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鹰旗下-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美、德三国派出人员进行核查。日本外务省一面不断地否认新式战列舰的数据,声称日本海军新式战列舰的排水量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甩规定的35000吨。另一方面以已经退出海军条约和保守军事机密为由不准欧美派出军事人员进行核查。

另一方面,日本国内进行了紧急的“清除间谍”行动,凡是无法证明清白的相关人员,都被送进了监狱或被处死。在这一轮“清洗”中,吴海军造船厂共有53人受到牵连,其中8人被当作“叛国者”而被秘密处死。

由于日本一直拒绝各国派出人员进行核查,各国基本上开始认定了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奥匈帝国首先不甘示弱,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严重关切。随后宣布计划在1937年…1939年开工建造六艘满载排水量为60000吨,装备10门410毫米主炮的超级战列舰。

德国方面自然不甘落后,随后也宣布在1937…1938两年陆续开工建造六艘排水量为65000吨,与奥匈同样装备10门410毫米的超级战列舰。

紧跟着的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英国人费尽心思打造的华盛顿…伦敦条约海军体系被打破了,美国在德国宣布准备开工建造超级战列舰之后,也宣布计划建造六艘超级战列舰。英国人没有办法,为了维持海军力量,咬牙宣布也将开工五艘最新的超级战列舰。

随后。法国和意大利也宣布了自己新的战列舰建造计划,平衡被打破。整个世界又重新投入到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热潮之中。

这个世界并不是很安生。

墨索里尼登上意大利首相的宝座后,全面倒向德奥,又加入到德奥同盟之中。在德奥的纵容下,墨索里尼的野心逐渐膨胀。但整个东地中海差不多已经成了奥匈帝国的内湖,墨索里尼不敢惹奥匈,于是把目光转向非洲。唯一还幸存的非洲国家阿比尼西亚就成了他想要猎取的目标。

阿比西尼亚位于非洲东北部,面积约有12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高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有“非洲屋脊”之称,西部地势逐渐下降。斜向苏丹平原。阿比西尼亚是具有3000年历史的犹太教古国。由于地处热带,经济作物比较发达,盛产咖啡、棉花和烟草。阿比西尼亚是世界上主要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畜牧业比较发达,主要牲畜有牛、羊、马、骆驼等。皮革是阿比西尼亚另一项重要出口物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已经发现的有白金、黄金、锰、铜、石油等。但由于经济落后,无力开采,人民生活异常贫困。

阿比西尼亚紧挨着意大利在红海沿岸的殖尼地厄立特里亚,其产品出口大多得经过意属厄立特里亚的港口,1890年,意大利宣布阿比西尼亚成为其“保护国”。1895至1896年,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但意大利侵略军却在阿杜瓦战役中遭到惨败。

这是西方列强第一次在侵略战争中遭致一场惨败,意大利人不得不同孟尼利克三世签订和约,它的入侵行动成了一场笑话。

墨索里尼上台后,决心一雪“阿杜瓦之耻”,1935年,意大利出兵入侵阿比西尼亚,在飞机、大炮、坦克甚至是毒气弹的支持下,意大利人终于征服了整个阿比西尼亚。

现在德奥意三国又把黑手伸向西班牙,决定对西班牙内战进行的武装干涉。

早在1930年初,西班牙就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阿方索国王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国。当时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奥匈帝国却无意干涉西班牙内政,阿方索国王虽然姓氏里有哈布斯堡,却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后裔,所以哈布斯堡王朝也无意替波旁家族出头。

但共和之后的西班牙却陷入到混乱之中,这点和法国大革命之后十分相似。在中国,实际上也出现了这种混乱情况,不过,后来袁世凯却逐渐稳定了局面,可是在西班牙,却没有这样的人物。

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适合实行美国那样的体制,传统的时代,皇帝或是国王拥有着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威,虽然在宪政时代他们的权力已经大部分被转移到了议会和政府,但对于保持国家的稳定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的“民*主国家”,实际上就是把政府在经济发展当中所起到的作用降到很低的程度,由市场自动地去调节和应对危机,这对于象美国那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不受威胁的安全环境的国家也许有用,但在国家遭受战争威胁时,它的应对和反应都比集权国家要慢得多。美国实际上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很低的军费开支。

但在周边面对着威胁的时候,其它的国家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就是把拿破仑三世给扔到美国,他也许都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皇帝,一统美洲。

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美国地理上所处的特殊位置,只是一味地想学习美国的“先进制度”,这就造成了今天西班牙的乱局。实际上在中国,如果不是因为李海顿的出手干预,很早也会陷入到内乱之中,现在他们基本上已经渡过了危险时期,政权进入到了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阶段。

中国的经济实际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问题是他们的军事工业及与之相关的重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纺织和轻工业生产大国,但与之相比,投资较大的国防工业却相对落后,这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只有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的阶段,重工业和与之相关的冶金、机械、化工、汽车、造船等行业才会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

在后世,中国用了三十年的时间,终于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现在,北洋政府刚刚经历了十五年的发展,就要面对日俄两方面的威胁。

每当中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日本人总是急不可待地跳了出来,这也是这种国家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两个处于发展阶段的地缘国家必然为因为争夺市场和势力范围而发生战争,除非其中的一个,放弃了对于地区领导权的争夺。

实际上中日之间的战争早晚都无法避免,除非其中的一个彻底征服了对手。

17、西班牙黄金(一)

“左舷5,航速20!”

维尔莫茨。扬克尔海军上将在下达完命令后,习惯性地看了看周围的海面,比斯开湾南部的海湾上除了几群追逐着战舰的海鸥之外,什么也没有。远处是一片葱绿的西班牙海岸,看起来十分宁静,实际上这个国家整个都已经陷入到了内战之中。

随着命令的下达,在几十秒之后,奥匈舰队为首的“弗雷德里希大公”号首先开始转向,在经过为期一年半的全面现代化改装之后,这艘已经有近二十年舰龄的老战列舰似乎又重新焕发了青春。

在1934年的海军大演习结束后,帝国海军所有的主力舰都开始陆续进入船厂,进行现代化的改装,主要是更换动力系统和增加战舰的防空火力及水平防御能力。帝国海军的两艘“马肯森”级战列舰首先完成了改装,动力系统由原来的42台燃油锅炉更换为12台最新的海军高压重油锅炉,蒸汽轮机也更换为新式的斯泰尔多级蒸汽轮机,总功率从原来的9。3万马力增加到现在的16万马力,几乎增加了一半。

由于增加了两层上部水平装甲,同时加大了侧舷防鱼雷带宽深度,“马肯森”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增加到了43270吨,所以航速只增加到了31节。

另外显著的变化是主炮塔上部的厚度明显增加,主炮更换为skd35型380毫米/l50主炮,身管长度略有增加,另外是俯仰角增加到了42度。最大射程增加到了43公里。侧舷的16门150毫米副炮被更换为8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和8座105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炮。另外,战舰上还装备了8座四联装伊斯莱亚37毫米高射炮,8座四联装,8座双联装20毫米高射炮,整体的防空火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舰队很快完成了转向,在比斯开湾开始巡航。

西班牙内战开始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便“主持公道”,宣布对西班牙实行武器禁运。实际上,德奥意三国都在支持反叛的圣。胡尔霍的国民军,不但提供武器装备,而且还派出了大量的“志愿人员”,目的就是想扼杀马德里的共c政权。

1932年2月,以西班牙共c党为主组成的“人民阵线”在大选军获胜,在西班牙上台执政。由于在国内开始实行“公有制”,政府与资本家、旧贵族和地主之间的矛盾激化。整个社会陷入混乱之中。

西班牙共c党指责天主教会是制造社会矛盾的幕后黑手,把矛头指向了国内的教会势力。在苏联顾问的怂恿下,1935年,共和政府下令关闭教会和教会学校,强行改变人们的信仰,这无疑更是火上浇油。

西班牙的金融资本家、大地主和教会的主教们都支持武装叛乱,在他们的鼓动下,驻摩洛哥的殖民地首先开始发生叛。其后开始向西班牙国内漫延。

作为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德奥意三国支持叛乱的“国民军”。而法国由于也由“人民阵线”执政,布鲁诺政府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特别是苏俄支持下的第二国际,更是为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了飞机、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而且还组织了一支3万多人的“国际纵队”,进入西班牙配合共和军作战。

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国民军开始在西班牙本土登陆,首先占领了塞维利亚和马拉加,随后叛乱在国内漫延,但城市的工人支持“实行公有”的共和政府,而传统的农民则支持信仰天主教的“国民军”。为了信仰,整个西班牙分裂了。

到11月。“国民军”已经占领了南方的加的斯、韦耳发和塞维利亚等省,以及在北方的加利西亚、纳瓦拉、旧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等地区站稳脚根。国民军被分隔为两部分:莫拉将军统率的北方部队和佛朗哥将军指挥的南方部队,而圣。胡尔霍将军则在休达成立了国民军政府。

形势对国民军并不有利,西班牙的主要工业和国家财政掌握在共和政府手中,在城市里,工人们拥有共和政府。鉴于此种情况,协约国集团干脆亲自上阵,组成一支有5万人的干涉军团开赴了西班牙战场,在协约国干涉军的支持下,佛朗哥的军队终于站稳了阵脚。

德奥意三国更是出动海军舰队,封锁了西班牙海岸,名言上是实行“武器禁运”,实际上目的是就阻断苏俄对共和政府的援助途径。

此时已是初冬,扬克尔身穿蓝色的军大衣,站在“弗雷德里希大公”号的舰桥上,有些担忧地思索着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这有可能引发一场战争。

就在昨天,一支苏俄舰队穿过德奥舰队的封锁线,进入到北斯开湾南部,然后在德奥舰队的监视下,进入到西班牙北部的桑坦德港。这一情况立刻报告给了国内,德奥舰队接到的命令是:尽量监视苏俄舰队,但尽量避免引起冲突。

这支俄国舰队包括一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还有一艘补给船,实力并不是很强。但在和平年代,如果与他国的军舰发生冲突,这无疑是战争行为,所以德奥舰队并没有强行拦截苏俄舰队强行进入到西班牙。

但在今天早晨,奥匈封锁舰队指挥官扬克尔上将突然接到了皇帝亲自下达的命令:如果苏俄舰队离港,立刻予以扣留,如果对方还击,可以予以击沉!

这简直就是一份战争宣言,令扬克尔十分不解,他回了一封电报,皇帝告诉他按命令行事,并将派出一位特派员过来,给他解释详细的情况。

现在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