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双鹰旗下-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吧,我们去参观一下那两艘快要建成的新舰,怎么看起来和‘拉德茨基“号差不多。”沈鸿烈指了指正在舾装码头的两艘大型战舰。

“那是当初希腊人订购的两艘战列舰,本来就是以‘拉德茨基’号为蓝本设计的,当然样子看起来都差不多。”沈靖宸说道,“不过,好象德国人已经把它们给买了下来。”说完,他对身边陪同他们的奥国武官说了几句,那位武官犹豫了一下,很快转身向船厂的办公区走去。

“他说要请示一下。”沈靖宸说道,“不过,应该问题不大,奥国皇储对我们真得很不赖,几乎满足了我们所有的请求。”

还真是如此,很快陪同他们的武官就回来了,表示他们可以到那两艘军舰上去参观。

一〇一、皇位与王位

战争已经持续了整整两年的时间。

如果在开战之初,各国的决策者们能够预见到这将会是一场持久而且消耗巨大的战争的话,也许就能够避免战争的发生。现在,交战各方都已经显得疲惫不堪,有些力不从心,但却欲罢不能。

1916年的战争进程让协约国各方大为失望,在年初勃鲁希洛夫展开攻势时,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些曙光。但在随后,俄国人的攻势就被化解,而且在德奥联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又逐渐退回到了1915年秋天时的防线。

在西线,依旧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法尔肯海因所发动的凡尔登战役被迫匆匆中止,他也因此被免去了总参谋长的职务。其后,英国和法国在索姆河发动的两次大规模战役也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反而给自己造成巨大的伤亡。

在日德兰海所进行的海战结果更加深了协约国一方的恐慌,随后奥匈军队占领了萨洛尼卡,并控制爱琴海,更是加速了英国政坛的动荡。1916年10月5日,阿斯奎斯首相向国王递交了他本人及其内阁的辞呈,英国内阁倒台。劳合·乔治被任命为新的首相,他与博纳和爱德华·卡森爵士组成的新三人小组负责管理战时内阁,实际上握有独裁的权力。

在斯卡格拉克海战之后,李海顿一直在策划帝**队在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的军事行动,不过,在战役即将发起时,却不得不终止了。

1916年11月21日,统治了整个帝国68年,已经86岁的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在距他登基庆典还有11天之时在霍夫堡宫的办公室中突然去逝。帝国失去了一位深受人民爱戴和维系整个帝国的关键人物,他的去逝不可避免地使帝国陷入暂时的惶恐之中。

李海顿不得不匆匆忙忙地从的黎波里赶回到维也纳。

古老陈旧的霍夫堡宫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气氛之中,老皇帝安详地躺在大厅中间的位置,显得很平静。在场的贵妇人中有人一直在低声的抽泣;贵族和大臣们则用沉默来表达自己对老皇帝的哀悼。

匆匆赶回的皇储弗雷德里希大公站在被庄重安置在大厅里的老皇帝身前,静静地凝视着他的容颜,皇帝的小女儿瓦莱里公主则站在他身前轻轻地啜泣着。老皇帝显得很平静,并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日子,这个世界留给他的更多的是孤独和悲伤。

独子的自杀和心爱的伊丽莎白皇后被刺身亡,已经让他几乎崩溃,老迈的皇帝还一直在坚持着维系着整个动荡的帝国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荣光。

作为奥地利帝国第二位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在就位之时哈布斯堡家族就处于没落之中,维也纳的霍夫堡宫失去了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皇帝皇宫的地位。在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中,弗兰茨皇帝从来就没有尝到过胜利的滋味,在与拿破仑三世的战争中失去了以米兰为中心的伦巴第地区,其后在普奥战争之后,普鲁士人又迫使哈布斯堡家族把威尼托大区割让给了撒丁人。

不过,老皇帝值得欣慰的是,在目前所进行的席卷整个欧洲的大战中,奥匈军队还是表现出了世界一流强国的水准,在战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宿敌意大利人已经被打败,而且帝国还占领了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门德内格罗、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比萨拉比亚,几乎是接手了之前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所有遗产,并大有一举从俄国人手上夺取原来属于奥斯曼帝国的黑海沿岸低地和克里木半岛的架式。

这些成就足以让老皇帝可以含笑安息九泉。

一周之后,新皇弗雷德里希在圣史蒂芬大教堂进行了奥地利皇帝的加冕仪式。

与老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和大舅子威廉二世的登基仪式相比,李海顿的的加冕过程显得要冷清得多。现在是战争时期,敌对各方肯定不会派人出席,而且还少了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门德内格罗等国所派出的使者,因为现在皇帝本人就兼任着这些国家的国王。

奥匈军队暂时停止了进攻,战场变得沉寂起来,未来帝国将走向何方,人们在不安和各种猜测中度过了1916年。

新年伊始,整个维也纳笼罩在一种抑郁的气氛中,由于连年的战争,市场已经变得十分萧条。食物和重要的生活用品已经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度,军人们在作战,人民却在承受着苦难。

“皇帝为什么迟迟不肯定下他加冕匈牙利国王的具体日期?”在首相官邸,蒂萨首相在向外交大臣波尔希托特发问,作为马扎尔贵族的代表,他最关心的还是匈牙利的地位和利益。

“他想兑现他的诺言。”波尔希托特说道,“如果我们不能做到,皇帝说他只就任奥地利皇帝。”

“他这是在要挟我们,迫使政府和议会屈从于他的意志。”蒂萨说道,如果按照皇帝的意思,给予帝国各民族平等的权力,那么斯拉夫人就有可能主宰这个帝国。”

“所以皇帝说过他对塞尔维亚的领地不感兴趣,他意图使国内各民族间保持一种相对平衡。德意志人、马扎尔人、罗马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当然,他还会加上波西米亚人。”波尔希托特说道,“这样,虽然我们失去了主导帝国的特权,但却不会失去平衡。”

“如果我们不同意呢?”蒂萨说道。

“问题是他现在深受国民的拥戴,虽然哈布斯堡家族在1848年的革命之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政府的控制权,但军队始终站在皇帝一边。”波尔希托特说道,克罗地亚人在1851年对匈牙利战争期间始终站在哈布斯堡家族一方,马扎尔人早已经失去了对它的控制,虽然还有一些匈牙利贵族能够在克罗地亚人的政府中安排到职位,但实际上,恢复克罗地亚王国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更换一位新皇帝?”蒂萨的头脑中突然冒出这种念头,不过,他很快打消了这种想法,弗雷德里希皇帝是在战场上确立自己今天的地位的,他得到了军队和人民的拥戴,现在是整个国民心目中的英雄,一位战神一样的人物。

与他正面对抗,失败的只能是自己,甚至是整个马扎尔贵族集团。但是,如此轻易地放弃他们在帝国中所拥有的特权,又实在让人不甘心。

一〇二、我的世界

李海顿现在并不想摒弃二元帝国,不过,他以王位为要挟逼迫马扎尔贵族对他作出一些让步,现在他们更需要奥地利人为他们提供保护。

帝国的主要矛盾源自于日益高涨的民族自治情绪,这些问题在匈牙利表现得尤为明显,另外就是波西米亚。这需要作出一些妥协,但马扎尔贵族们却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波希米亚都有强烈的自治意愿,德兰西瓦尼亚的罗马尼亚人也不堪忍受马扎尔人的压迫,渴望与罗马尼亚合并。

李海顿在出任皇储后,曾经许诺给予捷克人和克罗地亚人以平等的自治地位,这有利于化解帝国内部的矛盾。但在政府和议会,他的提议一直得不到实行。

自从1848年维也纳革命开始,帝国的行政权就从来再也没有交给过皇室,在施瓦岑贝格时代所设计的帝国政治体制期望哈布斯堡家族获得以德意志民族这主体的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地位,但这一梦想被普鲁士人打破了。

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对巴伐利亚、萨克森等德意志公国的影响力,并且还失去了东尼德兰(比利时)和在与丹麦战争期间得到的荷尔斯泰因-石勒苏益格,只剩下了由上、下奥地利和蒂罗尔所组成的奥地利帝国。

以维也纳为中心的奥地利帝国与匈牙利国王之间有着复杂的历史联系,奥地利人把圣。伊凡特的臣民们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解救了出来,这得到了回报,马扎尔人多年以来一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忠实支持者。

现在的问题是马扎尔人不愿意放弃圣史蒂芬领地内的任何特权。

这遭致境内占多数的斯拉夫人和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的反感和憎恶。相对而言,帝国内各民族并不反对哈布斯堡家族,这点在战争初期的顺利征兵过程中就能看出来,不仅是德意志人和马扎尔人,帝国境内的斯拉夫人、罗马尼亚人、捷克人甚至是波兰人,满怀热情地踊跃报名,然后士气高昂地开赴前线,为保卫帝国而勇敢作战。

克罗地亚人还因为作战勇猛而获得了独立成军的荣誉。

作为皇储,李海顿很少插手帝国的政治事务,原来的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军队和战事之中。现在他成了皇帝,却不得不分出更多的精力来调和国内的各种矛盾。虽然对马扎尔人的有些做法感到反感,他却不得不对蒂萨作出让步。

现在处于战争时期,奥地利的工业区却不得不仰仗匈牙利地区的粮食借给才能免于遭受饥饿的威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首相同意给予捷克人和克罗地亚人更大的自治权,李海顿则确定在1917年1月加冕成为匈牙利国王,为马扎尔人背书。

改革首先从军队开始,维也纳的帝国政府同意波西米亚和克罗地亚可以单独组建地方防卫部队,并同意扩大加利西加地区的波兰和乌克兰军队的规模和编制。

康德拉。赫岑道夫男爵成为第一个在战争中晋升为陆军元帅的将军,并成为新的陆军大臣,博洛耶维奇上将成为新的总参谋长。海军部从陆军部独立出来,成为帝国内阁的组成部分之一,涅戈万成为第一任海军大臣,作为平衡,匈牙利贵族出身的米克洛什。霍尔蒂晋升为海军上将,并成为新的海军总司令。

当整个世界从睡梦中苏醒之时,覆盖在欧洲大陆上的白雪依旧,天却悄悄变了颜色。

在正式加冕成为匈牙利国王后,头顶着奥地利皇帝兼波西米亚国王、匈牙利国王和罗马尼亚国王数顶王冠的弗雷德里希陛下,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维也纳霍夫堡宫前的帝国广场,帝国的新主人,弗雷德里希皇帝和他的妻子艾琳皇后以及年仅18岁的皇太子马克西米利安一同坐在位于新霍夫堡宫的巨大观礼台的正中位置,他们的身边是来自德国的威廉二世皇帝和皇后。除了敌对的英、法、俄三国外,参加新皇加晚冕匈牙利国王典礼的各国政要或是代表们均又参加了这场奥匈帝国为了展示军事力量的盛大阅兵式。

钢枪林立,刺刀闪耀。

帝国的官兵们穿着崭新的制服,迈着整齐的步伐,列成一个个方队通过广场。

奥国皇帝已经离开了观礼台,穿着一身陆军大元帅礼服,站在一辆敞篷汽车上,开始检阅他的部队。皇家蒂罗尔山地步兵方队、克罗地亚步兵方队、下奥地利步兵方队、匈牙利防卫军方队、上奥地利步兵方队、皇家禁卫军方队、匈牙利骠骑兵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