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惊变 作者:徐磊、梅毅-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ǜ娓詈唷@詈嗟比缓芨咝耍崦嵊捎诼饭搅梗馐鼻『糜錾侠詈啵踩疤尤ニ贩剑詈嗬值猛狻S谑嵌藕杞ズ痛掬羧梦荷儆瘟粝吕葱掭莘课荩急甘澄镉镁叩鹊龋约涸蛉テ搅褂犹印<教雍螅担骸八贩剑煜戮⒈σ病=裢罗牒停劓诟剑姆娇は卮蟮旨崾鼐茉粢再剐烁础5钕陆窭肀槲洌脆纬で葡姆剑绽恐乙澹蚰嬖舨蛔阃酪病!被旧暇褪乔懊婕溉松塘康幕暗囊馑肌F涫挡挥枚嗳埃詈嘣缫丫龆ㄈチ槲淞耍热绱耍蠹疑下钒伞!

李亨起初从平凉出发时,据说“有彩云浮空,白鹤前引,出军之后,有黄龙自上所憩屋腾空而去”,吉兆啊,可是黄龙什么的太让人难以置信,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史家的编造。这不妨后面再说。当李亨走到丰宁南部,看到了牢固的黄河天堑,因此打算“整军北渡,以保丰宁”。丰宁比灵武更靠近前方,由此可见李亨是很想有为的,可惜上天不给他这个机会,“忽大风飞沙,跬步之间,不辨人物”,所以只好回军灵武,而这时风沙却停止了,天地一片廓清。有人认为这里又是史家作怪,怎么风沙来的这么是时候,又停的这么是时候呢?明显是为了宣扬李亨到灵武是符合天意的,所以才编出来这么一段。这么说未尝不可,但李亨这一路上“符合天意”的行为不少,为何却没有再多写点什么吉兆呢?我觉得未必是编出来的,按照史书所载也可以解释一番。譬如风沙可能之前就有,只不过后来越发的大了。前面说的什么彩云浮空、白鹤引前,还有黄龙腾空而去,可能就是风沙的预兆。“彩云浮空”,也许是阳光照在悬空的细沙粒上散射产生的景象;“白鹤引前”,要知道古时甘肃、陕西等地并不是现在黄土高原这个样子,尤其是在远古,水草丰美,所以才会孕育中华文明,因此那时有白鹤一系列的水鸟也不算奇怪;最荒诞的当属“黄龙腾空而去”,但这个“黄龙”会不会是龙卷风呢?如果不是,那可能也是当时黄沙飞满天,然后人们夸张说当时天空中有一条黄龙在飞。风沙最严重时,李亨不得不回趋灵武,而最严重的时候往往也就快要平息了,所以他回军灵武时碰上风沙静止,也合情合理。 

一路上还算比较平静,比前面暴风骤雨似的赶路从容多了,在七月初九,李亨终于到达了灵武,他的这段“西行漫记”也宣告结束。 

三、新皇即位——西唐小朝廷 

咦,知道有个南唐,这个西唐又是哪一个?别误会,历史上没有这么个朝代,这只不过是本人心血来潮想出来的一个叫法,不作准。 

那这个“西唐”又是怎么回事呢? 

七月初九,李亨到达灵武之后,发现这里的准备有些“过分”——不是可怜的过分,而是好的过分了。当初杜鸿渐等人去接李亨来灵武的时候,把魏少游留下来做准备,魏少游的想法当然是要讨好太子,认为李亨“远离宫阙,初至边籓,故丰供具以悦之”,在李亨将至灵武的时候,魏少游探得消息,便带着千余人,在灵武南界鸣沙县举行盛大隆重的欢迎仪式。这还不算,他此前命人修整宫室,据说“殿宇御幄,皆像宫闱,诸王、公主各设本院,饮食进御,穷其水陆”,这对于一个逃难中的皇帝来说都已算是奢华,何况是一个逃难中的太子。所以李亨认为不妥,说:“我来这里本是想要成大事,安用此为!”就下命让有司稍微减少一些。虽则如此,但李亨心里肯定还是很高兴的,这总比给他冷炙残羹、粗茶淡饭要好。 

魏少游之所以这样准备,一是讨好太子,二来,也说明当初他们几人商量的时候,就已定好奉太子为帝。李亨在灵武才刚过了一天,七月十日,裴冕、杜鸿渐等人便上表,以当初在马嵬时玄宗曾想让位为由,请求他遵照玄宗的意思即皇帝位。李亨没有同意,一是因为来的太突然了,二是第一次上表怎么说也不可以答应的,否则有点不成体统。太子不答应,裴冕等人当然就得劝,他们说:“将士皆关中人,日夜思归,所以崎岖从殿下远涉沙塞者,冀尺寸之功。若一朝离散,不可复集。愿殿下勉徇众心,为社稷计!”为了社稷啊,您就即位吧。历来劝谁即位的话总是要这么说,实在有点落入俗套。至于他们提到的将士冀尺寸之功,如果太子不当皇帝便会人心离散,多少有点危言耸听。太子嘛,反正早晚是要当皇帝的,这会儿不当也不至于人心马上就分崩离析,只是早些时候当皇帝,这些大臣们就早些受益,否则将来劝进的人越发的多起来,这拥戴皇帝的功劳又会多分出去一些。裴冕等人一连五次上表(唐书则说是六次),太子这“大腿”也宁不过“胳膊”,所以只好登基了。 

公元756年七月甲子,也就是七月十二日,李亨于灵武城南楼即位,是为肃宗。 

现在拍的电视剧里某某皇帝一即位,往往要走一段很长很长的用红毯铺出来的路,然后皇帝坐在宝座上不怒自威,下面一大群人跪拜,山呼万岁,场面好不壮观。对了,雄浑盛大的就职典礼伴乐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过古时宫廷音乐可和现在电视里的配乐大大不同,听起来倒很像道教音乐。不知是因为有了这么个先入为主的观点,还是本身就确实如此,听现代人演奏的《霓裳羽衣曲》也多少有这种感觉。当然我们也只能听现代人演奏的乐曲,古人的乐音就算再余音绕梁也传不到我们的耳朵里。其实现代人无论怎么想保持原味,也是不可能的,一来流传过程中会有衍变,二来现代人多少都会注入现代气息。尽管如此,听的时候脑海里仍然不由得想起了道观……事实上宫廷音乐,尤其是唐朝的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的确大有联系。但二者的关系,是谁影响在先,我们这里无暇说得太细,总之,是它们互有影响。唐代由于皇帝们自承是老子的后人,所以这时宫廷音乐与道教音乐的关系十分紧密。唐高宗曾下令让宫里的乐工制作道调,玄宗则命道士、大臣献道曲,并且亲自创作道乐,同时兼任音乐“教授”。《混元圣记》中记载:“二月辛卯,帝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以荐献太清宫,贵异于九庙也。”薛涛有诗云:“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知道了这些,也就不会再奇怪听宫廷音乐时的感受了。也许肃宗就是在一片这样的宫廷音乐声中登上皇位的——且慢,肃宗即位的地方好像是个城楼啊,城楼上面哪有什么皇帝的龙椅?不错,要想找大明宫里那个龙椅是不可能了,但是非常时期自然有非常办法,城楼上随便放个豪华一点的椅子来充数,就算可以了。 

实际上古时皇帝即位并不一定都要多么的隆重,像肃宗即位就是想搞的更隆重一些也没那个条件。从劝进到即位就只有两天的时间,略显仓促,乱世之中也只能如此,还能再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呢?面对跪拜自己的群臣,肃宗不禁欷殻Я骼帷N裁匆骼崮兀课蚁胨嘧谑敲皇奔淅绰裨固跫蚵模喟胧俏约褐沼诎镜秸庖惶欤械慵ざ樟耍馐改晏拥钡囊彩翟谑遣蝗菀祝劾嶂邪哦嗌傩了嵊牒笈掳 !

肃宗即位后,把当年的年号由天宝十五载改为至德元年。一般来讲,新皇即位之后,改元要在次年,只有发生了什么特殊事情的时候,皇帝才会迫不及待的改年号。比如唐太宗即位后第二年才改为贞观,虽然此前是发生了玄武门之变,但后来的权力交接则是正常的;而宋太宗即位的当年便改年号为太平兴国,事实上完全没有必要,这也成为后人怀疑“斧声烛影”的一个佐证。肃宗在即位当年改元,自也有他的原因。肃宗的登基从根本来讲毕竟是自作主张,算是非正常即位,所以他当年改年号有利于让大家知道此时新皇已登基。一个皇帝即位,尤其还是在混乱时节,除了年号上的差异可以迅速为人知晓并确认以外,其它方面消息根本不会传的太快,而且也无法验证是否为真。肃宗改元至德,其实是发出了一个信号:今后的事情要由我来作主了。不过,肃宗确实喜欢改年号,而且还都是心血来潮,说改就改,大约是从这时养成的习惯吧。 

年号的事情解决后,下面就该封赏了。肃宗首先是请玄宗从皇帝岗位上名誉的走下来,然后光荣的高升一级,当上大唐第三任太上皇。而后则开始任命大臣。肃宗任命杜鸿渐、崔漪为中书舍人,裴冕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将关内采访使改为节度使,迁其治所到安化郡;任命前蒲关防御使吕崇贲为节度使;又任命陈仓县令薛景仙为扶风太守,兼防御使;陇右节度使郭英乂为天水太守,兼防御使。这些人中大多为拥护肃宗的有功之臣,也有李亨一路上觉得可靠的人,还有一些人至少是没犯错误的。然而肃宗并没有封自己的妻妾与子女,他们原来是什么还是什么。之所以肃宗没有加封他们,是因为太上皇不在,也不知此事,故而不能擅自作主——皇帝是擅自作主当的,但如果再擅自加封皇后、太子、诸王等等,就有点过分了。肃宗这样做,无非是表示自己即位是为社稷着想而非为自己,说明自己仍然是个听太上皇的话的皇帝。其实这也只是权宜之计,肃宗既然当了皇帝,早晚不会亏待他的妻子儿女,加封也不急在这一时。 

只是新即位的肃宗有点惨,当时塞外的精兵都调入内地去讨伐叛军了,留下来的只有老弱残兵,文武官吏加到一起也不到三十人。此时的大唐王朝倒有点像个小朝廷,加之制度草创,因此武将们难免骄横傲慢起来。当时就曾发生过一员大将在朝堂上背对宫阙而坐并且言笑自若的事,这要是放到太平时期绝对是不可原谅的罪过,而乱世中肃宗也只有忍气吞声。好在这时有监察御史李勉出来维护朝廷尊严,他上书弹劾不守规矩的那员大将管崇嗣,并把他关了起来。肃宗心里未必不想这么做,但他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尤其还是武将,所以不好冲着大家发作,另外也是想显示自己的仁慈,就下令赦免了管崇嗣,只是感慨的说:“吾有李勉,朝廷始尊!” 

这便是小朝廷的可悲之处,连应守的礼法大臣们都遵守得那么不自觉。假如肃宗后来失败了,他成立的这个政府在后世的史书上大约就会有个别号,也许就是我在本节加上的标题——西唐小朝廷。 四、白衣卿相——神仙弟弟 

肃宗在灵武即位,正是用人之际,这时一位传奇人物飘然而至。 

谁呢?李泌。 

史载,李泌,字长源,“其先辽东襄平人,西魏太保、八柱国司徒徒何弼之六代孙”。李泌不是姓李么,怎么六世祖是徒何弼呢?和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一样,徒何弼的这个“徒何”也是赐姓,他们原本也是姓李。《太平广记》说李弼是唐太师,这是不对的,那李弼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前面已经说了,是八柱国之一,不过他本人虽然厉害,知名度却远不如他的一个曾孙——李密。而后来同为八柱国中姓李的这两家,又都恢复了原姓。这对于李渊一家来说,尤其有必要,因为“大野”实在不如“徒何”好听,像李虎就是“大野虎”,一只大野老虎,而李渊则是“大野渊”,谐音有点像“大野猿”,难怪这么急着姓回李去呢……大家都知道李密在李渊不动声色的逼迫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