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元帅军事文选合集:罗荣桓-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农民的发动上也就不肯很好地去研究它所具有的特点;也就不会采取与其 
  他地区不同的工作方式。这就必然使群众工作束缚在狭小的范围以内与形式 
  主义上面。这在我们创造抗日根据地上是最危险的倾向。 
      鲁南地区落后与封建地主势力的强大,是极严重的现象。由于政治、经 
  济、文化的陈腐守旧,地主拥有大量私人武装,割据乡村,欺压农民,造成 
  了农村非常闭塞、黑暗,这是群众运动最大的阻力。群众运动的严重落后, 
  还由于我们工作极不广泛、极不深入与缺乏坚持性,尤以鲁南党大部分组织 
  是处在极幼年的时期,不是由群众运动中开始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军事 
  力量推动与统战工作影响之下开始产生发展起来的,是很少与群众有联系 
  的。党的组织分布又极不平衡,根基尤为嫩弱,反映地区落后与封建地主势 
  力的强大,一般的在党内也有反映。因此,更加造成了群众运动的严重落后。 
  虽然我们建立了联合抗日政权,亦是与群众运动很少联系的,也正是联合政 
  权虚弱的根源。关于改善农民生活,还只限于施政纲领的条文上。大部分乡 


① 本文是罗荣桓在鲁南天宝山区桃峪召开的干部会议上作的报告。 

村政权还是“原封未动”,对群众运动没有起到强有力地推动作用,群众运 
动的枷锁仍未被砸碎。这一枷锁的来源主要的是封建地主势力的强大。因此, 
我们目前群众运动的方针不仅是广泛地组织农民,而且要广泛地武装农民; 
不仅是为了实现农民的真正的自卫,而且是为了实现抗日全面游击战与坚持 
创造巩固的根据地。组织与武装农民,不能分成对立的两方面,而是一个问 
题的两个方面。 
    组织农会是农民的自身需要;发展自卫团亦是农民的自身需要。特别在 
地主拥有大量武装与盘踞乡村,欺压农民的情况之下,在敌人点线封锁乡村, 
摧残乡村,打击农民的情况之下,农民武装自卫是更加迫切的需要。同时农 
民已经有过自发的和现在还存在着的各种自卫武装组织形式。这更加证明农 
民武装自卫并不是不需要的。自卫团虽然带有广泛的统战性,但可以断定, 
在普遍发展组织的成分上,大多数是农民,但武器大多是从地主与富有者手 
里收集来的,这与农会有极大区别。农会是拿武器的农民与没有拿武器的农 
民,或许农会也不可能拿武器,然而在容易拿到武器与大量拿到武器上是与 
自卫团还有优劣区别的。但是,我们必须克服这样的一种观点:认为农会容 
易组织、生存,容易产生干部;自卫团是不容易组织、生存,不容易产生干 
部,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是极有害的观点,是取消武装农民的观点,是取消 
广泛群众游击战争的观点,是秘密环境底下狭隘群众运动思想的流毒。根本 
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是长期的武装斗争;根本不了解民族抗日战争的特点 
是残酷的持久战;根本不了解尤其在敌人后方坚持抗战与创造根据地是极残 
酷持久的斗争过程。同时亦必须克服这样的现象:发展了自卫团而忘记了农 
会,不去更进一步的巩固自卫团,使之成为农民真正的自己的武装,同样是 
极其有害的。只有以农会作基础,才能够巩固自卫团成为真正农民自卫武装, 
由此农会亦更加有力地代表农民利益,成为联合政府主要的支柱与坚持抗战 
主要的动力,这是我们群众运动中最中心的任务。 
    由于群众运动的落后,影响了地方武装不能取得大量的发展与质量的改 
善,影响了主力不能大量的补充与战斗力的增强,使我们扩大革命根据地受 
到限制。 
    地方武装的嫩弱与不纯洁,既不能成为主力的有力助手,又不能成为主 
力唯一的补充来源。主力更加被分散与被钳制在既有阵地上,积极自主机动 
性的削弱与疲于作战的消耗,这是极大的损失。因此,目前尤为必须的是加 
紧深入发展群众组织,普遍发展自卫武装,生长出大量的游击队、自卫团、 
基干队,从现在的地方武装中动员一部分参加到主力去,这是党政军民一体 
的任务,是统一服从于战争利益最积极的表现。必须克服满足于现有地方武 
装的停滞发展状态,必须克服主力与地方武装造成分离的现象。这里更为重 
要的就是我们要以爱护党的热诚爱护党所领导的武装,要以忠诚于党的事业 
保证我们一切武装都是党军。首先,主力应该以十几年所造就的党军模范地 
去帮助地方武装强大起来,去团结地方武装成为自己有力的助手;尤须纠正 
主力部队某些干部生硬的态度与蛮干的作风,特别反对那些单纯化的狭隘思 
想。在现成的地方武装中,要加紧党的建立,开展政治工作,保证执行统战 
各种政策与统一的供筹制度,还要很警觉的予以必要的改造。因为地方武装 
有一部分,不是从群众运动中动员来的,是由统战工作或一般的社交与通过 
私人关系收容改编的,各有不同动机与设想。就它们原有性质上说:有的是 
地主或者是土匪的武装,一般组织成分上很少是纯洁的农民,要使他们变成 

良好的地方武装——服从群众利益,坚持地方抗战,保护人民政权,接受党 
的领导,是很困难的。如果忽略了这些特点,必然会造成不可补救的损失。 
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加紧从各方面动员,争取把它们编到主力去进行改造。 
而真正可靠的地方武装,只有从群众运动中去建立。 
    为了加速与充分地发展根据地,克服整个工作中不连贯的现象,更需要 
党政军民一体向着一个目标,统一一切工作方法,反对各自为政互不尊重的 
态度。军政民应该是在服从党的利益,服从战争的利益上,去坚决执行党的 
策略、路线与坚决进行战争的动员。除此以外,不容许有任何自发的思想。 
    严格建立同级工作互相联系制度与自上而下的检查制度,打击官僚、腐 
化、贪污分子与地主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播,因为这是最容易损害我们的。从 
各个工作组织中间,开展自我工作检讨[4],发展自我工作批评,巩固党的一 
致,团结全党像一个人一样,并经过军政民去实现党对全盘战争的领导。是 
我们充分发展根据地与建设巩固根据地最可靠的保证。 
    注    释 
    [1]对顽固派反共高潮的被击退,指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2]鲁南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指一九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在沂水县南部 
青驼寺召开由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参加的联合大会,在会上选举产生了山东 
省参议会、山东省战时工作执行委员会和山东省各界群众组织。 
    [3]三三制,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的一条原则。即在 
政府中人员的分配上,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占 
三分之一,不左不有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4]检讨,当时的习惯用语,实为总结。 

                              关于营连党组织的规定① 
                              (一九四○年十月十日) 
       为完成建设模范党军任务,特将营连政治组织统一规定如后: 
       一、为加强团政治处和总支工作的深入领导,决定取消营分支,支部直 
  受团政治处总支领导。营设正副教导员(副教导员负责锄奸工作),代表上 
  级政治机关,进行党政教育,保证党的策略路线的执行。营单独行动时团政 
  治处派员加强领导,组织临时党委会,保证任务及党的政策的执行。书记由 
  团委派或指定教导员充任。 
       二、连设脱离军职的支部书记,专做支部工作。支委会以五至七人组织 
  之,内分支书、组、宣、青及候委[1]等。取消锄、敌、民等委员[2],各种 
  工作由支委具体领导,另设工作组。 
       三、为加强青年工作成为政治工作有力助手与突击力量,决定取消文教 
  名称。连单独设青年委员(须提高其质量)兼任青年队长及领导文化娱乐, 
  协助上政治课。 
       四、为加强连队政治文化教育工作,在排设政治战士一人。其任务是作 
  学习模范,领导学习小组,为政指得力助手。政治战士必 
       以政治文化水平较高及模范党员充任,由军人大会民主选举之,战时补 
  充可由政指指定。 
       五、取消民、敌、锄等小组,统一以七人组织连队工作组,受政指领导。 
  政指应按当时环境,工作中心,提出工作主要任务并动员战士参加,必要时 
  临时单独组织敌、民工作组等。 
       六、青年队组织,连设队,排设分队,营团不设中、大队,直受政指和 
  青年委员指导。 
       七、救亡室改称军人俱乐部,内设主任一名,军事政治学习委员各一, 
  体育、卫生、音乐委员各一,墙报委员三,经济委员会主任由政指兼任,委 
  员以民主方式选举,一人不能兼三项,委员中党员占三分之一,多吸收积极 
  分子中非党员参加。 
       以上组织不应随便添减,以免繁杂。教育计划与教材统一由各级教育部 
  门制定,以求统一。 
       注    释 
       [1]组、宣、青及候委,指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青年委员及候补委员。 
  [2]锄、敌、民等委员,指锄奸工作委员、敌军工作委员和民运工作委员。 




① 第一五师挺进山东的部队在罗荣桓等的领导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一九四○年十月,共编成六个教 

导旅,近七万人。活动于苏鲁豫皖边、鲁南、滨海、鲁西、冀鲁边等地。为了加强军队中的中共党的建设, 

特别是发挥连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罗荣桓主持起草和萧华共同签署,向各旅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 

发出了此“规定”并报中央军委。萧华时任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 

                            第一一五师入鲁后的工作① 
                            (一九四○年十月十四日) 
      第一一五师三旅[1]主力和师直转入山东地区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三旅主力和师直进入山东时一般环境 
      1.敌人开始“扫荡”华北,全国磨擦上升。 
      2.山东已有党发动和组织的游击队,因为没有主力作中心,极涣散,战 
  斗力非常低微,没有走上根据地的发展道路。且山东地区的落后性与强大封 
  建地主势力及土匪、杂牌军队的统治,农村是分割的。现在鲁西、鲁北、鲁 
  西北、鲁西南与沂蒙以南,大块山区和平原我不占绝对优势。 
      3.敌人在山东组织伪军数量上比华北其它地区多,鲁西曾经有一万以 
  上,全部布防于沿运河西岸与黄河以南及汶、钜、宁、东平[2]地区。据现在 
  整个统计,地方伪军约四万。山纵[3]活动地区不清楚。 
      4.敌人与顽固势力点、线的据点建筑,现已大体就绪。 
      二、我们进入山东与发展方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