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鹰旗下-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暂的休整之后,德国舰队完成了转向,开始向南行驶。希佩尔中将指挥四艘战列巡洋舰依然位于整个舰队的前面,后面是以三艘“巴伐利亚”级为首的战列舰队,其后依次是四艘“国王”、四艘“凯撒”、五艘“赫尔戈兰”和三艘“德意志”,四艘“拿骚”级处于阵列的最后位置。

第四巡洋舰分队和部分鱼雷艇在前面担任搜索任务。

此时已经是黄昏,太阳已经消失在了海平面之下,落日的余晖将天空变成绚烂的颜色,战斗的号角又将再度奏响。

与此同时,英国舰队也已经完成了转向,在“铁公爵”号的舰桥上,大舰队总司令满脸铁青,双方交战的结果令他感到十分失望。到目前为止,英国舰队已经损失了四艘主力舰,而德国人却保持完整。

从“不屈”号上得到的最新消息,德国人又有六艘战列舰加入到了战场。杰利科感到了事态的紧急和严重,他现在堵在德国人回家的路上,很明显,德国人有很大可能会再次强行冲过来,与他再进行一场决战。他手上最新锐的“女王”级目前只剩下了两艘,“厌战”号的舵机被打坏,“马来亚”号的锅炉舱也被击穿,失去了一半的动力,海军上将下令这两艘受损严重的战列舰脱离战场,结队返航。

27:23,杰利科并不认为自己占据优势,德国人装备的13英寸主炮数量并不比英国人少,天生谨慎的他正在犹豫。海军部发出的作战命令是希望他们能够截住德国舰队,给对手以沉重的打击,但杰利科认为这很难办到。

之前的交战已经证明,舰炮实际上很难对防御坚固的战列舰造成致命的打击,即使是“女王”级和两艘“复仇”级战列舰上装备的15英寸主炮也显得穿透力不足,英国方面“厌战”号和“马来亚”号两艘战列舰都挨了二十枚以上的大口径炮弹,“虎”号甚至被击中了28次,这些战舰却都因防护出色禁受住了打击。至于那些沉没的战舰,是因为那些该死的薄弱防御设计缺陷。

惨痛的经验证明,把这些有很大的防护缺陷的战列巡洋舰投入到主力舰对决中是个很大的错误。

眼看天色开始变暗,海面上的能见度急骤下降,杰利科很想下令舰队转向西方,就此结束战斗。这时,他看到从北方匆匆返回,正在进行转向的贝蒂舰队,于是下令用探照灯发信号询问:“敌战列舰队在哪里?”

“北方偏西!”贝蒂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回答,他现在也无法确定德国舰队的具体位置。

杰利科有些焦虑地望着西北方向具有威胁性的天际,时而转过身来注视着海图,难以做出决断。在紧张和犹疑不定之中,舰队继续向西北方向航行了大约6分钟,情况开始明朗。8点10分,“巴勒姆”号发现德国舰队在西北偏北向东南航行,由于它的无线电台被击毁,托马斯少将的报告由身前的“勇敢”号转发给了旗舰。几乎与此同时,“雄狮号”也报告说看见德国公海舰队在西北偏北方向。

现在可以确定,德国舰队在英国舰队右舷大约半舵的位置,方向大抵正确。实际上英**舰发现的是担任搜索任务的“斯图加特”号巡洋舰,而且把双方的距离说近了3海里。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容再有迟疑,如果英国舰队想拦截住德国舰队,那么就得进行右转,但这样做有可能冒一定的风险。

实际上,英国人有时间进行右转向,但杰利科却作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决定,下令舰队左转,航向西北偏西。

这点让杰利科上将在海战后饱受英国人的质疑和诟病,并最终导致他不得不辞去本土舰队总司令的职务,相反,他的对手斯佩上将和舍尔上将却对他的指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斯佩上将在战后接受英国人有采访时表示,如果不是杰利科的这一决定保全了英国本土舰队,那么也许德国舰队和皇家海军会在丹麦外海拼得两败俱伤。问题是在地中海,奥匈和德国方面还拥有近二十艘战列舰或是战列巡洋舰,如果这支舰队冲出直布罗陀,英国人将会如何去应对?

最终,美国海军史学家伊文斯。波特给出了一个相对公平的评价:杰利科上将的这一决定避免了皇家海军与德国人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死决斗,给自己和对手都留下了退路。最终双方在一场激烈的交火中各损失了两艘无畏舰,英国人稍稍挽回了一些颜面,从而结束了这场引人注目的海上巅峰决战。

夜幕降临,海面上隆隆的炮声逐渐消失,硝烟渐渐散去,各舰上的官兵们忙着扑灭甲板上的零星火焰,一场持续了近二十分钟的海上激战宣告结束。英国方面损失了“壮丽”号和“大胆”号两艘无畏舰,而德国方面“波默恩”号被击沉,“西里西亚”号看来也无法挽救,最终不得不放弃。

交战的双方谁也没捞到便宜,“腓特烈大帝”号上闪烁着灯光,舍尔向斯佩询问是否向英国人发起追击。海军总参谋长的回答是:“全部返航!”希佩尔更是一心一意要离开战场,绝不再回头。

在刚才的战斗中,他的战列巡洋舰队再次遭受重创,各舰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杰利科也下令舰队向西返航,不再进行任何纠缠。在“雄狮”号的作战室里,贝蒂中将神情沮丧,独坐在角落里,整个海战的过程让他感到极度失望。无论如何,这场该死的战斗还是结束了!

大幕已经落下。

一〇〇、在船厂

爱出风头的德国皇帝这两天显得十分忙碌,亲自赶到威廉港参加为迎接帝国的海上英雄们所举行的凯旋仪式。

确实是一场大胜,双方主力舰的损失比是6:2,双方阵亡人数为2153:7293,德国海岸就在眼前,舍尔上将下令各舰减速,一艘艘伤痕累累,满身硝烟的战舰一艘艘缓缓驶入碧玉锚地。

身着深蓝色冬季制服的海军官兵们在甲板和两侧舰舷列队,停泊在港湾内的舰艇纷纷打出“欢迎凯旋”的信号,救援船早已经开出,拖曳着那些需要帮助,受损严重的舰船返回港同。码头上,人潮攒动,鲜花和欢呼声淹没了一切。

第二天早上,受损严重,蹒跚而行的“吕佐”号、“塞德利茨”号和“冯。德。坦恩”号也终于返回了吕贝克港。这些战舰真是德国造船业的骄傲,尽管看上去满目疮痍,却依然全都顽强地浮在水面上,其中进水严重的“吕佐”号只能依靠着一座大型浮船坞的帮助,才能顺利地被拖回北海造船厂。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为这些德国战舰的奇迹生还而感到惊喜不已,德国皇帝更是不吝溢美之词,他不仅赞扬了各舰上官兵的英勇和无畏,还将这些战舰称之为德意志帝国“永不沉没的战舰”!

接下来,这些“不沉之舰”的故事在官方刻意的夸大宣传下,很快传遍整个德国和奥匈帝国,人们都为自己国家拥有这样一些顽强不屈的战舰而感到骄傲,并且更加坚定了赢得战争的信心。

李海顿也被德国皇帝拉上参加着各种各样的表彰和绶勋仪式,而且还为“拉德茨基”号和“弗兰茨大公”号上的官兵产颁发了奥匈帝国授予的勋章。威伦尼克被晋升为海军上将,调回国内出任海军总参谋长,施特伦茨少将接替了他的职务。两艘奥匈战舰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中表现不俗,合力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玛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这些荣誉也是他们应得的。

德国人在庆祝,英国人在反思,美国人则站在大洋彼岸观望着。

斯卡格拉克海战之后,德国人放下了对英国人的畏惧心理,开始计划频繁地派出军舰出没大西洋水域,给英国人的海上运输造成更大的打击。

在陆地上,英法联军在西线发动了两次战役,俄国人也意图收复摩尔达维亚,全都无功而返。战场上暂时陷入到沉寂之中。

德国北部的费马恩岛,这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岛上拥有如画般的湖泊和嶙峋的峭壁,而且是德国著名的候鸟迁徙栖息地。费马恩岛也是德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也是著名的疗养圣地之一。而且由于距离基尔海军不远,所以德国海军的军人疗养院也座落在这里。

斯卡格拉克海战中德国公海舰队虽然没有取得一场象特拉法尔加一样的海上胜利,但还是打破了英国皇家海军300年来建立的不可战胜的神话,把英国人拉下了神坛。德国海军挑战大英帝国海上霸权的勇气和在海战中取得的战术性胜利让在开战后一直没有多大作为的德国海军官兵们顿时成了国人心目中的骄傲,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荣誉和各种形式的奖励。而跟随“弗兰茨大公”号出海并参与作战的中国观察团八名军官也获得了德奥两国的优异服务勋章。而在海战中负伤的李国圭上尉更是获得了一枚奥匈帝国海军为奖励英勇作战的军官所颁发的三级圣十字骑士勋章。

德国各大造船厂现在显得特别紧张而繁忙,在海战中受伤的舰只塞满了船坞,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中,几乎所有参战的主力舰都都受到了损失,其中有一半损伤严重,在今后的数月内,海面上将几乎看不到德国主力舰活动的身影。

英国人的情况比德国人也好不到哪里。

腿部受伤的李国圭上尉作为海战中的英雄被送到了费马恩岛的海军疗养院进行恢复和治疗,而其他的中**官们则大部分时间呆在吕贝克的北海造船厂参观和学习德国人的修造舰技术。

“这就是大国海军的底蕴,整个德国有七家如此规模的大型造船厂,这才造就了德国海军的辉煌。”走在锵锵作响的北海造船厂里,王崇文不由感叹德国海军并不是毫无原由的突然崛起,在他们身后,是巨大的工业和制造能力,这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德国舰队。

“在日本留学时,反思甲午海战的结果,我就一直在想,我们当初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造船上,而不是急于建立一支看似强大的舰队。”沈鸿烈点了点头说道,“今天看到的结果更坚定了我的想法。”

北海造船厂塔机林立,拥有数座五万吨级大型船坞,现在里面装满正在进行修理的大型战舰,舰体上火花四溅,如气焊、气割和电焊等新的建造技术已经开始大量应用到造船之中,而这些,是他们这些在国内的海军军官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北海造船厂规模巨大,可以同时建造四艘20000吨以上的大型舰船,许多重型装备的巨大加工能力是在国内根本无法想象的。

“没有强大的造船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海军。”沈靖宸中校从“拉德茨基”号的舷梯上走了下来,对他们说道,他的专业是轮机和建造,一直呆在北海造船厂考察和学习,并没有参加斯卡格拉克海战,为此一直有些耿耿于怀。

“老沈,什么时候国内才能建造出如此巨大的战舰。”王崇文说道。

“建造么,实际上现在国内就有能力造。”沈靖宸说道,“只不过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国外买,再回到国内船厂组装。但要想真正自己造出来,还是奥匈那位皇储说得对,需要有三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

“需要那么久?”王崇文皱了皱眉头道。

“看看,你现在就犯了奥匈皇储所说的中国人的毛病,缺少耐心,而且急于求成。”沈靖宸说道,“我仔细地想过他说的话,还真是有道理。我们心里太过急于赶上列强,更容易犯错误,这反而拖累了我们迈向强国的步伐。”

“走吧,我们去参观一下那两艘快要建成的新舰,怎么看起来和‘拉德茨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