办法,历史证明,他是这方面的人才。我没道理不挺这种人才。元吉两头受难,但好在这位亲王,是一贯的自作主张,横行霸道,无所顾忌。他偏心我,于是就准许了李靖的主张。
我告诉李靖他尽可以放手去干,齐王这边我顶着。就算其他人去高御状,我也去太子和陛下那儿给他顶着。只要能把晋阳保住,就是成功。
这当然是我托大了,但没有办法,如果不能给他足够的信心,他行动起来就会束手束脚,施展不开。
我知道女人干政,即使是在初唐也有些冒大不违。但李渊有一点很好,就是对自家人很护短,论辈我是他小姨,元吉是嫡子,怎么着他胳膊肘得往里拐。只要我们表现的好,他一定会站我们这边。
李靖的固守令一出,那些普通士兵们都松了口气,不用再出去送死总是好事。但军中也开始流传些不好的言论,大意是李唐没种,不敢应战。而宋金刚又在阵前叫骂,让大家都憋了一肚子火。
对此,李靖很有一套。他先是斩杀了三个公开散布这种言论的士兵,其中一个还有官阶。在他的强压下,这种言论少了许多。但靠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要靠疏导。于是,在连守七日不出门应战后,李靖请示出兵突袭宋金刚。
此一战并不是为了击退对手,主要是为了鼓舞一下低弥的士气。这些日子宋金刚的人天天在外面骂,骂的都有些疲了,开始敷衍了事起来。趁着敌人气势呈弱,正是我们施展一下的时候了。
元吉是个爆碳,这一连七天不出战,也憋的慌。虽然坚守不出既是无功无过,但天天被骂的滋味也不好受。李靖一请战,他是头一个响应,还提出要亲自上阵。
李靖和我都反对,这小祖宗哪里有什么上阵经验,这种高难度的突击他根本不能胜任。气的元吉踢凳拍桌,我瞪的眼睛都要爆出来了才把他喝住。
于是,连夜,李靖选了两千多年轻气胜,憋了一肚子郁闷的士兵,偷偷出袭。
而此时,宋金刚的部队是压根没想到我们会偷袭。他们以为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守不出,结果我们却如天降骑兵,打他个措手不及。
李靖带兵那是没话说的,他才一出征,我就嘱咐人去仓库搬来美酒,宰牛杀羊,开锅烹煮。
煮到皮酥肉烂,天色微白之时,那两千多士兵一个不拉的全回来了。这一仗,虽然没能击退宋金刚,也没掳获多少物资,但杀敌上千,对敌人的气势是一个很好的打击。
他们一回来,就正好可以敞开了肚子吃喝,大家一醉方休。
第二天论功行赏,表现突出的给重赏,参加的通通有赏。这下军中士气大振,个个都想参加突袭活动。
这一仗也让那票持怀疑态度的人收敛不少,对李靖不利言论少了很多。
这以后,就一直坚持坚守战和游击战相结合,敌进我守,敌疲我攻。其它城池也纷纷仿效,一时间,虽然无法击退刘武周,但至少相持住了。
这一僵持就僵了近三个多月,虽然山西大半沦陷敌手,而我们也没有收复任何失地,但总算把晋阳和周边几个城池守住了。只要晋阳不丢,只要元吉没不战而逃,我就很满足了。虽然好几次都连着十几天没洗头没洗澡,衣服也懒的换,整天的忙着调配物资,组织生产,安排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这日子忙的焦头烂额,但却充实。但我心中依然有片阴霾,让人不安。
晋阳按照历史是要沦陷的,现在被我横插一杠,借着李靖这个奇才硬撑着。可历史是一驾无敌战车,不受凡夫俗子的掌控。我这样冒她之晦,和她对着干,她会给我什么样的惩罚。
就在我沉醉于晋阳的胜利中,冷不防的,却受到了历史给予的警告。

21 生命还是荣誉

这天和往常一样,我跟随着元吉一起在城头巡视。两军对阵,宋金刚的军队在城外骚扰不断。晋阳的首兵们团结一致,在李靖的领导下,一起顽强抵抗。浇热水,扔石头,泼滚油,土办法也有土办法的效果,毕竟我们要节约资源,兵器是有限的。
我要元吉亲自站在城头,和士兵们一起抗敌。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纵然多杀几个人也不能让宋金刚退兵。但他是亲王,亲王能不顾个人安危和普通士兵一起共同奋战,同进同退,这对士兵们的鼓舞是相当大的。而且元吉善射,在城头引弓而发,连连中敌,简直是名声大振,威名远扬。
他杀的开心,我看的欣慰,士兵们也欢欣鼓舞,士气大振。
形势虽然依然严峻,但与历史相比却好的令人不敢相信。这一路发展虽然磕磕碰碰,但还算顺利。这顺利让我有些麻痹起来,结果就出了大乱子。
李家人的性子一贯是争强好胜,总以为自己是不死之身,李世民就是这样,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完全不把刀剑放在眼里。元吉也对这种危险的举动跃跃欲试,几次要和李靖一起出征。架不住他软磨硬缠,李靖答应带这小祖宗一起闯一次。
估计是连日的突袭胜利,让李靖也有些大意起来。他原本计划的是一次小规模的快速袭击,快进快退,打完就跑。结果,中埋伏了。
宋金刚毕竟不是吃素的,一连三月攻不下晋阳,他难以向刘武周交代。这一次,他屯兵埋伏,本来是意在李靖。李靖是我们的指挥中心,做掉他是首要任务。然而这次他们不光等到了李靖,还有个大红利,大唐第四嫡皇子,齐王李元吉。
宋金刚手下得力大将尉迟敬德善使长矛,勇猛无敌,是个很让人头疼的人物。在历史上,这家伙就是元吉的头号大敌。若是知道他在,我是断不会让元吉出战的。元吉也善使长矛,棋逢对手,两人自然是要比试比试的。但使长矛元吉绝对不是尉迟敬德的对手,他必败无疑。
原本两人的比试应该是在李世民攻下洛阳以后,李渊在太极殿为他们庆功时。但我改变了历史,所以历史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将这场原本没有任何危险的比试提前了,而且增加了危险性。
历史给我狠狠一击,尉迟敬德的长矛像戳个土豆似的将元吉戳穿。
李靖拼了命才把元吉给我带了回来,两个人浑身是血,都分不清是谁的血。
我吓的脸色发白,浑身颤抖,发不出一丝声音,手脚僵硬,连步都不会迈了。
士兵们立刻把元吉抬回都督府,军医也着手急救。
原本八面玲珑,样样有份的我却傻站着,什么也做不了。
我害怕,害怕极了。
历史让我见识到她的强大,她站在我身后,冰冷无情的视线几乎将我冻结成冰。
我看到她出手,也看到她给我展示的结果,她只手遮天,她无所不能,她强大的战车就在我身后,随时准备碾过我。
我该怎么办,躺下让她碾过?还是奋起抗击?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了。
名誉和生命,我该作出什么选择?
历史总还是要朝着她固有的轨迹前进,她选择暂时放过元吉。军医把矛头截断,从元吉体内拔出,血涌出来触目惊心,一股股,暗红色的。虽然没有当场毙命,但元吉的情况时好时坏,高烧不退,还伴有抽畜。
历史把他抓在手里,一直一用力,就可以了结了性命。
我知道她是在等我的选择。
时间是不等人的,历史依然前进,我必须做出选择。
纵然有千般不愿,万般不情,我也只能低头,向历史臣服,元吉的生命比一切都来的重要。人死万事空,要虚名何用。
并州总管重伤,生死未卜,军中士气受到重创。由于此次是李靖带着元吉出去,发生这样的事,他难辞其咎,头一个要办的人就是他。
长安那边,李渊知道后震怒不已,下令召回元吉和李靖,并派裴寂监军,代行并州总管职。
他一道手敕,将李靖骂的狗血喷头,连带着宇文歆,谢叔方也被训了一顿。虽然手敕上他没点名我,但他有口训,把我也骂了一通。
因为鼓动元吉亲临前线的是我,把李靖弄到晋阳的还是我,重用李靖的依然是我。
原本李渊就不待见李靖,这下当然是要狠狠发飙。
除了宇文歆,谢叔方继续留下辅助裴寂,其余人都即刻回长安。
李靖是坐囚车回去的,我和元吉做车,随行两个军医。
一到长安,李渊就下手敕将我贬为庶民,李靖关押大牢。他还命我无昭不得外出,在国丈府闭门思过。
不用他责备,我也已经自责不已。
我每夜每夜做恶梦,梦里的元吉浑身是血,我抱着他痛哭流涕,呼天抢地,可他就是一动不动。
鲜红的血,苍白的脸,鲜明的对比。
抱着他越来越冷的身体,我的心也渐渐发冷。
从恶梦中惊醒,一身的冷汗。
只是差了一步,一步而已。如果不出这次意外,我们一定可以把晋阳守住。元吉在历史上最大的污点就可以被洗刷。
可是,历史这个无情的女人又岂能容我逾越她的规则行事,她信手一挥,借着尉迟敬德的手,使了这一招釜底抽薪,打破我所有的希望。
她那双冰冷的手扼着元吉的喉咙,只要轻轻一捏,就可以要他的命。
我知道,她想把逾越的轨迹再导回原位。她明确的告诉我,如果我一意孤行,她不惜杀掉元吉。
对此,我只能妥协。但我不甘心。
我们依照历史,回到了长安,裴寂则被派去镇守晋阳。不出所料,裴寂大败。山西没有了李靖,没有了士气,没有了希望,结果只能是节节颓败,纷纷沦陷。
局势严峻,李渊终于派秦王李世民出战。
晋阳还是丢了,秦王还是出征了,历史会到了原位。
我的第一次努力,一完败告终。
我以为一切既然已经回到了规定的轨道内,历史给予我的警告应该已经结束。她把元吉弄的半死,收回了我的荣华富贵和自由,应该要收手了。
然而我错了,紧接着发生的,才是她给我的重创。

22 成长的痛苦

在唐时,十月的天气已经很冷了。虽然还没有下雪,但呼呼的风刮的人心惊但颤。每家每户都开始大量囤积木材,以抵御严冬的到来。
我已经在家禁闭一个多月了,整天无所是事,闲的发闷。
姐姐依然受李渊宠爱,所以国丈府的人依然对我礼遇有加,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富贵是系在我们两姐妹身上的。反正有她在李渊身边吹枕边风,什么封号地位总还是会回来的。所以我对这些是没什么担忧的。
我只担心元吉的伤势如何?听到消息说性命是无大碍了,虽然元气大伤,但好在他年轻力壮,只要好好养总能养回来的。
只是今年的冬天来的这么早这么冷,不知道元吉能不能熬过。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我让家厮去买了好几百只鸭子。这一举动着实在长安惹了场不大不小的麻烦,一时间弄的长安鸭贵,人人都养起鸭来。
其实我才没那么大胃口吃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