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十五计-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章:战术篇
十、以攻为守
1、计名释义
以攻为守是用进攻的方法,作为防御的手段。
2、按语评析
以攻为守是变被动作战,为主动出击。把自己的弱势转化为超强的动力。此计多用于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形势下,弱势者集中兵力,采取主动出击或突然袭击的方式打击敌人,以摆脱困境。
3、用计例说
例一:阿骨打以攻为守建金灭辽
宋政和三年,辽天庆三年(公元1113年),乌古乃的孙子完颜阿骨打做了酋长。他领导女贞人民,为了摆脱辽国的奴役,积极修建城堡,训练兵马,联合生女贞及其他部落,准备发动抗辽斗争。
第二年,他出兵攻打辽国,其军队只有2500人,并首战告捷,攻下了宁江州(今吉林省扶余县东南)。辽天祚帝听说宁江州失陷,勃然大怒,派十万大军进攻生女贞。
阿骨打带领3700人奋勇抵抗,双方在出河店相遇。这时候,突然刮起大风,吹得尘沙弥漫。阿骨打利用这个机会,带领士兵猛冲过去,辽军不知女贞军究竟来了多少,还没等交战,就纷纷逃跑,取得这次战役胜利。
例二:杨业以攻为守败辽兵
杨业是北宋时期人们都十分熟悉的金刀老令公-杨继业,有人送他一个美号,号称“无敌”,宋太宗派杨业守卫边关。
公元980年3月,辽景宗发兵10万,直向雁门关扑来。雁门关在代州的北面,杨业知道如果雁门关一丢,代州肯定保不住。他说:“敌人10万大军,而我们才几千人马,硬拼是不行的,我们应用计谋取胜。”
天黑了,杨业带几百名士兵骑着马绕到敌人后面,突然向辽兵杀了过来。宋兵边冲边喊,辽兵一个个睡得正香,听到喊杀声,只顾自己逃命。杨业没费多少人马,就取得了重大胜利。
例三:以攻为守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刘邓大军渡过了沙河、颖河、洪河之后,汝河南岸出现了国民党的大部队。刘伯成说:“自古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以进攻的手段对付敌人,从敌人的阵地打开一条血路冲过去!只要我们坚决勇敢,不怕牺牲,就一定能大过去。”
攻击命令下达后,指战员高喊“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前仆后继,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汝河。对岸的国民党军队也是刚刚赶到,还没有站稳脚步,就在刘邓大军的猛烈冲击下,阵地上顿时撕开了一条三、四公里宽的口子,使得刘邓大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例四:以攻为守 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了内战。6月27日,美国出兵朝鲜,同时派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然阻止中国解放台湾。
美国政府无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声明、谴责和警告,认为中国软弱可欺,不予理睬,命令其部队悍然越过“三八线”,分三路大军向北进犯,直指中国边境的鸭绿江和图门江。奋起反抗,以硬对硬,以战止战,以攻为守是中国政府的唯一选择。
1950年10月19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打了五个战役,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和敌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先后歼敌23万余人。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两年中又歼敌72万人。1953年7月27日,美国终于在板门店同朝中双方正式签订了军事停战协定。(待续)
正文6
    十一、各个击破
1、计名释义
各个击破是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
2、按语评析
各个击破要求指挥者具有全局战略,其前提了解和掌握每个对手的实力,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药到痛除。指挥者应具有一个知己知彼的战略素养,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3、用计例说
例一:诸葛亮各个击破 五路退敌兵
刘备新亡,称帝不久的曹丕乘机联络五路大军伐蜀,想成就统一大业,50万兵马分五路来犯:
一、辽西羌兵十万,从旱路取西平关;
二、孟获起兵十万,攻益州永昌等郡;
三、孙权起兵十万,攻两川峡口,取涪城;
四、孟达起兵十万,西攻汉中;
五、曹真率兵十万,攻打阳平关。
蜀国闻此消息,上下惶惶不安,倾国危机,迫在眉睫。刘禅亲自到丞相府问计,诸葛亮说:“陛下不必忧心,四路大兵我已退了,唯东吴一路,我正在考虑派谁前去,退之容易。”刘禅一听大喜,这才放下心来。
诸葛亮令蜀国大将马超镇守西平关,西番兵出兵西平关,见到马超不战自退,吓了回去。
诸葛亮派大将魏延,令他率一军左出右入,右入左出,以疑兵之计阻击孟获。孟获见蜀兵四出调动,以为主力兵马在此,撤退回洞了。
诸葛亮派人送了一封李严(与孟达结为生死之交)亲笔劝信给叛将孟达,孟达接到信后,兵马走到半路,突然“染病不行”,又退了一路人马。
诸葛亮派赵云把守平阳关,守而不战,曹真率大军无法攻破,只好折道而回。
诸葛亮派邓芝到吴国向孙权陈述联蜀对魏的得益,孙权为之所动,没有发兵。
一场气势汹汹的五路兵马来犯,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诸葛亮兵不血刃地化解于无形之中了。
例二:朱元璋各个击破灭元建明
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率25万大军,向元朝发动进攻。他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略计划,就是:“先攻取山东,再占据河南,然后夺战潼关,控制这个门槛。最后攻进大都,扫荡山西和陕西。”
徐达按照朱元璋的计划,没费多大劲就攻下了山东、河南,元朝的军队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根本挡不住北伐军的进攻,一路势如破竹,最后攻占了大都,元朝灭亡。
例三:努尔哈赤各个击破灭明军
万历44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贞族,建立了后金,自称汗。公元1618年,他率2万军队攻占了抚顺。万历皇帝立即命兵部侍郎扬镐为辽东经略,指挥辽东所有军队讨伐努尔哈赤。
扬镐是个文官,从未领过兵大过仗。他集合10万军队,4个部兵,分别由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挺率领,四路进兵。努尔哈赤胸有成竹地说:“明军分路进攻,我军正可以一路一路地消灭。
后金军总共只有6万多人,在努尔哈赤率领下,先消灭了杜松这一主力,又轻而易举地击败了马林,刘挺兵败自杀,李如柏被扬镐急令返回。这样,前后不过5天,明军大败而归,10万大军被消灭4。5万。
例四:康熙各个击破 平定三藩之乱
“三藩”是指顺治年间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后由其子耿精忠袭爵)。三藩独霸一方的地方割据势力,危害着国家的统??的旨意,发动了叛乱,接着耿精忠、尚可喜也树起了反清旗帜,史称“三藩之乱”。当时康熙仅20岁,但机智过人,他制定了重点打击吴三桂,争取其他叛乱者中立,投降的作战方针,并利用耿精忠与台湾郑径的矛盾,招降了耿精忠。
1677年,尚可喜忧愤而死,其子尚子信也因吴三桂矛盾尖锐,在清军的进逼下,向朝廷投降。1678年,吴三桂在内外交困中死去。一场席卷10省,长达8年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平息。
十二、出奇制胜
1、计名释义
出奇制胜原指战争中运用奇兵、诈术以制敌取胜,后泛指运用出人意料的办法来取胜。
2、按语评析
《孙子兵法》兵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在战争中,能把兵用活、用神,如何出奇制胜,关键看军事指挥员的综合素质。没有奇迹,可以创造奇迹,奇迹在智慧中产生。在战术上迷惑敌人,用敌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打击敌人。
3、用计例说
例一:李光弼出奇制胜得好马
唐玄宗时期出现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乱,朝廷派大将李光弼去平息史思明的叛军。
李光弼率人马到黄河北岸保卫洛阳,史思明驻扎在河阳南岸。有一天,李光弼叫士兵把军中500匹母马和马驹集中起来,等史思明放马洗澡的时候,就把马驹拴在城内,把母马都赶出城外。
母马一离开马驹,就嘶鸣起来。史思明那1000多匹良马一听到对岸马群的叫声,就都浮水泅过河来,马夫们拉也拉不住,唐军就把它们赶进城里,白赚了1000匹好马。
例二:四渡赤水出奇制胜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地区后,敌情极为严重。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对红军进行合围,妄图消灭红军。而此时红军只有3万多人。
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灵活地指挥部队,忽南忽北,宛若游龙,四渡赤水,出其不意地纵横驰骋于敌人重兵之间,最后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使红军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是毛泽东“灵活机动,出奇制胜,摆脱危势”的得意之笔。
例三:苏军出奇制胜 轻取布拉格
1968年8月,苏联最高领导人经反复研究,认定捷克斯洛伐克以杜布切克为首的现任党中央企图反对苏联,脱离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决定立即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对其实行武装占领。
8月20日夜11时,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党中央大楼里正在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为党的十四大做准备。这时一架苏联民用客机,突然飞临布拉格上空。飞机不断向地面呼救,说机械发生故障,要求机场准许紧急着陆,机场允许降落。
当机舱门打开时,飞机上蜂拥冲下的不是游客,而是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没等机场工作人员醒过神来,苏军突击队员已迅速奔向机场各个角落。刹时捷克军人被缴械,机场全部落入苏军突击队手中。苏军不费一枪一弹,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布拉格的各个重要据点。
例四:动之以情出奇制胜
“战争狂人”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憎恨。
二次大战期间,美国有一家专门生产经营火柴的企业,因战争使商品滞销,工厂面临倒闭的危险。该企业老板于是广招良士出谋划策,把磷涂在“希特勒”的漫画像的受臂上。
消费者购买这种装潢的火柴后,每划一次火柴,就烧了一次“希特勒”。这对于爱好和平的人来说,十分痛快解恨。不出所料,封面改进后的火柴,立即成了市场上的热门商品。(待续)
正文7
    十三、巧取豪夺
1、计名释义
巧取豪夺是用软硬兼施的办法,把想得到的东西拿到手。
2、按语评析
巧取豪夺是强者对弱者掠夺的一种方式,它是利用别人处于困境之时,乘火打劫,乘人之危,提出条件,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3、用计例说
例一:巧取豪夺的由来
宋朝有位著名的书画家名叫米芾(fú),他有个嗜好,那便是专爱收藏名人字画,为此,他不惜采用欺骗的手段达到自己目的。
平日,只要听说谁家有名人字画,他就千方百计把它借来,说是观赏,其实是临摹。他可以临摹得和原来作品一模一样,以假乱真,然后把临摹品还给人家,自己留下真迹。有时他甚至把原作和临摹品同时给原主挑选,原主还往往上当,误选了他的临摹品。
有一次,米芾在船上遇见了蔡攸,蔡攸拿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为请他欣赏。他一看就不肯放手,一定要用一幅同蔡攸交换。蔡攸不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