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十五计-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按语评析
古今中外,每一场战争,其获胜方均会从战争中缴获战利品、占有土地,得到财、物等。以此扩大自己的实力,图更大的收益。以战养战、战不白战,才有战争不断。
3、用计例说
例一:以战养战…阿保机越战越强
公元916年,阿保机建国时,国号是“契丹”。到了公元947年,国号改为“辽”,这就是辽王朝。
公元907年,是唐朝灭亡那年,经过部落选举,阿保机当了契丹部落的首领。契丹建国后,阿保机不断向周围各族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那时侯,中原地区正处于五代十国统治时期,群雄割据,混战不断。阿保机利用这个机会,入侵河北东北部,攻占了许多周县。
他通过以战养战的战略,用掠夺来的物资装备军队,增加收入。通过侵占土地,扩大自己的统治地区。阿保机领导的契丹,成为当时我国北方的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
例二:以战养战 美国“一战”发横财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7月28日起,到1918年,共有31个国家参加了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自大战以来,美国打着中立的旗号,坐山观虎斗,从中取利。美国与交战双方大做军火买卖。大发战争横财,交战双方都希望美国帮助自己打败对方,尤其英国更希望于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想借这支生力军早日打败同盟国,结束大战,但美国迟迟不愿参战。
实际上,美国同协约国经济关系日益加深,1914年--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增加了三倍,对德奥的出口则减少了99%。美国有势力的财团强烈要求政府支持最大的美国买主和债务人…协约国。
1917年4月6日,美对德宣战,先后派遣200万军队开赴欧洲战场,美国对协约国的军火和物资供应迅速增加,这对协约国战胜德奥集团起了重要作用,也使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发了横财。
例三:以战养战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侵占了中国930余座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
日本帝国主义在所谓的“以战养战”策略指导下,对我国沦陷区实行了血腥残暴的经济掠夺。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劳动力等方面,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掠夺,还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其总方针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
农业方面,低价收购农产品,甚至采取无代价征收的方式,“就地取粮”,对农民肆意掠夺;在工矿交通运输方面,华北沦陷区每年向日本输送原煤达到800万吨。到1943年掠夺铁砂1060万吨、生铁180万吨、煤炭5000万吨。
1939年至1942年6月,日军从华北劫走青壮年600万人到东北从事苦役,“以战养战”战略缓解了日本侵略战争中人员不足,物资缺乏的局面。
例四:积智成勇…以战养战
市场犹如战场,商战也是这样,古人云:将在谋而不在勇,有谋着谋天下。美籍华人蔡志勇就是收购和兼并,使其成为美籍华人中的经济强人。
1965年,他卖掉了忠诚管理及研究公司的股票,得了220万美元,成立了蔡氏管理与研究公司。1973年又成立自己的证券公司,逐渐成为生意中的新巨头。1978年,他又收购了联合麦迪逊公司的空股权,并成为总裁。
1982年4月,他又把该公司卖掉,收购了美国容器公司的股票,并成为最大的持股人,同时担任副总裁。在他指挥下,该公司业务迅速发展,并日趋多样化,营业额和利润大大增加。
八、恐怖袭击
1、计名释义
恐怖袭击是通过突然袭击的方式,让人从心理上感到害怕。
2、按语评析
恐怖袭击在2001年,美国“九一一”事件后,世界上所用的频繁率较多的词汇之一。它通过各种方式的打击、袭击,使对方造成伤亡,或建筑物遭受巨大破坏,令人产生心理恐惧。
恐怖袭击多用于报复性打击,以弱对强,在正面战场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只有采取侧面和背面的偷袭形式进行报复袭击。另一种情况是强对弱实施的残杀。总之。恐怖袭击会使许多无辜生命受到伤害。
3、用计例说
例一:恐怖自杀…震惊吴军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听说越王勾践刚刚即位,就想趁乱攻打。吴王亲自带兵以排山倒海般攻过来,越军节节败退,很多人当了俘虏,勾践见硬拼不得,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吴军又气势汹汹地前来挑战,忽然,从越军队伍里走出好多没有穿军装的人。他们各个披头散发,衣衫单薄,手里拿着一把刀,走到吴军阵前,这些人站成三行,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高喊道:“我们犯了军纪,不能逃脱刑罚,今天就死在两军阵前拉!”
说罢一齐自刎了,这可怕的怪事把吴军的将士震惊了,看呆了,斗志也懈了。越军喊声震天向吴军杀来,吴军全线崩溃。
例二:恐怖掠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59年,两万多名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大沽口,接着又占领了天津,最后直扑北京。面对着侵略者饿狼般的凶残进攻,清政府就象一只受惊了的绵羊,毫无抵抗能力。当侵略者到达通州后,咸丰皇帝便领着贵妃和大批官员逃到承德去了。
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直接向圆明园进兵,他们像恶浪见到肥肉那样,疯狂地掠夺起来。能搬走的都搬走了,对于那些弄不动的珍贵物品,就疯狂地连砸带砍,过足了瘾。
为了摸掉自己罪恶的痕迹,侵略者决定烧毁圆明园,于是,团团烈火吞没了华丽的宫殿和楼阁。世界上最辉煌的建筑群从此消失了。
例三:索罗斯恐怖袭击 东亚金融风暴
1997年3月6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10家财务公司和11家住房贷款公司被投资者提走近6亿美元,3月7日股市大跌,6月,泰铢继续下跌,贬值幅度超过38%,泰国中央银行行长与财政部长宣布辞职。
7月初,印尼盾下降了21%,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贬值约15%。这是索罗斯(美国经济学家)玩的一场数额较大的经济游戏,就像一场不见销烟的战争,失利者检点损失,获益者指点江山,在经济领域的战争中,没有飞机、导弹和坦克,交战的是货币。
台湾经济学家温世仁点评东亚金融风暴时说:虽然生命、文化、物质的损失不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造成的损失相比,但这次东亚金融风暴给亚洲带来的金融、经济损失却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金钱损失还要大。
例四:恐怖袭击 美国的“九一一”事件
美国当地时间2001年9月11日10时30(北京时间22:30),随着一声巨响,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北楼在爆炸中轰然倒塌。这标志着闻名世界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两座摩天大楼不复存在了。在两架飞机撞击纽约世贸大楼数分钟后,美国五角大楼也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并引发了大火,据目击者称,这次爆炸也是由于飞机撞击而引起的,美国遇袭了!这是美国建国以来本土首次遭到大规模恐怖袭击。
恐怖袭击造成了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3225人死亡和2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九一一”事件打破了200多年来美国人处于两大洋之间,对战争具有免疫能力的神话。“九一一”事件后,美国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迫使美国重视本土的安全。未来一段时间,反恐怖和防恐怖成为美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待续)
正文5
    九、诱敌深入
1、计名释义
诱敌深入是诱惑敌人前进,制造战机,消灭敌人。
2、按语评析
敌强我弱,后退一步,诱敌深入,使敌拉长战线,增加消耗,疲劳沮丧,兵力分散,暴露弱点,寻机歼敌。
让之以利,主动放弃,诱敌急进,使兵力分散,各个歼灭。
诈露军情,诱敌上钩,有意为敌制造假部署、计划、行动,使敌错误判断,诱敌入计,将其歼灭。
3、用计例说
例一:诱敌深入老马识途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虽然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边远的少数民族部落却不理这一套。一个叫山戎的部落经常侵犯中原小国,齐桓公决定征服它。
齐桓公亲率大军讨伐,山戎首领叫密卢知道打不过,就去孤竹国借兵。孤竹国派大将黄花率兵迎战被打败。黄花听信一位大臣的话,杀了密卢,假降,并把齐桓公引入北方有个叫“旱海”,又称“迷谷”的地方。
这里是茫茫黄沙,辨不出方向,黄花此时已经不知去向。大队人马转来转去,走不出这个迷谷。管仲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人挑选几匹老马在前边走,或许可以走出去。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
例二:拿破仑诱敌深入 重创埃及军队
为了打击英国在东方的势力,1798年7月,拿破仑率领法国远征军抵达埃及,埃及的马木留克骑兵英勇抗法,采用游击战术,对法军造成很大威胁。法军经过十几天的强行军,抵达金字塔附近,拿破仑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引马木留克骑兵前来决战。
他在金字塔下布置伏兵,把几百门火炮预先埋伏在东西两侧,故意让士兵散队游逛,显得漫无纪律的样子。他自己骑着骏马,带着几个随从,踏着月色来到司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前,朝它开了一枪。
埃及近卫骑兵听到枪声,从南面冲杀过来。拿破仑看诱敌深入的目的已达到,下令吹号,集合步兵,一场血染黄沙的激战发生金字塔下,埃及几千人马被打死,几千人被俘。拿破仑进入开罗城,成为埃及的霸主。
例三:诱敌深入 红军四次反“围剿”胜利
从1930年,蒋介石调集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围剿”。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打运动战的方针,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前三次“围剿”。周恩来、朱德创造大兵团伏击歼灭敌人的战术,又于1933年粉碎了敌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
1930年10月,第一次反“围剿”,红军东渡赣江,向龙冈一带退走。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率部孤军深入,直逼龙冈,被歼1。5万多人。
第二次“围剿”,蒋介石调集20万人的大军,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针,分四路向赣南革命根据地推进。此时红军只有3万多人,从1931年5月16日至31日,红军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歼敌3万多人。
1931年7月,蒋介石率3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军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共歼敌3万余人。
1933年2月──3月,第四次反“围剿”,红军采取同样战略,歼敌3个师。
例四:诱敌深入智推胶鞋
20世纪初,两家现代制鞋企业的推销员,先后到了斐济岛推销布胶鞋。当初岛上居民都是“赤脚大仙”不知鞋为何物。
甲推销员认为此岛鞋无销路,知难而退;乙推销员则认为前景可观。于是,他留在岛上后,察觉到岛上人喜猎尚武,然后,他就在一些很醒目的地方画了几幅大广告画。
画面是岛上的人腰围豹皮,足登武鞋,脚踏死虎,威风凛凛。岛民一看此画,觉得穿鞋很是英武,就打听此物在哪出售。乙推销员立即电告公司,将首批胶鞋运道该岛,布胶鞋终于在岛民足下盛行起来。
第二章:战术篇
十、以攻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